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他与这个世界形同陌路

发布时间:2019-10-18 10:16:23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作者:(奥)彼得·汉德克

翻译:付天海 刘学慧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6年2月

定价:49元

□胡艳丽

彼得·汉德克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曾斩获毕希纳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易卜生奖。有趣的是,为了抗议德国军队轰炸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汉德克主动退回了毕希纳奖;因参加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葬礼,杜赛尔多夫市政府拒绝支付给他海涅文学奖奖金。在汉德克看来,政府拒付奖金、媒体围攻,不过是世界给他的软弱一击,根本无需在意。

今年,“对世界并不友好”的硬汉彼得·汉德克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为:“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对于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语言永远只是一件外衣,或光鲜或朴素或标新立异,它很重要,但并不足以据此不朽,而文章的精神的内核,才是跨时空、跨语言、跨种族的,它会给予文章持久的生命力。

对于汉德克而言,文字始终是他的堡垒,那里有写不完的自我意识,有对现实深刻的反思,更有对人性复苏的深沉呼唤。《形同陌路的时刻》一书收录了汉德克在上个世纪70、80、90年代的三篇代表剧作,分别为《不理性的人终将消亡》《形同陌路的时刻》《筹划生命的永恒》。虽然三部剧本风格有异,但都未曾偏离对现实世界的讽刺、批判。

《不理性的人终将消亡》批判的是商业世界中以利润为最高法则的恶性竞争,以及在竞争重压之下已然扭曲了的人心和人性。剧中的主角奎特是一位叱咤商业风云的成功人士,在他的主导下,昔日的竞争者达成了攻守联盟,不再恶意竞争,然而在舌灿莲花之后,他却毫不留情地背信弃义。商业上的成功与他精神世界的困顿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无法面对思想和行为分裂的自己。在剧中,奎特如祥林嫂般喋喋不休地诉说着自己思想上的冲突和精神困境,但却没有人能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全剧以奎特一次一次地用头撞向石头终场,他和他的“盟友”、侍者乃至自己都成了陌路人,甚至是敌人。

不可否认,整个剧本,除了剧中人物的对话、对话、再对话外,其他一切乏善可陈。汉德克剔除了一切花枝招展的剧本技艺,让呈现本身变得单纯,甚至是刻板,以此倒逼观者去感受剧中的冲突和人物的精神困境。只能说这是一种兵行险招的写法,识其味者,在剧中感受到在资本环境下扭曲的人性;不识其味者,只会被这无休止的自我剖白、颠三倒四的语言逻辑所折磨。

在《形同陌路的时刻》中,所有的声音消失,人们不再聒噪,取而代之的是不同形色的人轮番登场,表演着他们自己,炫耀着他们的技能,在隐形面具的保护下,看似个性鲜明,其实人人无意识。正如我们的时代,人们把自己装在一个个套子里,按社会分工表演着该做的事,表演着或融入、或疏离,或标新立异、或从众如流。相比于《不理性的人终将消亡》,这部剧作给人更多震撼。在小小的舞台剧本中,方寸之地,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态悉数呈现,看似热闹,实则荒凉,现代世界让人心如此疏离,世界成了一个矫揉造作的表演场。标题“形同陌路的时刻”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群体性孤独体现得淋漓尽致。

上世纪90年代,在苏联解体、东欧动荡、南斯拉夫内战的大背景下,汉德克的作品风格再次发生转变。在《筹划生命的永恒》中,作者呈现了有异于前两部作品的复杂性,故事跌宕,人性的冲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在这部剧中,三代人的命运因战争而发生了扭曲。两个儿子死于战争,两个女儿怀上了侵略者的孩子,两个外孙从在母亲腹中起,就被外祖父寄予了为舅舅们报仇的希望。在彼此冲突又分道扬镳的表兄弟命运走向中,我们分明看到的是强与弱、成功与失败的相对性,强者内心狂乱,弱者在不断失败中认识自我。与其说这对表兄弟最终形同陌路,不如说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在不断的分裂中再难相容。

