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民国金融家的进击与无奈

发布时间:2019-06-21 09:14:02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著译:(日)林幸司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时间:2019年4月

定价:98元

□禾刀

1171年,世界上第一家银行意大利威尼斯银行成立。1897年,中国仿效西方银行,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915年,聚兴诚银行在山城重庆成立。从时间节点看,中国金融发展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而西部又大大落后于率先开埠的东部沿海地区。

日本一桥大学社会科学博士林幸司的《近代中国民间银行的诞生》一书,通过对聚兴诚银行的解构,揭开了近代中国民间企业与现代管理制度的碰撞与接轨的阵痛。聚兴诚银行从成立到公私合营仅生存了38年。38年间,聚兴诚银行在杨家带领下,既发迹于“富贵险中求”,也因此而被苏浙银行“逼回”四川。有人说,商业就是一场冒险,虽然没有什么“冒险”可以模仿,但聚兴诚银行的两次“冒险”经验和教训还是值得回味和总结。

“险”压军阀巧斩金

聚兴诚银行创始人是由江西东部的南城县(现属抚州市)迁渝的杨文光,但真正推动者则是其三子杨希仲。与父辈生于山城,长于中国,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明显不同,杨希仲曾留学日美两国,并对日本“三井财团集中家族财力创办银行、开办实业”的经营思路“钦羡”有加。

杨家此前对时局发展有着惊人的分析判断能力。杨家断定晚清必将覆灭,于是没有像其他在渝商户那样躲避辛亥战火,反倒大肆收购市场上甩卖的商品和票据,仅此举便大赚60万元。聚兴诚银行虽然是在喝过洋墨水的杨希仲鼓动下成立的,但斩获“第一桶金”的“汗马功臣”却是秉承父亲经营衣钵的五弟杨粲三。

1917年,杨粲三得知刚刚进驻重庆的直系军阀曹锟的旅长李彪臣部带有饷银100万元,急于揽储的杨粲三积极接触,终成功揽得此笔存款业务。杨粲三还借机大造声势,“雇佣了几十名挑夫,将百万银元从船上卸下,排成一字长蛇阵招摇过市,引来路人驻足观看,以广而告之:曹大帅的饷银都存到聚兴诚银行了”。

有强有力的军阀作后盾,聚兴诚银行的发展一度顺风顺水。聚兴诚银行的“第一桶金”看似来得极为容易,但是一步险棋,后来的经历充分表明,聚兴诚银行既得益于与军阀的关系,但后又常常被军阀拖累。1921年聚兴诚银行将总行迁移到作为长江中游交通枢纽城市的汉口,但仍旧逃脱不了被军阀强行纳捐。1926年,军阀杨森将万县分行的全体银行职员绑到县政府,要求借款,“据说,各军阀的这种借款金额总计150万元”。

商业因利而生,自然会逐“势”而存。军阀混战年代,社会秩序零碎混乱,作为雄踞一方的强力机器,军阀的存在自然可以为成为商人的强有力保护伞。但军阀的无序性和不稳定性,也为其管理缺乏一致性埋下了伏笔,这也是聚兴诚银行频频被各路军阀“割韭菜”的根祗所在。其实,被军阀“割韭菜”的又何止聚兴诚银行。

“险”闯华东终折翼

重庆因水而生,也因水而兴。聚兴诚银行得益于码头经济,但随着长江水路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遭遇到军阀频繁骚扰的影响,因此,聚兴诚银行的出走再正常不过。

聚兴诚银行的发展路线之争,既是外部形势所迫,同时也是“洋派”和“中派”的观念之争。从全国形势看,作为西部长江水路的重要门户,重庆虽然地位极其重要,但毕竟经济发展远滞后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沿海城市。

相比之下,杨家内部的路线矛盾却更令人关注。杨文光无法料到,当初送三子杨希仲海外留学,本来指望其与兄弟们精诚团结做大家业,哪知这却铸成家庭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杨希仲与杨粲三毕竟成长背景不同,学养气质差别较大,两人自合作之初就对如何扩张家族生意,屡有分歧。杨希仲素有发展资本主义集团企业的志向”,而“杨粲三久居内地,宗法思想较浓,主张以银行业务为主体,巩固家族根基为重心,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虽然在董事会选举者,杨粲三表面上大权旁落,但他仍以创始人身份对决策施加巨大影响,特别是对总管理处迁移上海一事上持坚决反对态度。在林幸司看来,杨粲三的这种态度根源,“是因为他自己的人际关系达不到上海”。杨希仲则恰恰相反,当初银行创立,正是杨希仲通过北洋政府和四川两层关系的结果。杨希仲后来郁闷自杀,正是杨粲三固执己见的结果。

走出西部,聚兴诚银行面临的竞争对手可能更多更强,但其选择尤其是规避外力风险如军阀干预的能力也必然大大加强。聚兴诚银行的另一个转变还在于,从过去努力依附地方军阀转向努力靠近国民政府。这种转变也确实为他们赢得了回报,“战后(抗战),更获国民政府指定为少数几家可经营外汇的民营商业银行之一”。

