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国城市近代金融建筑

城市历史的文化基因——青岛近代银行建筑

发布时间:2020-12-25 09:51:32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王珏麟

青岛金融活动源流

青岛的近代金融活动始于19世纪末。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同时出现了一些兼办保险业务的德国洋行,例如德商祥礼洋行和礼和洋行在青岛开办保险业务。1898年,青岛历史上第一家银行德华银行青岛分行成立,西方金融机构开始在青岛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出现以货币兑换为主营业务的钱铺。20世纪初,清政府在青岛也开始设立金融机构。1911年,大清银行青岛分行设立,这是清政府在青岛设立的第一家官办银行。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在其统治的8年期间,设立了许多日资银行,例如横滨正金银行、日升银行、朝鲜银行和正隆银行均在青岛设立了分行,垄断了青岛的金融业。1918年,青岛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东莱银行开业。1920年青岛首家股票交易所中日合办的青岛取引所成立。20年代初,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成立。1923年,华商永宁保险公司在青岛设立代理处。1928年后,各地商业银行纷纷在青岛设立分支机构。1929年,中国银行青岛分行联合青岛市商会,废除胶平银,打破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的垄断,民族金融业开始发展。随后中央银行在青岛设立机构,控制金融市场,使青岛逐步成为山东的金融中心。同时保险业也有较大发展。1931年第一家华资证券机构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开业。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日本银行重新控制青岛金融业。1945年日本投降,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中央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复业。1947年,青岛市共有国内保险机构44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北海银行胶东分行接管官僚资本“四行、两局、一库”,组建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1951年后,东莱银行等民办银行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并入中国人民银行。

在青岛近代史上,先后历经德、日、美帝国主义统治。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欧式建筑,特别是德国建筑为主要特色的青岛城市近现代建筑艺术文化景观。在这些建筑中所包含的德国青年派、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以及拜占庭、折中主义等建筑风格,体现了欧洲近现代建筑艺术美学倾向,体现了文艺复兴到近现代所表现的积极的人文主义思想。

20世纪30年代,是青岛金融建筑发展的一个主要时期。“在青岛近代史上,由于开埠之初即被确定为军事要塞和商业城市,所以金融业也一直伴随着城市的演变稳步发展。德国人作为最初的占领者,自开始就插手这里的金融业,致使青岛早期出现的金融建筑大多是德国的银行。除德华银行外,还有礼和、顺和等10余家。……主要散布在今太平路(威廉街)和兰山路(皇族街)附近。因为受到当时建设高度限制,这些建筑多为二层,但展现的风格与形式则是充满了欧洲风情。”青岛城市中的金融发展,带动了中山路及其周边地区繁华的商业活动,使得青岛在中国的城市影响和经济地位有了较大的提升,城市的形态和功能进一步完善。

东莱银行往昔盛景

从1897年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近现代史上曾出现过上百家地方银行。东莱银行是比较著名的一家地方银行。

1918年2月1日,青岛地产商、银行家刘子山与成兰圃、吕月塘三人集资20万元,以无限公司形式组建东莱银行,总行设于青岛。开业时在天津路,主要经营范围为办理存放款、汇兑、外币兑换和有价证券。在上海、济南、天津、大连等地设有分行。1923年迁至今湖南路39号营业。


刘子山

1926年2月,由于北洋政府当局横征暴敛,山东迭遭战乱,青岛经营环境恶化;而当时天津金融业和工商业非常发达,东莱银行与各大盐商特别是长芦盐商业务频繁。为便于开展业务和银钱往来,东莱银行总管理处移至天津,天津行成为总行,青岛改设分行,并开办安平水火保险公司。1928年11月,青岛分行停业,对内改为办事处。1930年,刘子山在天津法租界兴建了营业大楼(今天津和平路289号)。“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局势日益紧张,东莱银行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趋于半停滞状态。1932年1月,东莱银行青岛分行复业,增设地产部、储蓄部,房地产成了银行的主要业务。因为房租收益比放款利息合算,从20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刘子山大量投资,在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盖大院,约有几百个里弄,曾一度拥有青岛天津路、肥城路、武定路、甘肃路、无棣二路等整条街道的房产。直到抗战胜利后,东莱银行青岛分行仍以经租房地产为主。1932年2月,东莱银行由无限组织改为有限公司,增资到300万银元。天津东莱银行达到鼎盛时期,存款余额高达近千万元。1933年9月,上海分行改为总行,东莱银行总管理处迁至上海。1937年,在今南京西路587号建成上海东莱银行营业大楼并投入使用。1953年1月,与金城、上海、大陆等6家银行在青岛的分支机构一起,并入“公司合营银行青岛分行”,1958年与人民银行青岛分行合并。

东莱银行大楼位于青岛繁华热闹的中山路一侧,湖南路39号。1923年由刘子山投资,浙江绍兴人杨浩然设计建造。

东莱银行大楼为一座近代中西混合风格的建筑,前面伫立有两尊威风凛凛的石狮。大楼为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三层,另设有半地下室,总高度为27.6米。占地面积44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3580平方米。坐北向南,呈“山”字形布局。高耸的四面坡屋顶内设有两层阁楼。建筑采用方形平面,对称的立面设计使得建筑严肃庄重。花岗岩蘑菇条石砌基,刻线凹缝花岗石墙面,折坡屋面,有气窗。大楼采取欧洲文艺复兴式三段式构图手法,建筑中部及四周略有外突。中间入口处有石阶引梯至一层。两根圆石柱撑起券廊,二、三层为贴面石柱敞廊露台,栏杆为绿釉瓷葫芦状栅孔。屋顶起三角形山墙,红瓦坡屋顶,两翼三层上有雕饰护墙板,装饰华丽,顶部处理成观光楼台式样,四根圆柱撑起外檐,既挡风避雨,又可极目远眺海景山色。建筑内有房间34间。主厅富丽堂皇,护墙板雕饰花纹。东莱银行大楼整体造型庄重挺拔,坚固美观,极具气势。大楼四周有围墙,院内宽阔,右侧建有汽车库。一楼中央为银行营业厅入口,后部为餐厅。二楼、三楼为住宅。


东莱银行旧址。

该大楼竣工后,东莱银行从天津路迁入营业。这是当年青岛地区最高档的银行楼。抗日战争时期为日本宪兵司令部。新中国成立后为青岛市档案局(青岛市档案馆)。改革开放后为平安保险青岛分公司办公楼。2011年,作为山东省优秀历史建筑,以5000万的底价起拍。2018年该大楼以“博物馆”的全新身份亮相。光阴荏苒,东莱银行大楼历经岁月洗礼,在青岛近现代金融发展史上,作为青岛最早的民族资本商业银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左银行大楼

山左银行由山东黄县绅商傅炳昭、刘鸣卿、刘书衡合伙投资创立。1922年9月22日正式开业。1923年呈准北京政府注册,1924年1月核准。实收资本40万元。总行初设于山东青岛胶州路。董事余立之、张立堂、王廷常、朱文彬等,总经理傅炳昭,协理刘鸣卿,延聘纪经函为经理。主要经营国内汇兑、收存各种款项、保管各种物品、贷出各种款项、贴现、代理收付款项等,其中所办存放汇兑仓库等业务,很受地方绅商信任。在济南、大连等地设立分行,济南分行设在经二路、纬三路。1926年因内外政局变化,先后撤销两分行。


山左银行1924年7月发行的股票。

1930年按照新公司法修改章程,变更资本总额为50万元,如数收足,重新在国民政府实业部、财政部登记。1934年行址迁至中山路新建的营业大楼。1937年抗战爆发后,傅炳昭避居上海。山左银行存款大为减少,业务陷于停顿。行址被日伪大阜银行占用,强令作价40万元入股。1946年1月,傅炳昭回到青岛筹备山左银行复业事宜。同年9月5日复业,资本增至法币5000万元,但业务清淡。傅炳昭在山左银行复业后不久又返回上海处理事务,11月在上海逝世。1949年6月后,山左银行一度复业,1950年5月因无法维持停业。

山左银行大楼建于1934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64—66号。大楼由建筑师刘铨法设计。“与其他坐落于中山路上的银行建筑相比,似乎从风格到形式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楼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234.05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花岗岩大块方石砌基。6根竖线条饰花岗石石柱直通四层,线饰檐口,顶部密集栅式山墙,平屋顶。正门东向,正立面分为上下两部分,凹面嵌石门套,左右墙有浮雕凹凸线条。贴面柱之间有两扇长方形窗,外墙有条形刻线石装饰。上面三层被规则地用条石划分成左右五段,每段间设计为双窗。底层单独设计,中间为大门,两侧窗间墙用花岗岩条石上下叠落排列,衬现在的主入口。再两边则是开启式大窗,与上部的双窗形式作了区别。一层大厅水磨石面,二层以上房间均铺有地板,天花板有线饰。整个建筑庄重大方,线条流畅。


