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没有天生的成功者

发布时间:2020-05-22 10:02:20    作者:刘英团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作者:(美)苏世民

翻译:赵灿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时间:2020年2月

定价:98元

华尔街“首秀”,苏世民断然拒绝了帝杰证券提供的10000美元起薪,愣是比另一个耶鲁毕业的校友多拿了500美元,“成为班里收入最高的人”,帝杰证券联合创始人比尔·唐纳德森甚至“预感”其有一天……会成为公司的负责人。

□刘英团

1985年,38岁的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和彼特·彼特森(Peter G. Peterson)以40万美元创建黑石集团。截至2019年末,黑石管理规模高达5710亿美元资产,业务涉及私募股权投资、房地产投资、对冲基金解决方案、信贷投资等。从40万到5710亿美元,苏世民成为实至名归的华尔街“私募之王”。其实,苏世民不仅创立了黑石集团,还创办了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前者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另类投资机构,而后者更是21世纪中美在教育领域合作的标志性机构。在《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中,作者记述了许多追逐成功的道路上获得的经验教训及切实可行的建议。他认为,黑石之所以成功,其核心是在周期正确的时间节点,以正确的方式收购了房屋。而他自己最重要的特质,是能用创造性的方式满足双方的需求。苏世民的成功,不仅仅只缘于一些用文字所表述的理论知识,营商环境和他的商业天赋及其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的敏锐观察力、判断力或更为关键。所以,他的经验固然很有参考价值,教训却更值得借鉴。

抓住机会

“如果你足够渴望一件事物,即使没有条件,你也总会找到方法达成所愿。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坚持,就会变不可能为可能,就会功到自然成。”作为一个出生并没有赢在起跑线的人,苏世民把成功的秘密总结为: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永不放弃。苏世民认为:“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我们必须弄清楚自己是谁。越早认清自我越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而不是活在他人创造的梦幻中。”在他看来,“认清自我”和“追求高难度的目标”是相连的。尽管“认清自我”和“追求高难度的目标”有些痛苦,甚至事与愿违、不得其所,但这当属志存高远的代价。为了读哈佛,他曾试图说服招生院院长录取自己;在耶鲁读书,他不仅以“民意调查投票”的形式促使废除了有着268年历史的“禁止女性在宿舍过夜”的校规,还游说“七姐妹”女子学院和纽约芭蕾舞团到耶鲁免费演出。华尔街“首秀”,苏世民断然拒绝了帝杰证券提供的10000美元起薪,愣是比另一个耶鲁毕业的校友多拿了500美元,而“成为班里收入最高的人”,帝杰证券联合创始人比尔·唐纳德森甚至“预感”其“有一天……会成为公司的负责人”。显然,老板都喜欢有潜质、有挑战精神的人。

“问题越困难,解决方案越少,你的建议就越有价值。为人人避之不及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才是竞争最小、机会最大的领域。”苏世民认为,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度是一样的。两者都会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如果决心做事,就要做大事,要确保你的梦想值得追求,未来的收获可以配得上你的努力。一系列的尝试不仅使青年苏世民确定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像电话交换机一样的人,从无数的电话线路中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将它们传递给世界”的人,面对问题时,勇于挑战权威、挑战等级制度。苏世民的整个求学和职场生涯中不仅写满了反思和追求高难度目标的故事,他和他的“黑石”还是理解近四十年来华尔街资本生态博弈和进化的一个绝佳视角。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成功的光环或失败的黯淡,却忽视了那些可能彻底改变人生轨迹的转折点。苏世民认为:“成功就是充分利用那些你无法预测的罕见的机会,而抓住这些机会的前提是你必须时刻保持开放的思维、高度的警觉和严阵以待的姿态,并愿意接受重大变革。”苏世民的职业生涯始于华尔街的帝杰证券,他的那段经历告诉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要尝试着接受能为自己提供陡峭的学习曲线和艰苦磨炼机会的工作。最初的工作是为人生打基础的,不要为了暂时的声望而轻易地接受一份工作。

