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文学让我得到了很多的自由”

——读《黄永玉的文学行当》

发布时间:2017-07-28 10:00:51    作者:刘永辉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刘永辉

黄永玉先生是著名画家,顶有名气。相信很多人都熟知猴票中那栩栩如生、活泼灵动的猴,还有那瓶身匠心独具的酒鬼酒瓶……这些都是黄永玉的大作之一。不过,他可不仅仅是擅长画画、木刻,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连他自己也曾说过:“文学在我的生活里面是排在第一的。”

黄永玉曾自述道:“有幸沈从文是我表叔,他给了我文人良心;有幸认识聂绀弩先生,他给了我文学钥匙。”沈从文是小说大家,他的《边城》如一幅江南水乡风情画,沁人心脾,令人陶醉。聂绀弩的杂文独树一帜,颇有鲁迅文风。而他晚年的诗作更是嬉笑怒骂皆入诗,尽显人间苦辣酸甜。黄永玉本具文学天赋,又受他们的影响,兼有家学渊源,更主要的是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所以,他的文学造诣自不待言。

《黄永玉的文学行当》作者李辉是一位与黄老交往多年的学者,他的作品严谨且有文采,耐读。这本书介绍了黄永玉从十二岁写第一首诗至今七十多年的文学历程。

在他的众多诗作中,我个人觉得《曾经有过那种时候》比较有特点,是反映“文革”时中华大地真实情景的:

……

一列火车就是一列车不幸,

家家户户都为莫名的灾祸担心。

最老实的百姓骂出子怨毒的话,

最能唱歌的人却叫不出声音。

……

这既是真实的写照,又是凝练的浓缩,使人读过之后觉得感同身受,也不得不从心底里发出“再不能叫悲剧重演”的感叹!

他的散文那才叫绝呢。从第一本散文集《太阳下的风景》到《这些忧郁的碎屑》、《比我老的老头》,几乎都受到读者的青睐。尤其是《比我老的老头》,刚出版时,即有“洛阳纸贵”之势。我当时就买过多本送人。为什么送?因为读过之后觉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好就好在情真,好就好在句佳,好就好在文美。此前,每读一本好书,会准备纸笔,摘抄写嘉言警句。但纵观《比我老的老头》一书,处处是佳句,却又摘不出。因为这些文字的好,不是哪一句哪一段,而是整体。这才堪称大家之作。

按说,一个老头写一帮老头,这样的书怕是难有吸引力,尤其是现今这俊男美女备受青睐的图书市场。可黄永玉创造出了奇迹,有人说他这些怀人之作很像人物素描,有着诗一样的情怀,“教人读一次哭一次”。也难怪,他写人重在写出了那些人物的“魂”。由此想到,画画也一样,形似是画匠,只有神似才能称得上大师。写人不容易,写好就更不容易了。可他怀人忆往的作品,看似不经意间娓娓道来,实际上是很讲究的。黄永玉的文章和吴冠中有一个共同点:不管是万字的长篇,还是千字的短文,都能“抓住人”,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品读到了结尾。而每每读到最后一个字,总觉得意犹未尽,仿佛花谢有余香。这是功力,可敬却难学。

这几年,年近九旬的黄永玉又在创造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刚写到主人公“序子”十岁,而字数已达五十万。这要是全部完成,真可谓“鸿篇巨制”啊!

这本书编得很好,图文并茂,而且其中具有作者自述,又有大家评论。丰富多彩,吸引人。这也是李辉作品最大的特点之一。没事翻翻这本书,算是消闲,也是享受。

第一首诗歌是孤身在外的怀乡之作,现如今正在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也是蕴含思乡之情。哎!游子就像天空中那孤单的风筝,无时无刻不是被思乡的情感牵着,所以我总说“雨是游子的思乡泪”。扯远了。还是书归正传,说黄永玉的文学吧。

不过,好像也没什么说的了。如果有兴趣,还是请大家都读读这本书吧,会有收获的。一定会。走笔至此,又想起黄永玉先生那句话:文学让我得到了很多的自由……

(作者单位:《中国人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