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探访乌镇互联网医疗

发布时间:2018-11-14 10:54:40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王方琪

11月7日至9日,伴随着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乌镇互联网医院和乌镇互联网国医馆再次成为被世人关注的焦点,让人们领略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独特创新。

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医院

乌镇互联网医院坐落在乌镇虹桥路23号,这是一家充满科技感的医院。一楼大厅宽敞明亮,专门有工作人员介绍这家医院的运作模式。据悉,这里每天都要接待许多来访的各界人士。

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立于2015年12月7日。在这家医院看不到拥挤的患者,也看不到疲惫不堪的医生和护士。然而成立3年来,这家医院已经累计提供6.9亿人次医疗服务。

工作人员介绍说,乌镇互联网医院通过互联网连接全国的医生和患者,成为全国第一个大规模实现在线复诊、第一个实现电子病历共享、第一个实现在线医嘱与在线处方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开启了“互联网+医疗”的全新模式探索。

当年12月1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心血管专家王建安,在线上为复诊患者黄女士开出了乌镇互联网医院的首张电子处方。两天后黄女士在家中收到了由国药集团配送的药物,宣告乌镇互联网医院正式形成“健康自诊-精准预约-在线问诊-远程会诊-在线复诊-电子处方-在线购药”的健康医疗服务闭环。

乌镇互联网医院推出“团队医疗”服务,以“大专家带小专家”的方式,在医生间建立协作关系。即由知名的学科专家带头,组建跨区域、跨机构的专家团队,对患者进行自助式管理。在提升医生个人能力的同时,缓解无序就医乱象。吸引包括彭淑牖、廖万清、陈洪铎在内的诸多院士、医学泰斗、学科带头人纷纷加入。

2016年8月,湖南患者安女士,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找到了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的曹学兵。安女士8年前罹患了一种“怪病”,在盛夏里一半身体汗如雨下,一半身体滴汗不出。长久以来,安女士的病症始终没能确诊,也没得到有效治疗。在乌镇互联网医院,曹学兵断定,安女士罹患的是“交感神经异常”。

乌镇互联网医院已同全国30个省份的2700多家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深度连接,为全国覆盖160余个科室的26余万专家、7500组专家团队开通在线诊室,方便其在线提供预约挂号、在线问诊、远程会诊、医患沟通等医疗健康服务。以乌镇起点,乌镇互联网医院在广州、深圳、四川等全国19个省市落地分院;协助上海华山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117家医院建设互联网医联体,打通了全国700多家大型医院的转诊通道,连接起了1187多家医联体成员单位、5850多个基层卫生网点和20000余家药店,实现全国范围内医疗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

据介绍,乌镇互联网医院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两项原则:一是坚持不做首诊,仅开展常见病、慢性病的在线复诊服务;二是坚持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建设互联网医院。

2016年,全国掀起互联网医院建设热潮,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和好大夫、丁香园等互联网医疗企业纷纷入场。据《2016互联网医院白皮书》显示,仅至当年11月,全国互联网医院已达36家,“互联网医院爆发元年”由此诞生。

如今,乌镇互联网医院还把服务前置,为签约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在现场,工作人员开启了远程健康管理师的通话视频,为参观者提供健康管理的咨询服务。

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表示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并将允许在线开展的医疗服务范围限定在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乌镇互联网医院从浙江的地方探索,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

“国术”也能上网

在乌镇互联网医院旁边就是乌镇互联网国医馆。乌镇互联网国医馆于2017年11月25日开馆,当日开出第一张基于智能化辨证论治的中医电子处方。

这一天,嘉兴市南湖区七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卢昌鸿,通过乌镇互联网国医馆云诊室,与国医馆的主任中医师陈可儿进行会诊,借助“华佗智能医生”——悬壶台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为前来就医的汤先生提供了中医远程会诊服务,开出了首张中医电子处方。

记者在乌镇互联网国医馆参观时看到,这里的就医大厅宽敞明亮,里面设有“国医、国药、国技、国礼”四大服务体验区,集中展示了中华五千年的中医药文化、中医流派传承、各省市道地药材、智能中医创新应用,以及中医药在“一带一路”中的国际文化输出。

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总面积达到4500平方米,以“中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为创新主题。作为全国首家互联网国医馆,这里不仅有名老中医坐诊,为桐乡百姓提供中医诊疗、中药汤剂、膏方与中医养生等服务,通过微医平台,还能实现远程中医会诊。

“我们希望借助乌镇这个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将乌镇互联网国医馆建成‘中医药+互联网’的服务体验基地、国家互联网名医名方传承平台、全国道地药材的质量认证及溯源中心和‘一带一路’中医文化输出的世界窗口。”微医创始人廖杰远说。

记者在参观时正遇到主诊医师张洪在云诊室为一位泰国患者做远程诊疗指导。泰国一位20岁的女患者因运动不当造成背部损伤,当地医生拿捏不准,于是向乌镇互联网国医馆求助。张洪根据当地医生的描述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泰国这家中医诊所的负责人林丹乾是泰国中医师总会会长,他通过云诊室向记者介绍说,泰国中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移民移居南洋,中医也随之传入泰国。清末及民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移民不断涌向南洋谋生,中医在泰国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仅华人社会广泛使用中医治疗,当地泰国人也开始接受中医。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鉴于泰医和中医在泰国传统医学中的独特作用和地位,泰国政府开始重视传统医学。在泰国当地华侨的推动下,中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兴办中医教育、推进中医准入制度、增设中医医疗服务、开展中医学术研究,越来越多的人接纳了中医药。

当天,乌镇互联网国医馆也与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会长林子强、菲律宾注册中医及针灸师学会主席郑启明远程连线。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海外对中医的了解越来越多,“常常遇到西医治不好的病人来求诊中医,这些疑难重症的诊治对我们海外中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郑启明表示,如果互联网把中医药的会诊、教育、管理和发展等相结合,能够推动中医药在海外向更高层次发展。

乌镇互联网国医馆总设计师倪荣希望,“中医药通过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创新融合,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让中医药能够通过互联网真正走向‘一带一路’,让国医、国药实现全球共享。”

据介绍,互联网+中医落地乌镇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关系很大。

2015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卫生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推动医院就医流程信息化再造,以智慧医疗推动就诊秩序优化,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同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意见》,要求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信息产业,推进中医药信息系统建设。2017年2月,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印发《浙江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中医药智慧医疗,全面推进数字化中医院建设。同年5月,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看中医减少跑”活动方案》,要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中医医疗机构内部医疗服务流程进行智慧化改造,通过线上服务,畅通中医门诊诊前、诊间、诊后信息化环节,完善服务体系,逐步减少挂号、缴费、取药、取单、检查检验等环节的跑动,实现看中医减少跑。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中 提出的“到2020年,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以及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具备相应的医疗康复能力”目标。

乌镇互联网国医馆踩在了中医药发展的鼓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