山左银行大楼旧址。

1950年以后,大楼由青岛市饮食服务公司使用。2000年列入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名单。2006年成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青岛中山路近代建筑的一部分。目前该建筑为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营业场所。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青岛分行大楼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于1915年在上海成立。到1927年后,由于与国民党政府关系密切,业务上得到官僚资本银行的支持,以及经营、管理上的灵活、多样,业务进一步扩展。童昌基先生在《我所了解的上海银行青岛分行》一文中这样讲道:“上海银行是1915年在上海创立的一家民族资本银行,开始时资本仅10万元,因经营得利,逐步增加资本到500万元,公积金750万元,收受的存款达1亿元以上(1930年的数字),成为商业银行中之佼佼者。由于业务发展,该行在全国大、中城市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小城镇,先后筹设了分支机构。至抗日战争前夕,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分支机构约达200处,仅次于中国、交通两行。”职工2775人,存款总额近2亿元。

1931年2月1日,青岛分行在中山路167号开业。总行拨资本金5万元。该行内设商业部、储蓄部、仓库部,强调国际化和地方化,偏重小额储蓄、抵押放款、货物押汇,并参与农业合作放款。自建和租用仓库共20余处。“经理初由鲁行经理龚祥霖兼,后聘黄恂伯代经理。1932年4月承做粤帮大宗押汇业务,同时添做国外汇兑。1934年11月在威海路设东镇办事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青岛分行由中山路167号迁入该地址。1936年4月黄恂伯辞职,副经理王昌林升任经理。由于王昌林长期驻在上海,业务无法开展,一度利用唐长记名义,套做纱布生意获利,勉强维持开支。”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分行继续营业。青岛新任经理黄元吉到任后,积极充实人员,开展业务。“青岛水陆交通便利,外商较多,黄元吉能说流利英语,与美孚、德士古石油公司、颐中烟草公司、怡和洋行等外国商人社交频繁,大量吸收他们在青企业的存款,使上海银行青岛分行在储蓄及拆放业务上有很大发展。”但因时局不稳,仍然采取“审慎”方针。童昌基先生在《我所了解的上海银行青岛分行》一文中这样讲道:“其青岛分行,于1928年—1929年间筹设,最初的几位经理有蔡墨屏、黄恂伯、唐渭滨等人,抗战前后任经理的是王昌林,最后一任经理黄元吉,是1947年末由长沙调来青岛的。”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上海储蓄银行青岛分行继续营业,业务颇有起色。“同年(1951年)1月份,……适值此时,上海银行总行宣布公私合营,黄元吉立即提出申请,经政府同意,将青岛分行改为公私合营。”1952年12月,上海储蓄银行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青岛分行大楼旧址。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青岛分行大楼,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繁华的中山路68号。大楼“似乎并无格外醒目之处。中规中矩的格调,严谨地展示着现代商业复兴式的建筑风格。”1934年,该建筑由中国建筑师苏夏轩设计,公和兴营造厂承建。大楼占地面积7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2176.07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平屋顶。花岗岩大方石砌基,方块形花岗石贴墙面。入口处东向,花岗石嵌门窗套,立面中轴线式布局,采用虚实手法处理窗与墙面的变化。长方形木窗,层间外墙窗下有突出条形刻线装饰,顶部中间隆起折角式山墙,刻有浮雕图案。一层大厅高6米,二层以上房间内设地板,天花板有线饰。建筑简洁典雅,为现代商业复兴式建筑风格。该建筑现内部与山左银行打通,为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营业场所。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

1889年2月12日,当时德国最有实力的13家大银行在柏林共同出资设立德华银行。

1898年3月,德国殖民当局在青岛设立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初期办公地址临时设于今常州路7—9号的要塞工程局院内,直至1901年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建成。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内部组织分为内外账房,内账房由德国人管理,办理外商业务,外账房设在行屋外面,由中国买办经管。中国商人办理业务,只能到外帐房。汇费、汇价及放款利率,均高于内账房,差额为买办所得,交易亏损亦有买办赔偿。买办须向德华银行青岛分行缴纳20万两保证金,并须有2人担保。

1899年6月,为修筑胶济铁路(包括张博支线),德国殖民当局成立了山东铁路公司,股本5400万马克,德华银行是最大股东。同年为在铁路两侧30华里开采矿山,成立山东矿山公司,股本1200万马克,由德华银行与德国银团共同投资。1907年6月,该行开始发行以墨西哥银元为本位的银元票,1909年10月又发行5分和10分的镍币,这些货币被强制推行在青岛和胶济铁路买车票、交运费、完粮纳税,拒收中国纸币,以至于该行逐渐控制了青岛的金融市场。1909年和1911年,德华银行青岛分行两次给山东巡抚衙门借款150万两,通过政治性借款扩大对山东的经济侵略。代收胶海关税和胶济铁路运费,统制抵押放款,垄断外汇业务,控制山东对外贸易。

1914年11月,日本出兵侵占胶澳,德华银行青岛分行被日本强行接收。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后,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复业。但已失去往日特权,业务远不如昔。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该行曾与日本银行共同参与对中国的经济掠夺。1946年1月,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被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接收。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建于1899—1901年,俗称黑楼。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青岛路口。“相关资料显示,德华银行在1898年10月青岛的第一次土地拍卖活动中就置下了岸边的这块地产。”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由德国铁路工程师海因里希·锡乐巴和路易斯·魏尔勒设计,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锡乐巴和魏勒尔所设计的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类似于香港和新加坡的英国殖民地式建筑。此前,这种设计在印度、东南亚等英属殖民地被大量使用。”楼体目前保存完好。大楼高约15米,室内层高约4.5米。内部有改建。大楼占地面积8306.71平方米。建筑面积562平方米。德国三段式建筑,砖木结构。地上二层,并设有半地下室。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以浅褐色花岗岩作隅石和勒脚,灰色墙面。屋顶为黑色铅板,大坡度的蒙莎顶在青岛的德国建筑中独树一帜。西面和南面设有两层通风的券柱式外廊。“有评论认为,出于对气候的考虑,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西面和南面设两层高约4米的通风的券柱式外廊。但是银行外10米开外即是大海,一年中有超过300天雾气弥漫,且冬天西北风会直袭外廊,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后对外廊进行改造封闭。


德华银行大楼

建筑主入口位于南侧,次入口位于西侧,两面的入口呈不对称状,屋顶边栏杆的短分格更加突出了这种非对称性。大楼的支柱、拱券、墙基、屋檐、装饰线及顶部的细方石皆用花岗岩砌成,中央为大厅。外墙为多孔式砂浆抹面,建筑四角镶有隅石。室内木地板,木制扶梯,楼梯间顶部有一巨大的玻璃窗。房间高大敞亮,采光通风极佳。整个建筑比例尺度和谐、严谨,巧妙的构图和局部放大尺寸的设计手法,给人气势恢宏的感觉。北侧是一幢设有附属建筑的小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华银行标牌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是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历史优秀建筑,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1914年11月该大楼被日军占领,曾一度为守备军水道部驻地。1922年—1923年,日本驻青岛总领事馆曾设于此。目前该建筑为民宅。

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大楼

1912年1月,汇丰银行在青岛委托瑞记洋行代理。“主要是为欧美商人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外汇进行结算。”但在德、日占领期间,业务始终未能充分开展。当时办公地址在斐迭里街(又称为弗里德里希路,今中山路)。1915年,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决定建办公楼,“地址选择了馆陶路这一新的城市商务中心区的南端开始建设。3年后,一栋外表圆润的红瓦坡顶建筑建成。”1922年,汇丰银行在青岛设立分行,归上海总行管辖。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进出口贸易的外汇结算业务有半数以上由汇丰银行青岛分行承做。“其中英美烟草公司每年在山东收购烟叶约2500万元资金,均由该行供应。”但“汇丰银行青岛分行所做的外汇,不采用青岛的行情,而遵从其上海分行的牌价,实际上成为了上海外汇交易的一部分。”

汇丰银行青岛分行经理和会计均有英人担任,其余职员多为华人。行内分内外账房。英人管理的内帐房,着重为外商服务,承做欧美商人的进出口结汇,并为外商提供仓储保管。中国买办负责的外账房,专管现金收付、票据贴现、外币收兑、买卖外汇。外商结汇,资金不足时可以协商贷款。中国商人结汇,既有物资作保,又有还款期限的押汇,也拒绝办理。除吸收本埠存款外,对于中、交两行在该行的存款,不计利息,也不能透支。“在十数年间,汇丰银行青岛分行还进行了一些工矿企业投资和铁路货运的投资。”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汇丰银行青岛分行被日本正金银行接管,停止营业。1946年8月,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再度开业。1949年6月青岛解放,中央人民政府允准其继续营业。由于业务清淡,于1951年5月申请歇业。2007年3月29日,汇丰银行青岛分行成立。负责人张苏宁。办公地址位于青岛市香港中路76号颐中皇冠假日酒店8楼。主要经营全部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代理保险;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提供资信调查和咨询服务以及经中国银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大楼旧址

