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蓝泉:小镜头里大人间

发布时间:2019-05-17 11:06:12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方磊

“缘”因保险

记者:您是如何开始摄影的?

蓝泉:谈起摄影,说来话长,那还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事了。当时,物质条件很差,大家手里都没有相机,脑子里也没有摄影这个概念,只知道要照相就去照相馆。记得当年,我的一个朋友在医院工作,他手里有一台公家的国产120“海鸥”牌双镜头相机,觉得非常新奇,于是就跟随他一起学习照相。也就是说,我的摄影是从“玩”相机开始的。

记者:您是如何开始进行创作的?

蓝泉:至于涉足摄影创作,那就要感谢保险公司了——1990年4月20日,分业前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在“人大黄山教学基地”举办了保险“第一期摄影培训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为期20天的学习。在此期间,我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摄影理论知识,同时,全面地掌握了一套暗房冲洗胶卷、扩印放大照片的技术,最后,还登上黄山开展了两天的实地摄影创作。严格意义上讲,我是从那个时候起才真正开始摄影创作活动的。

记者:您创作的主题有哪些?为什么会关注这些主题?

蓝泉:我是1985年6月调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武汉市分公司从事宣传工作的。由于当时,保险行业在我国重新恢复不久,人们的保险意识还很欠缺,因此从工作的角度,我常常会拍一些纪录灾害事故现场的图片,一来是以此扩大保险的社会影响、提高人们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另外还要用这些照片作为理赔查勘定损的依据。所以那段时间,我摄影创作的题材都是围绕着促进保险业务发展服务的。后来,通过两届“中国保险杯摄影展”和加入“湖北省摄影家协会”,我的视野得以拓展,境界得以升华。特别是其后,我有意识地潜心学习一些专业摄影报刊、杂志的资料和文章,摄影知识不断丰富,摄影技能迅速提高,创作主题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大致有新闻摄影、人物摄影,风光摄影、纪录摄影、花卉摄影等。

记者:您在摄影创作中记忆深刻的事件。

蓝泉:在我的摄影创作中,记忆最深刻的是1990年6月1日深夜11时45分,发生在武汉市汉阳造纸厂的一场突发特大火灾事故。

当时,上自武汉市委书记、湖北省副省长,下到厂区几百名干部、家属都为这场大火惊动。全市调集了50台消防车、一千余名消防队员和武警官兵紧急投入灭火战斗。

6月2日清晨,我开车送公司领导赶赴现场查勘灾情。由于那时我既负责宣传又兼司机,所以事先带了一台照相机。当我一到火场时,就被当时灾情所震撼!也顾不得跟随领导同行,就独自一人翻墙越坎往火场最前沿奔去了。当时现场情况十分惨烈——3万8千多吨造纸原材料经过65个小时的连续燃烧,温度高达几千度。偌大原料堆场上的一切东西均炽热滚烫,站不住脚!然而,就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可敬的武警官兵和消防队员已经连续坚持战斗了5、6个小时。

为了记录这些不可再现的瞬间,我也立即奋不顾身地一会儿趴在地上对焦距(当时相机还是全手动、用胶卷拍摄的),一会儿对着灭火的官兵抢镜头;一张全景的,一张特写的;一幅仰角的,一幅俯瞰的……直到带去的两个胶卷全部拍光了,人也汗流浃背、成了泥巴狗子时,我才突然想起来我的主要任务是送领导来查勘的。可是,领导因为找不着我开车,一小时前他已乘搭别的车子离去了。在返回公司的路上,我忐忑不安,害怕自己没有经过批准,擅自跑去拍照的行为受到领导的批评。但是事后证明,正是因为我拍摄的这些火灾现场、查勘定损、及时理赔的第一手图片经多个媒体刊发后,立即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人保公司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提升技艺需苦练基本功

记者:您如何看待保险及银行类的主题摄影创作?

