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发现问题是思考的开始

发布时间:2018-11-16 10:37:19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作者:(日本)狩野未希

翻译:陈娴若

出版:江西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7年4月

定价:36元

□刘英团

“现在这个时代,在工作或学习上,要将事情做好,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就是思考的要诀”(松浦弥太郎《思考的要诀》),但学校里的老师教会我们写作、数学、物理、化学、社会、还有英语等课程,却没有教会我们如何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对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提出自己答案。在《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中,日本庆应义熟大学、圣心女子大学、商业突破大学讲师狩野未希以哈佛大学的教学方法为辅助,结合东方国家与欧美国家在教育模式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将学校没教过的“彻底思考能力”具体方法化。

“犯下最大的恶的是无名之人,即那些拒绝成为人格的人”,而“最大的为恶者也是那些人,他们因为从不思考所做的事情而从不记忆,而没有了记忆,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他们”。正如犹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在《反抗“平庸之恶”》,又译《责任与判断》)中所言,“平庸之恶(Evil of banality)的悲剧根源,就在于丧失思考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我分裂” 。狩野未希认为,一个人必须通过“认真彻底的思考”来省察自我,就像老加图(马尔库斯·波尔基乌斯·加图)说的那样,“不参与任何事情时,我最活跃;独自一人时,我最不孤独”“即便整个世界堕落”,或者“与我为敌,我仍然坚持自我的正确性”。

思考是一种理性和智慧的判断(或实践),是一种知晓轻重缓急的权衡。认真彻底的思考既是对抗世界并与自我交谈所自我形成的一种检验、拷问,也是勇敢做出“信心的一跃”(索伦·克尔凯郭尔),“对于人类来说,思考过去的事就意味着在世界上深耕、扎根,并因此而安身于世,以防被发生的事情——时代精神、历史或简单的诱惑——卷走。最大的恶不是根本的,而是没有根基的,因为没有根基,它就没有界限,于是它能够到达无法思虑的极端并席卷整个世界”(汉娜·阿伦特)。其实,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思想,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独立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的能力,这也是狩野未希所一再强调的“批判性思考”。

扎实并独立的批判性思考指的是“不流于他人的想法,自己认真思索意见的思考方法”。它的最大魅力在于,我们既要对信息本身和他人的意见“谨慎判断”,对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须“慎重思考”。在错综交织的世象中独立思考,最重要的是思辨,以及厘清“懂”与“不懂”之间的关系。狩野未希认为,这里的重点不但在于养成“先思考再行动”的习惯,更在于“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比如,彻底思考该“信息”的内容,以及“用崭新的观点获得不同角度的看法”等。需要强调,不论是“不可忽视的观点”还是“外部人员的观点”,考虑其他观点时不要有“他人的观点比自己的观点好(或差)”等优劣之别。

独立思考需要阅历和经验的帮助。在《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中,作者仅用“三个步骤”就呈现了哈佛大学所提倡的“自我意见建立法”:首先,确认对“一件事”所“已理解的部分”,并厘清“不理解的部分”;其次,通过查找数据等方法来解决“不理解的部分”,并付诸行动;最后,“谨慎判断事物是非”(这是一个“思辨”的过程),以“批判性思考”确立“自己的意见”。狩野未希认为,批判性思考中最重视“根据”。“持有意见和想法”的大前提是必须要有根据,“没有根据就说结论”是“讨论中的大忌”。从现实看,习惯互相交换意见的欧美人,最热衷于就是“结论—根据”这一组合,因为意见或想法如果没有“好的”根据支撑,就完全没有说服力了。

发现“问题”是“思考”的开始。事实上,也只有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所获得的知识,才能融入我们的思想体系,成为整个思维体系的一个鲜活部分,并与整体保持一种完整、坚实的联系。狩野未希认为,“重视的事”往往藏在“无法接受”或“有点意思”的地方。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所言,“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一般来说,有疑问,就要寻找出原因。从实践看,“思考”还应成为一种习惯。只有平时多实践,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有说服力的创新意见了。反之,没有经过缜密思考的意见,既不会受到其他人的信赖,也不会有影响力,更无从达到任何的效果。

“独立思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本能里。人类的头脑,也具有天然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到文明。而最成功的人,也往往是最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狩野未希根据哈佛大学所倡导的自我意见建立法则和批判性思考,所提出的“为意见找根据”“区分事实和意见”“推敲自己的想法”等诸多实践方法,不但会使或有助于人们学会真正的“独立思考”,其确立的“自我意见建立法三步骤”更适用于任何领域,并使人的大脑时刻保持清醒,随时随地地提出真知灼见,或发表出与众不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