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疫情之后,互联网医疗路在何方”专题报道(上)

在线问诊:星火燎原

发布时间:2020-05-12 09:05:33    作者:王方琪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编者按

经历过野蛮生长和阵痛的互联网医疗,在这个春天,迎来属于自己的爆发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成为刚需,它在社会各个层面得到快速大规模普及。

那么互联网医疗可以做哪些事?还能够做哪些事?互联网医疗是否可以借此机会,在疫情之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基于这些话题,《中国银行保险报》康养版推出特别策划“疫情之后,互联网医疗路在何方”专题报道。

本专题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眼于分析互联网医疗的第一入口、该领域使用最频繁的服务——在线问诊;下篇探讨互联网医疗发展遇到的瓶颈之一——支付,集中分析最关键的医保支付。

□记者 王方琪

“正如SARS之于电商的崛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互联网医疗市场认知的拐点。这个认知,首先来源于在线问诊。”微医创始人廖杰远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提供的在线问诊服务不仅降低了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交叉感染的风险,还有效解决了医疗资源比较紧张地区居民的实际问诊需求。据悉,此次疫情中,公众对在线问诊的接受度普遍大幅提高。

在线问诊掀浪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各大互联网医疗平台火速召集全国呼吸、感染、全科和重症医学科专家医生,面向全国患者,提供在线问诊,跨越了地域界线。这一举措大大缓解了武汉及其他疫区当地医院的线下门诊压力,同时分流患者,筛查轻症,减少了患者赴医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

作为一种利用图文信息、视频或电话等方式,实时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的医患交流方式,由于在线问诊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而且可以避免线下聚集,在疫情期间受到了青睐。南都民调中心广州公共服务监测榜课题组通过热点站站队平台发起的网络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受访者支持在线问诊模式发展。

在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中,面对线下就医的诸多不便,在线问诊成为担当者。这个领域,蓄势已久的各路豪杰并起。互联网医疗企业借助强大的移动科技迅速发力。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有10余家互联网医疗平台推出在线问诊专页,调动医生10万余名,超过400万人次在线上咨询,为阻断疫情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

1月23日,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快速上线“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平均三分钟响应的极速问诊服务。截至5月6日,该平台访问量超过1.39亿,已集结超过5.7万名医生在线接诊,累计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医疗咨询服务189万人次。

春雨医生1月25日快速上线了在线发热门诊,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互联网义诊活动。活动主要包含免费在线咨询、疫情动态实时发布、防控疫情内容科普等服务内容。截至目前,先后有2.3万多名来自呼吸科、感染科、心理科在院医生,为国内外患者提供了超过153万人次的在线义诊服务。此外,春雨医生还通过与部分物业服务机构合作,为全国不少处于封闭和半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居民,提供了通过物业的在线义诊到家服务。

平安好医生的在线问诊实力受到各地政府以及公众的高度认可。平安好医生开通新冠肺炎问诊专区,由医学专家小组进行7×24小时实时答疑平台,访问人次达11.1亿。

有来互联网医院是纵横无双旗下互联网诊疗平台,它联合学习强国等多家机构积极开展了线上义诊和健康咨询服务,对需要疾病防治、心理疏导的患者提供线上义诊服务。

春雨医生方面认为,此次疫情,让更多用户通过在线问诊开始接触到互联网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互联网医疗用户的整体规模和渗透率,也将进一步助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

供给侧的繁荣一定离不开需求侧的崛起。疫情期间,选择在线问诊的新注册用户大量增加。数据显示,平安好医生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在好大夫在线问诊平台上,日均新注册用户数相比2019年12月增长了350%,高峰时期的日均在线问诊需求量环比增长648%。与此同时,新注册申请的医生数单日申请量达到之前的8-10倍。

春雨医生方面认为,此次疫情,让更多用户通过在线问诊开始接触到互联网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互联网医疗用户的整体规模和渗透率,也将进一步助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

疫情之下,担当几何

疫情之下,人们为何如此青睐在线问诊?据介绍,疫情期间,在线问诊的咨询者,要么通过问诊打消疑虑安心在家观察,要么接受医嘱尽快去医院复查。此外,在线问诊中心理疏导也占相当比例。