蓝泉:摄影艺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一大进步,它用光影留住珍贵的事物,用情感定格美好的瞬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我觉得保险及银行类主题摄影当今的任务和方向,应该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保险及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贴近保险及银行工作实际,用镜头讲述保险、金融人的故事,反映他们的生活场景,记录他们的成长轨迹,展示他们的英姿风采,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以此促进保险、金融事业进一步沿着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

记者:你认为金融界的摄影爱好者应该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

蓝泉: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广大摄影爱好者首当其冲的是要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本职工作,全面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其次,在全面掌握摄影专业技能的前提下,还要围绕下面三个方面,下大力气练好“基本功”提升自己: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摄影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同属意识形态范畴。在摄影对象的选择和主题的立意上,如果缺乏思想性,就会出现偏差。艺术上可以百花齐放,标新立异,但在思想上必须要把握住政治方向。因此,每个金融摄影爱好者,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自己分析和观察事物的能力,这是金融摄影创作的一个先决条件。

二、贴近生活实际,打好摄影创作基础。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基础,没有对生活的切身感受,没有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就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金融摄影同样如此,一幅内涵蕴藉、打动人心的摄影作品,不是靠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一挥而就得来的。而是要扎根实际,深入生活,用心用情地去细心观察和体验才能创作出来的。

三、学习金融业务,把握行业自身特点。

金融是个特殊行业。作为经济社会重要血脉的金融事业,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因此,我们的摄影爱好者,首先要懂得和熟悉金融业务,研究金融行业的环境特点,进而把握从事金融行业工作的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规范,才能创作出具有社会深度和典型意义的摄影作品。

摄影使人身健心朗

记者:摄影艺术中给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蓝泉:从多年的摄影创作实践中,我感觉摄影艺术给我的最大收获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即,锻炼身体,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愉悦身心,获得快乐。

首先,摄影创作是一项需要付出体力的劳动。往往除相机以外还要携带一些必要的长、短镜头、三脚架等辅助器材。同时,为了把握恰到好处的拍摄时机,还必须有一定毅力的长时间蹲守与等待。一来二去,无形之中就对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大有裨益。

其次,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摄影艺术是靠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造型语言。借助这些语言,摄影艺术构筑了自身的美,而发现美和把握美需要一双特殊的眼睛。并且,这双眼睛必须具备相当水准的审美修养与审美情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摄影艺术是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必由之路。

最后,摄影艺术的整个过程是愉悦身心,获得快乐的过程。你看,拍风光摄影时,面对锦绣大好河山,你会心旷神怡,驰骋天地之间,拥抱快乐;浏览人物相册时,你可回味自己的青春容颜及孩子们成长的轨迹,也可遐想长辈珍贵的慈祥风采及大家庭昔日的幸福瞬间,岂不快哉;更有甚者,当自己付出艰辛得到的照片在同事、朋友们中赢得赞扬、特别是还获了奖时,内心的激动无疑是最大的成就感和无与伦比的快乐!

记者:您认为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有哪些特质?

蓝泉:在这个网络发达、相机普及的时代,好像人人都会摄影,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但本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以为,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特质:

一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是优秀摄影作品的重要标志。如果一幅作品能够一上手就让人目光专注、愉悦警醒并激发内心的深思与共鸣,那必定是一幅成功的好作品。

二是表里合一的独特内涵

这也就是摄影作品的名字、画面、色彩与作品要表现的主题必须水乳交融,严丝合缝。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思想高度一致合拍。否则风马牛不相及就太扫兴了。

三是赏心悦目的画面美感

这是检验摄影者功底的标尺。不仅包括组成作品基本元素的光影、色调、线条等,还要考察画面在谋篇布局上的构图与总体氛围是否一气呵成,相得益彰。

四是能够回味的余音绕梁

作品能否反复回味,余音绕梁,其实也就是看其生命力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没有重复别人样式与照本宣科之嫌。只有具备娴熟摄影技巧的高手方能攀登如此高度。

人物素描:

蓝泉,1944年4月10日出生,中国人寿保险武汉市分公司原办公室主任;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汉市职工摄影协会副秘书长。

从事保险宣传工作近40年,多次荣获人保系统全国宣传“先进个人”。1992年曾负责保险分业前人保“中国保险摄影之家”的筹备工作。

摄影作品先后入选“中国保险杯”、“全国‘擎天柱’职工摄影联展”、“中国梅花摄影展”、“惠普‘感动中国’暨国庆六十周年老照片有奖征集评选”、“中再保险集团‘保险大爱’摄影优秀作品展”、“阳光保险集团杯《镜头·保险人》摄影大赛”及“中国保险业书法绘画摄影展(网络展)”并获奖。

现为中国保险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


蓝泉:小镜头里大人间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5-17

□记者 方磊

“缘”因保险

记者:您是如何开始摄影的?

