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互联网就医纳入医保

发布时间:2020-03-05 09:21:29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王方琪

3月2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支付一直是互联网医疗机构致力于要啃的“硬骨头”,当医保支付短时间难以达成之时,众多互联网医疗机构将目光转向商业保险。但是,谈互联网医疗,医保不能被抛开,商业保险不能也不愿意成为独立的支付方。

此次将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虽然主要是解决在疫情期间慢病人群等的药物供给问题,但依然对互联网医疗机构具有重大意义。

疫情中解决互联网医疗支付问题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包括微医、好大夫在线、丁香园、平安好医生等相继开展在线问诊、健康科普等多项服务,印证了互联网医疗的价值。

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跟踪随访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充分运用信息手段开展随访,实现临床诊治与健康管理的全闭环。相关医院也迅速开启非接触式诊疗模式,落实对接全省远程会诊平台,完善异地诊断环境。

互联网医疗在疫情时表现越来越突出。这时,支付问题又被凸显出来。

根据3月2日发布的《意见》,两部委将疫情期间全国常见病、慢病患者通过“互联网+”医疗的复诊和药品服务纳入了医保。《意见》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在线开具电子处方,线下采取多种方式灵活配药,参保人可享受医保支付待遇。医保部门加强与互联网医疗机构等的协作,诊疗费和药费医保负担部分在线直接结算,参保人如同在实体医院刷卡购药一样,仅需负担自付部分。

医保电子凭证的使用

疫情期间,武汉市40多万重症慢病患者复诊购药受到影响。

2月26日,武汉市医保局为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开通医保支付,向武汉市10种门诊重症(慢性)疾病的参保人员,提供线上诊断、处方外配、在线支付和线下药品配送上门服务。

平台上线后,大量订单涌入,群众需求居高不下。然而,由于参保人员信息校验必须通过人工完成,且需要与患者沟通确认,导致订单处理效率不高、发药时效难以保证、患者等候时间较长等问题。

2月29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专题会议,视频连线武汉市医保局,研究加强慢性病患者“互联网+”医保服务工作,强调要加强医保部门、互联网医院、定点药店的协同,进一步做好系统对接,优化流程,为群众疫情期间在线就医购药提供更多支持,并随即研究推动医保电子凭证在武汉落地。

3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连夜指导武汉市医疗保障局,在微医互联网总医院火速上线国家医保电子凭证。武汉每个参保人都将拥有自己的“电子身份”,不出门、不拿卡即可享受线上复诊购药、医保结算的便捷服务。

武汉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签发,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成为湖北省首个应用医保电子凭证的互联网医院。武汉用户登录“互联网医院门户”公众号,选择“去开药”,提交身份信息并完成人脸识别、设置密码,即可领取医保电子凭证,完成后续的问诊、购药、支付等服务。下次复诊时,无需再次领取,选择同一个问诊人即可。

此次在武汉上线医保电子凭证,是国家医保局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重要举措,不仅能方便老百姓疫情期间线上复诊购药,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还能拓宽“互联网+”医疗服务范围,成为医疗保障服务迈向数据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步。

互联网医疗能否迎来爆发式增长

《意见》出台之后,互联网医疗能否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一位知名互联网医疗机构创始人表示,疫情下,《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政策的松绑。之后国家对于互联网医疗应当会有更多新的配套政策出台。此次疫情提高了公众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度,证实了互联网医疗的价值。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行业的发展,但由于医疗是低频次、高风险的场景,偶发事件带来的高度关注不等于根本性的爆发式增长,仍要保持合理预期。

一位从业多年的人士表示,医疗行业和医药行业都具有特殊性,“互联网+医”、“互联网+药”、“互联网+险”每个部分都非常复杂,相互配合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意见》只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春天的大门,如何走到繁花深处仍是未竟的课题。“其中监管和控费是重点,也是难点,比如如何避免因互联网便利性而带来的过度使用,如何防止虚构医疗服务的骗保行为,如何将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纳入线上医保等,都还需要政府、医院、平台和社会齐心协力、各自担当,在不断创新中给出答案。”

相关链接

信息化建设大年

2020年将是全国医保信息化建设大年。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工作会议提出2020年工作重点时表明“研究推进区域一体化地区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加快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和编码标准落地。”

2月,国家医保局《2020年医疗保障工作要点》将医保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提到 “基本完成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抓好编码标准落地”, “逐步实现15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落地使用”。

“深入推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DRG)付费国家试点,指导试点城市开展模拟运行,同步做好智能监控、监测评估和配套政策等”将是2020年重点工作之一。DRGs政策落地,需要有相应DRGs系统做支撑。据测算,医保局端和医院端DRGs产品的市场空间达百亿元规模。

2020年国家医保局将全面加快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这有助于医保脱卡支付全面实施,而线上医保支付则为互联网医疗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医保基金是我国医疗服务重要的买单方,若能够实现线上医保支付,将极大推动居民选择互联网就医方式,提高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渗透率。而且,这次疫情已驱动部分地区推进线上医保支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若线上医保支付进一步推广,互联网医疗行业爆发在即。