来自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曾医生,在春雨医生平台为国内外咨询者服务,单日最多为122名咨询者提供专业意见。

2月4日上午,一名22岁的来自武汉的咨询者向曾医生提问,并发来一张胸片图片。照片不够清晰,但多年经验告诉曾医生,这个咨询者情况不妙,“双肺磨玻璃样改变,高度怀疑新冠肺炎”。在聊天中,曾医生明显感觉这位咨询者情绪不稳定,只能不断安慰他,并让他去定点医院就医。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的田医生曾经和一名咨询者聊天两个小时。这位咨询者是一名列车乘务员,工作期间她每天要和成百上千人密切接触。因此,一出现如发低烧、腹泻等疑似症状,她立刻觉得天要塌了。但田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她的症状很有可能是太焦虑造成的。两个小时交流之后,这位咨询者放下了心中的纠结,决定安心吃药,好好休息,密切观察。

此外,在线问诊过程中,互联网医疗机构可以和线下医疗机构建立联系,协助线下机构进行隔离筛查。

1月23日,平安好医生线上问诊室接到一位用户咨询。该咨询者表示,自己发烫两个小时,并且胸开始有点闷,而且他曾经过武汉。当时咨询者在火车上,平安好医生立即指导他向列车长上报病情,并电话连线列车长提供预防隔离措施的指导,安排其在就近站点下车由救护车送当地有发热门急诊的医疗机构,进行隔离筛查。

截至4月5日,微医平台发现新冠肺炎可疑病例2000余例,在获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直报至当地疾控部门,成为各地疫情防控的空中防线。

疫情期间,一位曾经三次使用过在线问诊的咨询者告诉记者,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在线问诊不仅帮他解了燃眉之急,而且大大缓解了他和家人的焦虑情绪。“心安了,日子就好过多了。”这位咨询者表示。

激增下的挑战

“此次疫情期间,全行业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器)、医师资源供应(医生数量)及服务闭环的打造三方面遇到一定挑战。”微医集团创始人廖杰远表示。

在疫情期间,在线问诊量骤增,互联网医院的义诊平台用户有大量患者,难免对服务器的负荷能力提出挑战。

微医“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上线当天,紧急咨询的访问人数超过了1100万人。“这1100万人同一天涌进微医的救助平台。当时大家处于恐慌的状态下,稍有一点症状就赶紧向医生求助。当时,微医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系统的扩容。”廖杰远介绍,在1月23日至26日期间,微医经历了三次系统扩容。

挑战不仅仅来源于系统。在线问诊需求剧增,对问诊服务供给方——医生的要求也相应增多。

疫情发生之前,微医平台就有30多万名医生入驻。但平台上的医生来自多个学科,而能提供新冠肺炎在线接诊的只是一部分科室专家。于是,“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上线时,微医首批邀请了1500名公立医院专家作为先头部队,加入义诊行动。随后,问诊订单爆发性增长,随即,首批上线的医生纷纷介绍身边的杏林同仁入驻,层层裂变扩大招募范围。同时,微医与中国医师协会健康工作传播委员会、中国医促会互联网医疗分会联合发起医生招募,鼓励更多医生加入义诊队伍。

此外,微医也获得了天津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黑龙江、河南、河北、山东四省卫健委,以及武汉市卫健委等地的大力支持,先后专门发文鼓励医生上线服务患者、在当地官方平台上线“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

同时,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也不可忽视,由于各地并未能打通在线诊疗、在线购药的医保支付,严重影响了慢病患者的持续治疗和用药。为此,湖北武汉、山东泰安在2月底快速为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武汉专区)、微医泰山互联网医院等平台开通医保支付,打通在线问诊、医保支付、送药到家服务的全流程闭环。

从“颠覆”到“拥抱”

疫情催火了在线问诊,这种“火”是昙花一现,还是星火燎原?