蓝泉:谈起摄影,说来话长,那还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事了。当时,物质条件很差,大家手里都没有相机,脑子里也没有摄影这个概念,只知道要照相就去照相馆。记得当年,我的一个朋友在医院工作,他手里有一台公家的国产120“海鸥”牌双镜头相机,觉得非常新奇,于是就跟随他一起学习照相。也就是说,我的摄影是从“玩”相机开始的。

记者:您是如何开始进行创作的?

蓝泉:至于涉足摄影创作,那就要感谢保险公司了——1990年4月20日,分业前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在“人大黄山教学基地”举办了保险“第一期摄影培训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为期20天的学习。在此期间,我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摄影理论知识,同时,全面地掌握了一套暗房冲洗胶卷、扩印放大照片的技术,最后,还登上黄山开展了两天的实地摄影创作。严格意义上讲,我是从那个时候起才真正开始摄影创作活动的。

记者:您创作的主题有哪些?为什么会关注这些主题?

蓝泉:我是1985年6月调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武汉市分公司从事宣传工作的。由于当时,保险行业在我国重新恢复不久,人们的保险意识还很欠缺,因此从工作的角度,我常常会拍一些纪录灾害事故现场的图片,一来是以此扩大保险的社会影响、提高人们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另外还要用这些照片作为理赔查勘定损的依据。所以那段时间,我摄影创作的题材都是围绕着促进保险业务发展服务的。后来,通过两届“中国保险杯摄影展”和加入“湖北省摄影家协会”,我的视野得以拓展,境界得以升华。特别是其后,我有意识地潜心学习一些专业摄影报刊、杂志的资料和文章,摄影知识不断丰富,摄影技能迅速提高,创作主题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大致有新闻摄影、人物摄影,风光摄影、纪录摄影、花卉摄影等。

记者:您在摄影创作中记忆深刻的事件。

蓝泉:在我的摄影创作中,记忆最深刻的是1990年6月1日深夜11时45分,发生在武汉市汉阳造纸厂的一场突发特大火灾事故。

当时,上自武汉市委书记、湖北省副省长,下到厂区几百名干部、家属都为这场大火惊动。全市调集了50台消防车、一千余名消防队员和武警官兵紧急投入灭火战斗。

6月2日清晨,我开车送公司领导赶赴现场查勘灾情。由于那时我既负责宣传又兼司机,所以事先带了一台照相机。当我一到火场时,就被当时灾情所震撼!也顾不得跟随领导同行,就独自一人翻墙越坎往火场最前沿奔去了。当时现场情况十分惨烈——3万8千多吨造纸原材料经过65个小时的连续燃烧,温度高达几千度。偌大原料堆场上的一切东西均炽热滚烫,站不住脚!然而,就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可敬的武警官兵和消防队员已经连续坚持战斗了5、6个小时。

为了记录这些不可再现的瞬间,我也立即奋不顾身地一会儿趴在地上对焦距(当时相机还是全手动、用胶卷拍摄的),一会儿对着灭火的官兵抢镜头;一张全景的,一张特写的;一幅仰角的,一幅俯瞰的……直到带去的两个胶卷全部拍光了,人也汗流浃背、成了泥巴狗子时,我才突然想起来我的主要任务是送领导来查勘的。可是,领导因为找不着我开车,一小时前他已乘搭别的车子离去了。在返回公司的路上,我忐忑不安,害怕自己没有经过批准,擅自跑去拍照的行为受到领导的批评。但是事后证明,正是因为我拍摄的这些火灾现场、查勘定损、及时理赔的第一手图片经多个媒体刊发后,立即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人保公司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提升技艺需苦练基本功

记者:您如何看待保险及银行类的主题摄影创作?