重执重权的杨粲三在没有杨希仲的掣肘后,决策反倒更加刚愎自用。1930年,创业初期尝到“冒险”甜头的杨粲三面对冯、蒋、阎三方大战,自认为“蒋必败无疑,而蒋介石南京政府发行的各项公债肯定会下跌”,于是大做“空头”。当蒋初战失利时,杨粲三大赚70万大洋,但他并未见好就收,反倒决意赚够100万,最终掉进苏浙财团和“北四行”(中国盐业、金城、中南和大陆四家北方私营银行的合称)围剿的包围圈,不仅将先前所赚尽数吐出,还倒亏130万元,聚兴诚银行自此一蹶不振。

强烈的挫败感,迫使杨粲三选择更为保守的收缩战略。无论外部矛盾还是内部矛盾,根本上是聚兴诚银行守旧与立新思维间的对立。对于强烈依托地域关系起家的聚兴诚银行,敞开怀抱并非易事。有一点也许能说明问题,1937年的董事会选举9名董事中虽有6名是杨家以外的人,但聚兴诚银行最终还是代表守旧势力的杨粲三占了上风。

两步险棋的天壤之别

聚兴诚银行的两步险棋,既是时代的折射,也是其发展观念的折射。

前一步险棋,聚兴诚银行之所以大获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对人际关系的精准拿捏。后一步险棋之所以失败,虽然同样有“押宝”成分,但对杨粲三而言,此时局非彼时局。当年,晚清颓势尽显,日下西山,而后来的三方军阀大战充满太多不确定因素,这对于长期盘踞于西部的杨粲三来说,显然勉为其难。

林幸司指出,聚兴诚银行在名义和实际上都向西洋股份银行的形态过渡,一度以全国化目标。事实上也是,“全盛时期的聚兴诚银行,其地位不逊于中国通商、四明、上海商业和金城等民国‘四小行’,故银行界有‘无聚不成行’之誉”。在杨希仲和杨季谦的努力下,聚兴诚银行曾试图作出改变,努力在运行机制上向西洋银行看齐。

从后发优势角度看,近代中国银行似乎一度具备弯道超越的机会——“中国的银行在成立时模仿了这些殖民地银行的制度。因此,中国银行从一开始就采用了近代银行制度”。但先进制度能否成功落地生根,与社会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对于习惯走“人际关系”路线的传统商人,关系制造利益如果比竞争来得更快更丰厚,自然会缺乏专注竞争的动力。更何况,聚兴诚银行从诞生至联合的38年间,也是社会局势的动荡之时,这对于缺乏制度护佑的民间企业而言,生存的安全感无疑更为稀缺。


pc版

民国金融家的进击与无奈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6-21

著译:(日)林幸司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时间:2019年4月

定价:98元

□禾刀

1171年,世界上第一家银行意大利威尼斯银行成立。1897年,中国仿效西方银行,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915年,聚兴诚银行在山城重庆成立。从时间节点看,中国金融发展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而西部又大大落后于率先开埠的东部沿海地区。

日本一桥大学社会科学博士林幸司的《近代中国民间银行的诞生》一书,通过对聚兴诚银行的解构,揭开了近代中国民间企业与现代管理制度的碰撞与接轨的阵痛。聚兴诚银行从成立到公私合营仅生存了38年。38年间,聚兴诚银行在杨家带领下,既发迹于“富贵险中求”,也因此而被苏浙银行“逼回”四川。有人说,商业就是一场冒险,虽然没有什么“冒险”可以模仿,但聚兴诚银行的两次“冒险”经验和教训还是值得回味和总结。

“险”压军阀巧斩金

聚兴诚银行创始人是由江西东部的南城县(现属抚州市)迁渝的杨文光,但真正推动者则是其三子杨希仲。与父辈生于山城,长于中国,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明显不同,杨希仲曾留学日美两国,并对日本“三井财团集中家族财力创办银行、开办实业”的经营思路“钦羡”有加。

杨家此前对时局发展有着惊人的分析判断能力。杨家断定晚清必将覆灭,于是没有像其他在渝商户那样躲避辛亥战火,反倒大肆收购市场上甩卖的商品和票据,仅此举便大赚60万元。聚兴诚银行虽然是在喝过洋墨水的杨希仲鼓动下成立的,但斩获“第一桶金”的“汗马功臣”却是秉承父亲经营衣钵的五弟杨粲三。

1917年,杨粲三得知刚刚进驻重庆的直系军阀曹锟的旅长李彪臣部带有饷银100万元,急于揽储的杨粲三积极接触,终成功揽得此笔存款业务。杨粲三还借机大造声势,“雇佣了几十名挑夫,将百万银元从船上卸下,排成一字长蛇阵招摇过市,引来路人驻足观看,以广而告之:曹大帅的饷银都存到聚兴诚银行了”。

有强有力的军阀作后盾,聚兴诚银行的发展一度顺风顺水。聚兴诚银行的“第一桶金”看似来得极为容易,但是一步险棋,后来的经历充分表明,聚兴诚银行既得益于与军阀的关系,但后又常常被军阀拖累。1921年聚兴诚银行将总行迁移到作为长江中游交通枢纽城市的汉口,但仍旧逃脱不了被军阀强行纳捐。1926年,军阀杨森将万县分行的全体银行职员绑到县政府,要求借款,“据说,各军阀的这种借款金额总计150万元”。

