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实现医养结合 大型养老院一床难求

发布时间:2020-01-23 09:36:30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刘宝民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为贯彻落实文件落实,一些地方政府已出台了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50%的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要建立适合老年人的康复场所,把居家养老和医疗救治有机结合起来。

李月敏/制图

据了解,目前医养结合模式包括,采用医院新增养老设施,养老院引进门诊,或新建医养结合养老院等方式,通过多元化资金投入和经营运作模式。业内人士认为,医疗养老结合的模式解决了养老院没有医疗服务,而医院又无法满足长期康复看护的问题,这也许能成为破解老龄化中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难题的一个突破口。

中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2019年老年人口总量超过2.4亿,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近4000万。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每三个人将有一个老年人,这是必须面对的社会课题。随着老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中国传统养老方式和保障体系正在遭受冲击。纵观当下养老院的老人大部分自理能力差,多数是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身患各种疾病,很难享受到专业化的医疗服务,老人就医十分困难。因此要探索建立养老、医疗一体化养老模式。而养老本身是一个需要医疗保健、心理健康咨询、托管托养等全面的服务。可以由医院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设立由医院为主、政府机构和市场资金参与的养老机构。有的地区正探索养老医疗结合,建立试点,并逐步推广。

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适宜的医疗服务,老龄长期照护体系的建构刻不容缓。面对相对庞大的老年医疗服务需求,目前能够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不仅老年病医院、护理医院、康复医院数量有限,一些综合医院和专业医疗机构里做老年病科的专业和机构也很有限。我国从事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医生、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庞大的健康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5张,同比增长10%,但养老院的床位空置率却达到48%左右,床位空置率严重的养老院主要是没有医疗服务的相关支持,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

倘若从长远角度看,“医养结合”是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长久之计,有较强的市场发展潜力,它会以多种形式满足社会不同需求。一是倡导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现有的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只要有条件就可以开办轻型养老服务机构。结合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原来的医疗机构可以转变成康复医院或护理医院,为周围社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养老医疗服务。二是原有的养老机构可增设医疗服务资质。当下大多数的养老机构没有医疗资质,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养老机构医务室、护理站的基本标准,对设置在养老机构内的医务室、护理站,从人员、房屋、设备、制度等方面作出规定。只要有一个医生、一名护士就可以申请医务室,门槛大大降低。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还鼓励其开设老年病医院、专科医院、护理医院、康复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三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采取协议合作方式。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很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就建在居民社区附近,能定期上门巡诊,遇到紧急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及时处理,及时转诊。现在真正实现了医养结合条件较好的大型养老机构可谓一床难求,一些地方排了几百人等候,说明发展此类养老机构前景光明,国家也有政策补贴。

大家常讲,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党中央、国务院已作出一系列决定,转变观念,立足创新,克服困难,实现突破,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具体部署和举措,因而,要上下同心,协同作战,敢于尝试,拓展路径,为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医养结合课题上创造条件,打好基础,迈出新步伐,开拓新局面。

(作者系天津人保财险原高级经济师)


实现医养结合 大型养老院一床难求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1-23

□刘宝民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为贯彻落实文件落实,一些地方政府已出台了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50%的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要建立适合老年人的康复场所,把居家养老和医疗救治有机结合起来。

李月敏/制图

据了解,目前医养结合模式包括,采用医院新增养老设施,养老院引进门诊,或新建医养结合养老院等方式,通过多元化资金投入和经营运作模式。业内人士认为,医疗养老结合的模式解决了养老院没有医疗服务,而医院又无法满足长期康复看护的问题,这也许能成为破解老龄化中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难题的一个突破口。

中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2019年老年人口总量超过2.4亿,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近4000万。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每三个人将有一个老年人,这是必须面对的社会课题。随着老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中国传统养老方式和保障体系正在遭受冲击。纵观当下养老院的老人大部分自理能力差,多数是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身患各种疾病,很难享受到专业化的医疗服务,老人就医十分困难。因此要探索建立养老、医疗一体化养老模式。而养老本身是一个需要医疗保健、心理健康咨询、托管托养等全面的服务。可以由医院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设立由医院为主、政府机构和市场资金参与的养老机构。有的地区正探索养老医疗结合,建立试点,并逐步推广。

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适宜的医疗服务,老龄长期照护体系的建构刻不容缓。面对相对庞大的老年医疗服务需求,目前能够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不仅老年病医院、护理医院、康复医院数量有限,一些综合医院和专业医疗机构里做老年病科的专业和机构也很有限。我国从事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医生、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庞大的健康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5张,同比增长10%,但养老院的床位空置率却达到48%左右,床位空置率严重的养老院主要是没有医疗服务的相关支持,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

倘若从长远角度看,“医养结合”是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长久之计,有较强的市场发展潜力,它会以多种形式满足社会不同需求。一是倡导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现有的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只要有条件就可以开办轻型养老服务机构。结合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原来的医疗机构可以转变成康复医院或护理医院,为周围社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养老医疗服务。二是原有的养老机构可增设医疗服务资质。当下大多数的养老机构没有医疗资质,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养老机构医务室、护理站的基本标准,对设置在养老机构内的医务室、护理站,从人员、房屋、设备、制度等方面作出规定。只要有一个医生、一名护士就可以申请医务室,门槛大大降低。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还鼓励其开设老年病医院、专科医院、护理医院、康复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三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采取协议合作方式。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很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就建在居民社区附近,能定期上门巡诊,遇到紧急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及时处理,及时转诊。现在真正实现了医养结合条件较好的大型养老机构可谓一床难求,一些地方排了几百人等候,说明发展此类养老机构前景光明,国家也有政策补贴。

大家常讲,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党中央、国务院已作出一系列决定,转变观念,立足创新,克服困难,实现突破,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具体部署和举措,因而,要上下同心,协同作战,敢于尝试,拓展路径,为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医养结合课题上创造条件,打好基础,迈出新步伐,开拓新局面。

(作者系天津人保财险原高级经济师)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