解决问题

“最优秀的高管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磨砺的结果。”正如苏世民所言,所有交易都暗藏危机,实践是学习的最佳路径。付出会逐渐变成一种志在必得的信念,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是无形的资产,当你需要的时候它就会在那里供你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苏世民的努力,还看到了他的务实。从初入帝杰证券的“懵懂”,到雷曼兄弟的“无人引导”,苏世民像我们很多职场人一样饱受过“被排挤”“被拒绝”“被否定”的痛苦。苏世民认为:“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一方面,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封闭的集成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性能独特却又相互关联。优秀的管理者既洞悉每个部分如何独立运行,也熟知各部分之间如何相互协作。另一方面,任何投资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经济周期的节点——周期会对企业的成长轨迹、估值及潜在回报率造成重大影响。从摆脱雷曼的迷茫到看向未来的可能,追求高难度目标的特质,被苏世民融进了黑石集团的基因里。苏世民的投资观首先是不能赔钱,第二必须诚信。“我们兜售一种理念——你们可以信任我们,我们会跟你们在一起,”苏世民的合伙人彼得森说,“这在那时候很另类,但非常管用。”这个规则一直保持到现在。雷曼兄弟的倾覆还证明了金融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金融行业,一定要心怀敬畏,金融机构破产只要一天,一笔糟糕的交易,一笔不良投资,就可能万劫不复。

无论是1987年美国的黑色星期一,还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凭着敏锐的预判,黑石集团不仅成功地避过灾难,还在历次金融危机中获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重创多国资本市场和金融经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访谈时,苏世民说:“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前所未有,这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经济衰退。但是,我们继续看到选择性的投资机会,包括在相邻行业。”在苏世民的眼中,每一次的危机都是一次机遇。对于资本市场,苏世民有着独特的看法和见解,并且都以亲身经历的案例来表述。他认为,“在充满变化和高压的投资环境中,启动和管理变化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而“充分使用手中的一切工具是投资的关键”。一方面,“水满则溢,在市场上火爆的背后,必然隐藏着天大的危机”“聪明的投资者必备条件是严格的自我约束和健康的风险评估”,或者说,苏世民的投资逻辑在于把一套理念贯穿于每一次交易,将每一个致命因子掐灭在摇篮之中。另一方面,“我们不仅(应)学会应对危机,还应懂得为自己和客户制造危机,并以此为契机引发变革、改变现状,达到因破而立的目的”,这也是黑石屹立不败之地的“终极奥秘”。在《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中,苏世民还温情地讨论了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他说,“教育是通往更加美好生活的阶梯。良好的教育可以改善受教育者的人生。我们每个人不仅有责任学习和传承知识,还有责任改进和发展知识,让知识对后代更有用、更有影响力。”我深以为是。


没有天生的成功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5-22

 

作者:(美)苏世民

翻译:赵灿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时间:2020年2月

定价:98元

华尔街“首秀”,苏世民断然拒绝了帝杰证券提供的10000美元起薪,愣是比另一个耶鲁毕业的校友多拿了500美元,“成为班里收入最高的人”,帝杰证券联合创始人比尔·唐纳德森甚至“预感”其有一天……会成为公司的负责人。

□刘英团

1985年,38岁的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和彼特·彼特森(Peter G. Peterson)以40万美元创建黑石集团。截至2019年末,黑石管理规模高达5710亿美元资产,业务涉及私募股权投资、房地产投资、对冲基金解决方案、信贷投资等。从40万到5710亿美元,苏世民成为实至名归的华尔街“私募之王”。其实,苏世民不仅创立了黑石集团,还创办了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前者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另类投资机构,而后者更是21世纪中美在教育领域合作的标志性机构。在《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中,作者记述了许多追逐成功的道路上获得的经验教训及切实可行的建议。他认为,黑石之所以成功,其核心是在周期正确的时间节点,以正确的方式收购了房屋。而他自己最重要的特质,是能用创造性的方式满足双方的需求。苏世民的成功,不仅仅只缘于一些用文字所表述的理论知识,营商环境和他的商业天赋及其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的敏锐观察力、判断力或更为关键。所以,他的经验固然很有参考价值,教训却更值得借鉴。

抓住机会

“如果你足够渴望一件事物,即使没有条件,你也总会找到方法达成所愿。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坚持,就会变不可能为可能,就会功到自然成。”作为一个出生并没有赢在起跑线的人,苏世民把成功的秘密总结为: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永不放弃。苏世民认为:“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我们必须弄清楚自己是谁。越早认清自我越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而不是活在他人创造的梦幻中。”在他看来,“认清自我”和“追求高难度的目标”是相连的。尽管“认清自我”和“追求高难度的目标”有些痛苦,甚至事与愿违、不得其所,但这当属志存高远的代价。为了读哈佛,他曾试图说服招生院院长录取自己;在耶鲁读书,他不仅以“民意调查投票”的形式促使废除了有着268年历史的“禁止女性在宿舍过夜”的校规,还游说“七姐妹”女子学院和纽约芭蕾舞团到耶鲁免费演出。华尔街“首秀”,苏世民断然拒绝了帝杰证券提供的10000美元起薪,愣是比另一个耶鲁毕业的校友多拿了500美元,而“成为班里收入最高的人”,帝杰证券联合创始人比尔·唐纳德森甚至“预感”其“有一天……会成为公司的负责人”。显然,老板都喜欢有潜质、有挑战精神的人。

