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金融机构抢滩“银发经济”

发布时间:2021-07-06 09:32:49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个人养老金融需求持续上升。在此背景下,包括银行、保险在内等金融机构瞄准“银发经济”,抢滩养老金融蓝海市场。从金融机构推出产品类型及相关规划看,长周期、跨领域的复合型产品成为养老金融发展趋势。

尽管中长期远景向好,但业内人士也表示,当前养老金融产品仍然存在规模不足、制度欠完善、产品标准待统一等问题,建议应尽快完善个人养老金账户统筹制度,以技术支持养老金融的发展。

金融机构布局养老市场

6月16日,交通银行、上海农商行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各自养老金融品牌。此前,多家银行也已部署相关安排,例如,建设银行提出构建“养老金融生态圈”;中信银行提出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享、老有所游”六大目标;中国银行开启“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建设等。

此外,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和兴银理财等诸多理财子公司也均有相关养老产品销售。

“养老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交行将整合集团全牌照资源,不断创新养老金融服务供给,为广大用户提供具有交行特色的养老金融服务。”交行董事长任德奇指出。

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银行业目前主要通过养老产业金融和养老财富金融两方面在养老金融方面布局,从趋势来看,一些旗下具有银行、保险、理财子公司等多牌照的大型银行会融合旗下资源,形成自身的养老金融全方位解决方案。

作为入局较早的“先行者”,保险机构则在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社区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养老年金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等方面已见成效,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也于6月1日起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养老社区更是各个大型险企的“标配”。截至2020年9月末,共有泰康、太平、太保等10家保险机构投资47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上海、海南、江苏、广东、安徽等东部沿海以及中部的20个省市,床位数约84155个。同时,保险资金通过直接股权和间接股权投向产业方向为养老及养老产业上下游医疗、健康行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347.82亿元。

此外,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23日,已经成立的养老FOF(基金中的基金)已有209只,总规模超800亿元。

“长周期”与“跨领域”成为关键词

从当前上架的养老金融产品来看,“长周期”与“跨领域”成为关键词。

如建设银行提出积极推进养老储蓄、养老理财、护理保险等中长期限养老金融产品创新;交通银行提出创新长周期养老财富管理,对养老客群提供一揽子智慧养老财富管理方案;招商银行联合理财子公司和保险公司共同打造养老系列产品,满足年长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中国人保在产品端提出,加快发展长期养老、年金、护理等保障型人身险产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群体的真实需求,同时把保险产品更加紧密地与医疗、医药、养老护理、健康管理等实体服务相结合。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王滨此前也表示,中国人寿在积极探索面向个人客户的养老保障业务,并按照监管要求加快向长期化、净值化方向转型。

法询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表示,在养老金融产品设计层面,金融机构要本着稳健低波动的原则,进行长期限、跨周期的大类资产配置,增加养老客群对此类产品的接受度。

麦肯锡也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由于年龄、财富来源、风险偏好、投资目标等不同,客层内部需求进一步分化,客群细分经营已成为金融机构刻不容缓的趋势。

“长期性理财产品能够同时覆盖多类资产,并有助于降低流动性管理的压力。”交银理财公司总裁金旗表示,银保监会鼓励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此类理财产品,交银理财正在积极准备长周期理财产品,待监管批准后将正式推出。

(据新华社)


金融机构抢滩“银发经济”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7-0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个人养老金融需求持续上升。在此背景下,包括银行、保险在内等金融机构瞄准“银发经济”,抢滩养老金融蓝海市场。从金融机构推出产品类型及相关规划看,长周期、跨领域的复合型产品成为养老金融发展趋势。

尽管中长期远景向好,但业内人士也表示,当前养老金融产品仍然存在规模不足、制度欠完善、产品标准待统一等问题,建议应尽快完善个人养老金账户统筹制度,以技术支持养老金融的发展。

金融机构布局养老市场

6月16日,交通银行、上海农商行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各自养老金融品牌。此前,多家银行也已部署相关安排,例如,建设银行提出构建“养老金融生态圈”;中信银行提出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享、老有所游”六大目标;中国银行开启“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建设等。

此外,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和兴银理财等诸多理财子公司也均有相关养老产品销售。

“养老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交行将整合集团全牌照资源,不断创新养老金融服务供给,为广大用户提供具有交行特色的养老金融服务。”交行董事长任德奇指出。

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银行业目前主要通过养老产业金融和养老财富金融两方面在养老金融方面布局,从趋势来看,一些旗下具有银行、保险、理财子公司等多牌照的大型银行会融合旗下资源,形成自身的养老金融全方位解决方案。

作为入局较早的“先行者”,保险机构则在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社区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养老年金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等方面已见成效,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也于6月1日起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养老社区更是各个大型险企的“标配”。截至2020年9月末,共有泰康、太平、太保等10家保险机构投资47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上海、海南、江苏、广东、安徽等东部沿海以及中部的20个省市,床位数约84155个。同时,保险资金通过直接股权和间接股权投向产业方向为养老及养老产业上下游医疗、健康行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347.82亿元。

此外,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23日,已经成立的养老FOF(基金中的基金)已有209只,总规模超800亿元。

“长周期”与“跨领域”成为关键词

从当前上架的养老金融产品来看,“长周期”与“跨领域”成为关键词。

如建设银行提出积极推进养老储蓄、养老理财、护理保险等中长期限养老金融产品创新;交通银行提出创新长周期养老财富管理,对养老客群提供一揽子智慧养老财富管理方案;招商银行联合理财子公司和保险公司共同打造养老系列产品,满足年长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中国人保在产品端提出,加快发展长期养老、年金、护理等保障型人身险产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群体的真实需求,同时把保险产品更加紧密地与医疗、医药、养老护理、健康管理等实体服务相结合。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王滨此前也表示,中国人寿在积极探索面向个人客户的养老保障业务,并按照监管要求加快向长期化、净值化方向转型。

法询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表示,在养老金融产品设计层面,金融机构要本着稳健低波动的原则,进行长期限、跨周期的大类资产配置,增加养老客群对此类产品的接受度。

麦肯锡也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由于年龄、财富来源、风险偏好、投资目标等不同,客层内部需求进一步分化,客群细分经营已成为金融机构刻不容缓的趋势。

“长期性理财产品能够同时覆盖多类资产,并有助于降低流动性管理的压力。”交银理财公司总裁金旗表示,银保监会鼓励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此类理财产品,交银理财正在积极准备长周期理财产品,待监管批准后将正式推出。

(据新华社)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