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张鹤艺:蜕变

发布时间:2018-03-16 09:53:46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方磊

成长有烦恼

张鹤艺曾在国外学习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2006年回国,先进入到北京的建国饭店工作,当时任饭店行政楼层前台接待。在工作将近半年的时候发现现有的体制发展与自己的规划不相符,所以有了离开酒店行业的想法。恰逢一个公司面试的机会,就离开了建国饭店。后来进入到一家美国公司,任经理助理。在经历了1年的“白领”生活后,越发的觉得自己与当下环境的不相符,所以萌生了去意。2008年她选择辞职离开。在找寻工作和思考创业的时候接到了保险公司的电话,“因为我在国外被培养了相对比较成熟先进的保险理念,所以内心还是很认同保险的。”张鹤艺并不排斥来到保险企业面试,在经过两轮的面谈后她加入了保险公司。

张鹤艺初入保险公司心怀新鲜与喜悦,然而,作为她的父母却完全不能认同张鹤艺“镀金”海外多年居然去做跑街的保险营销,他们甚至不让张鹤艺和别人说自己的职业,觉得是她在给这个家庭丢脸。“我能理解父母当时的心情,毕竟在当时保险行业在百姓中的口碑并不是很好。但我仍然觉得会有人理解我的选择,所以我跟身边的朋友说了我的选择。”面对至亲的极端反对,张鹤艺并没有气馁。

张鹤艺本以为同龄的朋友能够理解,但是第一位知道她的事业选择的朋友就跟她说“你被人家洗脑了吧,如果你能呆住1年你再跟我说,以后还是别联系了。”这种半开玩笑的话语令张鹤艺倍感伤怀。张鹤艺此时突然想起有业界朋友说过的一句话“保险,有时是个试金石。”“我有点慢慢懂得这句话的深层道理了。”张鹤艺在内心最挣扎的时刻对这句话有了真切的体味。“后来一位朋友在知道我从事保险行业后找到我,希望为她的孩子买份保险。”她这时突然发现保险是每个人必需的,有人排斥还是因为经营和传递他们的人做得不够。或许从这一刻开始,张鹤艺开始了自己在保险营销之中的历练与成长。

张鹤艺从业十年来,成长之路就像是心电图一样。凭借着刚开始的热情,在公司里拿了新人所能拿得所有奖项,登上过舞台,近千人分享自己的选择经验。在收获初时喜悦的同时,也慢慢开始了解寿险业的不易。

回首往昔,曾经的百感交集情境依旧近在眼前。“从陌生电话拜访开始了自己的寿险之路,北京城的东西南北六环外都走过。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也吃过各种亏。从业第三年开始,遇到了自己的瓶颈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的。每天虽然很勤奋的拜访,却没有任何结果。开始怀疑,质问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家人跟亲戚也没有停止过劝解,都劝我离开保险公司,找个他们认为稳定的工作。那一阵子的我其实并不快乐。”

做看似“不是自己的事”

在张鹤艺事业十字路口,沉浮一线间时,她找到她的团队总监,也是她入行的领路人——中信保诚人寿北京分公司李卫红总监。张鹤艺说了自己的困惑与周围人对她的否定态度,她想问李卫红是不是自己真要放弃。李卫红问她,“你真的想离开吗?你真的认为你不行吗?你甘心吗?”“我不想就这么离开”,这是张鹤艺始终没有放弃的一个信念。“我认为,你就是还没找到对的方法,这样吧,你要不介意可以先给我当3个月的助理,我给你开工资,你跟在我身边,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李卫红这话对于当时无所适从的她就像是爬出困境的梯子,“我的内心有着无法形容的暖意。”张鹤艺后来这样形容这句话对自己的受用。

张鹤艺跟着李卫红总监一起工作,“看到了她的工作状态,学习了时间管理,也听到了她面谈客户的技巧,突然觉得,保险原来很简单,我应该也是可以的。于是每天按着制定的时间管理安排,做着重复的事情。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所有的能力与技巧,在这看似简单的事情中,慢慢被磨炼出来。我的销售业绩也渐渐有了起色。每天的安排都是满满的,好像也渐渐找回了当初的感觉。”张鹤艺直到今天,依旧保持着事前安排,事后总结的习惯,每天的早会,客户面谈,日志填写,雷打不动的出勤,这些看似在传统行业里都是简单的事情,在需要高度自律性的保险行业却不是每个人都会坚持的。“也正是这些习惯的坚持,帮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这样体会。

虽然在每天的坚持,也有一些看似变好的状况,但是家里人的不理解仍然是张鹤艺最大的苦恼。“李卫红看出了我的状态,询问我原因,之后说,你放心,我来帮你。一次巧合的机会出现了,李总跟我父母一起参加了同一个婚礼,在婚礼上,他们坐在了一起。虽然席间,我不清楚她跟我父母说了什么,但是,从那之后,父母不再跟我说一些转换行业的话语。后来,李总要求我住在她家,跟着她学习。我搬去了李总的家,但不像她说的,每天跟她一同出入。有时候忙起来,互相在家里也见不到面。”后来张鹤艺才知道,李卫红是希望她离开当下的那个环境,重新调整自己的状态。每天在上班的路上,张鹤艺都会背诵相关资料或读书,“渐渐的我感觉自己的状态又回到了高点。”

