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梁泓漪:戏剧梦永续

发布时间:2019-07-26 09:14:26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方磊

梦之萌发

2014年梁泓漪正面临退休。她自1988年加入平安保险公司,到2014年整整26年的保险职业生涯,是一个亲历中国保险业打破国有垄断,走上市场化进程的见证者。

“新国十条”重申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总体要求。“那时候我就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保险公司要发展‘精锐销售队伍’,提升销售人员专业素养及产能品质,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上更接地气,更得人心,赢得市场及老百姓对保险服务业的信赖,提升全民保险意识。”梁鸿漪表示。

退休欢送会令梁鸿漪终生难忘。她所供职的公司给她颁发了两个奖牌,一个是“杰出贡献奖”,一个是“终生成就奖”,这两个奖牌使她延伸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正如她自己所言:“两块奖牌在我退休后的四年里让我经常站在它们的面前接受炙热拷问,我的心依旧澎湃。”

我在2006年和2008年分别出版了两本与保险业有关的书籍,一本是纪实文学随笔《信念平安》,另一本是保险杂文集《保险不是套》。梁鸿漪曾有过想法,将《信念平安》改编成一部30集的电视连续剧,退休后也做了一些准备,直到2018年,创作上出现转机,让她着手一部电影的创作,就是根据《保险不是套》里面的真实案例,改编成同名电影。

这个转机来自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他15次提到保险业的关键词,涉及广泛,直击百姓保障问题,包括养老保险,大病保险等等。总理提出要快速提高社会保险保障水平,“在大病保险方面,引进商业保险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全社会,保险企业,业务一线人员,都要注重并提升保险服务意识。保险姓“保”,保险业必须回归根本,将保障放在首位。总理还说“社会政策要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有一次梁鸿漪和电影圈的朋友聚会,谈到政府重视保险话题,她就讲了《保险不是套》里面的一个真人真事,没想到一下子引发热议。“有个人当场就说,你在保险业干了一辈子,这么好的故事为何不去写个电影,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我们国家院线还没有一部关于保险题材的电影,你是业内人士,你最熟悉保险业,你不写,谁写?或许就是这样的拷问,让我开始创作系列电影《保险不是套》。”梁鸿漪回忆。

“我是个普通的中国人,但我的中国梦也是人民之梦,民族之梦,祖国之梦。一滴水见太阳,无数梦铸辉煌。从我做起,从本职做起,从专业做起,传播正能量,以电影的形式,将生动的保险故事搬上银幕,普及保险认知度,重塑老百姓对保险业的感知和尊重,是我的使命和责任。”梁鸿漪表达了她创作剧本的直接内心力量。

业余编剧的专业保险剧

据梁鸿漪介绍,电影剧本《保险不是套》的主要特征是一个都市剧,主题围绕“保险不是套,人心才是套”展开故事。主要内容讲述一个普通退伍军人在目睹并亲历两次灾难后,看到了保险理赔的“窘迫”。他毅然选择干上寿险推销员这一职业。故事核心是他和他周围几个人的遇“险”经历,主线是一个肺癌晚期客户遭拒赔后大闹保险公司,由此引发这个寿险业务员一连串的“囧事”。故事核心直击老百姓关注焦点,也是购买保险的客户的终极问题,就是“赔不赔”。虽然最终结局圆满,在可赔可不赔之间,客户获得赔偿。但剧情中间多次反转,在不断出现的各种“险情”中,或悲哀感叹,或惊喜交加,剧本均留下多个和保险相关的热议话题,甚至剧本悬疑收尾,引发《保险不是套》2的悬疑解惑,这些都将带来观影后的“热效应”,是提升全民关注保险的重要机会。

1991年,北京电影学院在深圳招生,梁鸿漪报了导演系,但需要脱产到北京学习。“我哀求人家说我多给学费,你们能不能在深圳上课,人家说不能,于是我的导演梦泡汤。后来33岁那年,我又到珠江电影制片厂去找仰慕已久的著名编剧孔良(电影《似水流年》编剧),给孔良讲我创作的电影故事。结果孔良说你如果23岁,我一定收你做徒弟。”对于过往剧本情结,梁鸿漪痴心不改。后来她以电视剧的形式,写了一本20集的长篇小说《陶玉》,直到2003年这本讲述中国第一代改革家命运的剧本式小说出版问世。

