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蚂蚁比人类更懂交通?

发布时间:2017-11-03 11:37:32    作者:胡艳丽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增加了一些蝗虫之后,虫群就从无序运动变为有序运动。与此相反,增加了一些车辆后,原本顺畅的路况就可能一团糟


作者:(美)汤姆·范德比尔特

翻译:邹熙 陈晓斐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时间:2017年8月

价格:48元

□胡艳丽

在洛杉矶高速公路上,摄像机记录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人开着一辆满载的油罐车,有整整8秒钟的时间似乎睡着了。在一处住宅区街道上摄像机同样抓拍到了惊魂一幕:一名司机一边开车,一边看手机,车开始渐渐偏离轨道,路边的石头引得车身一震,司机这才回过神来,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在距事发地点五米左右的地方,一个孩子正在骑自行车,还有一个孩子就站在路边。他们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

是什么让司机置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当一个一个的“个案”,发酵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并“酝酿”出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这背后的原因便值得深究。美国自由作家、新闻记者汤姆·范德比尔特在趣味横生,又惊险不断的《开车心理学》中,从心理学角度讲述马路危机的来源、成因,除了上述随时可酿成悲剧的“生死时速”,还探析了“路怒症”“开车走神症”“开车自大症”等诸多顽疾的深层次成因,以及在不同国家的交通故事。

在作者眼中,以文明和合作著称的人类,还不如蚂蚁、蟋蟀成群结队时有秩序。“增加了一些蝗虫之后,虫群就从无序运动变为有序运动。与此相反,增加了一些车辆后,原本顺畅的路况就可能一团糟。”蚂蚁因团队合作而秩序井然,蟋蟀、蟑螂,因同伴相食又彼此相依而保持了微妙的平衡。而人类在公路上,争抢车道,超车变速,事件频发,竞争甚于合作。但同时,作者也指出,相比历经亿万年演化,能够协同共振的动物群体,人类在驾车出行这件事上,才积累了几代人的经验,此时的状况频出,产生各种“不适症”自然也在所难免,除了交通基础设施问题要进一步解决之外,我们在开车时的很多认知偏见更待纠正,马路合作文化也待加强。

那么为什么开车的时候,我们易怒、暴躁、斤斤计较?作者指出,这是因为车内封闭的环境,仿若为我们带上了一幅面具,就如同网络聊天室中的匿名者,可以不再伪装自己的社会涵养,而显露出人性中恶的一面。不信?你看路怒的司机,遇到自己的熟人,他们立时会回到温文尔雅礼让有加的状态。

司机在车内很难准确接收到其他司机反馈回来的信息,自己发出的喇叭信号,也只会增加他人的焦躁。信息不对称集结误会,而误会会使双方的烦躁情绪不断增长。人们会注意到有人超了自己的车,却会忽视自己在变道中,也超了别人的车,有“挑衅”的嫌疑。

一个人面对自己时,“我”就是王者,没有什么比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更让自己有优越感,于是马路上经常上演“复仇”英雄的闹剧。别人超了自己的车,就一定要超回去,别人挡了自己的路,就要以各种行为“教训”对方一下,鸣笛、咒骂,以牙还牙去讨回“公道”,就如同我们在网络中看到的“愤青”一般,举着声讨他人的旗子,而忘记了检点自己的行为。封闭的环境,只有真实的自己,而没有真实的世界,这或许是人类的通病。

在司机中有一种普遍乐观的自我认知,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优于普通人,就像喜剧《巨蟒》中的一个小速写“我们全都高于平均水平”。人们的这种“乐观偏见”,其实来自于日常开车中日复一日的固化思维训练。当人们安全驾驶了一定里程后,就会以为自己技术炉火纯青,但这可能完全是出于好运气,再长的行驶里程记录也不能保证你下一秒不会发生闪失,在所有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前,司机都曾有过“绩优”表现。

人类的视野有先天的盲区,还会因选择性注意,而忽略掉一些东西。比如在著名的篮球实验中,受试者因接收到了记录传球次数的任务,而忽略了一个身着大猩猩道具服的人从运动员中间径直穿过。同样,司机会因疲劳驾驶、接听电话等而忽略路边的孩子或突然转向的车辆,就如同本文开头摄像机所拍摄到的镜头那样。

书中还提到很多我们平常忽略的交通隐患:司机在熟悉的地段更容易违反交通规则,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地点都离家很近;司机在驾驶途中会有精神游离,回过神时已经不记得前几分钟发生的事儿;会选择性无视一些明显的标识信息,不知所云。这些状况的发生,其实和司机的精神放松密不可分,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中,驾车人会进入精神“舒适区”,对周边的一切仿如“尽在掌握”,但往往就在这样的“舒适区”会发生交通意外。

该书仿若是一部马路众生的心理学图谱,在令人惊叹连连、啼笑皆非的同时,又总能在书页间看到自己的另一面。

解决道路交通问题,其实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当人克服了种种心理“偏见”,向蚂蚁那样真正懂得了合作,这个世界将减少很多“马路杀手”。在道路基础设施及车辆数量不变的前提下,道路拥赌也会因秩序的形成而有所减弱,文明是疏通“公路血管”以及“路怒症”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