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大楼建于1917年,位于青岛市北区馆陶路5号。大楼占地面积6180.03平方米,建筑面积3149.48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平面呈“L”型。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有阁楼。大体分为西、南两部分。西部为主体,墙面上开矩形窗,一层为大窗,二层对应3个窄窗,以求立面的变化。花岗岩蘑菇石砌基,水刷灰黄墙面,叠状蒙莎屋顶,上有老虎窗。西南转角为弧形。二层窗凉台有6根圆石柱间隔。正门西向,中轴线对称。入口处两边有小石柱,上有凸形山花石条嵌套,屋檐上有弧形压条山花。阁楼上有气窗。大楼以曲线与转角道路相结合,造型轻快,商业气息浓厚,与大多数严谨凝重风格的银行建筑极为不同。大楼内部极为考究,楼梯盘旋而上。


英国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大楼历史标牌

英国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大楼是2003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的“青岛历史优秀建筑”。1926年1月,德记营业公司对该建筑内部进行过改建。青岛解放后曾作为部队用房,现为汇丰苑大酒店。

————————————————

 

“馆陶路是(青岛市)市北区的主要道路之一,它虽然不长,但柏油路面平整,路边栽种法国梧桐,树冠茂密,浓荫蔽日,是一条清秀幽静的道路。两旁排列各种式样的高楼大厦,建筑宏伟壮观。在旧社会,享有特权的外国企业麇集于此。”青岛文史学者王第荣在《青岛馆陶路早期的外商》一文中对馆陶路这样进行了描写。“至1900年以后,日本和英美等国企业相继来青,因前海一带无地容纳,遂将中山路向北延伸,修筑了堂邑路和馆陶路,专为日本和英美等国设立分支机构之用。”“在这条不长的馆陶路上,有日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丹麦、葡萄牙、比利时等国60余家洋行林立。其中,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建筑外观,如三井洋行、三菱洋行、正金银行、朝鲜银行、大连汽船株式会社以及青岛取引所等,每座营业大楼都按照不同风格建造得宏伟富丽,为馆陶路生色不少。”“从馆陶路这个窗口,可以窥见当时帝国主义在我国进行经济侵略的缩影,也反映出大小洋商来青岛淘金热潮之一斑。”

横滨正金银行青岛支行

1880年,横滨正金银行成立。总行设立在横滨,原属于日本国内汇兑贴现银行,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始以全力发展日本在华的金融势力。

1913年11月,横滨正金银行在青岛开设支店(现“支行”之意)。支店店长为安西正一郎。“事实上,总行在日本横滨的正金银行抵达青岛的时间要早于德国人溃败的1914年,尽管在这一时间里正金无甚作为。”史料显示,1913年11月,横滨正金银行设立青岛办事处,不足一年后于1914年8月,日德开战,青岛办事处一度歇业。同年11月,日军占领青岛后复业,并以战胜国姿态,取代了德华银行在山东的利权。“1914年以后的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对于青岛的意义,一如此前声名显赫的德华银行。其根植于新兴的日侨集中区,在这一区域中,由日本商社和侨民投资的商业建筑已经开始散布在周围街区之中,并在1914年以后的时间里得到了稳固的发展。”1915年11月,横滨正金银行在青岛发行日本银票,强制发行了7种面额的青岛地名银元券,流通到胶济铁路沿线。并以大量贷款支持日本商民开厂设店,控制青岛对外贸易,垄断当地金融。统计显示,到1918年9月,银元券发行额达873万元,成为青岛地区的主要流通货币。由于日本全面接受了德国在青岛的一切特权,这使得存款余额已经高达800余万日元的横滨正金青岛办事处于1919年上半年升为支店。

1922年底,中国收回青岛以后,正金银行仍然凭借其资金实力,继续操纵存放款利率、外汇行市以及银两和钞票的兑换差价。胶海关关税虽有中国银行与正金银行共同经收,但中国银行所收关税,满3万元即须缴存正金银行,中标承汇时也要由正金银行开支票转账,仍在实际上享有经收、承汇关税特权。1926年7月,一度在中国、交通两行分存的胶济铁路路款收入被日本领事强令送存正金银行。“据1927年8月日人所办的山东兴信所调查,青岛各日本银行存款总额为日金574万元,银元1157万元;放款总额为日金374万元,银元486万元,其中正金银行的约占半数以上。当时我国各家银行的存放款总额尚不抵正金银行一家。”1929年以后,经过废除胶平银和抵制正金银钞,正金银行在青岛的势力才逐渐削弱,到1935年10月末只剩下7万元。1937年“七七事变”不久,横滨正金银行青岛支店停业撤离。青岛沦陷后,青岛支店随即复业。日伪统治期间,通过控制伪联合准备银行,统制青岛金融。1938年1月,青岛沦陷,横滨正金银行卷土重来,据1942年12月31日横滨正金银行青岛分行的报表所载,当时该行存款已达19455万元,各项放款及贴现9439万元,买入汇款2181万元,代国库垫款8413万元,大大超过了我国所有银行的存款总额。

1945年日本投降后,横滨正金银行青岛分行被南京国民政府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接收。

横滨正金银行青岛支行大楼建于1919年7月31日,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1号。大楼由日本建筑设计师长野宇平治设计,华胜建筑公司施工,属日本近代银行专用建筑,总体上为日本明治时期风格,并受欧式公共建筑风格影响。大楼占地面积4780.02平方米,建筑面积1787.35平方米。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布局,砖石木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屋面为红牛舌瓦坡顶。花岗石砌基,水刷灰墙面,折坡屋面上有气窗。正门西向,主立面有8根花岗岩方形壁柱直达二层窗顶部,中央大三角山墙突出层线饰条,门上方有铁花栅栏露天凉台。楼内大厅高5.5米,天花板为方框凹形饰花藻井,厅内有藏金库房。


横滨正金银行青岛支行大楼旧址

青岛解放后,该建筑曾为青岛市房产管理局办公地。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现为青岛市商业银行营业场所。

朝鲜银行青岛支行

1911年3月,日本政府将韩国银行改组为朝鲜银行,总行设在汉城。

1917年10月,日本朝鲜银行在青岛堂邑路设立支店,注册资金8000万日元,实交资金5000万日元。第一任社长井口俊彦。日本的国库业务由正金银行改为朝鲜银行代理。横滨正金银行专营存、放、汇兑业务,钞票发行权也移归朝鲜银行办理,钞票主图案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像,俗称“老头票”。横滨正金银行共在青岛地区发行了7种被俗称“老头票”的金圆券。除发行日本金票外,并办理外汇业务,兼营储蓄和抵押放款业务,以日金账户、银元账户、银两账户分别核算。当时,青岛日用品的买卖,特别是日本人之间的大宗交易,使用的都是日本金圆券,日本金圆券的需求量很大。因而,朝鲜银行青岛支店在青岛发行的日本金圆券数量逐步增加。其发行的纸币分为1元、5元、10元和100元四种。同时,朝鲜银行青岛支店作为日侨的银行机构,贷款业务发展也很快,据史料记载,在存储业务中,1919年3月存款余额为300万元,放款余额为600万元。到1920年,该行贷款余额达800-900万元。1937年“七七事变”不久,朝鲜银行青岛支店撤离。青岛沦陷后,朝鲜银行青岛支店随即复业。1940年前后,在青岛奉天路、济南经三路纬七路添设派出所。日伪统治时期,朝鲜银行主要是支持日方企业进行经济掠夺,代管日本银行代理店,收解军款及杂项税款。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银行青岛支店于1946年被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青岛分行接收,由黄家骧任经理。据相关资料,“自1917年到1945年间,朝鲜银行经历了多次兼并重组,这其中包括1936年10月兼并日资正隆银行和抗战后接管英资麦加利银行。”

朝鲜银行青岛支店大楼,建于1932年5月10日,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12号。“即使在今天看来,曾一度非常知名的朝鲜银行青岛支店所处的位置也是重要的。它处在与胶济铁路平行修建的馆陶路的南端,与上海路交叉,而后者除大窑沟和港口入口处的跨路铁桥外,是近处唯一可以穿过铁路线的道路。朝鲜银行建造之前,这一带已有相当数量的日本侨民居住。随后,随着大量的日本金融、商业机构的建立,人口密度加大,区域也有所扩大,遂成为青岛市区最早形成的日本人集中生活区。”

