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暗黑双煞

发布时间:2017-09-15 10:18:20    作者:胡艳丽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日)涩泽龙彦

翻译:邹双双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7年8月

定价:48元

□胡艳丽

一名作家,向内自我审视到了近乎精微的程度,其笔下的文字,即使极具美感,也是令人不适的,如果再加上极端的政治目的、预谋已久的劫持和剖腹自杀的行动,其带来的效果,便更加惊悚了。如此,非是惺惺相惜者难以深层次、多角度诠释这样一位人物的精神和文学世界。

这样的一组文坛名人,非日本上世纪著名的“文学鬼才”三岛由纪夫和“暗黑美学大师”涩泽龙彦莫属,他们可并称日本文学界的“暗黑双煞”。

《三岛由纪夫追记》,前半部分是涩泽龙彦在惊闻三岛由纪夫带着英雄悲情式的自杀“壮举”后,所写下的追忆与感怀文字,后半部分为作者读三岛作品的读后感,以及他们的文学对谈录。从整本书来看,回忆、悼念兼文学评论的文章放到一起,虽淡化了其生平,却为读者带来了对三岛由纪夫多重立体式的印象。在作者悲伤的笔下,一方面,他边将三岛捧上了文学的圣坛,不加判断地将其死仪式化、英雄化,但另一方面,他又勾勒出二人相处过程中三岛的一些小虚伪、小狡诈,还有一些小顽皮。原来再激进的鬼才,生活中遇到知己也有可爱的一面。

从年龄看,三岛仅年长涩泽三岁,但在精神世界里,涩泽却视三岛为不可替代的前辈,而三岛也曾评价涩泽——“他的知识渊博,深不可测,让人无从揣度”。涩泽在书中坦言“我二十、三十多岁期间能够一直孜孜不倦地翻译谷克多、萨德、于斯曼、热内及比亚兹莱,为的就是让三岛氏读到”,而三岛突然离世,涩泽便失去了翻译《英国人》这部小说的动力,因为这是三岛想读到的作品。有明眼人,一眼便看出了涩泽在三岛离世后,这位“暗黑系”文学大师连文风都发生了转变,那似乎是心灵碎裂的声音。

不论是精神上的相连,文学上的相惜,但都改变不了文人间的一个“传统”,那就是彼此的揶揄。涩泽在三岛在世时,也有恶作剧般的对三岛的整蛊。比如,明知三岛自恋,不喜欢批评他的人,涩泽非要不失时机地赞一下那个批评三岛的评论家。明明看到三岛那不自然的表情,内心里总要暗笑,还要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相当于逼他服用自恋解毒剂”。善意的提点加上得逞后的小得意,此时的涩泽仿若一个纯真的孩子,这是唯有挚友相处时,才会出现的状态。

三岛自然也不会是“省油的灯”。他在作品《晓寺》里明明以涩泽为原型塑造了一个精神不健全、沉溺于性幻想的人物“今西”形象,还要在信件中狡辩,说是原型找到了其他人“这点请放心”。三岛边说假话边偷笑,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涩泽透过信纸看得清清楚楚。虽然涩泽没有明确表示同意三岛的“胡闹”,但在这里,涩泽不抗议也就意味着同意,同时也反证着“今西”身上确实有涩泽的影子。涩泽还加了一句评语“我知道今西的事情,三岛也非常清楚地知道我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吧。

我想,如上,当是文人间最深的理解和彼此的相知了吧。

三岛有嗜血的倾向,他在作品中不断描绘浑身是血的人,还有一些受苦的嗜好;他崇尚美,对美有着偏执的追求,但同时也会不顾一切的破坏美,他以死来证明生的存在。常人很难理解三岛的偏执与怪异,也难以欣赏他那带着烈焰之光的地狱之美。涩泽深知,无论时代新旧,都会有对三岛和三岛现象表示抗拒的人,但这都不会影响他视三岛为知己,视他为并肩作战的同事。

这世上,众人皆毁,而有一人相知相惜,当也是一件幸事吧。

对三岛日常的书写,在书中所占篇幅并不多,作者将更多的笔触用于对三岛的精神和作品的分析。他认为三岛写下的《阿波罗之杯》是一部旁若无人的作品,这部作品拒绝了一切的理解和同情,且散发着宛如黑矿石般的特权式光芒屹立于现在。对三岛的精神世界,涩泽给出的评价是“完全躲过世人的眼睛,完全消除素颜和假面的区别,最后完成自我的戏剧化。”他是多么不屑世人的理解和认同啊,一位我行我素的偏执狂人。

从文中诸多的笔墨印迹中,不难发现,三岛的自杀,早有预谋,他在心里已经预演了百次、千次,他最后的死,不过是他所要完成的“程序性事物”,自杀,是他早已打定主意的最后一项目标。懂得他的人,那是一种人生的宣言,是对生的意义最后一次释放,不懂他的人, 那不过是一场疯人以生命为代价的闹剧。

涩泽早早就从三岛的文字中嗅出了这些味道,只可惜,他们彼此陪伴了那么久,相知了那么久,涩泽无法想象失去三岛的世界,也就掩耳盗铃式的不去预言,也没有去试图阻止最后的悲剧。而反过来,若涩泽去阻止了三岛的生死大计,他们还能称得上精神高度相知的知己吗?他还能获得三岛的尊重、信任与友情吗?

隔着文化的距离,去看这样一位迷一样,带着极端力量在刀锋上行走的作家,总是感觉暗影重重。三岛的心灵似乎有种墨泉奔涌的力量。他追求美,也追求死亡,它将美与死亡编入他的生死哲学之中,并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去演了一场谢幕的大戏。就像他在《太阳与铁》中所书写的死亡哲学,刀刃切进苹果,那是一种内部与外部的辩证法,他的另一部作品《镜子之家》中也有类似的书写,人的鲜血外流,那是内部与外部亲和的最高标志。真是奇异的死之哲学,奇异的内与外的辩证法。总之,他的眼睛、他的精神,感受到的是另一个暗黑的世界。他的人、他的文,美如曼珠沙华,令人触目惊心。

这世界上能发自内心的欣赏、理解、认同三岛的人,恐非涩泽龙彦莫属。他们精神高度契合,甚至可以用“琴瑟和鸣”来形容。他们诡异的文风、气质里的黑暗属性,再加上不屑被世人理解的骄傲,基于这些共同点的存在,可将他们并称为日本文坛的“暗黑双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