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丁传喜:文学是灯

发布时间:2018-08-03 10:18:11    作者:陈国庆 方磊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陈国庆 记者 方磊

“作为一个从事保险业的业余文学爱好者,我会用我的这支拙笔,把保险业的飞速发展,把我们保险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工作风貌,尽量用文学的形式生动地反映出来。文学,是一盏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点亮我们的心,点亮我们的梦想,点亮我们的岁月,点亮我们的思想。”丁传喜说。

曾经历近二十年保险职场奋战的丁传喜,对于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有着深切的了解,对职场中各种风云玄机有着深刻的领悟,对各色人物的潮起潮落有着深邃的观察。他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职场风云》就生动地反映了保险业的改革。这部32万字的长篇小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荣获第一届中国金融文学奖。他的第二部文学作品是2012年创作的25集电视剧剧本《我们都爱你》。该剧本于2013年11月获得第一届金融新作奖;2017年12月,他创作的《临终》获得第三届中国金融文学奖中篇小说提名奖。

有人说,丁传喜是大器晚成。“我觉得自己根本不是什么大器,也谈不上有什么成就,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业余撰稿人,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67岁的丁传喜毫不懈怠,步履匆忙。“我正在创作一部反映苏中农村的长篇小说。这些年,故乡的山水,故乡的父老,总在我眼前浮现。我想抓紧时间,写写父老乡亲的命运变迁。从土地改革写起,一直写到今天。”丁传喜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丁传喜近照

“梦想需要文学来点亮”

“文学是灯,牙牙学语之时便开启了我懵懂的心智。”丁传喜说,“人心的幽暗之处需要文学来点亮,人生的许多梦想需要文学来点亮,艰苦岁月里蒙上的阴影需要文学来点亮。在我的求学过程中,也被文学点亮过。它是一盏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丁传喜的笔名苏中泰,和名字似乎一点也不搭界,让人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我是江苏泰兴人。”丁传喜一语道破。

1951年7月,丁传喜出生于江苏泰兴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上小学时,就酷爱文学,但家里穷,买不起书。他便向村里的一位同学借,《西游记》、《聊斋志异》都是这个时期在课堂上偷偷读完的。至今他还记得上四年级时的一个下雨天,他正把《水浒》藏在课桌下偷看,数学老师走过来,夺过小说,便向窗外扔去。“雨越下越大,被罚站的我,望着窗外被淋湿的书,心疼不已……”。

回家后,爸爸又批评他,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重病在身,你妈去世早,爷爷奶奶年龄也大了,妹妹又小。你还不懂事。学习要不偏科,才能考上初中,将来才有出息。今后不准再看那些没用的杂书。”“父亲的一席话语,如箭镞一般,扎在我心头,我流泪了。从此,我把文学梦默默地埋在心里,开始认真学习数学。各门功课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小学毕业,丁传喜以东半县第一的成绩考取了位于县城的泰兴中学。这是全县唯一的省级重点中学。“据说,泰中还有图书室,有不少文学书籍。我高兴地想,到了泰中,天高皇帝远,爸爸也管不着了,可以好好地看一些文学书籍了。”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的梦幻。他的父亲说:“上泰中,好是好,但离家太远,要寄宿,要交伙食费、学费,一个月要十多元钱呢。算了吧,就上长生中学吧!”

长生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离家约一公里,条件简陋。幸运的是,丁传喜去就读时,该校来了一位教语文的刘老师。该老师虽是“右派”,但教学水平高。他见丁传喜作文写得好,挺喜欢他,有时还和他唠点文学。“刘老师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次,刘老师说作家孙犁最近出了一本《白洋淀纪事》,黄桥书店有卖的。“当时,我正痴迷与沉浸在孙老的《荷花淀》里,闻此,便向爸爸要钱。爸爸把家里仅有的两元钱给了我。我高兴坏了,立即去黄桥,买下了一本油墨飘香的《白洋淀纪事》,如痴如醉般的品读。”

生活是残酷的,书买回家的第三天,丁传喜的爸爸便去世了。从此,16岁的丁传喜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我知道了我要去的方向,只要带上全部的执著和坚强,就能无限接近梦想。”

