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一个农民的超级制造

发布时间:2017-07-21 10:49:56    作者:禾刀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禾刀

本书创作团队历经三年进行全球调研与创作,采访吉利、沃尔沃高管数十人,从而勾勒出李书福的三十年创业史。“力量在风中回荡”,李书福的这句名言兼具了力量和诗人的浪漫。我们常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李书福就像是一个永不知疲倦也永不知挫折的梦想家,他的许多想法由于跳跃性实在太大不仅令外人觉得不可思议,即便是身边最熟悉他的人,暗地里也常常觉得像是“吃天鹅肉”。在他看来,机遇从来只是垂青敢于想象的人,因为想象才会准备,才可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作者:王千马 梁冬梅

出版:中信出版社

时间:2017年8月

定价:58元

一部照相机,开启从商路

还是上高中时,李书福看到街头照相馆前常常排起长队。于是他先是向照相馆老板软磨硬泡,当起了苦心求学的学徒工。后来他向父亲借了120元买了一部相机,干脆上街到处给人拍照,而且满意才付钱。一年下来,竟赚到了2000元钱,“在那个一个技术人员的月工资不过50多元的年代,这种赚钱的速度有些惊人。”

成功的创业者往往有着些许类似之处。李书福的创业启蒙,与创立了标准石油公司的洛克菲勒有着惊人的相似。19岁时,洛克菲勒“以10%的年息向父亲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积蓄的800美元,与克拉克合股创办了一家经营谷物和肉类的公司”。除了两人年龄相仿,融资渠道相似外,李书福还要面临更多非市场化特征的政策性困惑。

同改革开放之初的许多民营企业家的遭遇一样,民营企业的市场身份问题多次困扰着李书福,比如当年他生产的北极花牌冰箱,生意红红火火,1989年销售额突破了4000万元,结果因为未列入轻工业部定点厂目录而受到禁止。即便是今天搞得风生水起的吉利汽车,当初为了一纸“准生证”,李书福也是想破脑壳,从市里到省里再到部委,最后千里迢迢,终于找到具有汽车生产经营权的四川德阳监狱。

李书福的创业路线图,在草根浙商群体中并不少见。早年出于备战需要,国家不得不把许多大型工厂布置于内地甚至是二三线城市,这也造成地处沿海的浙江“天生”就面临企业少的现实。一方面是企业本来就少,另一方面虽然改革开放但与计划经济体制仍未完全脱钩,浙江许多民营企业家不得不通过“买路条”,或者入股当地乡镇企业方式暗中求发展,比如万向集团的鲁冠球、娃哈哈的宗庆后等。

民营企业的发展之艰难远超常人想象,要政策缺支持,要资金缺渠道,甚至在收购行业巨头沃尔沃这样原本“长国人志气”的项目上,万事俱备的李书福也只能枯等国企同行的意见。

当然,难,本身也是一种商机。如果从另一角度看不难发现,正是民营企业曲折求生的韧劲,才让那些违背市场规律的政策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民营企业才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正是李书福得以抢占制高点的关键所在。

一把铁榔头,敲出汽车梦

李书福原本就是靠一把榔头敲敲打打走进汽车领域的。造车之初,李书福不仅面对生产“准生证”这一老大难,而且要技术没技术,要设备没设备。上世纪90年代,当李书福暗度陈仓,在浙江临海建起大片造车厂房时,他的造车核心队伍极为寒碜——把他自己算在内,全公司懂汽车的也就三四个人,这还不能分真懂还是一知半懂。

“拆”,是李书福造车的第一步。他们拆了公司副总的红旗,拆了厂内所有的汽车,这个“拆车班子”甚至抓住李书福的出差机会,把他的坐驾——一辆崭新的奔驰——也给拆了,结果还无法复原。这是一段完全自力更生的历史,“自己动手、自己画图、自己试制、自己试车、自己改进,什么都自己来”。正因如此,“吉利一号”的血统有点像是“八国联军”。

吉利的经历绝非仅有。在今天的世界跨国企业中,不少企业也是从模仿开始,比如韩国的三星,还比如日本的诸多汽车企业。模仿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于模仿,始终没有自己的东西,那样不但利润微薄,企业抗风险能力也极低。

发动机和变速箱,这是汽车的两大核心技术。在这两方面,吉利曾长期受制于人。在李书福看来,吉利有一个别的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造车之初形成的“铁榔头”文化。那时李书福可以带着一帮人,关在屋子里当小学生,从拆解成品着手,一步步深入汽车领域。同样是组织一帮人,同样是关在屋子里慢慢拆解,吉利最终成功造出了发动机,后又再接再厉造出自有知识产权的变速箱。如果没有潜心学习的狠劲,吉利今天很可能仍在低端领域艰难求生。

一个铁信念,情定沃尔沃

虽然早期吉利以生产低端汽车为主,但李书福对沃尔沃的兴趣竟肇始于遥远的2002年,此时“吉利一号”下线不过4年。此时的沃尔沃虽然在传统高端汽车三巨头中相形见绌,但原创能力很强,安全基因举世无双,还有车内空气质量技术控制及环保技术全球领先,说甩一般同行几条街毫不为过。

换了新东家的沃尔沃发展虽谈不上特别惊艳,但也没有太多惊险。尽管李书福通过多种渠道一直想结识沃尔沃的新东家但终无所获。在实在没什么渠道与福特沟通时,“李书福让张芃给福特汽车写了封信。直接写信对方是李书福常用的一种沟通方法”。结果当然没有意外,回信的内容简单、礼貌而且明确:“对不起,沃尔沃不卖。”

在这一方面,李书福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发挥了作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过冬”论四处弥漫,但李书福却认为“汽车企业不能被动‘过冬’,而是要凭借自己的实力和胆识进行‘冬泳’”。结果,反其道而行之的吉利汽车在这一年表现惊艳,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收购沃尔沃轿车,一开始根本就看不到什么曙光。不过,李书福看似无用的付出,无异于捷足先登在福特公司那边挂上了号。也所以,当福特决定出售沃尔沃轿车项目时,吉利第一个进入了他们的视野——2009年9月30日,福特宣布: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

“别人扒着门缝往里看,只有李书福一个人进了门。”成功收购沃尔沃,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巧合因素。如果不是多年前便已钟情,如果不是始终想方设法与福特接触……如果非要说巧合,唯一的可能是一国内汽车巨头刚刚经历了收购韩国汽车的失败,客观上打消了国企参与收购沃尔沃的念头。“蛇吞象”的案例表明,一家企业如果只求四平八稳过过太平日子也许没什么问题,但要想跨越式发展,没有点闯劲,就不可能创造出这样的偶然。从这层意义上讲,敢闯擅闯的李书福与高端汽车的牵手其实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