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悉心毕力为保险事业鼓与呼

□陈斌

民国时期,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是较早成立的保险学术团体,它为普及保险知识,传播保险文化,开展保险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35年3月,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保险年鉴》问世,就是由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出版发行,开创了中国保险发展史的先河。

《保险年鉴》一书的版权页

1932年9月,美商友邦人寿保险公司营业总监、保华保险公司董事张似旭深刻认识到人寿保险为一种经济互助事业,是保障人民经济生活维持社会安宁和稳定投资的重要途径。在欧美各国人寿保险事业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在中国真正了解人寿保险意义和作用的人还比较少,这是影响寿险事业开展的重要原因,因而发起组织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参加的保险公司及代表有:泰山保险公司沈景星,华安合群保寿公司顾庆毅,美商友邦人寿保险公司薛维藩,四海保险公司杨士珍,宁绍人寿保险公司张素民,先施人寿保险公司霍永枢,中国保险公司樊兆鼎。大家推举张似旭为社长,总编辑郭佩弦,编辑陈克勤、欧阳婉、沈雷常时春。

“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暂行社章”共九条,“第一条名称;第二条宗旨;第三条社员;第四条理事会;第五条执行委员会;第六条社长;第七条顾问部;第八条经费;第九条修改。”其中第二条宗旨的内容:“本社以宣扬人寿保险制度之利益,推进中国人寿保险事业为宗旨。”第三条社员的内容:“普通社员应缴社费,依下列规定征收之:(一)有效保险额在五百万元以下者,月付社费五十元;(二)有效保险额达五百万元或五百万元以上者,月缴社费一百元;(三)有效保险额达一千万元以上者,月缴社费一百五十元。”

系列保险学术和宣传活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剧,中国的通商口岸又有增加,外国轮船可直接驶入内河,到处倾销商品,帝国主义还扩大了对华投资活动,经营轮船航运业,以及开设银行和保险机构,为其经济侵略服务。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大量的资本,进一步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了,这就在客观上给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以后,清廷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对民族工商业、航运业、金融业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民族保险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期间,中国保险业虽有所发展,但发展的势头时起时落,仍然是外商保险公司垄断着保险市场。

受欧美经济文化浸染和熏陶的张似旭,早已目睹和领略欧美保险公司发展的繁荣景象。他决定在寿险领域大展宏图。他深知工欲善其事,先先利其器,要使民族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必须从建立学术社团,推广保险理念做起,传播保险文化,普及国人的风险意识做起。呼吁保险业界睡狮猛醒,发奋图强,改变洋商垄断局面,报效祖国。

1932年9月,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组建。开始在保险学术和保险实务研究及宣传普及方面发力,开创性地组织了一系列有益于发展寿险事业的活动。主要有:举办寿险演讲会。如组织专家分赴圣约翰大学、大夏大学等院校讲台讲演寿险学理,以激发大学生研究寿险的兴趣,引领消费时尚。配合大学增设寿险科目,如沪江大学、大夏大学等都开设寿险课程,由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派员担任教授。创办函授学校,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附设有人寿保险函授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由专门学者编写寿险讲义,分送给学员进行自修,遇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通过函询讨论解答,鼓励有志于保险事业者自学寿险知识,藉以培养寿险专门人才。

且以1935年沪江大学出版《沪江大学1935年刊》为例。该刊大16开雕版精装。其中有几条保险公司广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华商宁绍人寿保险公司的两则广告:一则是引导学生毕业后,投身高尚的保险事业。广告标题:“阁下毕业以后将就何种职业?”内容:“人寿保险经理员为青年之终身高尚职业,且其进益丰优尤为他种职务所弗及。本公司极愿培植从业者未来之出路,使其达到成功。有志于此种高尚职业者请驾临本公司接洽。”