“白痴”也好,“人民”也好,“女叙述者”也好,他们都在战争的阴影下患得患失,此心不安、无所适从,在这里灵魂的扭曲成了生命的常态。在文中,英雄巴勃罗也有以头击石的举动,这同商人奎特的精神与行动相分离,造成内心困顿异曲同工,他找不到安放自己的位置,找不到自己与世界的相处之道。一个难以驾驭自己、不了解自己的人,又谈何“进入那个充满伟大而炙热的思想的永恒空间里”?巴勃罗如同奎特般事业上的强力手腕,脱离现实的女叙述者的乌托邦梦境,都无法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中拯救这片命运多羁的土地,也无法救赎人心。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曾说,汉德克更有资格获奖,因为他是活着的经典。今年,耶利内克预言成真,但并不等于有诺贝尔文学奖背书,就证明汉德克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成功的。或许汉德克的代表作《骂观众》的成功更多的是浮躁时代的一剂清醒剂,这也并不等同于这种“语言艺术”是读者和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对于《骂观众》的走红,汉德克自己也持哭笑不得的态度,那不过是他的一部如同儿戏一般的试验品。

在《形同陌路的时刻》的第一篇和第三篇中,汉德克同样过度运用了“语言艺术”,过于冗长的人物心灵对白,绕来绕去的心灵控诉,都令人感觉沉闷。尽管在作品语言的表象下,蕴含了对社会进行批判、唤醒人性的深意,但这种批判和深意不应是这种以读者和观众的忍受为代价。笔者以为对于剧本这种造境、呈现的艺术来说,过于寡淡的表现形式,总是会令剧本失色,令本应可以无障碍传达的东西变得晦涩不明,艺术作品应有更多的抵达人心的方式。硬汉汉德克为剧本,向这个世界稍作圆融,以艺术的形式调动起观众和读者的多重感观,作品会有更持久,也更具震撼人心的生命力。但又或许,汉德克根本就不屑于如此呢?他所要的,只是他在文字中的痛快淋漓,“独自一人,无限接近良知”。


他与这个世界形同陌路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0-18

 
作者:(奥)彼得·汉德克

翻译:付天海 刘学慧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6年2月

定价:49元

□胡艳丽

彼得·汉德克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曾斩获毕希纳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易卜生奖。有趣的是,为了抗议德国军队轰炸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汉德克主动退回了毕希纳奖;因参加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葬礼,杜赛尔多夫市政府拒绝支付给他海涅文学奖奖金。在汉德克看来,政府拒付奖金、媒体围攻,不过是世界给他的软弱一击,根本无需在意。

今年,“对世界并不友好”的硬汉彼得·汉德克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为:“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对于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语言永远只是一件外衣,或光鲜或朴素或标新立异,它很重要,但并不足以据此不朽,而文章的精神的内核,才是跨时空、跨语言、跨种族的,它会给予文章持久的生命力。

对于汉德克而言,文字始终是他的堡垒,那里有写不完的自我意识,有对现实深刻的反思,更有对人性复苏的深沉呼唤。《形同陌路的时刻》一书收录了汉德克在上个世纪70、80、90年代的三篇代表剧作,分别为《不理性的人终将消亡》《形同陌路的时刻》《筹划生命的永恒》。虽然三部剧本风格有异,但都未曾偏离对现实世界的讽刺、批判。

《不理性的人终将消亡》批判的是商业世界中以利润为最高法则的恶性竞争,以及在竞争重压之下已然扭曲了的人心和人性。剧中的主角奎特是一位叱咤商业风云的成功人士,在他的主导下,昔日的竞争者达成了攻守联盟,不再恶意竞争,然而在舌灿莲花之后,他却毫不留情地背信弃义。商业上的成功与他精神世界的困顿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无法面对思想和行为分裂的自己。在剧中,奎特如祥林嫂般喋喋不休地诉说着自己思想上的冲突和精神困境,但却没有人能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全剧以奎特一次一次地用头撞向石头终场,他和他的“盟友”、侍者乃至自己都成了陌路人,甚至是敌人。

