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银行家观点

百信银行李如东:数字银行浪潮势不可挡

发布时间:2020-06-10 08:39:59    作者:于晗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于晗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危”与“机”从来都是相伴相生的,每次危机的发生都将加速行业洗牌,疫情也进一步加速全社会向数字经济的演进。

“云课堂、云办公、直播带货、数字货币、零接触银行已经成为热词,我们每个人都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数字生活其实离我们很近。”在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上,百信银行行长李如东认为,对数字银行而言,疫情之后,意味着更多机遇。

李如东认为,从一季度数据来看,疫情对金融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这是近年来银行业数字转型显现的成效。但对商业银行来说,任何时期,都可能经受外部的考验,银行需始终做好“数字化转型”的应对和转变。


李如东

商业银行经营需经受三方面考验

“金融服务将无处不在、触手可及,人们很少到线下网点办理业务,百信成立之初,我们就心怀梦想。”李如东如是称。作为一家带有互联网基因的直销银行,不设任何物理网点,100%零接触是百信银行的天然业态,截至目前,该行已经为超过3670万个用户提供了纯线上服务,用户覆盖了31个省市和700个县区。

银行业一季报的数据显示,疫情对金融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李如东认为,这正是近年来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从整个行业来看,很多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普遍具有了较高的数字化程度。

李如东表示,回顾过往,商业银行在过去近十年已经告别了单纯的“规模依赖”,纷纷提出了零售转型、数字化转型或金融科技转型等战略课题。无论在什么时候,商业银行的经营都需要经受来自风控、经济周期性和科技势能的考验。

风控能力决定了一家银行能走多远。李如东认为,疫情是一面镜子,风险的本质没有改变。短期看,疫情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的把控形成很大挑战。中长期看,银行更加注重质量、注重效益,更加重视轻型发展,最终要保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平衡。

对于银行来说,风险往往有滞后性,疫情中,银行的资产结构安排、商业模式和战略布局深受考验。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等银行家提出了一个思考:未来银行零售业务的占比应达到多少是适合的?60%、50%还是80%?李如东认为,每家银行都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去调整,适合自己是最重要的。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银行的势能在金融科技。应该建立怎样的护城河,银行业已形成共识。”李如东表示,银行业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在金融科技的投入上,很多银行不设上限,未来银行比拼的关键将在金融科技能力上,一家银行的金融科技能力将成为这家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面向用户时,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的水平将很可能影响下一代用户习惯的迁移。

数字银行已成为不可挡的趋势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跨越,都会推动新的业态产生,数字银行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李如东认为,疫情虽然构成了短期的影响,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健康肌体。尤其数字经济时代,面对不可控的外部考验,银行业始终需要做好数字化转型的应对和改变。

李如东认为,银行首先要做好从客户到用户的转变。“过去,银行都是经营客户的概念,客户和用户表面看只有一字之差,但深层次的是服务理念的变革与重塑。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面临脱媒困境,随着用户话语权的变迁,银行必须自我变革。”李如东认为,数字银行将不再是一个场所,而是一种行为,尤其是零售银行服务,更加注重生活场景的渗透,强调用户运营,并不单纯是存、贷、汇等传统金融服务。

其次,银行要习惯从卡基到账基的转变。李如东指出,银行的账户体系是一切金融活动的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下金融服务的场所和载体都会发生变化,数字形态的账户将逐步替代“卡形态”,卡基向账基加速转变,货币也将进入数字时代,甚至不需要依赖网络也可以完成支付。

再者,银行要做好网点经济向开放银行转变。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商业银行平均离柜率已逐步上升到90%,不少银行的离柜率已经上升到99%以上,银行网点正在逐步被弱化。而作为未来银行网点的“替代者”,开放银行已成为行业讨论的热词。

李如东认为,开放银行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当前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数字化转型要做到“向前一步”,借助金融科技和开放银行模式,与实体经济线上线下场景更加深度地融合,从场景端出发深度洞察用户和产业痛点,这将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银行家观点

