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算法与医生结合将提升未来医疗质量

发布时间:2019-05-08 09:54:59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康民

“未来,医疗将会基于数据化实证,并演变成由算法来决定。算法和医生的结合,会给全世界带来更高的医疗质量、更低的医疗费用。”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人民日报媒体公益专项基金日前主办的“尖端科技和全球健康”主题对话活动上,美国灰鸟基金创始人 Tom Miller 预测,在十年间,一些医学领域将会需要计算机体系的支持,用以实现更大的发展。

目前,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医疗和高新科技不断融合发展,科技赋能医疗已是大势所趋。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井顿泉表示,健康是人类最大的福祉,中国政府专门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正是“全民健康覆盖”,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首要目标,两大主题不谋而合,共同指向全民健康,旨在让所有人群能够享有可达到的最高健康水平。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高力博士看来,技术必须要与政策相辅相成。“在推动全民健康过程中,必须要发现并提出正确的问题,才能够准确地找到最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需要找到评估技术成本和结果的方式。”他谈到:“我是技术的粉丝,闲暇之余,我经常会自己做一些编程工作。技术进步值得在公共健康领域进一步开发和推动,但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技术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副主任李亮举例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5 年将在全球范围内终止结核病的流行。这一目标面临以下几方面挑战:一是要有一个好的疫苗;二是要有好的诊断工具;三是要有好的药物。结核病防控需要技术,需要科研,尤其需要尖端的科技。

据李亮介绍,在治疗结核病领域,目前也在尝试人工智能等技术,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心得”。他分析道:“我们搞人工智能,前提是大数据;没有大数据,人工智能就是一句空话。对于结核病来讲,不管做什么工作,大数据一定是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大概在 2014 年开始,我们就在筹建中国大数据健康库,每个医院都有大量的数据,这样的数据不叫大数据,仅仅是数量很多,却没有标准化,这就无法使用。因此,要想形成大数据,就需要将每个医院的数据进行标准化。”

中科九峰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九峰医疗”)董事长吴文辉则表示,希望人工智能更多地运用在基层。他说:“现在很多人工智能影像公司基本上都在三甲医院,可以减轻医生的劳动力,但我们更愿意放在基层,因为基层缺医生,有 80% 的乡村医生是没有放射资质的,可能经过简单培训,护士能够去写报告,这违反中国医师职业法,而一个放射科医生要 15 年才能做一个合规的放射医生,周期太长,人工智能则可以更好地为基层赋能。”

值得一提的是,吴文辉谈到九峰医疗在基层不做疑难杂症,专做普通病、常见病以及分类分诊。“我们第一步从质量控制开始,比如疾控,在中国基层一年的拍片量,胸片大概是一亿人次,其中至少有两千万到三千万张是废片、或者不合格的片子。这些片子无法给予有品质的诊断,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而通过人工智能,基于云端学习,可以进行筛查,同时通过教学软件与基层医生互动如何拍片子,并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都能够提升未来的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