不可否认,整个剧本,除了剧中人物的对话、对话、再对话外,其他一切乏善可陈。汉德克剔除了一切花枝招展的剧本技艺,让呈现本身变得单纯,甚至是刻板,以此倒逼观者去感受剧中的冲突和人物的精神困境。只能说这是一种兵行险招的写法,识其味者,在剧中感受到在资本环境下扭曲的人性;不识其味者,只会被这无休止的自我剖白、颠三倒四的语言逻辑所折磨。

在《形同陌路的时刻》中,所有的声音消失,人们不再聒噪,取而代之的是不同形色的人轮番登场,表演着他们自己,炫耀着他们的技能,在隐形面具的保护下,看似个性鲜明,其实人人无意识。正如我们的时代,人们把自己装在一个个套子里,按社会分工表演着该做的事,表演着或融入、或疏离,或标新立异、或从众如流。相比于《不理性的人终将消亡》,这部剧作给人更多震撼。在小小的舞台剧本中,方寸之地,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态悉数呈现,看似热闹,实则荒凉,现代世界让人心如此疏离,世界成了一个矫揉造作的表演场。标题“形同陌路的时刻”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群体性孤独体现得淋漓尽致。

上世纪90年代,在苏联解体、东欧动荡、南斯拉夫内战的大背景下,汉德克的作品风格再次发生转变。在《筹划生命的永恒》中,作者呈现了有异于前两部作品的复杂性,故事跌宕,人性的冲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在这部剧中,三代人的命运因战争而发生了扭曲。两个儿子死于战争,两个女儿怀上了侵略者的孩子,两个外孙从在母亲腹中起,就被外祖父寄予了为舅舅们报仇的希望。在彼此冲突又分道扬镳的表兄弟命运走向中,我们分明看到的是强与弱、成功与失败的相对性,强者内心狂乱,弱者在不断失败中认识自我。与其说这对表兄弟最终形同陌路,不如说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在不断的分裂中再难相容。

“白痴”也好,“人民”也好,“女叙述者”也好,他们都在战争的阴影下患得患失,此心不安、无所适从,在这里灵魂的扭曲成了生命的常态。在文中,英雄巴勃罗也有以头击石的举动,这同商人奎特的精神与行动相分离,造成内心困顿异曲同工,他找不到安放自己的位置,找不到自己与世界的相处之道。一个难以驾驭自己、不了解自己的人,又谈何“进入那个充满伟大而炙热的思想的永恒空间里”?巴勃罗如同奎特般事业上的强力手腕,脱离现实的女叙述者的乌托邦梦境,都无法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中拯救这片命运多羁的土地,也无法救赎人心。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曾说,汉德克更有资格获奖,因为他是活着的经典。今年,耶利内克预言成真,但并不等于有诺贝尔文学奖背书,就证明汉德克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成功的。或许汉德克的代表作《骂观众》的成功更多的是浮躁时代的一剂清醒剂,这也并不等同于这种“语言艺术”是读者和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对于《骂观众》的走红,汉德克自己也持哭笑不得的态度,那不过是他的一部如同儿戏一般的试验品。

在《形同陌路的时刻》的第一篇和第三篇中,汉德克同样过度运用了“语言艺术”,过于冗长的人物心灵对白,绕来绕去的心灵控诉,都令人感觉沉闷。尽管在作品语言的表象下,蕴含了对社会进行批判、唤醒人性的深意,但这种批判和深意不应是这种以读者和观众的忍受为代价。笔者以为对于剧本这种造境、呈现的艺术来说,过于寡淡的表现形式,总是会令剧本失色,令本应可以无障碍传达的东西变得晦涩不明,艺术作品应有更多的抵达人心的方式。硬汉汉德克为剧本,向这个世界稍作圆融,以艺术的形式调动起观众和读者的多重感观,作品会有更持久,也更具震撼人心的生命力。但又或许,汉德克根本就不屑于如此呢?他所要的,只是他在文字中的痛快淋漓,“独自一人,无限接近良知”。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