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癌症诊疗新技术如何影响人身险

发布时间:2021-03-16 08:33:10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编者按:

癌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医疗技术尤其针对癌症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在与医疗联系紧密的保险行业,人身险的各个产品,无论是热销的重疾、医疗险,还是传统的寿险,赔付率的变化与形态的发展都与医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探讨目前最新的癌症医学进展,对人身险带来了哪些影响。

□喻盛杰 衷弘熙 王文然

癌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中国,每天有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7分钟就新发一位癌症患者。而与医疗联系紧密的保险行业,人身险的各个产品,无论是热销的重疾、医疗险,还是传统的寿险,赔付率的变化与形态的发展都与医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医学进展必然对人身险产品产生深刻的影响。

诊断技术进展

(一)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s)

呼出气VOCs分析技术是基于患特定疾病病人代谢的改变,对代谢产物在呼出气中的变化进行检测,从而诊断疾病的技术。在古代,中医望闻问切中的闻诊就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从而来判断病人所患疾病。

肺癌是近年来呼出气VOCs分析技术研究数量最多的疾病。近20年来各种文献报道已发现约10余种与肺癌有关的重要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有相关数据证明了VOCs与肺癌间的关系。

多篇文献证实了乳腺癌病人呼出气中存在特异性地VOCs,大部分试验结果支持这些化合物来源于氧化应激,此外,部分学者认为,雌激素的代谢机制的改变可以产生一些特异性的VOCs。

呼出气VOCs分析技术无创,操作简单,检测结果易于理解,未来进一步发展潜力很强,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同种疾病的挥发性标志物轮廓图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许多标志物的确切代谢机制还不清楚。因此可以预见,未来,该技术将大大提升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但短期内对于人身险不会造成影响。

(二)外周血微小RNA(miR)

外周血中游离miR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除了不易被RNA酶降解外,在酸碱环境、反复冻融、高温和长期冰冻等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2016年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杂志上一篇文章表明miR能够调节某些细胞因子的表达,其通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全球多项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miR对不同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有关。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死因之一。有文献报道miR-98能够抑制巨噬细胞IL-10的表达。基于此,有学者研究发现肺癌患者较健康人群外周血miR降低,IL-10增高,两者呈负相关。还有学者用小鼠试验发现,用miR-98脂质体处理荷瘤小鼠后,瘤体体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近年国外有文献报道miR-21与miR-106a表达量在胃癌组织中显著升高,今年2月中华消化杂志报道北京医院消化内科发现胃低级别上皮内瘤病变患者外周血miR-106b和miR-27a的表达量高于胃高级别上皮内瘤病变/早期胃癌患者。因此外周血miR可能成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一些miR特异性表达于心肌细胞中,与心肌梗死、心肌肥大、心律失常及心肌重构等密切相关。今年有研究表明miR-221的过表达可诱导心肌肥厚,心衰患者及冠心病患者的miR-2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其与传统指标NT-pro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比较,有不受年龄、BMI、血红蛋白影响的优势,但在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与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关性上均较差,且同样受到肾功能的影响。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微小RNA对于很多疾病的诊断意义已得到广泛共识,但对于各种疾病如何选择合适的miR以及如何更准确的通过miR实现诊断现仍在广泛研究中,短期内难以形成临床应用条件。由于外周血miR相较其他诊断方法,如内镜、活检、CT、MRI等传统诊断技术更为简便且侵害性小,相信在未来会有发展和应用,同时也可能造成未来恶性肿瘤检出率增加。但短期内对于人身险难以造成影响。

(三)肿瘤基因技术

医学界普遍认为,肿瘤的发生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20世纪末开始全球对基因和肿瘤的关系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携带某些肿瘤基因会增加个体罹患某种肿瘤的风险,同时某些抑癌基因的突变和缺失,也将导致个体某些肿瘤的发生率升高。

基因检测技术突发猛进,2015年我国基因公司(华大基因)推出的测序仪打破了美国的垄断。一方面,基因检测对于疾病发病几率预测越来越准确;另一方面,基因检测的成本降低,费用大幅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进行检测。

同时,越来越多更简便、无创和微创的基因检测技术开始进入研究,如口腔刮取采样已开始应用。通过血液DNA检测已成为近年来各个国家检测结直肠癌的研究热点。有学者报道,结直肠癌细胞Septin 9基因的V2区域的胞嘧啶会发生甲基化,而正常人中不发生甲基化。外周血中 Septin 9基因发生的甲基化可以通过DNA的特异扩增而被检测到。在多个经肠镜确诊的结直肠癌病例和阴性对照的研究报道中,均表明在结直肠癌病人的血浆中通过检测Septin9基因的甲基化可有效检测到早期癌细胞的DNA。2016年该检测取得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血液Septin 9甲基化检测总体灵敏度74.8%,特异性97.5%,且不受结直肠肿瘤部位的影响,该方法只需10ml左右外周血即可对结直肠癌进行检查,且目前国内费用仅为750-1200元之间,较易被人群接受。随着基因检测等检验技术的提升,将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确诊与早期干预有效性,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