平安好医生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过后市场的发展,目前还待观察,其持续时间和影响深度还未可知。另一方面,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企业基本上都是提供义诊服务,这段时间产生的新的需求和问诊量在未来是否可以持续,是每一个互联网医疗企业都需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能否抓住机遇,繁荣发展,这是摆在互联网医疗平台面前的课题,是机会,也意味着挑战。

“首先需要给在线问诊进行清晰定位。”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互联网医疗发展至今,涵盖了问诊、挂号、医药电商、医疗学术、导诊、医疗咨询、自诊自查、远程会诊、患者管理以及疾病管理等多个细分领域。而在线问诊是互联网医疗的第一入口,是该领域使用最频繁的服务。

我国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兴起于2010年左右,受到广泛关注的时间节点是2014年8月,春雨医生最先提出“轻问诊”的新业态。轻问诊兴起之后,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得到监管、市场和资本的彻底认可,因此也没能带给互联网医疗行业真正的前途。

在互联网医疗的前几年里,业内人士多次讨论如何定位轻问诊。移动医疗界人士曾经提出过“颠覆医疗”的口号,这让传统医院引起线上问诊在“争夺”线下患者资源的争论。同时,因为简单的在线咨询无法走通问诊的全流程,对患者的服务也相对片段化,其产业价值明显受限。

这一争论在2015年,因为首家互联网医院的成立而逐渐消解。从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始,互联网介入医疗的核心环节——诊疗,第一张电子处方的诞生引起了行业波澜,在线问诊、电子处方、药品配送以及后期拓展在线门诊险等服务流程的打通,开启了互联网医疗的2.0时代。

互联网医院自2015年之后进入爆发阶段。互联网医院的产生,让互联网医疗与实体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也快速加深,也有越来越多的实体医院都拥抱互联网,纷纷上线了互联网诊疗服务。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从最初的预约挂号、轻问诊等信息化服务,发展成为打通医疗、医保、商保、医药等服务的“连接器”,推动医疗健康信息、服务和数据的规模化连接。在这种背景下,技术实力出众,服务种类丰富,质控体系完备和市场拓展得力的企业,无疑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疫情之后,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用户渗透率的持续增加和用户付费意愿的持续提升,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受到疫情影响,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大大加速,正在给医疗健康行业全新生态的发展带来新机会。


“疫情之后,互联网医疗路在何方”专题报道(上)

在线问诊:星火燎原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5-12

编者按

经历过野蛮生长和阵痛的互联网医疗,在这个春天,迎来属于自己的爆发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成为刚需,它在社会各个层面得到快速大规模普及。

那么互联网医疗可以做哪些事?还能够做哪些事?互联网医疗是否可以借此机会,在疫情之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基于这些话题,《中国银行保险报》康养版推出特别策划“疫情之后,互联网医疗路在何方”专题报道。

本专题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眼于分析互联网医疗的第一入口、该领域使用最频繁的服务——在线问诊;下篇探讨互联网医疗发展遇到的瓶颈之一——支付,集中分析最关键的医保支付。

□记者 王方琪

“正如SARS之于电商的崛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互联网医疗市场认知的拐点。这个认知,首先来源于在线问诊。”微医创始人廖杰远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提供的在线问诊服务不仅降低了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交叉感染的风险,还有效解决了医疗资源比较紧张地区居民的实际问诊需求。据悉,此次疫情中,公众对在线问诊的接受度普遍大幅提高。

在线问诊掀浪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各大互联网医疗平台火速召集全国呼吸、感染、全科和重症医学科专家医生,面向全国患者,提供在线问诊,跨越了地域界线。这一举措大大缓解了武汉及其他疫区当地医院的线下门诊压力,同时分流患者,筛查轻症,减少了患者赴医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

作为一种利用图文信息、视频或电话等方式,实时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的医患交流方式,由于在线问诊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而且可以避免线下聚集,在疫情期间受到了青睐。南都民调中心广州公共服务监测榜课题组通过热点站站队平台发起的网络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受访者支持在线问诊模式发展。

在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中,面对线下就医的诸多不便,在线问诊成为担当者。这个领域,蓄势已久的各路豪杰并起。互联网医疗企业借助强大的移动科技迅速发力。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有10余家互联网医疗平台推出在线问诊专页,调动医生10万余名,超过400万人次在线上咨询,为阻断疫情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