互联网就医纳入医保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3-05

□记者 王方琪

3月2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支付一直是互联网医疗机构致力于要啃的“硬骨头”,当医保支付短时间难以达成之时,众多互联网医疗机构将目光转向商业保险。但是,谈互联网医疗,医保不能被抛开,商业保险不能也不愿意成为独立的支付方。

此次将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虽然主要是解决在疫情期间慢病人群等的药物供给问题,但依然对互联网医疗机构具有重大意义。

疫情中解决互联网医疗支付问题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包括微医、好大夫在线、丁香园、平安好医生等相继开展在线问诊、健康科普等多项服务,印证了互联网医疗的价值。

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跟踪随访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充分运用信息手段开展随访,实现临床诊治与健康管理的全闭环。相关医院也迅速开启非接触式诊疗模式,落实对接全省远程会诊平台,完善异地诊断环境。

互联网医疗在疫情时表现越来越突出。这时,支付问题又被凸显出来。

根据3月2日发布的《意见》,两部委将疫情期间全国常见病、慢病患者通过“互联网+”医疗的复诊和药品服务纳入了医保。《意见》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在线开具电子处方,线下采取多种方式灵活配药,参保人可享受医保支付待遇。医保部门加强与互联网医疗机构等的协作,诊疗费和药费医保负担部分在线直接结算,参保人如同在实体医院刷卡购药一样,仅需负担自付部分。

医保电子凭证的使用

疫情期间,武汉市40多万重症慢病患者复诊购药受到影响。

2月26日,武汉市医保局为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开通医保支付,向武汉市10种门诊重症(慢性)疾病的参保人员,提供线上诊断、处方外配、在线支付和线下药品配送上门服务。

平台上线后,大量订单涌入,群众需求居高不下。然而,由于参保人员信息校验必须通过人工完成,且需要与患者沟通确认,导致订单处理效率不高、发药时效难以保证、患者等候时间较长等问题。

2月29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专题会议,视频连线武汉市医保局,研究加强慢性病患者“互联网+”医保服务工作,强调要加强医保部门、互联网医院、定点药店的协同,进一步做好系统对接,优化流程,为群众疫情期间在线就医购药提供更多支持,并随即研究推动医保电子凭证在武汉落地。

3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连夜指导武汉市医疗保障局,在微医互联网总医院火速上线国家医保电子凭证。武汉每个参保人都将拥有自己的“电子身份”,不出门、不拿卡即可享受线上复诊购药、医保结算的便捷服务。

武汉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签发,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成为湖北省首个应用医保电子凭证的互联网医院。武汉用户登录“互联网医院门户”公众号,选择“去开药”,提交身份信息并完成人脸识别、设置密码,即可领取医保电子凭证,完成后续的问诊、购药、支付等服务。下次复诊时,无需再次领取,选择同一个问诊人即可。

此次在武汉上线医保电子凭证,是国家医保局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重要举措,不仅能方便老百姓疫情期间线上复诊购药,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还能拓宽“互联网+”医疗服务范围,成为医疗保障服务迈向数据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步。

互联网医疗能否迎来爆发式增长

《意见》出台之后,互联网医疗能否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一位知名互联网医疗机构创始人表示,疫情下,《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政策的松绑。之后国家对于互联网医疗应当会有更多新的配套政策出台。此次疫情提高了公众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度,证实了互联网医疗的价值。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行业的发展,但由于医疗是低频次、高风险的场景,偶发事件带来的高度关注不等于根本性的爆发式增长,仍要保持合理预期。

一位从业多年的人士表示,医疗行业和医药行业都具有特殊性,“互联网+医”、“互联网+药”、“互联网+险”每个部分都非常复杂,相互配合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意见》只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春天的大门,如何走到繁花深处仍是未竟的课题。“其中监管和控费是重点,也是难点,比如如何避免因互联网便利性而带来的过度使用,如何防止虚构医疗服务的骗保行为,如何将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纳入线上医保等,都还需要政府、医院、平台和社会齐心协力、各自担当,在不断创新中给出答案。”

相关链接

信息化建设大年

2020年将是全国医保信息化建设大年。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工作会议提出2020年工作重点时表明“研究推进区域一体化地区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加快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和编码标准落地。”

2月,国家医保局《2020年医疗保障工作要点》将医保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提到 “基本完成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抓好编码标准落地”, “逐步实现15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落地使用”。

“深入推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DRG)付费国家试点,指导试点城市开展模拟运行,同步做好智能监控、监测评估和配套政策等”将是2020年重点工作之一。DRGs政策落地,需要有相应DRGs系统做支撑。据测算,医保局端和医院端DRGs产品的市场空间达百亿元规模。

2020年国家医保局将全面加快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这有助于医保脱卡支付全面实施,而线上医保支付则为互联网医疗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医保基金是我国医疗服务重要的买单方,若能够实现线上医保支付,将极大推动居民选择互联网就医方式,提高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渗透率。而且,这次疫情已驱动部分地区推进线上医保支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若线上医保支付进一步推广,互联网医疗行业爆发在即。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