因此,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对肿瘤发病率预测越来越精准,对于寿险公司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是目前基因检测的价格仍较高,各医院对于基因检测的使用态度不统一,使得该技术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短期内不会对人身险造成影响。未来,随着基因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检测费用的下降,对保险行业的影响有待观察。

(四)传统诊断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医疗投入的持续发展,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要求,传统的诊断设备、技术逐渐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直至贫困地区渗透。与此同时,发达地区的诊断水平也在进一步提高。以上改变推动我国疾病确诊率的提高。

在CT应用方面,1979年我国引入第一台设备。至2017年年底,我国CT设备达19027台(不含军队医疗机构),约为每百万人拥有CT设备14台。同时CT的分辨率和成像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肺癌为例,研究发现,随着CT的普及和CT检测、读片水平的提升,肺癌高危人群CT筛查检出率由2000年的3.2%增加到2019年的6.4%,而肺癌早期发现可以降低20%的死亡率,有统计显示2015年肺癌理赔占比15.67%,而2019年全国9家保险公司肺癌理赔占比平均值为17.46%。

在超声应用方面,1958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研制了第一台超声设备,首次将A型超声应用到疾病诊断。1960年,我国首次在腹部诊断方面应用B 型超声。1961年,M型和多普勒超声设备开始使用于心血管系统诊断。甲状腺癌最常见的检测手段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尤其是超声检查无创性、操作简便、经济性等显著特点在近几年被广泛用于甲状腺癌诊断中。研究发现,随着超声设备的普及,2010年体检甲状腺癌超声发现率为2.1%,而2020年这一数字增加为3.13%。

在MR应用方面,荷兰中心实验室于1980年得到了第一幅人类头部核磁共振图像,随后MR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我国1985年引进第1台核磁共振机,到2018年共计5395台MR设备用于临床工作。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的检查主要依靠钼靶、超声等手段,但是随着MR的普及应用,有研究显示,MR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为80.77%,特异度为81.58%,而钼靶检查的敏感度为59.62%,特异度为63.16%。因此可见,MR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乳腺癌的检查效率。

丹麦1996年至2008年间进行的全国性、非队列性前瞻性研究也表明,偶发(意外、隐匿)甲状腺癌由于超声、CT、MR等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意外甲状腺癌的比例增加,分别占67%、16%和9%。因此CT,超声,MR,PET-CT等设备数量和质量的增长,在我国对诊断肿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肿瘤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同时,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发达地区体检率上升,检查项目也逐渐完善,甲状腺、乳腺超声,PSA,胸部CT,高龄人群胃肠镜等检查率逐年上升,使相关疾病检出率的增加。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人民患病后就诊率增加,获得确切的诊断及更好的治疗。以上因素使我国疾病谱、检出率、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近几十年来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影像设备和技术的普及,向西部和四五线城市的渗透,我们预测,将会加速医疗通胀、增加逆选择的发生。对重疾及医疗险的赔付产生不利影响。

癌症诊断技术发展

对人身险影响的预测

癌症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导致癌症早期检出率升高,而晚期检出相对减少,预计总体将使得癌症诊断增加,进而导致重疾险赔付增加;癌症的早期诊断使得治疗更早介入,死亡率降低,寿险赔付时点延迟,而年金、长护险赔付增加。此外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推广也是医疗通胀的原因之一,医疗险赔付预计将增加。

2011年-2018年男性和女性25病种发生率趋势

国际上前沿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各种重疾的早期诊断甚至提前预测的准确度越来越高。同时在我国,现有诊断技术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向三四五线城市直至乡镇发展,原先没有CT等检测技术的地方出现了对于当地而言是前沿的诊断技术,且已是成熟的技术。再加上全国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也有明显的变化。

根据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从2010年到2014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18.2%,年恶化率4.3%,主要是因为肺癌、结直肠、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但此期间,胃癌、肝癌发病率保持平稳,食道癌还出现了逐年下降。男性发病率增长12.3%,年恶化率2.9%,主要是因为肺癌和结直肠癌的上升,另外,前列腺癌发病率在此期间也明显升高。女性恶性肿瘤发生率增长26.5%,年恶化率6.1%,远高于男性,除了肺癌和结直肠癌外,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发生率均明显升高,甲状腺癌增长接近200%。

