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老年健康险的困局与突破

发布时间:2021-05-13 09:41:20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吴旭东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14.1178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比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13.50%。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

老龄慢病人群难买商业保险

依据联合国老年人社会标准,当一个地区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比例超过14%,则进入“老龄社会”。按照人口普查情况,现在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5%,按照增长趋势,预计到2023年,中国完全进行“老龄社会”,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相对于日本和欧美国家,中国老龄社会呈现基数大、速度快、底子薄、负担重特点,属于未富先老、跑步进入老龄社会,这给中国未来养老、医疗和健康资源带来巨大挑战。

从2018年中国癌症登记年报统计显示,6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占61.5%;而从2018年中国各保险公司公布的重大疾病理赔数据分析来看,超过6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理赔量仅占5%,远远低于恶性肿瘤自然发生率,只有极低人群得到重大疾病保险理赔。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大历史性难题是2.6亿老龄慢病人群难以得到商业保险,在未来老龄社会,中国老年群体的商业健康保险保障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老年健康险的困境

老年商业健康保险需求量非常大,为何商业保险中老年健康保险产品少而且购买量也较少呢?

首先,这与保险经营的属性有关。保险经营的是风险,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各种慢性疾病患病率高。16%老年人有1种慢性疾病,26%有2种慢性疾病,57%有3种及以上慢性疾病,仅有不到1%为完全健康群体。除身体疾病外,脑功能、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常见问题,引起老年人医疗花费较高,健康方面风险也较高,保险风险大难以承担。

其次,保费难以厘定。老年人恶性肿瘤、脑中风、痴呆等各种严重疾病相对于年轻人发生率陡然上升,保险产品对于老年人费率经验数据较少,难以控制风险。

再次,中国老年人消费习惯引起。多数老年人认为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健康险,如果不能获得赔付单纯交纳保险费是难以接受的,他们更愿意购买理财型保险产品。加上各保险公司对于老年人核保严格,需要有体检、生调等复杂环节,这就导致适合老龄群体健康保险产品明显不足,健康保险在老年人中保障较低。

老年健康险的实践

面对老龄社会到来,商业健康保险也在积极接受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20年11月5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指导下,正式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新定义了两种专门为老年人开发重疾经验发生率参考表,分别是严重阿尔茨海默症和严重帕金森症,首次编制了2020版定义规范下的两种老年人代表性病种发生率参考表,开创了专门针对老年重疾经验发生率研究分析的先河,对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的创新和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中国保险业已开始借鉴国际经验向市场推出了老年防癌健康险产品,社会反响平淡。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底,老年防癌疾病保险产品累计向2万多人赔付超过10亿元,在提升中国老年人健康保障水平方面作用初步显现,但保障覆盖人群极低。2021年,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推出老龄高危慢病人群专属普惠保险产品,可为100岁以内的慢病老人提供重疾住院医疗和特殊门诊医疗保险、恶性肿瘤特定药品医疗保险金等保障,通过产品保障范围和保险项目来说,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健康产品,为接受健康管理的老龄慢病患者提供风险保障。

寻求突破口

在健康中国战略中,通过商业保险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民生福祉,是积极响党中央号召。2021年4月7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适当、有效的普惠保险产品。要加快满足7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保险保障需求。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给予合理保障。对于老年健康保险产品,相对于传统保险还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

首先要产品上全面创新。如已销售的健康险产品中,护理和失能保险占比为2%,其中护理保险为1.8%,失能保险为0.2%,随着老年人重疾经验发生率公布,要加大创新老年重大疾病、护理保险、失能保险等产品,不断丰富老年健康险产品。

第二,研发老年专属保险产品。保险产品设计要立足老年慢病人群,设计开发了专属普惠型保险保障产品,突破慢病老人“不能投保”的难关,在投保上满足所有老年人投保需求,产品经营中定期披露经营成本,公开透明,结余部分可作为疾病津贴进行返还,提高老年人的抗风险能力。

第三,创新产品健康服务保障。对于老年人不能简单支付保险金,要建立医药生态圈,对于老年人用药和住院治疗进行大数据分析,为每一位老龄患者长期进行数字化健康风险画像,在理赔服务上与医药相结合,向老年人按需配药和以需定产,用数字化工具对各类严重的药品浪费环节进行精细管理,不仅可以降本增效还可以节约医保,做到减少保险理赔麻烦提高老年人的投保热情。

第四,多元化提高健康管理服务。未来的老龄社会,老年人家庭人口少,而老年人很多疾病医药难以根治,据统计,中国老年人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慢性疼痛发生率45-80%、尿便失禁15-30%、睡眠障碍发生率56.7%,这些疾病得不到护理和持续治疗,将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保险公司提供老年人健康保险产品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对慢性疾病进行预防、检测和促进,同时与社会健康医疗资源相结合,在将资源最大限度用在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方面,创新护理和失能保险和医疗模式,满足老年人持续治疗和护理需求。

第五,突破传统销售和风控思维。要打破原有固化风险思维,针对已经发生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重疾保险产品,在销售和服务上也要结合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不方便特点,加大AI服务科技应用增强交互,在支付端也进行创新,在一定免赔额或特定条件基础上,可以在治疗时授权使用进行治疗,可以最大保障老年人重大疾病或高额花费需要,避免高额花费带来家庭困难。老年健康保险待突破的地方还有很多。

目前,老人们的大病治疗费用是全国医疗费用的绝对主体,而商业保险年健康险保障还非常少。面对中国老龄社会保障巨大需求,保险行业要专门投入人力和物力,深入研究中国老年人消费和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医疗花费、保险认知等多方因素,突破传统保险思维,研发出中国特色的老年健康险产品,相信未来通过多方努力,在老龄社会中,老年健康保险保障不会缺席。