商业因利而生,自然会逐“势”而存。军阀混战年代,社会秩序零碎混乱,作为雄踞一方的强力机器,军阀的存在自然可以为成为商人的强有力保护伞。但军阀的无序性和不稳定性,也为其管理缺乏一致性埋下了伏笔,这也是聚兴诚银行频频被各路军阀“割韭菜”的根祗所在。其实,被军阀“割韭菜”的又何止聚兴诚银行。

“险”闯华东终折翼

重庆因水而生,也因水而兴。聚兴诚银行得益于码头经济,但随着长江水路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遭遇到军阀频繁骚扰的影响,因此,聚兴诚银行的出走再正常不过。

聚兴诚银行的发展路线之争,既是外部形势所迫,同时也是“洋派”和“中派”的观念之争。从全国形势看,作为西部长江水路的重要门户,重庆虽然地位极其重要,但毕竟经济发展远滞后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沿海城市。

相比之下,杨家内部的路线矛盾却更令人关注。杨文光无法料到,当初送三子杨希仲海外留学,本来指望其与兄弟们精诚团结做大家业,哪知这却铸成家庭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杨希仲与杨粲三毕竟成长背景不同,学养气质差别较大,两人自合作之初就对如何扩张家族生意,屡有分歧。杨希仲素有发展资本主义集团企业的志向”,而“杨粲三久居内地,宗法思想较浓,主张以银行业务为主体,巩固家族根基为重心,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虽然在董事会选举者,杨粲三表面上大权旁落,但他仍以创始人身份对决策施加巨大影响,特别是对总管理处迁移上海一事上持坚决反对态度。在林幸司看来,杨粲三的这种态度根源,“是因为他自己的人际关系达不到上海”。杨希仲则恰恰相反,当初银行创立,正是杨希仲通过北洋政府和四川两层关系的结果。杨希仲后来郁闷自杀,正是杨粲三固执己见的结果。

走出西部,聚兴诚银行面临的竞争对手可能更多更强,但其选择尤其是规避外力风险如军阀干预的能力也必然大大加强。聚兴诚银行的另一个转变还在于,从过去努力依附地方军阀转向努力靠近国民政府。这种转变也确实为他们赢得了回报,“战后(抗战),更获国民政府指定为少数几家可经营外汇的民营商业银行之一”。

重执重权的杨粲三在没有杨希仲的掣肘后,决策反倒更加刚愎自用。1930年,创业初期尝到“冒险”甜头的杨粲三面对冯、蒋、阎三方大战,自认为“蒋必败无疑,而蒋介石南京政府发行的各项公债肯定会下跌”,于是大做“空头”。当蒋初战失利时,杨粲三大赚70万大洋,但他并未见好就收,反倒决意赚够100万,最终掉进苏浙财团和“北四行”(中国盐业、金城、中南和大陆四家北方私营银行的合称)围剿的包围圈,不仅将先前所赚尽数吐出,还倒亏130万元,聚兴诚银行自此一蹶不振。

强烈的挫败感,迫使杨粲三选择更为保守的收缩战略。无论外部矛盾还是内部矛盾,根本上是聚兴诚银行守旧与立新思维间的对立。对于强烈依托地域关系起家的聚兴诚银行,敞开怀抱并非易事。有一点也许能说明问题,1937年的董事会选举9名董事中虽有6名是杨家以外的人,但聚兴诚银行最终还是代表守旧势力的杨粲三占了上风。

两步险棋的天壤之别

聚兴诚银行的两步险棋,既是时代的折射,也是其发展观念的折射。

前一步险棋,聚兴诚银行之所以大获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对人际关系的精准拿捏。后一步险棋之所以失败,虽然同样有“押宝”成分,但对杨粲三而言,此时局非彼时局。当年,晚清颓势尽显,日下西山,而后来的三方军阀大战充满太多不确定因素,这对于长期盘踞于西部的杨粲三来说,显然勉为其难。

林幸司指出,聚兴诚银行在名义和实际上都向西洋股份银行的形态过渡,一度以全国化目标。事实上也是,“全盛时期的聚兴诚银行,其地位不逊于中国通商、四明、上海商业和金城等民国‘四小行’,故银行界有‘无聚不成行’之誉”。在杨希仲和杨季谦的努力下,聚兴诚银行曾试图作出改变,努力在运行机制上向西洋银行看齐。

从后发优势角度看,近代中国银行似乎一度具备弯道超越的机会——“中国的银行在成立时模仿了这些殖民地银行的制度。因此,中国银行从一开始就采用了近代银行制度”。但先进制度能否成功落地生根,与社会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对于习惯走“人际关系”路线的传统商人,关系制造利益如果比竞争来得更快更丰厚,自然会缺乏专注竞争的动力。更何况,聚兴诚银行从诞生至联合的38年间,也是社会局势的动荡之时,这对于缺乏制度护佑的民间企业而言,生存的安全感无疑更为稀缺。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