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重新认识马未都

发布时间:2019-01-25 11:40:33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林九江

知道马未都,还是前些年在电视中看到。大概的印象就是马未都先生比较擅长鉴定瓷器,以为他是一个瓷器爱好者,或者说,是瓷器鉴定者,是瓷器经营商。不知何故,马未都先生不怎么在北京电视台露脸,比如说,十分红火的北京台的瓷器鉴定节目中,好像马先生从未露脸。隐约记得还是几年前,在广西等外地台的文化节目中,看到过马先生的畅谈文化节目。

几周前,去书香家园翻阅书籍,偶然看到了马先生的《醉文明》,一共五册,悠然之中,也就十余天,居然读完了全部五册。合上书本,仍然掩盖不住书中散发的浓郁文化墨香,还有锁不住的亮点和闪光点。当然也对马未都先生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更是要对马未都先生刮目相看。

一是瓷器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瓷器是历史的产物,因此瓷器也一定会留下不少历史的记痕。其一,瓷器本身的烧制质量与时代有关,从早期的陶制品,没有釉色,到后来的明清开始有了完美的釉色;其二,再从瓷器的颜色而言,有一种逐步提高的过程,比如:一件瓷器逐步将其中的杂质淘汰,从颜色角度,将其中的黑色等杂质逐步去除,使得瓷器的颜色逐步趋白,只有到了清朝康乾盛世的瓷器,才有了高质量的白净瓷器;其三,从瓷器的文化气息来说,瓷器上的图画也反映了时代的特色。例如:瓷器上画的龙,康乾盛世之时,龙的形象,既威严又自信,既腾跃又昂首,龙爪强而有力,到了清朝末期,同样是龙的形象,既羸弱又自卑,既低迷又萎靡,龙爪弱而无力。总而言之,从战略层面分析,瓷器发展的曲折与时代的迭荡有着十分紧密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相对品质较好的瓷器,同样是官窑,应该更多出现在康乾盛世,而不会出现在光绪宣统没落时代的。

二是官窑产生的历史阶段性。在阅读马先生此书以前,一般认为,以为各朝各代均由官窑,也有民窑;实际生活中隐约感到,好像远古时代官窑少一点,近代则官窑多一点。然而,究竟何时开始有了官窑,并没有明确的概念。马先生的这本书回答了这个问题。真正意义上所谓的官窑只是从明朝以后才有的概念,又以清朝最盛。无独有偶,我邀请公司的专家介绍瓷器,也是要求专家以明清为界限,而不是介绍跨越所有时代的瓷器。这种巧合与平时积累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当然平时的学习,并没有系统的瓷器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这个概念的建立,起码以后人家拿出一个汉代的官窑制品,你是不会犯傻相信的,也不会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是和田玉的质量与明清朝代的关联。从马先生的书中介绍来看,和田玉的物件,如果是明朝以前的,无论其文化内容如何,它的玉质质量却不太好,主要原因是真正的和田玉不能从新疆和田地区运输出来。而到了清朝以后,由于康熙等皇帝热衷于和田玉,从而打通了通往和田的交通,大量的优质和田玉能够从新疆和田运送出来,这样工匠就有了可以施展才华的器料,因此从清朝开始,一些和田玉的玩件,玉石品质有了极大提高,其质量也远超过明朝等前朝前代。归纳起来,表面上看把玩古玉,似乎成本很高,而实际上,如果仅收取明朝以前的古玉,其内在的玉质质量未必很高,理论上讲,其花费的成本也就有限,因为仅玉质本身的质量而言,肯定比不上当代的品质。即便是明清的古玉附加了一定的文化历史印痕,也未必贵到哪去。从这个角度出发,有条件时不妨适当玩点古玉,既有文化的沉淀,又无过高的代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明知的选择。

四是方型瓷器永远超过圆形的难度。在看马先生这本书以前,从北京台理财节目中,关于瓷器了解到,“站着的比坐着的贵,坐着的比蹲着的贵,蹲着的比躺着的贵”。而方的器型比圆的器型贵则是从紫砂壶制作中了解到的,没有想到,陶瓷本是一家,瓷器的制作也是同理,方形的器型要比圆型的难以制作,难以成型,难以烧制,成品率也就低不少。由此可见,在同等条件下,也就是说,从“站到坐到蹲到躺”的同样条件下,方的器型要比圆的器型制作难度高,价值也就大一些。当然,再往深层次探索,如果虽然是方器型,但是,如果是不完全规格的正方形。比如,是菱形的,是扁方形的,是六边形的,是八边形的,则更为难得,更加难以制作,更有收藏价值。据史料记载,辽代瓷器中有方形的盘子,是仿契丹日用木器造型。明代嘉靖期间方形瓷器比较流行,是受道教影响。清代方型瓷器及多边型瓷器更加广泛、精美。

五是外销瓷器的外形主要特点和清朝后期的阶段。知道外销瓷器,主要是从媒体上了解的,也就是太平洋、印度洋某海域找到了历史上漂洋过海的沉船,然后,从沉船上发现了大量以往运往海外的瓷器,这也是我对外销瓷器了解的消息来源之一。外销瓷器,欧洲的博物馆收藏很多,国内较少收藏和展示。赠送外国元首、使者的,可以达到官窑水平;其他通过贸易、订购渠道输出的外销瓷,应该属于民窑范围,水平不够高。回到马先生的介绍,应该是清朝以来,特别是清中期以后,按照国外的要求,结合中国的文化特点,烧制的一些瓷器。这些瓷器,虽然是中国的工艺,但是,瓷器的器形、瓷器的图案、瓷器的配套却是西方或外国的样式。这种外国人对瓷器的喜欢,跃然体现在外销瓷器的面貌上。依如马先生笑谈,这种外销瓷器有点像现在的加工贸易,“三来一补”,是“来样加工、来图加工”的,因此,在中国传统的瓷器上,附上了大量西方和国外的要素。因此,这种外销瓷器与中国传统的瓷器有很大的区别,说的好听点,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说的难听点,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去鉴赏,看上去有点“不伦不类”。而恰恰因为,这种外销瓷器,发展的历史较短,加上式样上的突破,反而收藏的价值不如中国传统的瓷器。在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意大利画家郞世宁是一个杰出的代表,他既有浓郁的西方画派的风格,也对中国文化独有情钟,体现了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总之,我加深了对郞世宁画家的认识。

六是各种制作瓷器款识的多样化。关于款识,原先的认识,只知道官窑和民窑,其他款识知之甚少。而实际上,款识除了官窑以外,还有官制一说,还有寄托款,即后代仿前代,还有内务府制等各个层次,还有皇帝的名号款识,比如,道光皇帝的私家堂款,叫“慎德堂”,这是他自己的名号。这样说来,关于款识也不是就官窑和民窑两种,而是多层次、成系统的。这样的了解对以后的收藏是十分有好处的。官窑固然好,只是数量少且价值大、价格高,未必有机会、有实力去实现收藏。但是,现在了解了这么多的款识,只要有机会,还是有可能实现梦想的。因为官窑以外的精品仍然是有收藏价值的,而且价格也不一定很高,文化内容和历史留痕却一点不少。因为,对于瓷器款识的了解,或许有机会捡个大漏,捡个官窑以外瓷器的大漏。

值得自豪的是,以上读书笔记的形成,只是拟了个提纲,然后,挥毫一蹴而就,期间并未再打开马先生的五册“醉文明”,可见马先生的书,于我而言,已经认真研读,了然于心,已经血浓于水,消化肚囊也。

(作者单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