而从商业保险数据来看,国内25种重疾病种发生率趋势增加,尤其是20-39岁年龄段恶化率上升很快。如下图所示,近年男性0-19岁略有改善,20-39岁恶化率约5%/年,40-59岁约1.5%/年,60岁以上约4.1%/年;女性0-19岁略有改善,20-39岁恶化率约9.9%/年,40-49岁约5.5%/年,50岁以上约3%/年。重疾发生率的恶化,与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的检出率上升不无关系。(见下图)

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早期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增加,未来晚期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将相应下降。肿瘤病人的短期及长期生存率将改善,终身寿险赔付时点延迟。与此相对,暴露于长寿风险的终身年金、长期护理产品的赔付则会增加。

随着医学进展,新的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势必将造成医疗通胀。传统技术从我国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逐渐扩散,如原来没有B超、X片的地区有了这些检查手段,原来只有B超、X片的现在有了MR、CT等,新的诊断设备不少价格十分昂贵,以上因素将带来全国范围内整体的医疗通胀,医疗险在检查检验等医疗项目上的赔付预计将会增加。

此外,诊断手段不断进步,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加突出,投保人的逆选择倾向更加显著,使得定价更加困难。各国对一些诊断手段在保险领域应用的规定也各有不同。比如基因检测,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明确规定除医学诊疗外,禁止第三人获取和使用基因检测信息,因此也不能运用于核保。而德国则明确规定投保人应向保险公司披露被保险人基因测试信息。英国则是有条件地支持,在检测方法、疾病种类、保额金额三个维度限制基因检测结果的使用范围。我国2017年下半年提出的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第三十六条规定:保险公司销售健康保险产品,不得非法搜集、获取被保险人除家族病史之外的遗传信息、基因检测资料,也不得要求投保人提供。保险公司不得以被保险人家族病史之外的遗传信息、基因检测资料作为核保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预测,诊断技术的进展对于患者来说是福音,但对于保险公司,却是挑战。短期之内,医疗诊断技术对人身险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长期发展,将造成恶性肿瘤早期检出率增加,晚期恶性肿瘤检出率下降,加速医疗通胀,增加逆选择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影响。认清趋势做好应对,是我们从现在开始必须就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寿再探索》供稿)


癌症诊疗新技术如何影响人身险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3-16

编者按:

癌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医疗技术尤其针对癌症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在与医疗联系紧密的保险行业,人身险的各个产品,无论是热销的重疾、医疗险,还是传统的寿险,赔付率的变化与形态的发展都与医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探讨目前最新的癌症医学进展,对人身险带来了哪些影响。

□喻盛杰 衷弘熙 王文然

癌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中国,每天有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7分钟就新发一位癌症患者。而与医疗联系紧密的保险行业,人身险的各个产品,无论是热销的重疾、医疗险,还是传统的寿险,赔付率的变化与形态的发展都与医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医学进展必然对人身险产品产生深刻的影响。

诊断技术进展

(一)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s)

呼出气VOCs分析技术是基于患特定疾病病人代谢的改变,对代谢产物在呼出气中的变化进行检测,从而诊断疾病的技术。在古代,中医望闻问切中的闻诊就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从而来判断病人所患疾病。

肺癌是近年来呼出气VOCs分析技术研究数量最多的疾病。近20年来各种文献报道已发现约10余种与肺癌有关的重要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有相关数据证明了VOCs与肺癌间的关系。

多篇文献证实了乳腺癌病人呼出气中存在特异性地VOCs,大部分试验结果支持这些化合物来源于氧化应激,此外,部分学者认为,雌激素的代谢机制的改变可以产生一些特异性的VOCs。

呼出气VOCs分析技术无创,操作简单,检测结果易于理解,未来进一步发展潜力很强,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同种疾病的挥发性标志物轮廓图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许多标志物的确切代谢机制还不清楚。因此可以预见,未来,该技术将大大提升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但短期内对于人身险不会造成影响。

(二)外周血微小RNA(miR)