朝鲜银行青岛支店大楼由日本人三井幸次郎设计,大仓土木负责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为1653.34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平面呈“L”形,由东、南两部分组成。“这间曾一度拥有发钞权的银行却似乎不怎么张扬,单从由日本设计师设计的支店营业部建筑看,银行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平易和亲切的。”大楼东部为主体,地上二层。南部有地下室,东、南两面临街。外墙勒脚为花岗岩,立面为深赭色面砖墙面,黄色条形釉片贴墙面。平顶屋面,挑檐下有雕花牙条石,淡色浮雕,通体朴素大方。沿街一层窗户设计石拱券,另开有与大门同宽的窗洞,上圆下方,边缘用花岗岩条石精致装饰。入口的雨棚及门柱上繁密的纹饰使入口更加突出。正门东向,青灰花岗岩质网状刻花石柱作券门套和两边券窗套。一层营业大厅面积650平方米,8根高7米的雕花石柱分布厅内,天花板顶部均用图案花饰,过厅地面采用彩色石面,利用侧窗及顶部采光,宽敞明亮,工艺精美。二层并排开有小窗洞,无任何装饰,与一层形成明显对比。构图上受美国当时的现代派影响,但整个建筑还是日本味很浓的“和洋式”风格。


朝鲜银行青岛支行大楼旧址

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为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营业场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

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开业,为民国政府的中央银行。同年8月1日在北京成立总行。北伐胜利后,中国银行总管理处迁往上海,南京国民政府将其改组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并于1935年增加官股,加强控制。

历史烟云里起承转合

1913年5月15日,大清银行青岛分号改组为中国银行青岛分号,隶属山东分行。1919年改称支行。最初行址在中山路152号。青岛分号长期受德、日金融实力排挤,经收的胶海关税尚需缴存日本的正金银行,由其招标转解上海,直至1922年收回青岛后,始得代理国库和发行兑换券。1929年3月,总管理处决定青岛支行改组为青岛分行,简称鲁行,统辖山东境内中国银行业务,王祖训任经理。7月1日,改组完成。青岛支行升为分行,统辖山东全省中行业务(原济南的山东分行改为济南支行)。增设了外汇、信托、仓库、译电等股。中国银行青岛分行统辖山东境内业务后,积极恢复和增设机构。其间青岛分行领导青岛银钱业废除旧“胶平银”本位,打破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垄断青岛金融的局面,成为青岛银钱业的转账中心,业务蓬勃发展。1931年11月,中国银行发起创办了中国保险公司,主要承保生命、财产等各类保险,总公司设立于上海。在山东设立了青岛经理处,与青岛中行合署办公。1934年,中国银行青岛分行自中山路152号迁至中山路62号。1936年末,青岛中行拥有存款1133万元,放款1145万元,成为当时青岛实力最强的银行。

到1937年7月,青岛分行辖内共有3个支行、8个办事处、2个寄庄、1个办事分处。中国银行青岛分行附设中国保险公司青岛经理处和储蓄分部,办理保险及储蓄业务。中国银行青岛分行已成为实力最强的银行。

1934年德纳罗版山东青岛地名券。

1937年“七七事变”后,山东时局紧张。鲁行所属行处纷纷撤并。博山、济宁、周村、张店、临清、龙口6个办事处撤回青岛,组成联合办事处进行清理。同时收缩业务,作应变准备。1938年,青岛分行在日本特务机关和伪“金融调整委员会”的胁迫下勉强复业。仅以处理押品和收回放款充作复业资金,并被禁做外地汇兑业务(后改为准做华北地区汇兑)。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青岛分行被日伪接管停业。大楼于翌年移交大阜银行。日伪时期,中国保险公司青岛办事处继续营业。郭彬为经理。

设计师陆谦受

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分行于1946年1月4日在青岛中山路62号复业,仍然称为“鲁行”,经理孔士谔。内部机构在战前基础上增设了放款、存汇、人事、事物等股。中国保险公司青岛办事处更名为中国产物保险公司青岛办事处。青岛分行于4月1日增设青岛台东镇办事处,7月3日增设青岛辽宁路办事处。中国保险公司青岛经理处更名为“中国产物保险公司青岛经理处”,仍由中国银行兼理,郭彬任经理。1948年8月,潍县、连云港、青岛东镇和辽宁路等办事处相继撤并青岛分行。青岛分行亦陆续收回放款,将大量资金调往上海,原拟宣告停业,未及实行。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中国保险公司青岛办事处大楼。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中国银行青岛分行由青岛市军管会金融部接管,成为国家经营外汇业务的专业银行。中国产物保险公司青岛办事处被接受改组,继续营业。后合并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岛分公司,郭彬任副经理,对外仍挂中国保险公司牌子,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别办理涉外保险业务,凡资本主义国家或其他国外商户指名要求者,均以中国保险公司名义签单承保,直到1966年为止。

建筑风格本身具有标志性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大楼,竣工于1934年1月31日,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62号。史学家李明先生在《青岛老建筑》一文中这样说道:“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所处的位置长时间令同业向往:其位于中山路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的数栋银行建筑,颇有些金融旗舰的意味。其与同期建成的中国实业银行、山左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大陆银行、金城银行等紧密组团,构成了中山路金融街的完整序列。”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旧址现为历史优秀建筑。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大楼由中国设计师陆谦受、吴景奇设计。“与之相邻的其他同期银行建筑,也多出之国人之手。这些建筑风格有较大差异,一些建筑虽明显留有前期德式建筑的痕迹,但语言简化了;一些建筑则以功能性为主要特征,强调简洁,是具革命性的新建筑的发轫。”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大楼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为1557.34平方米,建筑面积4761.42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花岗岩大方石砌基,凹槽线花岗石贴面,平屋顶。主立面东向,入口较高,通过6级台阶直入门厅。花岗石嵌门套,两侧墙面在窗套与大门间装饰有密集的横向凹凸线条,强化了主入口位置,建筑立面简洁明快,利用窗户均衡设计纵横3组。室内大厅高约18米,顶层为玻璃钢天花板,大厅内立柱极少,采光极佳。二层环厅设置成“回”字形,便于顾客流动。整组建筑立面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接近当时为建筑业推崇的现代风格。李明先生在《青岛老建筑》一文中这样说道:“这座银行建筑的意义不仅在于其位置的优越上,其风格本身也具有标志性,它在很大意义上象征着中国的银行建筑已经尝试从繁琐的细部装饰和古典柱式结构中解脱出来,开始步入注重功能与经济的现代建筑行列。”

该建筑现为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营业场所。2003年,青岛市人民政府颁发“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旧址”为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

 

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四明保险公司大楼

中国实业银行于1919年4月在天津成立。初为商办,1937年3月改为官商合办。

1930年7月16日,中国实业银行设立青岛支行。在馆陶路取引所内租屋开业。经理为卢炳泰。1933年9月1日改为分行。单余园任经理,后由孔祥勉继任。1934年1月1日管辖济南支行并迁入河南路新楼办公。同年3月在威海路设东镇办事处,1935年4月裁撤。

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除经营存、放、汇以及兼办储蓄、信托、仓库业务外,注重发行兑换券,兼收地方库款。1934年底发行额为340万元,发行准备金多数调往总行运用。1935年5月25日清晨,该行发生挤兑,青岛市政府为此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行“从权应变,全力维持,救人即以自救,万勿因循延误。”当时由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出面从上海电汇15万元应急,并代收同业开出的中国实业银行的往来支票,使挤兑暂时平息。5月28日,再次发生挤兑。经过两次挤兑,共兑出银元50余万元,占该行当时钞票发行额的1/3。实行法币制度后,该行发行权被取消,开始注重经营一般商业银行储蓄、信托、仓库业务。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2月,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停业。1938年复业,在日伪银行控制下勉强维持。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1日在河南路13号原址复业。

1949年6月青岛解放,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接管官股,改组为公私合营银行后,奉准为外汇指定银行继续营业,1952年12月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

四明保险公司在青岛设代理处,但设立时间不详,由杨久澄代理。


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四明保险公司大楼旧址。

中国实业银行、四明保险公司大楼建于1934年,位于河南路13号,欧式建筑。该建筑由青岛联益建业华行设计,建筑师为许守忠,申泰营造厂施工。占地面积1837.33平方米,建筑面积3370.47平方米,钢混结构。原地上三层,20世纪80年代中期接建一层,现为四层,有地下室。正门面西,方形花岗石砌基贴墙,大门两侧为螺纹形和网扣形贴墙石柱,拱形石雕花饰镶门套,浮雕花铜皮大门,拱门与拱窗两边各附花岗岩石柱。一层螺纹形石柱镶嵌窗边,二层为长方形石饰线套窗。一层中部为216平方米的营业厅,周围为储蓄所及办公辅助用房,二、三层为宿舍、办公用房,整个建筑为简约的古典风格。1934年,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由馆陶路迁入该楼。该建筑现为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营业场所。

(全文完)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金融志P309—P310.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2.青岛市志办公室、青岛市建设委员会编.青岛优秀建筑志P180.青岛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3.青岛市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金融志P26—P27.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4.图片来自于百度

(作者单位:中华联合保险宁波分公司)