1970年11月,丁传喜应征入伍,来到了哈尔滨空军飞行学院。

“文学是灯,是我成长之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丁传喜高兴地想,这次可以放开手脚,追寻文学梦了。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文学期刊和书籍,并在调到学院政治部宣传科后,开始了文学创作。投稿当然是悄悄地进行,但退稿却躲不过领导敏锐的眼睛。领导找他谈话:“你是政治教育干事,任务繁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那时流行一句话:“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丁传喜明白领导的苦心,必须摆正工作与业余爱好的位置。“从此,我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工作上,经常加班加点地给领导写讲话稿,写政治教育材料……”。

“我没有放弃我的热爱,而是挤出时间阅读名著,汲取营养。记得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的扉页上题记是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丁传喜说,“这两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我初次领略到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追梦保险舞台,文学依然是亲密的伴侣”

“追梦保险舞台,文学依然是亲密的伴侣。”丁传喜说。

“我对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着很深的感情。1993年我转业时,转业军官安置比较困难。但因为我能写材料,北方航空黑龙江分公司和中国人保哈尔滨市分公司争着要我。我是空军出身,虽然在航空公司专业更适合于对口,但在听了中国人保哈尔滨市分公司领导谈论关于保险业的美好前景,我动心了,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中国人保。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从转业到退休,再到返聘,我在保险业一共工作了二十三年,方方面面都收获颇丰,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学识涵养等都有了较大提高。”

丁传喜转业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先后在哈尔滨市分公司和黑龙江省分公司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繁忙。由于多年历练,丁传喜写公文轻车熟路。他给领导写讲话,不仅有大局观和领导视野,而且接地气,鼓士气,领导很满意。他虑事周密,会议组织有条不紊,并注意当好领导参谋,被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评为2004年度全省政府系统优秀政务工作者。丁传喜在担任机关党委副书记期间,在省公司总经理室领导下,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省公司机关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他撰写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经验材料,在2001年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党群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丁传喜经常深入基层,认真调研,积极思考,先后撰写了《哈尔滨市分公司制定挤水分上效益的十条措施》、《哈尔滨市分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又上新台阶》、《哈尔滨市分公司狠抓作风建设》等十多篇颇有推广价值的文章,被总公司《保险信息》采用,个人被评为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1993年度优秀信息员。在他担任省、市分公司办公室主任期间,还组织编发了省、市公司《保险信息》内部刊物共400多期。他积极撰写保险新闻稿件,在《中国保险报》、《黑龙江日报》、《生活报》、《黑龙江晨报》、《哈尔滨日报》、《新晚报》、《消防与保险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各类保险新闻稿件50多篇,他在《黑龙江保险报》和《消险与保险报》上发表的以保险为题材的《今夜月儿圆》等小说得到了保险公司干部员工的一致好评。在1994年度人保系统新闻竞赛中,他获得哈尔滨赛区第一名的好成绩,被评为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1994年度全国保险新闻宣传优秀工作者,他还被国务院军转办《军队转业干部》杂志社、《黑龙江工人报》、《消防与保险报》聘为特约记者。

丁传喜心中日渐焦虑,虽然所写的各种公文几可等身,但文学作品却不多。这迷人的文学梦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虽然他的文学梦又蠢蠢欲动,但他清楚地知道,摆正工作与爱好的关系,工作应该始终放在第一。

终于等到了退居二线,曙光乍现。丁传喜想,现在是圆梦的时候了。他自知夕阳已至,时不我待。

2011年,丁传喜退休。黑龙江省保险学会返聘他担任《黑龙江省志·保险志》副主编、总撰写。他一开始不想去,想一心一意地圆自己的文学梦。“学会领导三顾茅庐,盛情难却,况且人保公司曾是我的衣食父母。”丁传喜欣然从命。于是,圆梦之旅又变成了业余爱好,不能成为专职。由于工作出色,较好地完成了该志终审稿,被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评为“黑龙江省地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被黑龙江省政府聘为黑龙江省志书终审专家库专家。

“在生活和工作中积淀,在学习和创作中升华”

“我坚持文学创作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爱好使然。上小学时,我就酷爱文学,现在虽然早已年过花甲,但热爱文学的热度未减。正是这种爱好,始终激励着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二是有一点使命感。我觉得目前反映保险业历史,反映保险业改革和发展,反映保险人工作和生活的文学作品还较少,我想有所作为!”