而另一则广告,则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尝试保险工作,勤工俭学。标题:“利用暑期 谋求自立”。内容:“凡未曾毕业之学子亦得利用暑假参加此种职业即可获实习之益并可得相当收入崇仁学费之需。”

书报刊并举弘扬保险理念

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领导层达成共识,主张充分运用书籍报刊等传媒手段,营造舆论氛围,大张旗鼓地倡导寿险,宣传人寿保险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只有使更多的国人理解寿险理论,提高全社会对寿险的认识,才能使寿险事业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自愿参加寿险。为此,张似旭等人相继在《申报》、《时事新报》、《中华日报》、《寿险季刊》、《寿险界》、《银行周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慷慨陈词,大声疾呼,把寿险事业的发展提升到事关国计民生的高度,主张要“多设寿险公司,发展寿险事业,聚集全国人民的零星游资,奖励国民的节俭,蔚为国家的富源,国家的宝藏。还以用之于国家的事业,谋人民的福利。”

《申报》人寿保险专刊第四期

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译著新书,编辑出版发行了《人寿保险社会学》、《人寿保险经济学》、《人寿保险招徕学》、《人寿保险推广方法》、《人寿保险概论》、《寿险嘉言集》等6本保险专著。其中《寿险嘉言集》一书,收录了“当代闻人”、“社会名流”和“政界显要”等关于人寿保险事业的题词、墨宝等汇集成册,广为发行,以扩大对人寿保险的影响。

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定期出版《寿险季刊》、《寿险界》等刊物,协助太平保险公司出版发行《保险界》,协助宁绍人寿保险公司出版发行《人寿》等刊物。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出版的《寿险季刊》及《寿险界》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介绍保险知识,宣传保险理念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寿险季刊》创刊号

例如:《寿险季刊》第1卷第1期于民国22年4月出版,封面上一大幅寿星图,左手持杖,悬挂“保单”,右手托一大寿桃。在发刊词中这样表述道:“......本社有鉴于斯,起而负担宣扬寿险原理,发展中国寿险事业之两大使命。竭其智能,研阐人寿保险学理,撰著人寿保险科学之文字,使人寿保险制度为健全社会经济组织,兼顾国家经济基础之唯一方法,家喻户晓,人有信仰,一般社会对于寿险效用,有相当之认识......”。在内容上,有专家论坛,读者看法,争鸣争论,还有国外保险的动态、珍闻等,文字、图画、摄影并举,琳琅满目。

1934年3月,《寿险季刊》出版第4期后,更名为《寿险界》。而《寿险界》发刊词则阐明“宣传寿险原理,发展中国保险事业之两大使命。竭其智能,研究人寿保险学原理,撰著人寿保险科学之文字,使人寿保险制度为健全社会经济组织,坚固国家经济基础之唯一方法,家喻户晓,人有信仰,一般社会对于寿险效用,有相当之认识。从事寿险事业之专门职业者,亦得各以所见,互相切磋,通力协作。共谋事业之发展。此本刊之所以发行也。”

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在当时各大报刊上开辟定期保险专栏。有《申报》的《人寿专刊》,《东方杂志》的《保险插画》,《新闻夜报》的《保险周刊》,《晨报》的《寿险特刊》,《时事新报》的《人寿特刊》,《大美晚报》的《寿险专刊》,《大光报》的《保险栏》,《新闻报》的《经济常识》,《中央日报》的《简易寿险专刊》,以及《银行周报》、《商业周报》等登载有保险方面的论著和消息报道。在这些报刊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申报》和《东方杂志》。

《东方杂志》刊登保险插画

《申报》于民国1933年1月8日、2月12日、3月12日、4月9日出版四期“人寿保险专刊”。其中第四期刊有著名学者胡适先生的墨宝:“人寿保险含有两种人生常识……”。每期专刊有名人墨宝、保险专家专栏、保险宣传文章、国外保险、保险企业广告等内容。