1月23日,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快速上线“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平均三分钟响应的极速问诊服务。截至5月6日,该平台访问量超过1.39亿,已集结超过5.7万名医生在线接诊,累计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医疗咨询服务189万人次。

春雨医生1月25日快速上线了在线发热门诊,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互联网义诊活动。活动主要包含免费在线咨询、疫情动态实时发布、防控疫情内容科普等服务内容。截至目前,先后有2.3万多名来自呼吸科、感染科、心理科在院医生,为国内外患者提供了超过153万人次的在线义诊服务。此外,春雨医生还通过与部分物业服务机构合作,为全国不少处于封闭和半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居民,提供了通过物业的在线义诊到家服务。

平安好医生的在线问诊实力受到各地政府以及公众的高度认可。平安好医生开通新冠肺炎问诊专区,由医学专家小组进行7×24小时实时答疑平台,访问人次达11.1亿。

有来互联网医院是纵横无双旗下互联网诊疗平台,它联合学习强国等多家机构积极开展了线上义诊和健康咨询服务,对需要疾病防治、心理疏导的患者提供线上义诊服务。

春雨医生方面认为,此次疫情,让更多用户通过在线问诊开始接触到互联网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互联网医疗用户的整体规模和渗透率,也将进一步助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

供给侧的繁荣一定离不开需求侧的崛起。疫情期间,选择在线问诊的新注册用户大量增加。数据显示,平安好医生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在好大夫在线问诊平台上,日均新注册用户数相比2019年12月增长了350%,高峰时期的日均在线问诊需求量环比增长648%。与此同时,新注册申请的医生数单日申请量达到之前的8-10倍。

春雨医生方面认为,此次疫情,让更多用户通过在线问诊开始接触到互联网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互联网医疗用户的整体规模和渗透率,也将进一步助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

疫情之下,担当几何

疫情之下,人们为何如此青睐在线问诊?据介绍,疫情期间,在线问诊的咨询者,要么通过问诊打消疑虑安心在家观察,要么接受医嘱尽快去医院复查。此外,在线问诊中心理疏导也占相当比例。

来自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曾医生,在春雨医生平台为国内外咨询者服务,单日最多为122名咨询者提供专业意见。

2月4日上午,一名22岁的来自武汉的咨询者向曾医生提问,并发来一张胸片图片。照片不够清晰,但多年经验告诉曾医生,这个咨询者情况不妙,“双肺磨玻璃样改变,高度怀疑新冠肺炎”。在聊天中,曾医生明显感觉这位咨询者情绪不稳定,只能不断安慰他,并让他去定点医院就医。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的田医生曾经和一名咨询者聊天两个小时。这位咨询者是一名列车乘务员,工作期间她每天要和成百上千人密切接触。因此,一出现如发低烧、腹泻等疑似症状,她立刻觉得天要塌了。但田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她的症状很有可能是太焦虑造成的。两个小时交流之后,这位咨询者放下了心中的纠结,决定安心吃药,好好休息,密切观察。

此外,在线问诊过程中,互联网医疗机构可以和线下医疗机构建立联系,协助线下机构进行隔离筛查。

1月23日,平安好医生线上问诊室接到一位用户咨询。该咨询者表示,自己发烫两个小时,并且胸开始有点闷,而且他曾经过武汉。当时咨询者在火车上,平安好医生立即指导他向列车长上报病情,并电话连线列车长提供预防隔离措施的指导,安排其在就近站点下车由救护车送当地有发热门急诊的医疗机构,进行隔离筛查。

截至4月5日,微医平台发现新冠肺炎可疑病例2000余例,在获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直报至当地疾控部门,成为各地疫情防控的空中防线。

疫情期间,一位曾经三次使用过在线问诊的咨询者告诉记者,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在线问诊不仅帮他解了燃眉之急,而且大大缓解了他和家人的焦虑情绪。“心安了,日子就好过多了。”这位咨询者表示。

激增下的挑战

“此次疫情期间,全行业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器)、医师资源供应(医生数量)及服务闭环的打造三方面遇到一定挑战。”微医集团创始人廖杰远表示。