但是,作为上班族,所有写作都在业余时间完成,梁鸿漪根本无力再去耗费精力将这本小说搬上电视荧屏。她只能留待未来。

这期间她依旧大量写作,从散文到杂文,从舞台剧到电视片,我给自己积累了各种体裁不同的写作技能,但我依然没有坐下来去认真创作一部电影剧本,直到2018年。

在梁鸿漪决定写作《保险不是套》电影剧本前,她开始认真阅读朋友推荐的电影学院的经典专业教材——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这是一本全世界电影编剧都在看的书。(悉德菲尔德,美国著名编剧,制片人。他曾在全球许多国家任教,现在是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剧本审稿人以及编剧顾问)

“我从没有如此认真地看过一本行业专著,但这本《电影剧本写作基础》被我当成了工具书来阅读,里面划满了我认为重要的杠杠,框框和批注。我在其中学习到电影剧本创作的要领和方法,然后一丝不苟地按照悉德菲尔德先生的指引画图,做表,准备纸片,在120分钟的几个关键节点上,开始构思故事线。以至于我的剧本完成后,电影圈内的人看完剧本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圈外编剧写的。”梁鸿漪说道。

120张卡片

2018年,就在梁鸿漪构思这个剧本的时候,她的三叔三婶相继因病离世。“父亲由此悲伤过度,一病不起,直到进入重症监护室。三天三夜,我在重症监护室门外的走廊上目睹了诸多生离死别这一刻的人情冷暖,感触颇深。因为交不起重症医疗费,又没有商业保险,一个中年男病患拒绝治疗,每当医生要给他用药时,他都拼命抵抗,最终医生把他绑在床上用药,可惜他拒绝进食,不到两天就死了。他的老婆哭昏在地。当病友家属唤醒她的时候,她痛哭流涕地说,他拒绝治疗,就是因为家里没钱了!看了两个月的病,就把家底折腾光了!有病友问她当初为何不买一个重疾保险,她茫然抬头,不知所以。另一病友感慨,说自己老婆幸亏有一个重疾保险,自己才不觉得有压力。”梁鸿漪感叹!“活生生的现实,血淋淋的教训,一张重疾保单,关乎一个生命,一个家庭。”

三天后,父亲从重症监护室被抬回家。从那天起,梁鸿漪身兼护士,护理工,厨娘,营养师,采购员,清洁工数项职务,只有在晚间父亲睡觉后,她才有空继续构思我的剧本,做一些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剧本的“120张卡片”,包括电影大纲,人物小传,就是在她睡了一个月的沙发上,完成的。

梁鸿漪认为剧本归纳起来,大致有几点意义和价值:提升全民对保险业的认知与感悟,更加关注保险,使保险像银行一样,成为家喻户晓的必备品,将保险纳入家庭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提升保险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促进保险从业人员德才兼备,从普通推销员向高精尖的风险管理师成长。

保险文化置身民生保障土壤,接地气,得民心,使保险文化从局限领域回到百姓身边,有内涵有温暖,普遍被尊重。

提升中国人在全球领域的保险占比。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从人人都要拥有一张保单开始,这是自我强大的前提条件,是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具体体现和现实举措。

促进保险业自身省悟,深化改革,多层级创新保险产品,让中国老百姓都能买得起保险,让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张保单。

推动保险扫盲。保险市场比从前将更加开阔明亮,更多人知道保险,了解保险,促进保险业更加规范化,人性化,使保险推销更顺畅,进入一种生活常态。

促进保险合同,条款以及产品进一步简化,通俗,买保险不再是“看天书”。

人物素描:

梁泓漪

1988年加盟平安保险,保险职业生涯26年

退休前系中国平安集团深圳地区品牌总监

深圳保险学会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

深圳保险学会培训委员会委员

深圳作家协会会员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演讲嘉宾

深圳电视台《百姓故事》、《人物》栏目专访嘉宾

电视片《人生密码》策划人

《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新商报》等媒体金融财经,文化副刊专栏作者

著有百万余字文学作品,已出版长篇小说《陶玉》,纪实文学随笔《信念平安》,杂文集《保险不是套》,散文集《简约之行》等。


梁泓漪:戏剧梦永续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7-26

□记者 方磊

梦之萌发

2014年梁泓漪正面临退休。她自1988年加入平安保险公司,到2014年整整26年的保险职业生涯,是一个亲历中国保险业打破国有垄断,走上市场化进程的见证者。

“新国十条”重申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总体要求。“那时候我就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保险公司要发展‘精锐销售队伍’,提升销售人员专业素养及产能品质,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上更接地气,更得人心,赢得市场及老百姓对保险服务业的信赖,提升全民保险意识。”梁鸿漪表示。

退休欢送会令梁鸿漪终生难忘。她所供职的公司给她颁发了两个奖牌,一个是“杰出贡献奖”,一个是“终生成就奖”,这两个奖牌使她延伸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正如她自己所言:“两块奖牌在我退休后的四年里让我经常站在它们的面前接受炙热拷问,我的心依旧澎湃。”

我在2006年和2008年分别出版了两本与保险业有关的书籍,一本是纪实文学随笔《信念平安》,另一本是保险杂文集《保险不是套》。梁鸿漪曾有过想法,将《信念平安》改编成一部30集的电视连续剧,退休后也做了一些准备,直到2018年,创作上出现转机,让她着手一部电影的创作,就是根据《保险不是套》里面的真实案例,改编成同名电影。

这个转机来自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他15次提到保险业的关键词,涉及广泛,直击百姓保障问题,包括养老保险,大病保险等等。总理提出要快速提高社会保险保障水平,“在大病保险方面,引进商业保险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全社会,保险企业,业务一线人员,都要注重并提升保险服务意识。保险姓“保”,保险业必须回归根本,将保障放在首位。总理还说“社会政策要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有一次梁鸿漪和电影圈的朋友聚会,谈到政府重视保险话题,她就讲了《保险不是套》里面的一个真人真事,没想到一下子引发热议。“有个人当场就说,你在保险业干了一辈子,这么好的故事为何不去写个电影,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我们国家院线还没有一部关于保险题材的电影,你是业内人士,你最熟悉保险业,你不写,谁写?或许就是这样的拷问,让我开始创作系列电影《保险不是套》。”梁鸿漪回忆。

“我是个普通的中国人,但我的中国梦也是人民之梦,民族之梦,祖国之梦。一滴水见太阳,无数梦铸辉煌。从我做起,从本职做起,从专业做起,传播正能量,以电影的形式,将生动的保险故事搬上银幕,普及保险认知度,重塑老百姓对保险业的感知和尊重,是我的使命和责任。”梁鸿漪表达了她创作剧本的直接内心力量。

业余编剧的专业保险剧

据梁鸿漪介绍,电影剧本《保险不是套》的主要特征是一个都市剧,主题围绕“保险不是套,人心才是套”展开故事。主要内容讲述一个普通退伍军人在目睹并亲历两次灾难后,看到了保险理赔的“窘迫”。他毅然选择干上寿险推销员这一职业。故事核心是他和他周围几个人的遇“险”经历,主线是一个肺癌晚期客户遭拒赔后大闹保险公司,由此引发这个寿险业务员一连串的“囧事”。故事核心直击老百姓关注焦点,也是购买保险的客户的终极问题,就是“赔不赔”。虽然最终结局圆满,在可赔可不赔之间,客户获得赔偿。但剧情中间多次反转,在不断出现的各种“险情”中,或悲哀感叹,或惊喜交加,剧本均留下多个和保险相关的热议话题,甚至剧本悬疑收尾,引发《保险不是套》2的悬疑解惑,这些都将带来观影后的“热效应”,是提升全民关注保险的重要机会。

1991年,北京电影学院在深圳招生,梁鸿漪报了导演系,但需要脱产到北京学习。“我哀求人家说我多给学费,你们能不能在深圳上课,人家说不能,于是我的导演梦泡汤。后来33岁那年,我又到珠江电影制片厂去找仰慕已久的著名编剧孔良(电影《似水流年》编剧),给孔良讲我创作的电影故事。结果孔良说你如果23岁,我一定收你做徒弟。”对于过往剧本情结,梁鸿漪痴心不改。后来她以电视剧的形式,写了一本20集的长篇小说《陶玉》,直到2003年这本讲述中国第一代改革家命运的剧本式小说出版问世。