而《东方杂志》是1904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创办,为我国期刊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至1948年12月停刊。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是影响最大的百科全景式老期刊,是中国杂志中“最努力者”,也是“创刊最早而又养积最久之刊物”。有“百年老刊”、“刊中寿星”、“民国十大善本之一”等盛誉,影响较大。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在《东方杂志》民国22年第30卷第3期始,几乎每期一页保险插画,语言不多,无声地传递着保险的理念。陆士雄先生在《人寿保险的宣传价值及其方法》上用通俗的语言指出:“比如一位看报的人,他看到人寿保险的宣传文字或图画虽然他漫不经意,但是至少在相当的时间,已有‘人寿保险’的影像。如那时有人劝他保险,不致丝毫无头绪,而认为他是一件异常生疏的事,因此谈话非常的接近。”

《东方杂志》民国22年第30卷第1期第6页保险插画“言犹在耳”,文字部分:“言犹在耳 它生前不是说要保寿吗?侬偏反对,现在呢?言犹在耳,人去财空,嗷嗷待哺,如何度日?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画面上:“一位失去丈夫的女士,面对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愁苦万丈,对于当年丈夫要投保人寿险而自己反对未能如愿,如今只能懊悔不已……”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如一幕情景剧,发人深省!真是一图胜千言。

1937年《中国保险年鉴》的序文中曾有这样的评述:“自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以文字宣传为要务,始见各杂志报章登载保险文学,一反过去之暗淡,而引起社会人士之注意,截至最近,关于报刊文字已达450余篇之多。”由此可见,在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的积极倡导和影响下,国人的寿险理念有了很大的改观,渐渐深入人心,一度扭转了中国学术理论界对保险学术研究不够重视,保险专业书刊不多,以及社会民众漠视保险的状况。民族寿险业借以有了飞速扩张,进入中国近代以来民族保险业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发展势头直到抗战爆发遭到破坏而被迫中断。

呕心沥血编制保险年鉴

在张似旭看来,造成中国保险业落后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保险业界尚未建立起系统的调查统计工作,各保险公司的历年营业状况,没有准确的统计资料可资借鉴,因而保险公司各自为政,在业务上盲目竞争,业务水平停滞不前。其结果是大多数民族保险公司朝兴夕废,很难长久。不建立保险统计工作不足以振兴民族保险业,不依靠科学管理不能够与外商保险公司相抗衡而挽回利权。

1934年7月,张似旭以“阐扬保险学理与搜集业务材料”为宗旨,指定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的年轻编辑沈雷春主持编辑年鉴事宜,并在各方面鼎力支持,勤于指导,初稿出来后为之作序勉励,促成壮举。

经半年的艰辛努力,1935年3月,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保险年鉴——1935年《保险年鉴》问世,由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出版发行。张似旭在序言中客观评价云:“虽不能尽善尽美,然在我国保险业中,尚属不可多得之参考材料。盖保险与国民之关系已日益深切,保险年鉴之披露,实足以增进国民对于保险业之了解与信赖”。

张似旭为《保险年鉴》撰写的序言

1935年《保险年鉴》全书共分四篇,上篇为保险概论,中篇介绍了世界各国保险概况,下篇为中国保险业概况,附篇刊载保险法规条款、保险契约、保险同业公会章程、保险公司章程以及保险书刊论著等内容。全书较完备地汇辑了中外保险公司的业务纪实,对全国中外保险公司的设立、注册年月、年限、资本、董事、监察、总分公司所在地及职员姓名,代理处所在地及代理人姓名,资产负债、损益状况等,均有翔实记载。这种规模宏大的系统史籍,概览了当时中外保险业的全貌,不仅在当时被誉为“保险界的向导、被保险人的顾问和研究保险学者的津梁”,而且为业界后继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沈雷春、曹鹏等人的不断努力下,《中国保险年鉴》自1935年至1938年,先后出版4册。因为抗战爆发,上海被日寇攻占,各个保险公司均撤到后方,数据实在难以收集,因此自1939年之后就再也未出版。《中国保险年鉴》堪称当时中国保险界的百科全书。

