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当发展成为一种信仰

发布时间:2017-07-14 14:59:20    作者:禾刀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 (瑞士) 吉尔贝·李斯特

翻译: 陆象淦

出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时间: 2017年2月

定价: 68元

□禾刀

这是一则现在看来或许有些遥远,但在将来可能被视为极具前瞻意识的新闻。据国外媒体报道,中东一些富国开始投资太空资源开发。对于人类因此取得的科学进步,瑞士著名学者吉尔贝·李斯特非但没有感到欣喜,反倒觉得,如此以盲目扩大资源消耗的发展思路,只会加速人类对自然的疯狂透支,最终结果,很可能是我们生活的星球越来越不宜居。借助本书,吉尔贝从历史的、遗传学的角度出发,探寻“发展”的定义,并追溯“发展”理念从产生至今的演变过程。通过厘清“发展”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进路,吉尔贝回应了“无增长”的争论以及对主流经济范式的质疑,甚至对整个经济“科学”提出质疑,最终认为可以设想存在一条“后发展”道路。

迷茫传统发展模式之困

这似乎是一个人类最为称道的时代。且不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开始远足宇宙深空,而曾经被认为地球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一再突破,至今已越70亿大关。

与大众感受截然相反,吉尔贝却感到一种巨大危机扑面而来:地球上人均可利用淡水越来越少,人均可耕地面积也在锐减,现探明石油仅可供人类使用数十年,原始森林被大肆砍伐破坏,温室气候愈加明显,极端灾害气象频发,物种灭绝加速……原本寄予厚望的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结果在各国道貌岸然的争论声中,黯然谢幕。

10万年前,当智人从众多动物中脱颖而出,攀上食物链顶端时,人类疯狂消耗资源的脚步从此便不再消停。不过,人类“自欺欺人地认为,与增长和‘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效果相比,对环境的破坏只是不得已而必要的小恶”。美国生态经济科学家科斯坦萨团队通过研究曾提出了“增长的极限”概念,即“如果全球GDP(当时)中涵盖环境和‘自然资产’预算,那么很可能会增长到33万亿美元”。

在以大肆撮取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思维下,人类对资源的占有只剩贪婪:如今“全球20%的人消费了我们这个星球的80%的资源,而且为了维持体系的运转不得不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再动员至少4倍于此的额外资源”。这也意味,另外80%的人则只能消费剩下20%的资源——有钱人树立了经济发展的标杆,但很可能也是自然资源无节制消耗的恶例。

正如科斯坦萨团队的研究结论,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资源从来都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如果人类不能悬崖勒马,人类很可能看不到什么未来。

寻根传统发展思维之踵

吉尔贝直言不讳地指出,“发展”的大多数伪定义主要错误在于它们普遍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用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来代表社会存在的理想环境。

细加深究不难发现,吉尔贝这话的背后其实隐含了这么两大命题。一方面,发展应该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追求,除非人类不视同类为自己的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如果人类不对贪得无厌的私欲加以约束,以现在这样粗放式消耗资源的速度,人类很可能等不及从星际中获取足够的资源,便已踏上一条不归路。

吉尔贝特意从宗教、哲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传统发展思维形成的脉络。从历史的视角看去,人类对于财富的观念便是越多越好,越大越好。从最开始的食物分配,到后来的开疆拓土,无论是衡量一个国家还是个人的财富,本质上往往取决于两个字:资源。

诚然,近代经济学的兴起,确实使得过去那种血腥的发展模式表面看起来更为文明,但这种发展思路同样只是基于人类短视下的想当然,并未能真正综合各种因素,特别是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

吉尔贝早就料到有人可能会反对他的这些观点,所以他特别强调,历史发展思维的形成与传播得益于神话和权力机器,这一点从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中能够找到痕迹,其中还不乏包装成英雄故事。近代虽然科技发展迅速,但“这种所谓经济学(依然)借助‘专家’、政治家、决策人的言论传播,推销他们的伪真理,将人们的精神格式化。同样的‘规律’被用来解释——通常是马后炮——某件事情及相反的东西,这并不重要,重要的依然是说服人信以为真”。

当人人开始迷信自古以来的发展思维时,传统的魔力便无所不在。当传统发展思维成为一种不容置疑的宗教式信仰,即便偶有看透本质的智者,也会碍于蚍蜉难撼大树顾虑,至而选择做一名传统发展思维的忠实信徒,或许还可从中渔利。至于那些传统发展思维的忠实信徒,则肯定不会质疑自己所坚信的那些信仰。

突围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资源紧缺会带来巨大问题时,一些国家开始采取了所谓的补救举措。比如针对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人工造林便成为最火爆的话题。姑且不说这样的努力微不足道,人工造林并不能看成自然多样化的理想结果,毕竟人类只会按照自己偏好,刻意挑选植被品种,结果很可能变成人工助长生态失衡,进一步加剧植物多样化的消失。或者可以认为,人类崇尚单一化整齐化的审美标准,本质上只会加速消灭植物界的“异己”。失去了植物的多样性,即便满目苍翠,发展仍旧不可持续。

吉尔贝并不是专于批判,针对传统发展思维积弊,他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在他看来,可以“通过重新调整收入和工作时间来减少失业,确立重新分配财富的资本运动,设定能源消费配额,禁止私人汽车,通过自愿接受的节俭来重建另一种生活质量,终止无节制的唯生产论。只要目的不变,我们可以放弃把手段改进得更加有效,如此等等”,同时“改善一切人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正义并不要求增大对资源的耗费,而要求掌握资源者充分考虑到资源的逐步消失,适度地使用资源,或者进而让大家共享因为资源属于大家,而不属于个人。这就要求走出盲目相信‘多’必然是‘好’的经济蒙昧主义”……归根结蒂,就是建立可持续发展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吉尔贝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维,落脚点依然在于“发展”二字,资源消耗依然会增长,只不过速度比过去变得更慢,只不过将过去迫在眼前的资源殆尽危机努力后移,基于资源有限性的危机并未真正消除。还有,从个人层面,吉尔特极力倡导“有节制的富裕”。这句话看似颇有道理,但对于节制分寸的把握到底该作何界定却语焉不详,难道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