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庹国柱:《保险这五年》评析

发布时间:2018-05-04 09:44:35    作者:庹国柱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作者:杜亮

出版:中国金融出版社

时间:2018年1月

定价:50元

□庹国柱

从2013年到现在的这五年,中国保险市场经历了大起的辉煌,也经历了风雨和阵痛。无论是行业定位的提升,业务规模的扩张,业务结构的变化,还是政府对保险业的关切度,保险监管政策的调整,其幅度和力度都是空前的。这些变化和调整是通过很多事情和事件,特别是很多大的事情和事件体现出来的。这些事情和事件,有的令人震惊,有的使人深思,有的给人启迪,有的需要铭记。其中很多也许对中国保险业今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应该以某种方式被记载下来。杜亮作为资深媒体人和保险报副总编辑,将他在中国保险报上近五年里发表的评论以《保险这五年》为名结集出版,是对这五年保险业风云变幻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和极有意义的记载方式,令人非常高兴。

这本20多万字的著作,涉及了五年里保险业发生的所有重大问题,展现了中国保险业这五年中发展的恢宏画卷,从各个侧面解读了这个场面里的闪光浪花和暗流涌动,多方位地评价了那些宏观的政策和微观的经营以及消费者的呼声。当我拜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这五年里的保险业经历的风风雨雨有了一个清晰的回忆和认识。从人大政协委员们每年的两会提案建言到保险监管部门的政策调整,从保险业地位质的提升到保险在扶贫脱贫中发挥的独到作用,从保险业在国内的高歌猛进,到走出国门开疆拓土,从金融改革的深化到保险公司的差异化经营,从对“新国十条”的解读到监管政策和规则的剖析,从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燃事故到昆明火车站暴恐袭击事件,从“互联网+”崛起到险资举牌遇冷,从雷军董明珠的对赌到马云的预言,从泛鑫保代的骗局到浙商财险为保证保险支付巨额赔款等,一幕幕保险业场景,都再次呈现在我的面前。

读者将会在这本评论集里,感受到著者敏锐的目光、宽广的视野和一定的理论素养。对保险行业五年里发生的重要事情和事件,著者配合新闻报道,做出的这些观点鲜明的褒贬有度的评论,充分展示了精辟的分析和独到的阐释。这些评论文字,有一些是随着新闻事件的推进和变化,不断跟进的,通过前后多篇从不同视角的评论,把事实逐步介绍得更加全面,把道理讲得更加充分,也把读者的认识不断引向深入。这些文字,虽然适应报纸的特点,篇幅都不长,但每篇都是既有理论的和实证的依据,又有经济和金融业的广阔背景,还有保险业的深度,既有鲜活典型的事例,又有娴熟于胸的翔实数据。对很多问题,著者从实际出发,引经据典,纵横驰骋,款款道来,哪怕是抨击,也都令人感到亲切和受益。例如对保险的本质,“保险姓保”“监管姓监”问题的多角度阐述,对险资举牌的反思与提醒,对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保险业的奇点和拐点的预测预判,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很多命题和观点对我们有着重要启发,值得长久玩味和探讨。

我也做过几天记者,但大部分生涯是做保险研究和教学。我深知,了解和认识保险这个行业和作为社会管理的工具并不容易,让政府熟悉保险及其多方面的功用也不容易,让千千万万的民众认识保险、热爱保险,视保险为生活必需品更不容易。我们这张《中国保险报》担负着向政府和老百姓介绍保险、推广保险和促进保险业发展进步的历史重任,报纸上的评论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一张报纸的重要元素。就某种意义上说,评论就是报纸的点睛之笔。我们的新闻报道犹如画“龙”,有恰到好处的点睛之妙笔,“龙”就能飞腾起来了。有了好的评论,就有了凝练的观点和鲜明的导向,报纸的精气神就提起来了。所以,任何一张报纸都非常重视评论,选择最优秀的记者和编辑来撰写评论。但是要写好评论也很不容易,比我们做研究写论文还要难,因为写研究论文可以慢慢思考、归纳和推敲,写评论却要求快、准、精。没有博学的理论知识,没有长期的专业积淀,没有犀利的文字功底,是写不好评论的。

正因为如此,您将从本书数十篇短小精悍的评论文字中,集中领略到杜亮作为资深编辑的生花妙笔,也从一个角度领略《中国保险报》作为众多行业报纸中佼佼者的办报风格。这些评论中有的文字可能限于环境和条件,也限于篇幅,只是提出了问题,没有深入讨论,把思考留给了读者;当然,我们不能苛求短短一两千字的评论能解决所有问题。

本书几十篇评论加上后面附录的由杜亮策划和参与采访写作的“十论现代保险服务业系列访谈”,凸显了《中国保险报》代表保险行业发出的重要声音和正确观点,正如著者所说的那样,“十论”的刊发,为“新国十条”的出台制造了声势,更引发行业更深入的思考。事实上,保险业的发展状态和通过《中国保险报》从各个不同层面所做的报道、访谈以及这些有血有肉有思想的评论,加在一起才构成了完整的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舆论,反映了行业的声音,勾画出行业的形象,显示出行业的力量,推动着行业的进步。

作为老朋友,我衷心祝贺《保险这五年》出版,也期盼作者奉献更多的评论作品,更希望我们的《中国保险报》办得越来越引人入胜,独树一帜(作者为首都经贸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