(作者系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


老年健康险的困局与突破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5-13

□吴旭东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14.1178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比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13.50%。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

老龄慢病人群难买商业保险

依据联合国老年人社会标准,当一个地区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比例超过14%,则进入“老龄社会”。按照人口普查情况,现在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5%,按照增长趋势,预计到2023年,中国完全进行“老龄社会”,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相对于日本和欧美国家,中国老龄社会呈现基数大、速度快、底子薄、负担重特点,属于未富先老、跑步进入老龄社会,这给中国未来养老、医疗和健康资源带来巨大挑战。

从2018年中国癌症登记年报统计显示,6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占61.5%;而从2018年中国各保险公司公布的重大疾病理赔数据分析来看,超过6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理赔量仅占5%,远远低于恶性肿瘤自然发生率,只有极低人群得到重大疾病保险理赔。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大历史性难题是2.6亿老龄慢病人群难以得到商业保险,在未来老龄社会,中国老年群体的商业健康保险保障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老年健康险的困境

老年商业健康保险需求量非常大,为何商业保险中老年健康保险产品少而且购买量也较少呢?

首先,这与保险经营的属性有关。保险经营的是风险,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各种慢性疾病患病率高。16%老年人有1种慢性疾病,26%有2种慢性疾病,57%有3种及以上慢性疾病,仅有不到1%为完全健康群体。除身体疾病外,脑功能、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常见问题,引起老年人医疗花费较高,健康方面风险也较高,保险风险大难以承担。

其次,保费难以厘定。老年人恶性肿瘤、脑中风、痴呆等各种严重疾病相对于年轻人发生率陡然上升,保险产品对于老年人费率经验数据较少,难以控制风险。

再次,中国老年人消费习惯引起。多数老年人认为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健康险,如果不能获得赔付单纯交纳保险费是难以接受的,他们更愿意购买理财型保险产品。加上各保险公司对于老年人核保严格,需要有体检、生调等复杂环节,这就导致适合老龄群体健康保险产品明显不足,健康保险在老年人中保障较低。

老年健康险的实践

面对老龄社会到来,商业健康保险也在积极接受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20年11月5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指导下,正式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新定义了两种专门为老年人开发重疾经验发生率参考表,分别是严重阿尔茨海默症和严重帕金森症,首次编制了2020版定义规范下的两种老年人代表性病种发生率参考表,开创了专门针对老年重疾经验发生率研究分析的先河,对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的创新和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中国保险业已开始借鉴国际经验向市场推出了老年防癌健康险产品,社会反响平淡。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底,老年防癌疾病保险产品累计向2万多人赔付超过10亿元,在提升中国老年人健康保障水平方面作用初步显现,但保障覆盖人群极低。2021年,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推出老龄高危慢病人群专属普惠保险产品,可为100岁以内的慢病老人提供重疾住院医疗和特殊门诊医疗保险、恶性肿瘤特定药品医疗保险金等保障,通过产品保障范围和保险项目来说,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健康产品,为接受健康管理的老龄慢病患者提供风险保障。

寻求突破口

在健康中国战略中,通过商业保险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民生福祉,是积极响党中央号召。2021年4月7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适当、有效的普惠保险产品。要加快满足7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保险保障需求。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给予合理保障。对于老年健康保险产品,相对于传统保险还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

首先要产品上全面创新。如已销售的健康险产品中,护理和失能保险占比为2%,其中护理保险为1.8%,失能保险为0.2%,随着老年人重疾经验发生率公布,要加大创新老年重大疾病、护理保险、失能保险等产品,不断丰富老年健康险产品。

第二,研发老年专属保险产品。保险产品设计要立足老年慢病人群,设计开发了专属普惠型保险保障产品,突破慢病老人“不能投保”的难关,在投保上满足所有老年人投保需求,产品经营中定期披露经营成本,公开透明,结余部分可作为疾病津贴进行返还,提高老年人的抗风险能力。

第三,创新产品健康服务保障。对于老年人不能简单支付保险金,要建立医药生态圈,对于老年人用药和住院治疗进行大数据分析,为每一位老龄患者长期进行数字化健康风险画像,在理赔服务上与医药相结合,向老年人按需配药和以需定产,用数字化工具对各类严重的药品浪费环节进行精细管理,不仅可以降本增效还可以节约医保,做到减少保险理赔麻烦提高老年人的投保热情。

第四,多元化提高健康管理服务。未来的老龄社会,老年人家庭人口少,而老年人很多疾病医药难以根治,据统计,中国老年人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慢性疼痛发生率45-80%、尿便失禁15-30%、睡眠障碍发生率56.7%,这些疾病得不到护理和持续治疗,将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保险公司提供老年人健康保险产品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对慢性疾病进行预防、检测和促进,同时与社会健康医疗资源相结合,在将资源最大限度用在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方面,创新护理和失能保险和医疗模式,满足老年人持续治疗和护理需求。

第五,突破传统销售和风控思维。要打破原有固化风险思维,针对已经发生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重疾保险产品,在销售和服务上也要结合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不方便特点,加大AI服务科技应用增强交互,在支付端也进行创新,在一定免赔额或特定条件基础上,可以在治疗时授权使用进行治疗,可以最大保障老年人重大疾病或高额花费需要,避免高额花费带来家庭困难。老年健康保险待突破的地方还有很多。

目前,老人们的大病治疗费用是全国医疗费用的绝对主体,而商业保险年健康险保障还非常少。面对中国老龄社会保障巨大需求,保险行业要专门投入人力和物力,深入研究中国老年人消费和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医疗花费、保险认知等多方因素,突破传统保险思维,研发出中国特色的老年健康险产品,相信未来通过多方努力,在老龄社会中,老年健康保险保障不会缺席。

(作者系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