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劳力又劳心 医生成过劳死高危行当

发布时间:2017-07-12 10:31:36    作者:王方琪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王方琪

医生猝死如今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短短十几天,就连续发生两起医生猝死事件。两位猝死的医生,一位年仅32岁;另外一位更年轻,年仅25岁。“劳力又劳心,这是医生过劳死的重要因素。”一位在医院工作了20年的医生感叹。

病人多,医生少

“病人特别多,医生却越来越少了。”这是患者家属魏女士的直观感受。

33岁的魏女士的儿子前年罹患白血病,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因为长期在医院陪伴孩子,她对医生的繁忙有直观的了解。她介绍说,“门诊每名特级专家一上午的门诊量最少100人。”她说,出门诊的医生总是忙到下午三点才能抽时间去吃饭,中间连口水都不敢喝。每看完一个病人,医生都要去洗手,为了节省洗手的时间,许多医生干脆就用免洗手消毒液。这样长期下来,许多医生的手已经粗糙皲裂。

除了门诊医生,负责各项检查的医生也非常忙碌。超声科每天平均250到270个号,而在暑假每天的号达到600多个。

病患多医生少,这是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儿科专业曾经停招17年,这无疑加剧了缺口。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来临,缺口问题更加凸显。

劳力又劳心

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要经历相对漫长的过程。

从念医学院开始到成为一名主治医生,一般需要约10年时间,有的学科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医学生毕业后,要先做5年的住院医生,通过每年的住院医师资格考试后,顺利的话可以升为主治医生。再往上就是主任医生。这被医疗界称为合格医生成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住院医生是成长和学习的阶段,主要做着收病人、写病历、做检查等事务性工作,对治疗的思考和责任方面总体比较少,相对“劳力不费心”。第二阶段的主治医生则是“劳力又劳心”。很多治疗与事务是靠这一阶段的医生来完成,比如进行诊断、提出诊疗计划、进行诊治。第三阶段的主任医生,除了诊疗外,更注重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劳力和费心程度会相应减少。

“所以倒下的往往是处于职业发展第二阶段的中层骨干。”一位医生表示,“30~55岁的青壮年医生正处于家庭和事业关键期。既希望在业务上有所突破,也有学术科研的任务,还要面对病人及自身家庭的压力,压力更大。”

医生评价体系单一化也加大了医生的工作量。以心外科为例,目前上级对医院、医院对医生的考评,主要依据的是手术数量,而不是手术的难度或复杂程度。这种评价体系也是医生压力过大的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近半数医生每周至少要上一个夜班,八成人中午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不少人午饭及午休时间只有10分钟。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半数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约两成医生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医患矛盾加剧医生负担

近年来,医患矛盾升级,这成为许多医生行医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心理负担。

“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直到现在对人体的认识都是有限的。医生通过一些检查排除病因,而病人想通过检查得到明确的结果。这种期望值的错位让病人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成本不断增大,互相不信任。”一位医生无奈地说,“其实医生与患者应是战友,共同的敌人是病魔。”

据悉,有的患者和其亲属认为“既然自己出了钱,就希望得到应有的服务。”只要疾病得到了治愈或缓解,即使花了较多的钱,多数病人也是能够承受的,且一般不酿成医患冲突。但是,当病人的较大经济耗费未能得到自己期盼的“理想”医疗效果时,患者心态不平衡,这种利益冲突就会爆发出来。

再者,医疗成本居高不下,患者不堪负重。这使得 “白衣天使”的形象和感情淡化了,医患间的敌对情绪严重。

《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健康及工作状况调查》显示,41.5%的受访医生遭遇过患者或家属的责备,2.3%的人遭遇过患者或家属的殴打。

回避高风险科室

医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往往没有对等的收入回报。

上面提到的那位在医院工作了20年的医生,现在在一家公司工作。“在家里,我是丈夫是父亲,我要养家糊口,我要有时间陪伴家人。”他这样告诉记者。

成长过程漫长、工作环境堪忧、身体状况不佳、医患矛盾升级等因素,也促使医疗队伍人才流失严重。

优秀人才都愿意选择低风险科室,回避高风险科室。部分毕业生甚至入科的年轻医生直接离开医务口去医药器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