但是,作为上班族,所有写作都在业余时间完成,梁鸿漪根本无力再去耗费精力将这本小说搬上电视荧屏。她只能留待未来。

这期间她依旧大量写作,从散文到杂文,从舞台剧到电视片,我给自己积累了各种体裁不同的写作技能,但我依然没有坐下来去认真创作一部电影剧本,直到2018年。

在梁鸿漪决定写作《保险不是套》电影剧本前,她开始认真阅读朋友推荐的电影学院的经典专业教材——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这是一本全世界电影编剧都在看的书。(悉德菲尔德,美国著名编剧,制片人。他曾在全球许多国家任教,现在是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剧本审稿人以及编剧顾问)

“我从没有如此认真地看过一本行业专著,但这本《电影剧本写作基础》被我当成了工具书来阅读,里面划满了我认为重要的杠杠,框框和批注。我在其中学习到电影剧本创作的要领和方法,然后一丝不苟地按照悉德菲尔德先生的指引画图,做表,准备纸片,在120分钟的几个关键节点上,开始构思故事线。以至于我的剧本完成后,电影圈内的人看完剧本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圈外编剧写的。”梁鸿漪说道。

120张卡片

2018年,就在梁鸿漪构思这个剧本的时候,她的三叔三婶相继因病离世。“父亲由此悲伤过度,一病不起,直到进入重症监护室。三天三夜,我在重症监护室门外的走廊上目睹了诸多生离死别这一刻的人情冷暖,感触颇深。因为交不起重症医疗费,又没有商业保险,一个中年男病患拒绝治疗,每当医生要给他用药时,他都拼命抵抗,最终医生把他绑在床上用药,可惜他拒绝进食,不到两天就死了。他的老婆哭昏在地。当病友家属唤醒她的时候,她痛哭流涕地说,他拒绝治疗,就是因为家里没钱了!看了两个月的病,就把家底折腾光了!有病友问她当初为何不买一个重疾保险,她茫然抬头,不知所以。另一病友感慨,说自己老婆幸亏有一个重疾保险,自己才不觉得有压力。”梁鸿漪感叹!“活生生的现实,血淋淋的教训,一张重疾保单,关乎一个生命,一个家庭。”

三天后,父亲从重症监护室被抬回家。从那天起,梁鸿漪身兼护士,护理工,厨娘,营养师,采购员,清洁工数项职务,只有在晚间父亲睡觉后,她才有空继续构思我的剧本,做一些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剧本的“120张卡片”,包括电影大纲,人物小传,就是在她睡了一个月的沙发上,完成的。

梁鸿漪认为剧本归纳起来,大致有几点意义和价值:提升全民对保险业的认知与感悟,更加关注保险,使保险像银行一样,成为家喻户晓的必备品,将保险纳入家庭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提升保险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促进保险从业人员德才兼备,从普通推销员向高精尖的风险管理师成长。

保险文化置身民生保障土壤,接地气,得民心,使保险文化从局限领域回到百姓身边,有内涵有温暖,普遍被尊重。

提升中国人在全球领域的保险占比。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从人人都要拥有一张保单开始,这是自我强大的前提条件,是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具体体现和现实举措。

促进保险业自身省悟,深化改革,多层级创新保险产品,让中国老百姓都能买得起保险,让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张保单。

推动保险扫盲。保险市场比从前将更加开阔明亮,更多人知道保险,了解保险,促进保险业更加规范化,人性化,使保险推销更顺畅,进入一种生活常态。

促进保险合同,条款以及产品进一步简化,通俗,买保险不再是“看天书”。

人物素描:

梁泓漪

1988年加盟平安保险,保险职业生涯26年

退休前系中国平安集团深圳地区品牌总监

深圳保险学会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

深圳保险学会培训委员会委员

深圳作家协会会员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演讲嘉宾

深圳电视台《百姓故事》、《人物》栏目专访嘉宾

电视片《人生密码》策划人

《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新商报》等媒体金融财经,文化副刊专栏作者

著有百万余字文学作品,已出版长篇小说《陶玉》,纪实文学随笔《信念平安》,杂文集《保险不是套》,散文集《简约之行》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