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入定型关键期

发布时间:2018-07-04 10:01:10    作者:康民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康民

“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未富先老,而是未备先老,我国应当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让养老金制度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占据支柱性地位。”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名誉会长华建敏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全国养老金高峰论坛上作上述表示。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养老金制度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初步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养老金制度框架,保障水平连续十五年不断调整,有效化解了人民群众的老年经济风险,确保他们切实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表示,目前中国特色养老金制度框架已基本建成。据胡晓义透露,截至今年4月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这为实现人人享有养老金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论坛上评价道:“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转型,但目标仍然模糊,结构严重失衡。”

面对问题,首届全国养老金高峰论坛的现场嘉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总体而言,他们普遍认为:应尽快筑牢养老保险三支柱,加快实施顶层设计以促进发展。首先,全面启动中央调剂金制度,尽快实现全国统筹;其次,应当加快法制法规建设,促进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发展;再次,应当加快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储蓄的试点,总结经验、迅速推广。尤其是拓宽第二三支柱的发展空间,合理引导群众预期,加快提升保险公司等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养老金产品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公信力。

基本养老金定位不准确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养老金分会会长何文炯,在题为“多层次养老金:第一层次是关键”的主旨报告中指出,1990年代,国家就确立了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建设的原则。20多年过去,基本养老金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补充性养老金发展缓慢,需求和供给均显不足,与人们的预期差距甚远。对于养老金领域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学界和业界存在多种解释。

何文炯认为,补充性养老金发展之所以缓慢,政府扶持政策不到位、用人单位内部劳资力量不均衡、补充性养老金业务投资收益率低而缺乏吸引力等都是影响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基本养老金制度定位不准确——具体而言,包括现行制度公平性不足、可持续性令人担忧、制度运行效率不高,有些制度无法保障基本生活,有些制度则偏离了“保基本”的原则。由于基本养老金与补充性养老金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因而基本养老金制度定位不当,可能无法保障社会成员在年老之后有稳定的收入已购买基本生活资料,同时也可能扼杀中高收入层参与或购买补充性养老金的动机和缴费能力。

对此,何文炯提出,要重新思考基本养老金制度的定位,重点是明确养老金在整个老年保障体系中的定位和基本养老金在多层次养老金体系中的定位。据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明确国民的养老金权益和基本养老金制度的定位,优化制度设计,使之尽快定型,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以稳定的预期;二是根据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合理界定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和照护保障三个项目的职责分工,为基本养老金制度“减负”,优化老年保障服务体系结构;三是着力解决动力机制和供给能力问题,努力增强中高收入群体参与和购买补充性养老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规范有序的职业年金(含企业年金)、商业性或互助合作性养老保险市场,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鼓励保险机构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投资回报率。何文炯在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要实现覆盖全民、保障适度、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建设目标,保障适度是关键:只有保障适度,才能覆盖全民;只有保障适度,才能实现可持续;只有保障适度,才能形成多层次养老金体系。

险企助力养老保障改革

养老保险公司承担着社会系统性养老保障职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需要扎扎实实的研究精神和服务态度才能做好各项工作,才能助力我国的养老保障改革。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副会长、平安养老险董事长兼CEO甘为民表示,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险公司应凭借其专业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充分推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以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推进医养结合,丰富保障层次并形成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公司应提升专业、充分研究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我国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特点不断提升设计能力,助力推进养老保障改革。

同时,养老保险公司更应找准着力点,从提升专业能力、优化系统平台、稳健投资、严防风险等方面,积极拥抱金融科技理念,提供创新服务。加大专业系统研发的投入,将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区块链、人工智能、云科技等前沿技术融入养老保险公司的各项服务之中,协助地方政府不断提升其管理和服务效率;养老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打造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融合健康服务中的养老、医药、保险、医疗等多元化服务,真正提供便民、利民、助民的创新服务。

配合职业年金制度建设 积极参与养老保障改革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体系急需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走向定型,其中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至关重要,国家应当加快推进全国统筹步伐,同时尽快从政策上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或职业年金、商业性养老金的不同功能定位。截至2017年末,企业年金覆盖2300万人,后续职业年金和个人税延养老险的相继启动将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面,提升国民整体的生活水平。

养老保险公司在助力职业年金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优势。比如在企业年金的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大数据、设计终身领取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量身定制养老金产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此外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在风险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契合职业年金追求稳健、安全、长期收益的特点。平安养老险年金总监李连仁建议,未来给更多受托人参与的机会,合理分配资金,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合理确定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投资收益目标,以长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给予职业年金参与者自由选择的权利,放开个人的投资选择权。据悉,平安养老险自2015年以来,长期参与国家养老金制度顶层设计,并持续为多地社保经办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平安养老险投入重点资源,持续提升受托服务能力,在系统建设、运营管理、受托资管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效,为高效承接职业年金运作做好全面准备。

此外,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体系急需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走向定型,其中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至关重要,国家应当加快推进全国统筹步伐,同时尽快从政策上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或职业年金、商业性养老金的不同功能定位。

据了解,首届全国养老金高峰论坛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论坛旨在提供跨行业跨部门的交流平台,推动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参加论坛的还有,中共中央委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王尔乘,国家发改委就业与收入分配司司长李亢,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管局局长唐霁松等,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0余所高校与研究机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地社会保险机构负责人和保险业界代表200余人。

甘为民表示,一直以来,养老险公司积极参与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为中国养老金体系完善贡献了力量,特别是在资金管理上,注重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在为养老金增值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服务了实体经济发展。作为商业养老保险公司中的重要一员,平安养老险坚持“科技+资本盈利”战略,发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和科技优势,为实现“幼有所护、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有所助”的健康中国战略作出自身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