中国城市近代金融建筑

城市历史的文化基因——青岛近代银行建筑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2-25

□王珏麟

青岛金融活动源流

青岛的近代金融活动始于19世纪末。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同时出现了一些兼办保险业务的德国洋行,例如德商祥礼洋行和礼和洋行在青岛开办保险业务。1898年,青岛历史上第一家银行德华银行青岛分行成立,西方金融机构开始在青岛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出现以货币兑换为主营业务的钱铺。20世纪初,清政府在青岛也开始设立金融机构。1911年,大清银行青岛分行设立,这是清政府在青岛设立的第一家官办银行。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在其统治的8年期间,设立了许多日资银行,例如横滨正金银行、日升银行、朝鲜银行和正隆银行均在青岛设立了分行,垄断了青岛的金融业。1918年,青岛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东莱银行开业。1920年青岛首家股票交易所中日合办的青岛取引所成立。20年代初,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成立。1923年,华商永宁保险公司在青岛设立代理处。1928年后,各地商业银行纷纷在青岛设立分支机构。1929年,中国银行青岛分行联合青岛市商会,废除胶平银,打破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的垄断,民族金融业开始发展。随后中央银行在青岛设立机构,控制金融市场,使青岛逐步成为山东的金融中心。同时保险业也有较大发展。1931年第一家华资证券机构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开业。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日本银行重新控制青岛金融业。1945年日本投降,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中央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复业。1947年,青岛市共有国内保险机构44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北海银行胶东分行接管官僚资本“四行、两局、一库”,组建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1951年后,东莱银行等民办银行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并入中国人民银行。

在青岛近代史上,先后历经德、日、美帝国主义统治。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欧式建筑,特别是德国建筑为主要特色的青岛城市近现代建筑艺术文化景观。在这些建筑中所包含的德国青年派、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以及拜占庭、折中主义等建筑风格,体现了欧洲近现代建筑艺术美学倾向,体现了文艺复兴到近现代所表现的积极的人文主义思想。

20世纪30年代,是青岛金融建筑发展的一个主要时期。“在青岛近代史上,由于开埠之初即被确定为军事要塞和商业城市,所以金融业也一直伴随着城市的演变稳步发展。德国人作为最初的占领者,自开始就插手这里的金融业,致使青岛早期出现的金融建筑大多是德国的银行。除德华银行外,还有礼和、顺和等10余家。……主要散布在今太平路(威廉街)和兰山路(皇族街)附近。因为受到当时建设高度限制,这些建筑多为二层,但展现的风格与形式则是充满了欧洲风情。”青岛城市中的金融发展,带动了中山路及其周边地区繁华的商业活动,使得青岛在中国的城市影响和经济地位有了较大的提升,城市的形态和功能进一步完善。

东莱银行往昔盛景

从1897年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近现代史上曾出现过上百家地方银行。东莱银行是比较著名的一家地方银行。

1918年2月1日,青岛地产商、银行家刘子山与成兰圃、吕月塘三人集资20万元,以无限公司形式组建东莱银行,总行设于青岛。开业时在天津路,主要经营范围为办理存放款、汇兑、外币兑换和有价证券。在上海、济南、天津、大连等地设有分行。1923年迁至今湖南路39号营业。


刘子山

1926年2月,由于北洋政府当局横征暴敛,山东迭遭战乱,青岛经营环境恶化;而当时天津金融业和工商业非常发达,东莱银行与各大盐商特别是长芦盐商业务频繁。为便于开展业务和银钱往来,东莱银行总管理处移至天津,天津行成为总行,青岛改设分行,并开办安平水火保险公司。1928年11月,青岛分行停业,对内改为办事处。1930年,刘子山在天津法租界兴建了营业大楼(今天津和平路289号)。“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局势日益紧张,东莱银行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趋于半停滞状态。1932年1月,东莱银行青岛分行复业,增设地产部、储蓄部,房地产成了银行的主要业务。因为房租收益比放款利息合算,从20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刘子山大量投资,在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盖大院,约有几百个里弄,曾一度拥有青岛天津路、肥城路、武定路、甘肃路、无棣二路等整条街道的房产。直到抗战胜利后,东莱银行青岛分行仍以经租房地产为主。1932年2月,东莱银行由无限组织改为有限公司,增资到300万银元。天津东莱银行达到鼎盛时期,存款余额高达近千万元。1933年9月,上海分行改为总行,东莱银行总管理处迁至上海。1937年,在今南京西路587号建成上海东莱银行营业大楼并投入使用。1953年1月,与金城、上海、大陆等6家银行在青岛的分支机构一起,并入“公司合营银行青岛分行”,1958年与人民银行青岛分行合并。

东莱银行大楼位于青岛繁华热闹的中山路一侧,湖南路39号。1923年由刘子山投资,浙江绍兴人杨浩然设计建造。

东莱银行大楼为一座近代中西混合风格的建筑,前面伫立有两尊威风凛凛的石狮。大楼为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三层,另设有半地下室,总高度为27.6米。占地面积44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3580平方米。坐北向南,呈“山”字形布局。高耸的四面坡屋顶内设有两层阁楼。建筑采用方形平面,对称的立面设计使得建筑严肃庄重。花岗岩蘑菇条石砌基,刻线凹缝花岗石墙面,折坡屋面,有气窗。大楼采取欧洲文艺复兴式三段式构图手法,建筑中部及四周略有外突。中间入口处有石阶引梯至一层。两根圆石柱撑起券廊,二、三层为贴面石柱敞廊露台,栏杆为绿釉瓷葫芦状栅孔。屋顶起三角形山墙,红瓦坡屋顶,两翼三层上有雕饰护墙板,装饰华丽,顶部处理成观光楼台式样,四根圆柱撑起外檐,既挡风避雨,又可极目远眺海景山色。建筑内有房间34间。主厅富丽堂皇,护墙板雕饰花纹。东莱银行大楼整体造型庄重挺拔,坚固美观,极具气势。大楼四周有围墙,院内宽阔,右侧建有汽车库。一楼中央为银行营业厅入口,后部为餐厅。二楼、三楼为住宅。


东莱银行旧址。

该大楼竣工后,东莱银行从天津路迁入营业。这是当年青岛地区最高档的银行楼。抗日战争时期为日本宪兵司令部。新中国成立后为青岛市档案局(青岛市档案馆)。改革开放后为平安保险青岛分公司办公楼。2011年,作为山东省优秀历史建筑,以5000万的底价起拍。2018年该大楼以“博物馆”的全新身份亮相。光阴荏苒,东莱银行大楼历经岁月洗礼,在青岛近现代金融发展史上,作为青岛最早的民族资本商业银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左银行大楼

山左银行由山东黄县绅商傅炳昭、刘鸣卿、刘书衡合伙投资创立。1922年9月22日正式开业。1923年呈准北京政府注册,1924年1月核准。实收资本40万元。总行初设于山东青岛胶州路。董事余立之、张立堂、王廷常、朱文彬等,总经理傅炳昭,协理刘鸣卿,延聘纪经函为经理。主要经营国内汇兑、收存各种款项、保管各种物品、贷出各种款项、贴现、代理收付款项等,其中所办存放汇兑仓库等业务,很受地方绅商信任。在济南、大连等地设立分行,济南分行设在经二路、纬三路。1926年因内外政局变化,先后撤销两分行。


山左银行1924年7月发行的股票。

1930年按照新公司法修改章程,变更资本总额为50万元,如数收足,重新在国民政府实业部、财政部登记。1934年行址迁至中山路新建的营业大楼。1937年抗战爆发后,傅炳昭避居上海。山左银行存款大为减少,业务陷于停顿。行址被日伪大阜银行占用,强令作价40万元入股。1946年1月,傅炳昭回到青岛筹备山左银行复业事宜。同年9月5日复业,资本增至法币5000万元,但业务清淡。傅炳昭在山左银行复业后不久又返回上海处理事务,11月在上海逝世。1949年6月后,山左银行一度复业,1950年5月因无法维持停业。

山左银行大楼建于1934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64—66号。大楼由建筑师刘铨法设计。“与其他坐落于中山路上的银行建筑相比,似乎从风格到形式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楼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234.05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花岗岩大块方石砌基。6根竖线条饰花岗石石柱直通四层,线饰檐口,顶部密集栅式山墙,平屋顶。正门东向,正立面分为上下两部分,凹面嵌石门套,左右墙有浮雕凹凸线条。贴面柱之间有两扇长方形窗,外墙有条形刻线石装饰。上面三层被规则地用条石划分成左右五段,每段间设计为双窗。底层单独设计,中间为大门,两侧窗间墙用花岗岩条石上下叠落排列,衬现在的主入口。再两边则是开启式大窗,与上部的双窗形式作了区别。一层大厅水磨石面,二层以上房间均铺有地板,天花板有线饰。整个建筑庄重大方,线条流畅。


