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人生之魅与文学之味

发布时间:2017-08-18 14:00:42    作者:陈华文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王国平

出版:新星出版社

时间:2017年7月

定价:39元

书中之视角,不是深情的忆述,也不是那种板着面孔干巴巴的评论,而是类似细线串珍珠的方式,把汪曾祺的那些妙趣和奇诡丝丝缀连成线,慢慢地玩味和解读。

□陈华文

汪曾祺(1920—1927)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现当代作家群落中,他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的创作远离宏大叙事,植根传统的民风民俗,在日常并不起眼的生活点滴里,于无声处用小篇幅的作品,构建起云波诡异的文学大世界。读《汪曾祺的味道》,对于更加清晰认识这个好玩的“老头儿”,提供了新的视角。

汪曾祺文学修养道行深厚,文字功夫炉火纯青。纵观其文学作品,是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平实委婉而富有弹性的语言和含蓄节制的叙述,让人重温古典主义的独特魅力。贾平凹曾说:“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作为一个大器晚成的老作家,汪曾祺显然有太多沧桑的故事。但是他的小说和散文中,总是阳光、乐观和向上,那些沉重的思想和话题,都隐匿在质朴、诙谐、俏皮、有趣的汉字背后。王国平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毕业后,在中央媒体任职,曾著有《一枚铺路的石子》《纵使负累也轻盈》等作品。他有感于汪曾祺淡而有味、韵味无穷的文字和滋味绵长的人生,出版了《汪曾祺的味道》。

《汪曾祺的味道》一书,分为“汪氏画像”“往昔复萌”“纸边畅想”“漫说杂谈”“文事把玩”五个部分,对汪曾祺作品进行全方位品读,其间涉及汪曾祺的个性、喜好、为人、文风等,细品其滋味。也许是受到汪曾祺文风的深刻影响,本书行文过程中,词句也是活泼、放松的,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味道”弥漫在字里行间。书中之视角,不是深情的忆述,也不是那种板着面孔干巴巴的评论,而是类似细线串珍珠的方式,把汪曾祺的那些妙趣和奇诡丝丝缀连成线,慢慢地玩味和解读。不难看出,王国平研读汪曾祺作品的状态,如同涓涓溪水,缓缓而前。

很多著名作家,往往在青年时期,凭着一部作品,就在文坛一炮走红,而汪曾祺显然不是其中的幸运者。虽说他的文学创作时长多达半个世纪之久,然而长期默默无闻,直到年过六旬之后,也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他才走向创作的巅峰期。汪曾祺这一代的作家,均经历过时世的沧桑变化,对于社会与个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愁,有着不同的文学倾述。时世的风雨经历多了,人就会慢慢看清一些事物的本质,自然便会懂得举重若轻的道理。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中,汪曾祺笔下的人物,尽是些平凡人。也许是为了给生活“减负”,增添欢喜的味道,他乐于给笔下的人物起外号。本书开篇《外号大王》中,王国平对汪曾祺作品中的人物外号,专门归纳出“七大招数”。他写道:“……通读汪曾祺的文字,感觉这个人是‘外号店铺’大掌柜。店铺里的货品虽然多而杂,但自有规律可循。”在当代“文明人”看来,给人取外号多少有些不文明,而在中国社会柴米油盐的日常里,一个不带有揶揄和嘲讽、却恰如其分的外号,能给平淡的日子增加亮光。

一般来讲,真性情的作家,在创作中会有一说一,对那些想不明白、记不清楚的事情进行坦诚表达,不会藏着掖着,更不可能不懂装懂。作家的可爱之处,也许就在于此。事实上,世上学问浩如烟海,再有学问之人,都不可能通晓一切,何况作为作家。文学作品中大大方方地说一下“不清楚”,不仅不丢人,还来带来阅读的悬念。汪曾祺写作中很是磊落,拒不把自己当成百科全书式的作家。本书中,王国平在《“闹不清”先生》一文中,对汪曾祺作品中的“闹不清”可谓如数家珍,如汪曾祺在《候银匠》中写道:“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一个什么道理”;《夏天的昆虫》中说家乡有一种蜻蜓,大家都称之为灶王爷的马,“不知道什么道理”;《故乡的食物》中说小时候一到下雪天,家里就喝咸菜汤,“不知什么道理”……汪曾祺在作品中,类似这样的“闹不清”还有很多很多。王国平能把汪曾祺的那么多的“闹不清”进行排兵布阵,不难想象他研读汪曾祺的作品,是花费了苦功夫的。而这种苦功夫,在喧嚣的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宝贵的阅读品质。

汪曾祺早年在西南联大系统学习汉语语言文学,又是沈从文的高足。如此之优越的资源和背景,如果换成钓名沽誉之人,必将大肆渲染。王国平在《实诚人》一文中,对于汪曾祺淡泊名利、率性实诚的人生境界进行评析。汪曾祺曾在文章《自报家门》中写道:“不能说我在报考志愿书上填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是冲着沈从文去的,我当时有点恍恍惚惚,缺乏任何强烈的意志。但是‘沈从文’是对我很有吸引力的,我在填表前是想到过的。”这段话中,汪曾祺并未标榜文学理想之类的豪言壮语,而是真实反映年轻时的生活之态,王国平发出“人之境界高低,就在这点点滴滴”的感慨后,对当代文坛中的种种“不实诚”进行嘲讽,比如某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动不动就以“著名作家”“文学经典”诸如此类的名号自封,给自己贴金,这实在侮辱了文学的高贵。

中国历史悠久,各地都留存不同的习俗、方言。真正高明的汉语作家,善于随时随地从中寻找文学灵感。汪曾祺不仅这样做了,还呼吁作家们对各有特色的方言保持浓厚的兴趣,“能感觉、欣赏方言之美、方言之妙处”。王国平在本书《方言之妙趣》一文中,对此尤为赞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于方言妙不可言的魔力,进行延伸性的叙述。他写道:“方言总是把一个事情搞得很活泛,很有生气。”

汪曾祺的文学作品和文化智慧,随着岁月的流逝,愈来愈散发出诱人的光芒。若用一本书完整涵盖他的文学世界,显然难度不低,《汪曾祺的味道》也同样如此。王国平对于汪曾祺其人其文的解读,表象是轻松和漫谈式的,而背后却蕴藏着严肃的文学之思。他在书中讲到,读汪曾祺这本“厚书”,最适合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只有在此时,才能更好品尝他的人生之味、文学之味。本书“后记”中,王国平采取现代诗的方式,回望了从江西到京城的艰辛求学之旅,尤其是对于残疾人的父亲,饱含浓浓的亲情。为什么以这种方式结束全书?这分明是对乡土中国深深的眷恋,对扎根大地的文化与文学心怀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