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难忘的八十年代

发布时间:2018-02-09 09:14:57    作者:陈华文 周璇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冯骥才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时间:2017年9月

定价:35元

□陈华文 周璇

阅读一个人的回忆录,不仅能看到真实的人生过往,也能通过感受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精神样态。现年74岁的冯骥才,在天津出生、成长,文学创作和文艺工作一直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他在文学、绘画、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等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和见树。冯骥才身材高大魁梧,人称“大冯”。这个外号还有另一层含义,他对人正直真诚、爱憎分明,对国家、对社会、对文学文化,具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做一个大写的“人”,是他的价值取向。由于历史的原因,冯骥才没有上过大学,但是他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年轻时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从1970年代末期开始,在文学创作领域大展拳脚,杰作迭出。进入1990年代之后,开始关注渐行渐远的“乡愁”,致力于民间文化艺术保护。

人生岁月总是太过匆匆,年过古稀之年后,冯骥才反思自我,着手撰写自传作品。 人这一辈子,有平淡、有欢喜、也有忧愁,他和多数人一样,经历过跌跌撞撞的青年,也历经意气风发的中年和壮心不已的晚年。冯骥才人生中最难忘、感慨最多的时代,就是1980年代。在他看来,那是个激流奔涌、百舸争流的时代。《激流中》一书,就是对那个年代的激情忆述。

冯骥才记录那个年代的衣食住行,读起来令人动容。1980年代初,冯骥才一家住在天津临时搭建的棚屋里。这个家又小又窄又简陋,仅有的一张桌子,既是饭桌,同时也是书桌,还是儿子写作业的地方,若三两个友人来访,家里无法转身,就是这么小的家,还放满了成捆的书籍资料。尤其是夏天又热又闷,实在无法提笔写作,他只好住到旅馆去写,以至于有人当时称他为“旅馆作家”。

依靠写作成名的冯骥才,依据政策,当时他可以在天津分到两居室,但是管理住房建设的工作人员百般刁难,为了分到一套住房,他和妻子东奔西走,历经了不少的波折,最后在1984年才分到住房,且是当时天津最早的一批电梯公寓楼。住进新房时,他和妻子喜极而泣,他在书中写道:“我当时便有一种异常奇妙的感觉——从此我们的生活要转弯了,牵头的风景一定美好。”

冯骥才不仅操心“小家”,还操心“大家”。当选天津文联主席的他,为文联没有集中的大楼着急,多方呼吁,四处“化缘”。为了筹集建楼资金,他在文联主席的岗位上分文不领,还把一笔3000元的稿费捐献出来。当时,这不是个小数目。

整个1980年代,冯骥才写出了一系列的小说、随笔、散文,还主持创办了赫赫有名的《文学自由谈》杂志。这也是冯骥才文学写作的高峰时期,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则是小说《神鞭》《三寸金莲》。1984年《神鞭》的发表,意味着冯骥才和当时流行的伤痕文学分道扬镳,开始关注地域历史民俗、回归民族民间文化、反思传统中国文化精神。《神鞭》借鉴了章回体小说和评书艺术的形式,开篇即是一首打油诗作为“定场诗”,以“神鞭”贯穿始终,环环相扣,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小说中的人物塑造,采用中国传统艺术的白描手法,淡淡几笔,一个动作,几句道白,就勾勒出人物总体面貌。同时,还结合了现代小说技巧,夹杂哲理议论,整篇小说富于象征性、哲理性。这部小说发表后,在文坛引起广泛关注。创作中如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写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至今文艺界还在孜孜不倦地探求。

冯骥才不仅在《激流中》梳理了1980年代为人为文的难忘经历,还以文学为基点,为当时中国文学发展进程整体“画像”。他在书中写道:“我承认,我有八十年代的情结。不仅因为它是中国当代史的一个急转弯,也是空前又独特的文学时代。当然,它还是我人生一个跳跃式转换的季节——由寒冬快速转入火热的炎夏。”毫无疑问,那是一个百感交集的时代,也是一个心怀渴望的时代;一个涌向物质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纯精神和思考的时代;一个干预现实的时代,也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冯骥才和当时的一批中青年作家,在这个时代开启文学新航程,驶向各自辉煌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