山左银行大楼旧址。

1950年以后,大楼由青岛市饮食服务公司使用。2000年列入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名单。2006年成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青岛中山路近代建筑的一部分。目前该建筑为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营业场所。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青岛分行大楼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于1915年在上海成立。到1927年后,由于与国民党政府关系密切,业务上得到官僚资本银行的支持,以及经营、管理上的灵活、多样,业务进一步扩展。童昌基先生在《我所了解的上海银行青岛分行》一文中这样讲道:“上海银行是1915年在上海创立的一家民族资本银行,开始时资本仅10万元,因经营得利,逐步增加资本到500万元,公积金750万元,收受的存款达1亿元以上(1930年的数字),成为商业银行中之佼佼者。由于业务发展,该行在全国大、中城市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小城镇,先后筹设了分支机构。至抗日战争前夕,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分支机构约达200处,仅次于中国、交通两行。”职工2775人,存款总额近2亿元。

1931年2月1日,青岛分行在中山路167号开业。总行拨资本金5万元。该行内设商业部、储蓄部、仓库部,强调国际化和地方化,偏重小额储蓄、抵押放款、货物押汇,并参与农业合作放款。自建和租用仓库共20余处。“经理初由鲁行经理龚祥霖兼,后聘黄恂伯代经理。1932年4月承做粤帮大宗押汇业务,同时添做国外汇兑。1934年11月在威海路设东镇办事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青岛分行由中山路167号迁入该地址。1936年4月黄恂伯辞职,副经理王昌林升任经理。由于王昌林长期驻在上海,业务无法开展,一度利用唐长记名义,套做纱布生意获利,勉强维持开支。”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分行继续营业。青岛新任经理黄元吉到任后,积极充实人员,开展业务。“青岛水陆交通便利,外商较多,黄元吉能说流利英语,与美孚、德士古石油公司、颐中烟草公司、怡和洋行等外国商人社交频繁,大量吸收他们在青企业的存款,使上海银行青岛分行在储蓄及拆放业务上有很大发展。”但因时局不稳,仍然采取“审慎”方针。童昌基先生在《我所了解的上海银行青岛分行》一文中这样讲道:“其青岛分行,于1928年—1929年间筹设,最初的几位经理有蔡墨屏、黄恂伯、唐渭滨等人,抗战前后任经理的是王昌林,最后一任经理黄元吉,是1947年末由长沙调来青岛的。”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上海储蓄银行青岛分行继续营业,业务颇有起色。“同年(1951年)1月份,……适值此时,上海银行总行宣布公私合营,黄元吉立即提出申请,经政府同意,将青岛分行改为公私合营。”1952年12月,上海储蓄银行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青岛分行大楼旧址。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青岛分行大楼,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繁华的中山路68号。大楼“似乎并无格外醒目之处。中规中矩的格调,严谨地展示着现代商业复兴式的建筑风格。”1934年,该建筑由中国建筑师苏夏轩设计,公和兴营造厂承建。大楼占地面积7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2176.07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平屋顶。花岗岩大方石砌基,方块形花岗石贴墙面。入口处东向,花岗石嵌门窗套,立面中轴线式布局,采用虚实手法处理窗与墙面的变化。长方形木窗,层间外墙窗下有突出条形刻线装饰,顶部中间隆起折角式山墙,刻有浮雕图案。一层大厅高6米,二层以上房间内设地板,天花板有线饰。建筑简洁典雅,为现代商业复兴式建筑风格。该建筑现内部与山左银行打通,为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营业场所。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

1889年2月12日,当时德国最有实力的13家大银行在柏林共同出资设立德华银行。

1898年3月,德国殖民当局在青岛设立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初期办公地址临时设于今常州路7—9号的要塞工程局院内,直至1901年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建成。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内部组织分为内外账房,内账房由德国人管理,办理外商业务,外账房设在行屋外面,由中国买办经管。中国商人办理业务,只能到外帐房。汇费、汇价及放款利率,均高于内账房,差额为买办所得,交易亏损亦有买办赔偿。买办须向德华银行青岛分行缴纳20万两保证金,并须有2人担保。

1899年6月,为修筑胶济铁路(包括张博支线),德国殖民当局成立了山东铁路公司,股本5400万马克,德华银行是最大股东。同年为在铁路两侧30华里开采矿山,成立山东矿山公司,股本1200万马克,由德华银行与德国银团共同投资。1907年6月,该行开始发行以墨西哥银元为本位的银元票,1909年10月又发行5分和10分的镍币,这些货币被强制推行在青岛和胶济铁路买车票、交运费、完粮纳税,拒收中国纸币,以至于该行逐渐控制了青岛的金融市场。1909年和1911年,德华银行青岛分行两次给山东巡抚衙门借款150万两,通过政治性借款扩大对山东的经济侵略。代收胶海关税和胶济铁路运费,统制抵押放款,垄断外汇业务,控制山东对外贸易。

1914年11月,日本出兵侵占胶澳,德华银行青岛分行被日本强行接收。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后,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复业。但已失去往日特权,业务远不如昔。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该行曾与日本银行共同参与对中国的经济掠夺。1946年1月,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被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接收。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建于1899—1901年,俗称黑楼。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青岛路口。“相关资料显示,德华银行在1898年10月青岛的第一次土地拍卖活动中就置下了岸边的这块地产。”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由德国铁路工程师海因里希·锡乐巴和路易斯·魏尔勒设计,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锡乐巴和魏勒尔所设计的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类似于香港和新加坡的英国殖民地式建筑。此前,这种设计在印度、东南亚等英属殖民地被大量使用。”楼体目前保存完好。大楼高约15米,室内层高约4.5米。内部有改建。大楼占地面积8306.71平方米。建筑面积562平方米。德国三段式建筑,砖木结构。地上二层,并设有半地下室。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以浅褐色花岗岩作隅石和勒脚,灰色墙面。屋顶为黑色铅板,大坡度的蒙莎顶在青岛的德国建筑中独树一帜。西面和南面设有两层通风的券柱式外廊。“有评论认为,出于对气候的考虑,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西面和南面设两层高约4米的通风的券柱式外廊。但是银行外10米开外即是大海,一年中有超过300天雾气弥漫,且冬天西北风会直袭外廊,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后对外廊进行改造封闭。


德华银行大楼

建筑主入口位于南侧,次入口位于西侧,两面的入口呈不对称状,屋顶边栏杆的短分格更加突出了这种非对称性。大楼的支柱、拱券、墙基、屋檐、装饰线及顶部的细方石皆用花岗岩砌成,中央为大厅。外墙为多孔式砂浆抹面,建筑四角镶有隅石。室内木地板,木制扶梯,楼梯间顶部有一巨大的玻璃窗。房间高大敞亮,采光通风极佳。整个建筑比例尺度和谐、严谨,巧妙的构图和局部放大尺寸的设计手法,给人气势恢宏的感觉。北侧是一幢设有附属建筑的小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华银行标牌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大楼是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历史优秀建筑,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1914年11月该大楼被日军占领,曾一度为守备军水道部驻地。1922年—1923年,日本驻青岛总领事馆曾设于此。目前该建筑为民宅。

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大楼

1912年1月,汇丰银行在青岛委托瑞记洋行代理。“主要是为欧美商人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外汇进行结算。”但在德、日占领期间,业务始终未能充分开展。当时办公地址在斐迭里街(又称为弗里德里希路,今中山路)。1915年,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决定建办公楼,“地址选择了馆陶路这一新的城市商务中心区的南端开始建设。3年后,一栋外表圆润的红瓦坡顶建筑建成。”1922年,汇丰银行在青岛设立分行,归上海总行管辖。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进出口贸易的外汇结算业务有半数以上由汇丰银行青岛分行承做。“其中英美烟草公司每年在山东收购烟叶约2500万元资金,均由该行供应。”但“汇丰银行青岛分行所做的外汇,不采用青岛的行情,而遵从其上海分行的牌价,实际上成为了上海外汇交易的一部分。”

汇丰银行青岛分行经理和会计均有英人担任,其余职员多为华人。行内分内外账房。英人管理的内帐房,着重为外商服务,承做欧美商人的进出口结汇,并为外商提供仓储保管。中国买办负责的外账房,专管现金收付、票据贴现、外币收兑、买卖外汇。外商结汇,资金不足时可以协商贷款。中国商人结汇,既有物资作保,又有还款期限的押汇,也拒绝办理。除吸收本埠存款外,对于中、交两行在该行的存款,不计利息,也不能透支。“在十数年间,汇丰银行青岛分行还进行了一些工矿企业投资和铁路货运的投资。”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汇丰银行青岛分行被日本正金银行接管,停止营业。1946年8月,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再度开业。1949年6月青岛解放,中央人民政府允准其继续营业。由于业务清淡,于1951年5月申请歇业。2007年3月29日,汇丰银行青岛分行成立。负责人张苏宁。办公地址位于青岛市香港中路76号颐中皇冠假日酒店8楼。主要经营全部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代理保险;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提供资信调查和咨询服务以及经中国银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大楼旧址