外周血中游离miR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除了不易被RNA酶降解外,在酸碱环境、反复冻融、高温和长期冰冻等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2016年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杂志上一篇文章表明miR能够调节某些细胞因子的表达,其通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全球多项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miR对不同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有关。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死因之一。有文献报道miR-98能够抑制巨噬细胞IL-10的表达。基于此,有学者研究发现肺癌患者较健康人群外周血miR降低,IL-10增高,两者呈负相关。还有学者用小鼠试验发现,用miR-98脂质体处理荷瘤小鼠后,瘤体体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近年国外有文献报道miR-21与miR-106a表达量在胃癌组织中显著升高,今年2月中华消化杂志报道北京医院消化内科发现胃低级别上皮内瘤病变患者外周血miR-106b和miR-27a的表达量高于胃高级别上皮内瘤病变/早期胃癌患者。因此外周血miR可能成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一些miR特异性表达于心肌细胞中,与心肌梗死、心肌肥大、心律失常及心肌重构等密切相关。今年有研究表明miR-221的过表达可诱导心肌肥厚,心衰患者及冠心病患者的miR-2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其与传统指标NT-pro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比较,有不受年龄、BMI、血红蛋白影响的优势,但在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与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关性上均较差,且同样受到肾功能的影响。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微小RNA对于很多疾病的诊断意义已得到广泛共识,但对于各种疾病如何选择合适的miR以及如何更准确的通过miR实现诊断现仍在广泛研究中,短期内难以形成临床应用条件。由于外周血miR相较其他诊断方法,如内镜、活检、CT、MRI等传统诊断技术更为简便且侵害性小,相信在未来会有发展和应用,同时也可能造成未来恶性肿瘤检出率增加。但短期内对于人身险难以造成影响。

(三)肿瘤基因技术

医学界普遍认为,肿瘤的发生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20世纪末开始全球对基因和肿瘤的关系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携带某些肿瘤基因会增加个体罹患某种肿瘤的风险,同时某些抑癌基因的突变和缺失,也将导致个体某些肿瘤的发生率升高。

基因检测技术突发猛进,2015年我国基因公司(华大基因)推出的测序仪打破了美国的垄断。一方面,基因检测对于疾病发病几率预测越来越准确;另一方面,基因检测的成本降低,费用大幅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进行检测。

同时,越来越多更简便、无创和微创的基因检测技术开始进入研究,如口腔刮取采样已开始应用。通过血液DNA检测已成为近年来各个国家检测结直肠癌的研究热点。有学者报道,结直肠癌细胞Septin 9基因的V2区域的胞嘧啶会发生甲基化,而正常人中不发生甲基化。外周血中 Septin 9基因发生的甲基化可以通过DNA的特异扩增而被检测到。在多个经肠镜确诊的结直肠癌病例和阴性对照的研究报道中,均表明在结直肠癌病人的血浆中通过检测Septin9基因的甲基化可有效检测到早期癌细胞的DNA。2016年该检测取得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血液Septin 9甲基化检测总体灵敏度74.8%,特异性97.5%,且不受结直肠肿瘤部位的影响,该方法只需10ml左右外周血即可对结直肠癌进行检查,且目前国内费用仅为750-1200元之间,较易被人群接受。随着基因检测等检验技术的提升,将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确诊与早期干预有效性,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

因此,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对肿瘤发病率预测越来越精准,对于寿险公司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是目前基因检测的价格仍较高,各医院对于基因检测的使用态度不统一,使得该技术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短期内不会对人身险造成影响。未来,随着基因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检测费用的下降,对保险行业的影响有待观察。

(四)传统诊断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医疗投入的持续发展,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要求,传统的诊断设备、技术逐渐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直至贫困地区渗透。与此同时,发达地区的诊断水平也在进一步提高。以上改变推动我国疾病确诊率的提高。

在CT应用方面,1979年我国引入第一台设备。至2017年年底,我国CT设备达19027台(不含军队医疗机构),约为每百万人拥有CT设备14台。同时CT的分辨率和成像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肺癌为例,研究发现,随着CT的普及和CT检测、读片水平的提升,肺癌高危人群CT筛查检出率由2000年的3.2%增加到2019年的6.4%,而肺癌早期发现可以降低20%的死亡率,有统计显示2015年肺癌理赔占比15.67%,而2019年全国9家保险公司肺癌理赔占比平均值为17.46%。

在超声应用方面,1958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研制了第一台超声设备,首次将A型超声应用到疾病诊断。1960年,我国首次在腹部诊断方面应用B 型超声。1961年,M型和多普勒超声设备开始使用于心血管系统诊断。甲状腺癌最常见的检测手段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尤其是超声检查无创性、操作简便、经济性等显著特点在近几年被广泛用于甲状腺癌诊断中。研究发现,随着超声设备的普及,2010年体检甲状腺癌超声发现率为2.1%,而2020年这一数字增加为3.13%。

在MR应用方面,荷兰中心实验室于1980年得到了第一幅人类头部核磁共振图像,随后MR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我国1985年引进第1台核磁共振机,到2018年共计5395台MR设备用于临床工作。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的检查主要依靠钼靶、超声等手段,但是随着MR的普及应用,有研究显示,MR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为80.77%,特异度为81.58%,而钼靶检查的敏感度为59.62%,特异度为63.16%。因此可见,MR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乳腺癌的检查效率。