“问题越困难,解决方案越少,你的建议就越有价值。为人人避之不及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才是竞争最小、机会最大的领域。”苏世民认为,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度是一样的。两者都会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如果决心做事,就要做大事,要确保你的梦想值得追求,未来的收获可以配得上你的努力。一系列的尝试不仅使青年苏世民确定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像电话交换机一样的人,从无数的电话线路中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将它们传递给世界”的人,面对问题时,勇于挑战权威、挑战等级制度。苏世民的整个求学和职场生涯中不仅写满了反思和追求高难度目标的故事,他和他的“黑石”还是理解近四十年来华尔街资本生态博弈和进化的一个绝佳视角。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成功的光环或失败的黯淡,却忽视了那些可能彻底改变人生轨迹的转折点。苏世民认为:“成功就是充分利用那些你无法预测的罕见的机会,而抓住这些机会的前提是你必须时刻保持开放的思维、高度的警觉和严阵以待的姿态,并愿意接受重大变革。”苏世民的职业生涯始于华尔街的帝杰证券,他的那段经历告诉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要尝试着接受能为自己提供陡峭的学习曲线和艰苦磨炼机会的工作。最初的工作是为人生打基础的,不要为了暂时的声望而轻易地接受一份工作。

解决问题

“最优秀的高管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磨砺的结果。”正如苏世民所言,所有交易都暗藏危机,实践是学习的最佳路径。付出会逐渐变成一种志在必得的信念,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是无形的资产,当你需要的时候它就会在那里供你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苏世民的努力,还看到了他的务实。从初入帝杰证券的“懵懂”,到雷曼兄弟的“无人引导”,苏世民像我们很多职场人一样饱受过“被排挤”“被拒绝”“被否定”的痛苦。苏世民认为:“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一方面,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封闭的集成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性能独特却又相互关联。优秀的管理者既洞悉每个部分如何独立运行,也熟知各部分之间如何相互协作。另一方面,任何投资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经济周期的节点——周期会对企业的成长轨迹、估值及潜在回报率造成重大影响。从摆脱雷曼的迷茫到看向未来的可能,追求高难度目标的特质,被苏世民融进了黑石集团的基因里。苏世民的投资观首先是不能赔钱,第二必须诚信。“我们兜售一种理念——你们可以信任我们,我们会跟你们在一起,”苏世民的合伙人彼得森说,“这在那时候很另类,但非常管用。”这个规则一直保持到现在。雷曼兄弟的倾覆还证明了金融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金融行业,一定要心怀敬畏,金融机构破产只要一天,一笔糟糕的交易,一笔不良投资,就可能万劫不复。

无论是1987年美国的黑色星期一,还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凭着敏锐的预判,黑石集团不仅成功地避过灾难,还在历次金融危机中获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重创多国资本市场和金融经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访谈时,苏世民说:“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前所未有,这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经济衰退。但是,我们继续看到选择性的投资机会,包括在相邻行业。”在苏世民的眼中,每一次的危机都是一次机遇。对于资本市场,苏世民有着独特的看法和见解,并且都以亲身经历的案例来表述。他认为,“在充满变化和高压的投资环境中,启动和管理变化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而“充分使用手中的一切工具是投资的关键”。一方面,“水满则溢,在市场上火爆的背后,必然隐藏着天大的危机”“聪明的投资者必备条件是严格的自我约束和健康的风险评估”,或者说,苏世民的投资逻辑在于把一套理念贯穿于每一次交易,将每一个致命因子掐灭在摇篮之中。另一方面,“我们不仅(应)学会应对危机,还应懂得为自己和客户制造危机,并以此为契机引发变革、改变现状,达到因破而立的目的”,这也是黑石屹立不败之地的“终极奥秘”。在《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中,苏世民还温情地讨论了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他说,“教育是通往更加美好生活的阶梯。良好的教育可以改善受教育者的人生。我们每个人不仅有责任学习和传承知识,还有责任改进和发展知识,让知识对后代更有用、更有影响力。”我深以为是。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