2006年3月,丁传喜退居二线。“从这时起,我开始构思创作长篇小说《职场风云》,于2007年底完成初稿。后又几经修改,于2010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本书的编辑――作家出版社编审、编辑室主任刘英武对此书给予了充分肯定。”

谈起创作《职场风云》的动机,“我在人保工作了13年。这13年,是保险业剧烈变化的13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保险业经历了一个大变化、大重组、大发展的凤凰涅槃式的历史性过程,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无疑是浓墨重彩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觉得,有必要去描绘这一历史进程,生动地还原保险职场中的各种人物和场景,传递正能量,为讴歌蓬勃发展的保险事业尽一点力,同时也可以练练笔,防止老年痴呆,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充实。”丁传喜回忆道。“创作此书时,我拟定的书名为:《大风起兮》,出版时,编辑考虑到市场因素,将此书改名为:《职场风云》。”

丁传喜创作的长篇小说《职场风云》,以发生在l999年--2000年期间的金融保险业改革为背景,以国泰保险公司D省分公司和驻在地的K市分公司合并为主线,生动地描绘了省、市公司合并过程中,以国泰保险总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周威、D省分公司总经理朱大捷、K市分公司副总经理芦万里等人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坚决反对腐败的既平凡又崇高的人物形象。小说直面当代金融战线的改革,通过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竞聘上岗、扶贫解困等一系列事件,真实地反映了改革的迫切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深刻地揭示了各式人等在改革和发展大潮中的各种心态和欲望,揭示了人性中善和恶的双重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文学是灯,它溢出的零星灯火点燃了无数人的生命。同时它是指路的明灯,即使只施舍幽暗的灯火,也让人们有希望去寻找光明的大门。”

丁传喜的第二部文学作品是2012年创作的25集电视剧剧本《我们都爱你》。这部作品的男主人公身份是中国银行某支行行长。一位国家一级编剧、“五个一工程奖”和“夏衍电影文学奖”获得者看过该剧本后,认为该剧本“创意和结构非常好,剧本不错。”2013年11月,该剧本在“第二届中国金融文学奖”评选活动中荣获“新作奖”。该剧本还被北京市文联选中,参加了北京市文联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首届剧本推介会。黑龙江省广电局、哈尔滨市广电局、扬州市广电局以及上海某传媒公司也对该剧本给予了高度肯定。

哈尔滨的冬天银装素裏。丁传喜正站在窗前,望着马路对面屋顶上的积雪沉思,忽然接到了福建省文联的电话,说:“您创作的电视剧剧本《让太阳飞》入选福建省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库2014年度影视剧本征集活动‘入围项目’……”丁传喜心中有些激动,“自己在践行文学梦的曲折道路上终于又前进了一步。”

此后,丁传喜的创作激情如火山般迸发,接连创作了中篇小说《临终》、《消灭爱情》,短篇小说《走进生命深处》、《少校轶事》,散文《2014,我的梦》、《中秋月圆》、《老乡》、《抬轿》、《改名》等,接连发表在各种文学刊物上,受到读者好评。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立体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作为一个业余文学创作者,首先应该扎根于生活,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热爱工作,熟悉生活,熟悉各种事情,熟悉各种人物。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文学创作应该努力为人民服务,坚持积极向上的取向。文学作品应该接地气,有朝气,扬正气,激情充沛,生动深刻,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言辞间的丁传喜激情四溢,“保险业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十分广泛,改革开放后的保险业发展又非常迅猛,这些都在较大程度上开阔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阅历,使我生活的厚度和高度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我熟悉社会各界,熟悉各种事情,熟悉各种人物,加强思想积累、素材积累和知识储备,进而进行文学创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文学是灯,指引我前行的路。我还是一个业余级别的作家,‘坐’在家里写作,更多的还要在生活和工作中积淀,在学习和创作中升华。”丁传喜谦逊的言语间,更多的是对于未来的憧憬。

一语中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积淀,在学习和创作中升华。”

——丁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