丹麦1996年至2008年间进行的全国性、非队列性前瞻性研究也表明,偶发(意外、隐匿)甲状腺癌由于超声、CT、MR等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意外甲状腺癌的比例增加,分别占67%、16%和9%。因此CT,超声,MR,PET-CT等设备数量和质量的增长,在我国对诊断肿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肿瘤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同时,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发达地区体检率上升,检查项目也逐渐完善,甲状腺、乳腺超声,PSA,胸部CT,高龄人群胃肠镜等检查率逐年上升,使相关疾病检出率的增加。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人民患病后就诊率增加,获得确切的诊断及更好的治疗。以上因素使我国疾病谱、检出率、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近几十年来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影像设备和技术的普及,向西部和四五线城市的渗透,我们预测,将会加速医疗通胀、增加逆选择的发生。对重疾及医疗险的赔付产生不利影响。

癌症诊断技术发展

对人身险影响的预测

癌症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导致癌症早期检出率升高,而晚期检出相对减少,预计总体将使得癌症诊断增加,进而导致重疾险赔付增加;癌症的早期诊断使得治疗更早介入,死亡率降低,寿险赔付时点延迟,而年金、长护险赔付增加。此外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推广也是医疗通胀的原因之一,医疗险赔付预计将增加。

2011年-2018年男性和女性25病种发生率趋势

国际上前沿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各种重疾的早期诊断甚至提前预测的准确度越来越高。同时在我国,现有诊断技术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向三四五线城市直至乡镇发展,原先没有CT等检测技术的地方出现了对于当地而言是前沿的诊断技术,且已是成熟的技术。再加上全国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也有明显的变化。

根据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从2010年到2014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18.2%,年恶化率4.3%,主要是因为肺癌、结直肠、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但此期间,胃癌、肝癌发病率保持平稳,食道癌还出现了逐年下降。男性发病率增长12.3%,年恶化率2.9%,主要是因为肺癌和结直肠癌的上升,另外,前列腺癌发病率在此期间也明显升高。女性恶性肿瘤发生率增长26.5%,年恶化率6.1%,远高于男性,除了肺癌和结直肠癌外,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发生率均明显升高,甲状腺癌增长接近200%。

而从商业保险数据来看,国内25种重疾病种发生率趋势增加,尤其是20-39岁年龄段恶化率上升很快。如下图所示,近年男性0-19岁略有改善,20-39岁恶化率约5%/年,40-59岁约1.5%/年,60岁以上约4.1%/年;女性0-19岁略有改善,20-39岁恶化率约9.9%/年,40-49岁约5.5%/年,50岁以上约3%/年。重疾发生率的恶化,与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的检出率上升不无关系。(见下图)

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早期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增加,未来晚期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将相应下降。肿瘤病人的短期及长期生存率将改善,终身寿险赔付时点延迟。与此相对,暴露于长寿风险的终身年金、长期护理产品的赔付则会增加。

随着医学进展,新的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势必将造成医疗通胀。传统技术从我国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逐渐扩散,如原来没有B超、X片的地区有了这些检查手段,原来只有B超、X片的现在有了MR、CT等,新的诊断设备不少价格十分昂贵,以上因素将带来全国范围内整体的医疗通胀,医疗险在检查检验等医疗项目上的赔付预计将会增加。

此外,诊断手段不断进步,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加突出,投保人的逆选择倾向更加显著,使得定价更加困难。各国对一些诊断手段在保险领域应用的规定也各有不同。比如基因检测,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明确规定除医学诊疗外,禁止第三人获取和使用基因检测信息,因此也不能运用于核保。而德国则明确规定投保人应向保险公司披露被保险人基因测试信息。英国则是有条件地支持,在检测方法、疾病种类、保额金额三个维度限制基因检测结果的使用范围。我国2017年下半年提出的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第三十六条规定:保险公司销售健康保险产品,不得非法搜集、获取被保险人除家族病史之外的遗传信息、基因检测资料,也不得要求投保人提供。保险公司不得以被保险人家族病史之外的遗传信息、基因检测资料作为核保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预测,诊断技术的进展对于患者来说是福音,但对于保险公司,却是挑战。短期之内,医疗诊断技术对人身险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长期发展,将造成恶性肿瘤早期检出率增加,晚期恶性肿瘤检出率下降,加速医疗通胀,增加逆选择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影响。认清趋势做好应对,是我们从现在开始必须就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寿再探索》供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