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大楼建于1917年,位于青岛市北区馆陶路5号。大楼占地面积6180.03平方米,建筑面积3149.48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平面呈“L”型。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有阁楼。大体分为西、南两部分。西部为主体,墙面上开矩形窗,一层为大窗,二层对应3个窄窗,以求立面的变化。花岗岩蘑菇石砌基,水刷灰黄墙面,叠状蒙莎屋顶,上有老虎窗。西南转角为弧形。二层窗凉台有6根圆石柱间隔。正门西向,中轴线对称。入口处两边有小石柱,上有凸形山花石条嵌套,屋檐上有弧形压条山花。阁楼上有气窗。大楼以曲线与转角道路相结合,造型轻快,商业气息浓厚,与大多数严谨凝重风格的银行建筑极为不同。大楼内部极为考究,楼梯盘旋而上。


英国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大楼历史标牌

英国汇丰银行青岛分行大楼是2003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的“青岛历史优秀建筑”。1926年1月,德记营业公司对该建筑内部进行过改建。青岛解放后曾作为部队用房,现为汇丰苑大酒店。

————————————————

 

“馆陶路是(青岛市)市北区的主要道路之一,它虽然不长,但柏油路面平整,路边栽种法国梧桐,树冠茂密,浓荫蔽日,是一条清秀幽静的道路。两旁排列各种式样的高楼大厦,建筑宏伟壮观。在旧社会,享有特权的外国企业麇集于此。”青岛文史学者王第荣在《青岛馆陶路早期的外商》一文中对馆陶路这样进行了描写。“至1900年以后,日本和英美等国企业相继来青,因前海一带无地容纳,遂将中山路向北延伸,修筑了堂邑路和馆陶路,专为日本和英美等国设立分支机构之用。”“在这条不长的馆陶路上,有日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丹麦、葡萄牙、比利时等国60余家洋行林立。其中,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建筑外观,如三井洋行、三菱洋行、正金银行、朝鲜银行、大连汽船株式会社以及青岛取引所等,每座营业大楼都按照不同风格建造得宏伟富丽,为馆陶路生色不少。”“从馆陶路这个窗口,可以窥见当时帝国主义在我国进行经济侵略的缩影,也反映出大小洋商来青岛淘金热潮之一斑。”

横滨正金银行青岛支行

1880年,横滨正金银行成立。总行设立在横滨,原属于日本国内汇兑贴现银行,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始以全力发展日本在华的金融势力。

1913年11月,横滨正金银行在青岛开设支店(现“支行”之意)。支店店长为安西正一郎。“事实上,总行在日本横滨的正金银行抵达青岛的时间要早于德国人溃败的1914年,尽管在这一时间里正金无甚作为。”史料显示,1913年11月,横滨正金银行设立青岛办事处,不足一年后于1914年8月,日德开战,青岛办事处一度歇业。同年11月,日军占领青岛后复业,并以战胜国姿态,取代了德华银行在山东的利权。“1914年以后的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对于青岛的意义,一如此前声名显赫的德华银行。其根植于新兴的日侨集中区,在这一区域中,由日本商社和侨民投资的商业建筑已经开始散布在周围街区之中,并在1914年以后的时间里得到了稳固的发展。”1915年11月,横滨正金银行在青岛发行日本银票,强制发行了7种面额的青岛地名银元券,流通到胶济铁路沿线。并以大量贷款支持日本商民开厂设店,控制青岛对外贸易,垄断当地金融。统计显示,到1918年9月,银元券发行额达873万元,成为青岛地区的主要流通货币。由于日本全面接受了德国在青岛的一切特权,这使得存款余额已经高达800余万日元的横滨正金青岛办事处于1919年上半年升为支店。

1922年底,中国收回青岛以后,正金银行仍然凭借其资金实力,继续操纵存放款利率、外汇行市以及银两和钞票的兑换差价。胶海关关税虽有中国银行与正金银行共同经收,但中国银行所收关税,满3万元即须缴存正金银行,中标承汇时也要由正金银行开支票转账,仍在实际上享有经收、承汇关税特权。1926年7月,一度在中国、交通两行分存的胶济铁路路款收入被日本领事强令送存正金银行。“据1927年8月日人所办的山东兴信所调查,青岛各日本银行存款总额为日金574万元,银元1157万元;放款总额为日金374万元,银元486万元,其中正金银行的约占半数以上。当时我国各家银行的存放款总额尚不抵正金银行一家。”1929年以后,经过废除胶平银和抵制正金银钞,正金银行在青岛的势力才逐渐削弱,到1935年10月末只剩下7万元。1937年“七七事变”不久,横滨正金银行青岛支店停业撤离。青岛沦陷后,青岛支店随即复业。日伪统治期间,通过控制伪联合准备银行,统制青岛金融。1938年1月,青岛沦陷,横滨正金银行卷土重来,据1942年12月31日横滨正金银行青岛分行的报表所载,当时该行存款已达19455万元,各项放款及贴现9439万元,买入汇款2181万元,代国库垫款8413万元,大大超过了我国所有银行的存款总额。

1945年日本投降后,横滨正金银行青岛分行被南京国民政府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接收。

横滨正金银行青岛支行大楼建于1919年7月31日,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1号。大楼由日本建筑设计师长野宇平治设计,华胜建筑公司施工,属日本近代银行专用建筑,总体上为日本明治时期风格,并受欧式公共建筑风格影响。大楼占地面积4780.02平方米,建筑面积1787.35平方米。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布局,砖石木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屋面为红牛舌瓦坡顶。花岗石砌基,水刷灰墙面,折坡屋面上有气窗。正门西向,主立面有8根花岗岩方形壁柱直达二层窗顶部,中央大三角山墙突出层线饰条,门上方有铁花栅栏露天凉台。楼内大厅高5.5米,天花板为方框凹形饰花藻井,厅内有藏金库房。


横滨正金银行青岛支行大楼旧址

青岛解放后,该建筑曾为青岛市房产管理局办公地。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现为青岛市商业银行营业场所。

朝鲜银行青岛支行

1911年3月,日本政府将韩国银行改组为朝鲜银行,总行设在汉城。

1917年10月,日本朝鲜银行在青岛堂邑路设立支店,注册资金8000万日元,实交资金5000万日元。第一任社长井口俊彦。日本的国库业务由正金银行改为朝鲜银行代理。横滨正金银行专营存、放、汇兑业务,钞票发行权也移归朝鲜银行办理,钞票主图案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像,俗称“老头票”。横滨正金银行共在青岛地区发行了7种被俗称“老头票”的金圆券。除发行日本金票外,并办理外汇业务,兼营储蓄和抵押放款业务,以日金账户、银元账户、银两账户分别核算。当时,青岛日用品的买卖,特别是日本人之间的大宗交易,使用的都是日本金圆券,日本金圆券的需求量很大。因而,朝鲜银行青岛支店在青岛发行的日本金圆券数量逐步增加。其发行的纸币分为1元、5元、10元和100元四种。同时,朝鲜银行青岛支店作为日侨的银行机构,贷款业务发展也很快,据史料记载,在存储业务中,1919年3月存款余额为300万元,放款余额为600万元。到1920年,该行贷款余额达800-900万元。1937年“七七事变”不久,朝鲜银行青岛支店撤离。青岛沦陷后,朝鲜银行青岛支店随即复业。1940年前后,在青岛奉天路、济南经三路纬七路添设派出所。日伪统治时期,朝鲜银行主要是支持日方企业进行经济掠夺,代管日本银行代理店,收解军款及杂项税款。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银行青岛支店于1946年被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青岛分行接收,由黄家骧任经理。据相关资料,“自1917年到1945年间,朝鲜银行经历了多次兼并重组,这其中包括1936年10月兼并日资正隆银行和抗战后接管英资麦加利银行。”

朝鲜银行青岛支店大楼,建于1932年5月10日,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12号。“即使在今天看来,曾一度非常知名的朝鲜银行青岛支店所处的位置也是重要的。它处在与胶济铁路平行修建的馆陶路的南端,与上海路交叉,而后者除大窑沟和港口入口处的跨路铁桥外,是近处唯一可以穿过铁路线的道路。朝鲜银行建造之前,这一带已有相当数量的日本侨民居住。随后,随着大量的日本金融、商业机构的建立,人口密度加大,区域也有所扩大,遂成为青岛市区最早形成的日本人集中生活区。”