发起者张似旭的生平

1900年,张似旭出生于广东省饶平县隆都白水湖乡,早年毕业于汕头市华英学校,随后留学美国,获宾夕法尼亚州哈佛福德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及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1924年回国,在天津英文《华北星报》(the North China Star)任记者、编辑。后出任东吴大学任教授。1927年,任外交公署驻沪办事处特派员一等秘书。旋任上海民国新闻社总编辑。

抗战爆发,上海既是血与火的军事战场,又是笔与纸的文化战场。在这个文化战场上,张似旭主编的《大美晚报》独树一帜,以编辑报道抗日信息和言论著称。1932年12月,宋庆龄、蔡元培、鲁迅、杨杏佛、王造时等人发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开展谴责法西斯、宣传抗日救亡,反对蒋氏独裁,积极营救进步人士等一系列活动,张似旭利用《大美晚报》积极予以报道。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仅存在了半年便被国民党当局诬蔑为“非法组织”取缔了。民保同盟未做理会,仍旧与当局做着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当局开始使用其一贯的流氓伎俩,让以暗杀为主业的特务组织蓝衣社出头,开始进行有预谋的暗杀活动。1933年6月,杨杏佛总干事首先被蓝衣社特务暗杀于上海街头。上海的空气立刻变得紧张起来,一时间阴云密布、人心惶惶。张似旭对国民党当局的倒行逆施很不满,在他拿到一份暗杀名单后,毅然将这份名单在发行量和影响力极大的《大美晚报》中英文版首要位置作了刊登。这份绝密“勾魂单”一经面世,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的引爆,无疑是对暗杀组织的莫大讽刺。一时间舆论哗然,举国震惊。

1937年11月,日军侵占上海,同时接管设在公共租界里的国民党的新闻检查所,宣布所有的中国报纸都得接受检查,上海沦为“孤岛”。《大美晚报》由于注册在美国,成为不接受日军新闻检查的两家中文报纸之一,实际上成为宣传抗战的重要论坛。张似旭作为中文版发行人和出版公司经理,为了扩大受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宣传抗日,同年12月1日,《大美日报》社又发刊中文《大美晚报晨刊》,一日两刊,“迅捷敏快”地揭露日本的侵略暴行,积极报道抗日救亡活动,给予民众以抗日的信心和勇气。1938年,为扩大影响,他又创办《大美画报》,邀请原《良友画报》创办人伍联德和赵家璧担任主编,图文并茂,直观报道抗日战争,宣传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八路军、新四军。《大美晚报》的抗日立场使日军、汉奸如芒刺在背,怀忿于心。

1939年夏,汪精卫到上海后开展了所谓“和平运动”,他的卖国投敌的活动,受到上海舆论界的一致谴责,其中以《大美晚报》尤为突出。“76号”奉日本主子之命,先派人去疏通收买《大美晚报》,未能奏效。软的不行,特务们改用硬的,去打砸《大美晚报》报馆,企图打一儆百,压制舆论。“76号”特务曾先后两次冲砸《大美晚报》馆。经历磨难的张似旭不改初衷,在报纸上更加严厉地揭露谴责日伪丑行。“76号”给张似旭寄去子弹两粒相威胁,但张似旭并未退缩。

1940年7月1日,汪精卫傀儡政府发布对上海83名抗日爱国人士的通缉令,张似旭赫然在列,亲友和同事们一再劝他迅速离沪暂避,他却不以为然,“转惓惓以同人之安危为念,而不欲独善其身”,照常坚守岗位,表现出凛然的爱国正气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1940年7月19日下午,张似旭被日伪特务杀害。

中华人寿保险协进社通过不懈的努力,悉心毕力用多种形式不同手段,普及推广保险知识,宣传传播保险文化,开展保险学术交流,为保险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国保险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