百信银行李如东:数字银行浪潮势不可挡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6-10

□记者 于晗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危”与“机”从来都是相伴相生的,每次危机的发生都将加速行业洗牌,疫情也进一步加速全社会向数字经济的演进。

“云课堂、云办公、直播带货、数字货币、零接触银行已经成为热词,我们每个人都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数字生活其实离我们很近。”在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上,百信银行行长李如东认为,对数字银行而言,疫情之后,意味着更多机遇。

李如东认为,从一季度数据来看,疫情对金融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这是近年来银行业数字转型显现的成效。但对商业银行来说,任何时期,都可能经受外部的考验,银行需始终做好“数字化转型”的应对和转变。


李如东

商业银行经营需经受三方面考验

“金融服务将无处不在、触手可及,人们很少到线下网点办理业务,百信成立之初,我们就心怀梦想。”李如东如是称。作为一家带有互联网基因的直销银行,不设任何物理网点,100%零接触是百信银行的天然业态,截至目前,该行已经为超过3670万个用户提供了纯线上服务,用户覆盖了31个省市和700个县区。

银行业一季报的数据显示,疫情对金融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李如东认为,这正是近年来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从整个行业来看,很多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普遍具有了较高的数字化程度。

李如东表示,回顾过往,商业银行在过去近十年已经告别了单纯的“规模依赖”,纷纷提出了零售转型、数字化转型或金融科技转型等战略课题。无论在什么时候,商业银行的经营都需要经受来自风控、经济周期性和科技势能的考验。

风控能力决定了一家银行能走多远。李如东认为,疫情是一面镜子,风险的本质没有改变。短期看,疫情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的把控形成很大挑战。中长期看,银行更加注重质量、注重效益,更加重视轻型发展,最终要保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平衡。

对于银行来说,风险往往有滞后性,疫情中,银行的资产结构安排、商业模式和战略布局深受考验。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等银行家提出了一个思考:未来银行零售业务的占比应达到多少是适合的?60%、50%还是80%?李如东认为,每家银行都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去调整,适合自己是最重要的。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银行的势能在金融科技。应该建立怎样的护城河,银行业已形成共识。”李如东表示,银行业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在金融科技的投入上,很多银行不设上限,未来银行比拼的关键将在金融科技能力上,一家银行的金融科技能力将成为这家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面向用户时,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的水平将很可能影响下一代用户习惯的迁移。

数字银行已成为不可挡的趋势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跨越,都会推动新的业态产生,数字银行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李如东认为,疫情虽然构成了短期的影响,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健康肌体。尤其数字经济时代,面对不可控的外部考验,银行业始终需要做好数字化转型的应对和改变。

李如东认为,银行首先要做好从客户到用户的转变。“过去,银行都是经营客户的概念,客户和用户表面看只有一字之差,但深层次的是服务理念的变革与重塑。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面临脱媒困境,随着用户话语权的变迁,银行必须自我变革。”李如东认为,数字银行将不再是一个场所,而是一种行为,尤其是零售银行服务,更加注重生活场景的渗透,强调用户运营,并不单纯是存、贷、汇等传统金融服务。

其次,银行要习惯从卡基到账基的转变。李如东指出,银行的账户体系是一切金融活动的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下金融服务的场所和载体都会发生变化,数字形态的账户将逐步替代“卡形态”,卡基向账基加速转变,货币也将进入数字时代,甚至不需要依赖网络也可以完成支付。

再者,银行要做好网点经济向开放银行转变。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商业银行平均离柜率已逐步上升到90%,不少银行的离柜率已经上升到99%以上,银行网点正在逐步被弱化。而作为未来银行网点的“替代者”,开放银行已成为行业讨论的热词。

李如东认为,开放银行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当前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数字化转型要做到“向前一步”,借助金融科技和开放银行模式,与实体经济线上线下场景更加深度地融合,从场景端出发深度洞察用户和产业痛点,这将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