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理性看待“以房养老”推广难

发布时间:2019-12-03 09:40:48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张玉胜

与司空见惯的“养儿防老”或依靠政府和单位养老的传统模式相比,“以房养老”显然不无让老人自我养老的“另类”意味。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推广“以房养老”不仅需要人们对传统观念的更新,也亟待破解由此衍生出的新矛盾与新风险。尽管“5年不足200单”的差强业绩佐证了其说易行难的现实困境,但“超出预期”的业内评价仍带给人们以信心与期待。


王梓/制图

盘点“以房养老”两次试点的5周年,其暴露出的三大风险当属必须直面的客观存在。

一是政策变化风险。鉴于“以房养老”的保险周期的不确定性,期间的房产买卖政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如房地产调控、交易税费调整、限购政策变化等,这实际上构成了对承保者的收益风险。

二是现金支付风险。对保险公司而言,只需办理房屋抵押便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以房养老”。显然是在其未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就先垫付一大笔现金,这不仅可以其雄厚的资金来源,且何时收回本息也是未知变数。

三是法律风险。“反向抵押”与现行法律存在着无法衔接的空白点,甚至在房产抵押、登记、公证环节还有相左之处。如《担保法》要求抵押金额不得超出抵押物价值,而“以房养老”因债权金额与被保者寿命等长,抵押期限和金额均呈未知状态。

更为重要的,在“养儿防老”仍属主流认知背景下,“以房养老”无论对于老人还是子女都不失为一种观念挑战。赡养父母是社会伦理更是法律义务,让老人“以房养老”是否会引发对儿女的“不孝”质疑;对于住了一辈子的房屋,很多老人在感情上也恐难以释怀,其宁可将其作为过世遗产留给子孙。此外,鉴于当下信用建设的水平低和不完善,人们对抵押房屋价值评估的公平性和公正度难免怀疑。这些认知对推行“以房养老”的阻力不可小觑。

不过,“以房养老”毕竟是把高房价和老龄化两个热点有机融合的制度创新,堪称拓宽养老金渠道、盘活房屋资产、减轻养老负担的有益探索。理性看待“以房养老推广难”,不是要知难而退,而是要破难前行。比如,从立法层面完善对“以房养老”的制度对接,让其有法可依;由民政、房管、人社、金融和保险等多部门集体会诊,针对试点发现的问题制定对策和细则,完成顶层设计,让其步入有章可循、透明公正的法治轨道。

同时,加大对“以房养老”的涵义解读和意义宣讲,更新旧有观念,矫正认知误区,鼓励模式创新。其实,反向抵押只是解决了“养老钱”问题,离真正意义上的“养老”相去甚远,丝毫不影响儿女尽孝与陪伴。只要老人和儿女在尊老敬老、健康长寿上相向而行,“以房养老”就有望走出“小众”困境。


理性看待“以房养老”推广难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2-03

□张玉胜

与司空见惯的“养儿防老”或依靠政府和单位养老的传统模式相比,“以房养老”显然不无让老人自我养老的“另类”意味。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推广“以房养老”不仅需要人们对传统观念的更新,也亟待破解由此衍生出的新矛盾与新风险。尽管“5年不足200单”的差强业绩佐证了其说易行难的现实困境,但“超出预期”的业内评价仍带给人们以信心与期待。


王梓/制图

盘点“以房养老”两次试点的5周年,其暴露出的三大风险当属必须直面的客观存在。

一是政策变化风险。鉴于“以房养老”的保险周期的不确定性,期间的房产买卖政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如房地产调控、交易税费调整、限购政策变化等,这实际上构成了对承保者的收益风险。

二是现金支付风险。对保险公司而言,只需办理房屋抵押便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以房养老”。显然是在其未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就先垫付一大笔现金,这不仅可以其雄厚的资金来源,且何时收回本息也是未知变数。

三是法律风险。“反向抵押”与现行法律存在着无法衔接的空白点,甚至在房产抵押、登记、公证环节还有相左之处。如《担保法》要求抵押金额不得超出抵押物价值,而“以房养老”因债权金额与被保者寿命等长,抵押期限和金额均呈未知状态。

更为重要的,在“养儿防老”仍属主流认知背景下,“以房养老”无论对于老人还是子女都不失为一种观念挑战。赡养父母是社会伦理更是法律义务,让老人“以房养老”是否会引发对儿女的“不孝”质疑;对于住了一辈子的房屋,很多老人在感情上也恐难以释怀,其宁可将其作为过世遗产留给子孙。此外,鉴于当下信用建设的水平低和不完善,人们对抵押房屋价值评估的公平性和公正度难免怀疑。这些认知对推行“以房养老”的阻力不可小觑。

不过,“以房养老”毕竟是把高房价和老龄化两个热点有机融合的制度创新,堪称拓宽养老金渠道、盘活房屋资产、减轻养老负担的有益探索。理性看待“以房养老推广难”,不是要知难而退,而是要破难前行。比如,从立法层面完善对“以房养老”的制度对接,让其有法可依;由民政、房管、人社、金融和保险等多部门集体会诊,针对试点发现的问题制定对策和细则,完成顶层设计,让其步入有章可循、透明公正的法治轨道。

同时,加大对“以房养老”的涵义解读和意义宣讲,更新旧有观念,矫正认知误区,鼓励模式创新。其实,反向抵押只是解决了“养老钱”问题,离真正意义上的“养老”相去甚远,丝毫不影响儿女尽孝与陪伴。只要老人和儿女在尊老敬老、健康长寿上相向而行,“以房养老”就有望走出“小众”困境。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