2014年张鹤艺的保险生涯迎来了第一次转机,那一年,李卫红让她跟着团队的伙伴李欣(也是2012年开始帮助李卫红监管团队的执行长)一起做大学生招聘市场。“没有任何经验的我开始从一个简单公司介绍面谈做起,李欣给我的要求是,当公司介绍完后,面试的人员就会喜欢上我们这家公司,会愿意继续了解沟通。就这样,从录音到背诵,再到看书找寻资料,慢慢的,我有了一套自己版本的公司介绍。”意气风发的张鹤艺尝试先感染身边的人,从团队,讲到部室,再到新人培训的课堂,甚至把同事讲到热泪盈眶。那一次,她说自己终于体会到“血液里流淌的都是保险”这句的意义了。

在面试招聘的过程中,张鹤艺逐渐提升了自己的各项能力,同时也对行业有了新的感受。从初期跟着李欣一起干招聘,到后来负责团队招聘渠道,担任团队经营管理委员会工作中的组织发展委员会的工作,再到2018年负责担任经营管理委员会副执行长一职。张鹤艺每一次的蜕变其实都是一次成长。她始终铭记李卫红所说的:人要做自己应该做的,而不是喜欢做的,因为应该做的事会使你成长。

说来奇怪,正是从做了这些别人看似“不是自己的事”的事情开始,张鹤艺寿险事业越来越好。

久怀敬畏之心

反观这十年的历程,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有两件事情让张鹤艺至今难忘。

一件是张鹤艺初入行的时候,还是新人的她去拜访一名电话拨打的陌生客户,那位客户的地址是在北京郊区的一所小学校里,2008年,有些地区的交通还不是很便利,花了3个小时,她到达了那里,见到了那位客户,他是一位爸爸,跟她了解了孩子的保险,初次交流也很顺畅,约定出完计划再见面。没想到回去的当晚夜里张鹤艺居然收到了这位爸爸的骚扰电话,第二天,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李卫红。李卫红非常气愤地把电话拨打回去,警告了对方不要再骚扰,并把电话拉黑删除了,并告诉张鹤艺以后见客户遇到偏远的地方最好找同事结伴去,再遇到这种状况也不要害怕,直接跟她说。“这一举动让我非常暖心,我知道,我有一个怎样的领导,她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维护。”这也是这些年来张鹤艺始终不放弃保险事业的重要原因,因为她总能感觉到领导的爱护和团队的温情。

另外一件事情,发生在张鹤艺事业的低谷期。2013年的一个深秋,那一天是北京最冷的一天。张鹤艺完成一天的工作时,已经是晚上10点了,公司已经关门了,写字楼所在的商场也即将关门,本来想打辆车回到住处,但是排队排了40分钟依旧没有车。几经周折后请一位附近酒店的工作人员帮助拦下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告诉了司机地址后,我就在后座哭了,我问自己这么辛苦为什么?得不到家人的认可为什么还要这么拼?等开到住处已经是晚上近零点了,总觉得自己是委屈的,所以一直流着泪。等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后告诉自己,总有一天你会证明,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擦干眼泪,就这么睡了,第二天依旧带着快乐的情绪去上班。”张鹤艺说这次的哭泣至今依然如昨,四年过去了,虽然往事依旧历历在目,但现在回想却是我最大的收获。“因为我更懂得珍惜付出与收获。”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的一段,也是张鹤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以前的我总认为长大与成长都是必然规律,但是经历过起伏后我才知道,长大是规律,而成长是选择。选择成长就要跳出舒适区,学习不会的知识,技能,承担该承担的责任,从错误中找到经验,得到体悟。”她觉得保险业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一次次的蜕变,更是让自己可以重新审视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而过往的失败也是一堂堂生动的人生之课,教会我要更加的感恩,更加的自信,更加的努力。”这是张鹤艺一路行来今天的心得。

面对生活,张鹤艺认为应该始终用一颗敬畏之心对待,“因为它才是真正的老师,当我们骄傲,沾沾自喜,变得膨胀的时候,生活总是会猝不及防地敲响一下警钟,那个震耳的钟声会提醒我们,你所不知道的世界还很广阔。”在保险行业的经历让张鹤艺更理解爱的真谛,看似的平凡其实才是最珍贵的。“你想要的,生活终究会一一给你,只是以你不知道的方式呈现而已。而理想也并不是遥不可及,愿望终会实现。”她又想起了李卫红总监经常说的:我们要敢想,梦就会实现。生活,就是你脑海中蓝图的呈现。

人物档案

1999-2002年解放军外国语大学德国语言文学专业

2002-2006年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德语学/企业经济学

2008年10月进入保险行业

2009年获当年公司新人所有奖项

2010年至今IARFC国际认证财务顾问

2010年-2103年中信保诚健康大使称号

2014年至今为公司AAA级营销员

2015年至今获中信保诚之星称号

2015年至今获IQA品质大奖

MDRT(美国百万圆桌)会员

IDA国际龙奖会员

RTC人力资源量化管理师

雅歌公益基金人力资源量化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