蓝泉:摄影艺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一大进步,它用光影留住珍贵的事物,用情感定格美好的瞬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我觉得保险及银行类主题摄影当今的任务和方向,应该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保险及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贴近保险及银行工作实际,用镜头讲述保险、金融人的故事,反映他们的生活场景,记录他们的成长轨迹,展示他们的英姿风采,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以此促进保险、金融事业进一步沿着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

记者:你认为金融界的摄影爱好者应该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

蓝泉: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广大摄影爱好者首当其冲的是要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本职工作,全面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其次,在全面掌握摄影专业技能的前提下,还要围绕下面三个方面,下大力气练好“基本功”提升自己: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摄影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同属意识形态范畴。在摄影对象的选择和主题的立意上,如果缺乏思想性,就会出现偏差。艺术上可以百花齐放,标新立异,但在思想上必须要把握住政治方向。因此,每个金融摄影爱好者,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自己分析和观察事物的能力,这是金融摄影创作的一个先决条件。

二、贴近生活实际,打好摄影创作基础。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基础,没有对生活的切身感受,没有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就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金融摄影同样如此,一幅内涵蕴藉、打动人心的摄影作品,不是靠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一挥而就得来的。而是要扎根实际,深入生活,用心用情地去细心观察和体验才能创作出来的。

三、学习金融业务,把握行业自身特点。

金融是个特殊行业。作为经济社会重要血脉的金融事业,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因此,我们的摄影爱好者,首先要懂得和熟悉金融业务,研究金融行业的环境特点,进而把握从事金融行业工作的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规范,才能创作出具有社会深度和典型意义的摄影作品。

摄影使人身健心朗

记者:摄影艺术中给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蓝泉:从多年的摄影创作实践中,我感觉摄影艺术给我的最大收获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即,锻炼身体,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愉悦身心,获得快乐。

首先,摄影创作是一项需要付出体力的劳动。往往除相机以外还要携带一些必要的长、短镜头、三脚架等辅助器材。同时,为了把握恰到好处的拍摄时机,还必须有一定毅力的长时间蹲守与等待。一来二去,无形之中就对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大有裨益。

其次,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摄影艺术是靠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造型语言。借助这些语言,摄影艺术构筑了自身的美,而发现美和把握美需要一双特殊的眼睛。并且,这双眼睛必须具备相当水准的审美修养与审美情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摄影艺术是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必由之路。

最后,摄影艺术的整个过程是愉悦身心,获得快乐的过程。你看,拍风光摄影时,面对锦绣大好河山,你会心旷神怡,驰骋天地之间,拥抱快乐;浏览人物相册时,你可回味自己的青春容颜及孩子们成长的轨迹,也可遐想长辈珍贵的慈祥风采及大家庭昔日的幸福瞬间,岂不快哉;更有甚者,当自己付出艰辛得到的照片在同事、朋友们中赢得赞扬、特别是还获了奖时,内心的激动无疑是最大的成就感和无与伦比的快乐!

记者:您认为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有哪些特质?

蓝泉:在这个网络发达、相机普及的时代,好像人人都会摄影,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但本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以为,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特质:

一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是优秀摄影作品的重要标志。如果一幅作品能够一上手就让人目光专注、愉悦警醒并激发内心的深思与共鸣,那必定是一幅成功的好作品。

二是表里合一的独特内涵

这也就是摄影作品的名字、画面、色彩与作品要表现的主题必须水乳交融,严丝合缝。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思想高度一致合拍。否则风马牛不相及就太扫兴了。

三是赏心悦目的画面美感

这是检验摄影者功底的标尺。不仅包括组成作品基本元素的光影、色调、线条等,还要考察画面在谋篇布局上的构图与总体氛围是否一气呵成,相得益彰。

四是能够回味的余音绕梁

作品能否反复回味,余音绕梁,其实也就是看其生命力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没有重复别人样式与照本宣科之嫌。只有具备娴熟摄影技巧的高手方能攀登如此高度。

人物素描:

蓝泉,1944年4月10日出生,中国人寿保险武汉市分公司原办公室主任;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汉市职工摄影协会副秘书长。

从事保险宣传工作近40年,多次荣获人保系统全国宣传“先进个人”。1992年曾负责保险分业前人保“中国保险摄影之家”的筹备工作。

摄影作品先后入选“中国保险杯”、“全国‘擎天柱’职工摄影联展”、“中国梅花摄影展”、“惠普‘感动中国’暨国庆六十周年老照片有奖征集评选”、“中再保险集团‘保险大爱’摄影优秀作品展”、“阳光保险集团杯《镜头·保险人》摄影大赛”及“中国保险业书法绘画摄影展(网络展)”并获奖。

现为中国保险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