在疫情期间,在线问诊量骤增,互联网医院的义诊平台用户有大量患者,难免对服务器的负荷能力提出挑战。

微医“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上线当天,紧急咨询的访问人数超过了1100万人。“这1100万人同一天涌进微医的救助平台。当时大家处于恐慌的状态下,稍有一点症状就赶紧向医生求助。当时,微医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系统的扩容。”廖杰远介绍,在1月23日至26日期间,微医经历了三次系统扩容。

挑战不仅仅来源于系统。在线问诊需求剧增,对问诊服务供给方——医生的要求也相应增多。

疫情发生之前,微医平台就有30多万名医生入驻。但平台上的医生来自多个学科,而能提供新冠肺炎在线接诊的只是一部分科室专家。于是,“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上线时,微医首批邀请了1500名公立医院专家作为先头部队,加入义诊行动。随后,问诊订单爆发性增长,随即,首批上线的医生纷纷介绍身边的杏林同仁入驻,层层裂变扩大招募范围。同时,微医与中国医师协会健康工作传播委员会、中国医促会互联网医疗分会联合发起医生招募,鼓励更多医生加入义诊队伍。

此外,微医也获得了天津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黑龙江、河南、河北、山东四省卫健委,以及武汉市卫健委等地的大力支持,先后专门发文鼓励医生上线服务患者、在当地官方平台上线“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

同时,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也不可忽视,由于各地并未能打通在线诊疗、在线购药的医保支付,严重影响了慢病患者的持续治疗和用药。为此,湖北武汉、山东泰安在2月底快速为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武汉专区)、微医泰山互联网医院等平台开通医保支付,打通在线问诊、医保支付、送药到家服务的全流程闭环。

从“颠覆”到“拥抱”

疫情催火了在线问诊,这种“火”是昙花一现,还是星火燎原?

平安好医生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过后市场的发展,目前还待观察,其持续时间和影响深度还未可知。另一方面,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企业基本上都是提供义诊服务,这段时间产生的新的需求和问诊量在未来是否可以持续,是每一个互联网医疗企业都需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能否抓住机遇,繁荣发展,这是摆在互联网医疗平台面前的课题,是机会,也意味着挑战。

“首先需要给在线问诊进行清晰定位。”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互联网医疗发展至今,涵盖了问诊、挂号、医药电商、医疗学术、导诊、医疗咨询、自诊自查、远程会诊、患者管理以及疾病管理等多个细分领域。而在线问诊是互联网医疗的第一入口,是该领域使用最频繁的服务。

我国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兴起于2010年左右,受到广泛关注的时间节点是2014年8月,春雨医生最先提出“轻问诊”的新业态。轻问诊兴起之后,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得到监管、市场和资本的彻底认可,因此也没能带给互联网医疗行业真正的前途。

在互联网医疗的前几年里,业内人士多次讨论如何定位轻问诊。移动医疗界人士曾经提出过“颠覆医疗”的口号,这让传统医院引起线上问诊在“争夺”线下患者资源的争论。同时,因为简单的在线咨询无法走通问诊的全流程,对患者的服务也相对片段化,其产业价值明显受限。

这一争论在2015年,因为首家互联网医院的成立而逐渐消解。从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始,互联网介入医疗的核心环节——诊疗,第一张电子处方的诞生引起了行业波澜,在线问诊、电子处方、药品配送以及后期拓展在线门诊险等服务流程的打通,开启了互联网医疗的2.0时代。

互联网医院自2015年之后进入爆发阶段。互联网医院的产生,让互联网医疗与实体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也快速加深,也有越来越多的实体医院都拥抱互联网,纷纷上线了互联网诊疗服务。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从最初的预约挂号、轻问诊等信息化服务,发展成为打通医疗、医保、商保、医药等服务的“连接器”,推动医疗健康信息、服务和数据的规模化连接。在这种背景下,技术实力出众,服务种类丰富,质控体系完备和市场拓展得力的企业,无疑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疫情之后,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用户渗透率的持续增加和用户付费意愿的持续提升,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受到疫情影响,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大大加速,正在给医疗健康行业全新生态的发展带来新机会。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