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田慧:篆刻风雅 心怀清明

发布时间:2017-10-27 10:21:55    作者:方磊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方磊

“三法”交融

自幼田慧就爱好绘画,对传统艺术抱有浓厚兴趣。2016年田慧到北京交流工作一年,闲暇之余时常逛琉璃厂古文化街,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闲章作品,眼界大开,自己试一试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便买些石章印料开始尝试。“记得最开始一个印是‘一日思’,亲手刻出来用印泥盖在纸上非常兴奋,”田慧兴奋得好像眼前打开了一扇古代文艺之门。她迅速买了吴颐人《篆刻五十讲》、《秦汉官印赏析100例》等几本书,按照书上要求临摹些汉印,这才开始慢慢入门。后来田慧在京遇到鲁望老师,给了她非常大的鼓励和指点。


田慧

其实中国传统文人都会拥有属于很多自己的名章和闲章,篆刻作为中国古代“诗书画印”艺术中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通过书法、章法、刀法对文字进行解构和解析,充分体现了中国古汉字独特的形式与内涵之美。而田慧所致力于修习的金石篆刻是一门很小众且艰深的艺术。“作为初入门者,我是先练线条刀法、再临汉印(汉印多为白文印),而后临习朱文印。线条是基础,不断刻一圈一圈的回字或者圆圈,线条有均匀、挺拔之感后,开始临摹古汉印。汉印布局方正平直,无板滞、乖缪、纤巧的习气,多为满白文印,可以钝刀一刀入石,初学者也比较好入手,修改起来也有余地。”田慧回过头来自省,她觉得篆刻临摹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临摹到一定程度,才能真正入古,而后才有自家面目,开启创作之路。

田慧所理解的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的完美结合。“在书法上转折顿挫,用刚健婀娜的笔画表现力度,精致为尚;在章法上分朱布白,重在用线条虚实表现气韵,情在内蕴;在刀法上以刀为笔,重在运刀时产生残蚀,追求金石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据田慧介绍,一般刻一方印需要准备印谱、工具书、刻刀、印材、印床、印泥、连史纸、毛笔、砂纸、印规等工具,如果需要制作印屏,还需要棕帚、拓包、封泥等,“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一时难以齐备可以慢慢补充。其中印材以石材为主,因为石头具有柔、脆、腻、坚适中等特质,易于受刀,并能表现出特有的金石韵味,故明清以来多为印人所喜,今人多用青田、寿山、昌化等。”

篆刻创作主题是包罗万象的,按内容分类一般有名章、斋堂馆阁印、诗文警句印、吉语印、肖像印等。田慧认为目前自己还处于临摹阶段,“创作量小,多以《诗经》等古诗文入印,也有“中国梦”等时代语境的体现,主要是表明一些美好的祝福、情趣或意味。”

篆刻作品《仙寿恒昌》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

苏东坡先生在《论书》中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田慧觉得这句话用在篆刻上也很恰当,“篆刻作品里很多‘看似无心经营,实则匠心独运’之处。一方印中,如果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章法构图,更兼得金石意味的刀法神韵,则称得上真正的‘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此外,吴颐人老先生认为一件篆刻作品的艺术衡量标准还有两方面:一是放在在历史的背景下看,是否符合传统古制;二是放在现实的背景下看,有无个人风格的时代气息。”

篆刻界多位男艺术者,作为凤毛麟角的女修习者,田慧总有着特别的体会。“女生奏刀会有一点吃力,就是手劲比较小,多喜用印床固定。我想刻出风格大气的朱文印总是刻不干净,后来学刻边款时,问题更大了,很难使上劲,刀痕不会太深,拓在纸上容易拓不出来,特别是遇见不太润的、石质比较燥、含砂的印料,不好把握,还容易蹦刀。但是女生也有优势,更容易静下心来学,也能坚持得更久。在风格上,女生刻印可能更多擅工稳一路的。”

有一件小事令田慧深有感怀。“我在韩国光华门旅行的时候,发现旁边有个篆刻印章的小店,怀着兴趣进门,有一个老爷爷在刻印,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是我一拿出我的作品照片,双方交流的很开心,我很自豪这是篆刻艺术思想的交流。”后来她去很多地方旅行的时候,都拿出作品与当地印人展开交流,“我想这也是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传播与交流。”

 
篆刻作品《老当益壮》

篆刻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由于材质等原因,很少有书画作品能保留上千年时间。但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流传了甚至三千载的古玺汉印,这些都是经过风吹雨打、艺术性极高的佳作。田慧相信,这正是篆刻艺术的魅力,“无论是古朴浑厚的古玺,还是平稳端庄的汉印,抑或是各类婉转流畅、奇险奔放的流派印,细细品味,无一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艺无止境。古人云“篆刻虽小道,非不学与不知书者所能也”,这都为田慧修习而铭记。“我作为初入篆门的新人还有许多需要迫切提高的地方,一方面加强文化修养尤其是书法修养,一方面加强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篆不厌精、手不厌熟,不断沉淀、积累和提升,才有更大的进步。”

篆刻修习大道田慧义气风发。

(田慧:2009年8月至今在湖南保监局工作。在“中再杯”中国保险业第五届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中,其篆刻作品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