朝鲜银行青岛支店大楼由日本人三井幸次郎设计,大仓土木负责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为1653.34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平面呈“L”形,由东、南两部分组成。“这间曾一度拥有发钞权的银行却似乎不怎么张扬,单从由日本设计师设计的支店营业部建筑看,银行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平易和亲切的。”大楼东部为主体,地上二层。南部有地下室,东、南两面临街。外墙勒脚为花岗岩,立面为深赭色面砖墙面,黄色条形釉片贴墙面。平顶屋面,挑檐下有雕花牙条石,淡色浮雕,通体朴素大方。沿街一层窗户设计石拱券,另开有与大门同宽的窗洞,上圆下方,边缘用花岗岩条石精致装饰。入口的雨棚及门柱上繁密的纹饰使入口更加突出。正门东向,青灰花岗岩质网状刻花石柱作券门套和两边券窗套。一层营业大厅面积650平方米,8根高7米的雕花石柱分布厅内,天花板顶部均用图案花饰,过厅地面采用彩色石面,利用侧窗及顶部采光,宽敞明亮,工艺精美。二层并排开有小窗洞,无任何装饰,与一层形成明显对比。构图上受美国当时的现代派影响,但整个建筑还是日本味很浓的“和洋式”风格。


朝鲜银行青岛支行大楼旧址

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为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营业场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

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开业,为民国政府的中央银行。同年8月1日在北京成立总行。北伐胜利后,中国银行总管理处迁往上海,南京国民政府将其改组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并于1935年增加官股,加强控制。

历史烟云里起承转合

1913年5月15日,大清银行青岛分号改组为中国银行青岛分号,隶属山东分行。1919年改称支行。最初行址在中山路152号。青岛分号长期受德、日金融实力排挤,经收的胶海关税尚需缴存日本的正金银行,由其招标转解上海,直至1922年收回青岛后,始得代理国库和发行兑换券。1929年3月,总管理处决定青岛支行改组为青岛分行,简称鲁行,统辖山东境内中国银行业务,王祖训任经理。7月1日,改组完成。青岛支行升为分行,统辖山东全省中行业务(原济南的山东分行改为济南支行)。增设了外汇、信托、仓库、译电等股。中国银行青岛分行统辖山东境内业务后,积极恢复和增设机构。其间青岛分行领导青岛银钱业废除旧“胶平银”本位,打破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垄断青岛金融的局面,成为青岛银钱业的转账中心,业务蓬勃发展。1931年11月,中国银行发起创办了中国保险公司,主要承保生命、财产等各类保险,总公司设立于上海。在山东设立了青岛经理处,与青岛中行合署办公。1934年,中国银行青岛分行自中山路152号迁至中山路62号。1936年末,青岛中行拥有存款1133万元,放款1145万元,成为当时青岛实力最强的银行。

到1937年7月,青岛分行辖内共有3个支行、8个办事处、2个寄庄、1个办事分处。中国银行青岛分行附设中国保险公司青岛经理处和储蓄分部,办理保险及储蓄业务。中国银行青岛分行已成为实力最强的银行。

1934年德纳罗版山东青岛地名券。

1937年“七七事变”后,山东时局紧张。鲁行所属行处纷纷撤并。博山、济宁、周村、张店、临清、龙口6个办事处撤回青岛,组成联合办事处进行清理。同时收缩业务,作应变准备。1938年,青岛分行在日本特务机关和伪“金融调整委员会”的胁迫下勉强复业。仅以处理押品和收回放款充作复业资金,并被禁做外地汇兑业务(后改为准做华北地区汇兑)。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青岛分行被日伪接管停业。大楼于翌年移交大阜银行。日伪时期,中国保险公司青岛办事处继续营业。郭彬为经理。

设计师陆谦受

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分行于1946年1月4日在青岛中山路62号复业,仍然称为“鲁行”,经理孔士谔。内部机构在战前基础上增设了放款、存汇、人事、事物等股。中国保险公司青岛办事处更名为中国产物保险公司青岛办事处。青岛分行于4月1日增设青岛台东镇办事处,7月3日增设青岛辽宁路办事处。中国保险公司青岛经理处更名为“中国产物保险公司青岛经理处”,仍由中国银行兼理,郭彬任经理。1948年8月,潍县、连云港、青岛东镇和辽宁路等办事处相继撤并青岛分行。青岛分行亦陆续收回放款,将大量资金调往上海,原拟宣告停业,未及实行。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中国保险公司青岛办事处大楼。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中国银行青岛分行由青岛市军管会金融部接管,成为国家经营外汇业务的专业银行。中国产物保险公司青岛办事处被接受改组,继续营业。后合并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岛分公司,郭彬任副经理,对外仍挂中国保险公司牌子,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别办理涉外保险业务,凡资本主义国家或其他国外商户指名要求者,均以中国保险公司名义签单承保,直到1966年为止。

建筑风格本身具有标志性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大楼,竣工于1934年1月31日,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62号。史学家李明先生在《青岛老建筑》一文中这样说道:“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所处的位置长时间令同业向往:其位于中山路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的数栋银行建筑,颇有些金融旗舰的意味。其与同期建成的中国实业银行、山左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大陆银行、金城银行等紧密组团,构成了中山路金融街的完整序列。”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旧址现为历史优秀建筑。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大楼由中国设计师陆谦受、吴景奇设计。“与之相邻的其他同期银行建筑,也多出之国人之手。这些建筑风格有较大差异,一些建筑虽明显留有前期德式建筑的痕迹,但语言简化了;一些建筑则以功能性为主要特征,强调简洁,是具革命性的新建筑的发轫。”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大楼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为1557.34平方米,建筑面积4761.42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花岗岩大方石砌基,凹槽线花岗石贴面,平屋顶。主立面东向,入口较高,通过6级台阶直入门厅。花岗石嵌门套,两侧墙面在窗套与大门间装饰有密集的横向凹凸线条,强化了主入口位置,建筑立面简洁明快,利用窗户均衡设计纵横3组。室内大厅高约18米,顶层为玻璃钢天花板,大厅内立柱极少,采光极佳。二层环厅设置成“回”字形,便于顾客流动。整组建筑立面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接近当时为建筑业推崇的现代风格。李明先生在《青岛老建筑》一文中这样说道:“这座银行建筑的意义不仅在于其位置的优越上,其风格本身也具有标志性,它在很大意义上象征着中国的银行建筑已经尝试从繁琐的细部装饰和古典柱式结构中解脱出来,开始步入注重功能与经济的现代建筑行列。”

该建筑现为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营业场所。2003年,青岛市人民政府颁发“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旧址”为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

 

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四明保险公司大楼

中国实业银行于1919年4月在天津成立。初为商办,1937年3月改为官商合办。

1930年7月16日,中国实业银行设立青岛支行。在馆陶路取引所内租屋开业。经理为卢炳泰。1933年9月1日改为分行。单余园任经理,后由孔祥勉继任。1934年1月1日管辖济南支行并迁入河南路新楼办公。同年3月在威海路设东镇办事处,1935年4月裁撤。

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除经营存、放、汇以及兼办储蓄、信托、仓库业务外,注重发行兑换券,兼收地方库款。1934年底发行额为340万元,发行准备金多数调往总行运用。1935年5月25日清晨,该行发生挤兑,青岛市政府为此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行“从权应变,全力维持,救人即以自救,万勿因循延误。”当时由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出面从上海电汇15万元应急,并代收同业开出的中国实业银行的往来支票,使挤兑暂时平息。5月28日,再次发生挤兑。经过两次挤兑,共兑出银元50余万元,占该行当时钞票发行额的1/3。实行法币制度后,该行发行权被取消,开始注重经营一般商业银行储蓄、信托、仓库业务。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2月,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停业。1938年复业,在日伪银行控制下勉强维持。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1日在河南路13号原址复业。

1949年6月青岛解放,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接管官股,改组为公私合营银行后,奉准为外汇指定银行继续营业,1952年12月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

四明保险公司在青岛设代理处,但设立时间不详,由杨久澄代理。


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四明保险公司大楼旧址。

中国实业银行、四明保险公司大楼建于1934年,位于河南路13号,欧式建筑。该建筑由青岛联益建业华行设计,建筑师为许守忠,申泰营造厂施工。占地面积1837.33平方米,建筑面积3370.47平方米,钢混结构。原地上三层,20世纪80年代中期接建一层,现为四层,有地下室。正门面西,方形花岗石砌基贴墙,大门两侧为螺纹形和网扣形贴墙石柱,拱形石雕花饰镶门套,浮雕花铜皮大门,拱门与拱窗两边各附花岗岩石柱。一层螺纹形石柱镶嵌窗边,二层为长方形石饰线套窗。一层中部为216平方米的营业厅,周围为储蓄所及办公辅助用房,二、三层为宿舍、办公用房,整个建筑为简约的古典风格。1934年,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由馆陶路迁入该楼。该建筑现为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营业场所。

(全文完)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金融志P309—P310.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2.青岛市志办公室、青岛市建设委员会编.青岛优秀建筑志P180.青岛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3.青岛市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金融志P26—P27.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4.图片来自于百度

(作者单位:中华联合保险宁波分公司)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