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生命絮语:精准的“牛拉”

发布时间:2019-11-21 10:47:11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文/杜亮

兰州牛肉拉面,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有不少店面。更有甚者,在兰州前面还要加上“中国”两个字,名曰“中国兰州牛肉拉面”,生怕美国人不知道兰州在哪儿。但在兰州,牛肉拉面只有一个名字“牛肉面”。假如你初来乍到兰州,向当地人打听哪的“牛肉拉面”最好吃——只这多说一个字,就暴露了你的外省身份。

牛肉面在兰州人的眼里是神圣的,也是世俗的。每天早餐一碗牛肉面是兰州人不变的选择。吃牛肉面,“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椒)四绿(香菜)五黄(面条)”是标配,也是外地食客所耳熟能详的特点。至于面条形状、种类,一般的外地食客听着就懵圈了。

兰州拉面(为了平衡广大读者感受,下面就称呼为兰州拉面了)或许是中国有地方特色的主食品种里最复杂、最多元的一种了,我印象里能和它匹配或竞争一下的只有陕西的羊肉泡馍了。很多外地人分不清“水盆羊肉”和“羊肉泡馍”;还有什么“小炒泡馍”之类的。其实大类上它们都属于羊肉泡馍。

兰州拉面,从某一方面讲,要比羊肉泡馍复杂得多。这“某一方面”,根据的就是面条形状。按照传统工艺标准,牛肉面从细到粗依次是:毛细、细、三细、二细、二柱子、韭叶子、薄宽、宽、大宽。一般外地人的口味也就是“细”或者“二细”足矣。所以,北京的拉面馆基本上只供应一种面。但到了兰州,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一位兰州的朋友说,兰州人吃牛肉面有“几十种吃法”,这个我信。除了粗细有近十种外,还有“红烧牛肉拉面”“酸菜牛肉拉面”,有“加辣子的”“不加辣子的”,有“加蛋的”“不加蛋的”,这和基本的粗细分法组合在一起,可不有几十种呢!

问题来了,牛肉面馆里不乏各种各样刁钻的食客,这些多样化需求在早晨那段时间一起向你砸来,下单的师傅会不会懵圈呢?我那位兰州的朋友也说了,“不会的”。这就是本事,长期浸淫在兰州本地饮食环境里磨练的本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

现在都讲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精准的需求,多样化的需求。这个“牛肉面”的例子也是一个精准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例子,只不过它是在线下,更传统。

前一段时间,去兰州银行参观,有很多惊喜的发现,后来细琢磨,也多是在满足人们精准的、多样化的需求。比如针对老年人开发的“现金循环机”,能存取100元以下的纸币,甚至毛币、分币。这可是极大方便了老年人的现金生活。不知道这种创新是否借鉴过“精准的牛拉”?但愿有启示。


生命絮语:精准的“牛拉”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1-21

□文/杜亮

兰州牛肉拉面,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有不少店面。更有甚者,在兰州前面还要加上“中国”两个字,名曰“中国兰州牛肉拉面”,生怕美国人不知道兰州在哪儿。但在兰州,牛肉拉面只有一个名字“牛肉面”。假如你初来乍到兰州,向当地人打听哪的“牛肉拉面”最好吃——只这多说一个字,就暴露了你的外省身份。

牛肉面在兰州人的眼里是神圣的,也是世俗的。每天早餐一碗牛肉面是兰州人不变的选择。吃牛肉面,“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椒)四绿(香菜)五黄(面条)”是标配,也是外地食客所耳熟能详的特点。至于面条形状、种类,一般的外地食客听着就懵圈了。

兰州拉面(为了平衡广大读者感受,下面就称呼为兰州拉面了)或许是中国有地方特色的主食品种里最复杂、最多元的一种了,我印象里能和它匹配或竞争一下的只有陕西的羊肉泡馍了。很多外地人分不清“水盆羊肉”和“羊肉泡馍”;还有什么“小炒泡馍”之类的。其实大类上它们都属于羊肉泡馍。

兰州拉面,从某一方面讲,要比羊肉泡馍复杂得多。这“某一方面”,根据的就是面条形状。按照传统工艺标准,牛肉面从细到粗依次是:毛细、细、三细、二细、二柱子、韭叶子、薄宽、宽、大宽。一般外地人的口味也就是“细”或者“二细”足矣。所以,北京的拉面馆基本上只供应一种面。但到了兰州,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一位兰州的朋友说,兰州人吃牛肉面有“几十种吃法”,这个我信。除了粗细有近十种外,还有“红烧牛肉拉面”“酸菜牛肉拉面”,有“加辣子的”“不加辣子的”,有“加蛋的”“不加蛋的”,这和基本的粗细分法组合在一起,可不有几十种呢!

问题来了,牛肉面馆里不乏各种各样刁钻的食客,这些多样化需求在早晨那段时间一起向你砸来,下单的师傅会不会懵圈呢?我那位兰州的朋友也说了,“不会的”。这就是本事,长期浸淫在兰州本地饮食环境里磨练的本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

现在都讲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精准的需求,多样化的需求。这个“牛肉面”的例子也是一个精准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例子,只不过它是在线下,更传统。

前一段时间,去兰州银行参观,有很多惊喜的发现,后来细琢磨,也多是在满足人们精准的、多样化的需求。比如针对老年人开发的“现金循环机”,能存取100元以下的纸币,甚至毛币、分币。这可是极大方便了老年人的现金生活。不知道这种创新是否借鉴过“精准的牛拉”?但愿有启示。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