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别入误区

发布时间:2017-07-12 10:25:17    作者:刘宝民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刘宝民

从媒体获知,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商业养老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一样,都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活命钱”,必须确保这些资金的安全可靠运营,保险机构务必守住这一底线,这关乎到民生养老的大事,同时要求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通力合作,支持商业养老保险事业加快发展。

此则消息在社会上引发反响,商业养老保险进入到公众视野之中。那么,如何才能抓住契机,加大宣传,打开市场呢,路径自然有不少,但防止销售误导应该成为要素之一。

专业人士归纳一下,在商业养老保险方面大致有三种现象值得注意:一是以偏概全,先入为主,只讲回报,不提投入,权利和义务没有解释清楚;二是夸大作用,虚假宣传,忽视保障职能,不讲前期投入,只介绍日后受益;三是借机造势,模糊职能,有的在银行营业窗口卖保险,让市民误认为是在办理存款;还有随意许偌,出事否认,一旦发生纠纷又相互推诿扯皮。

公允地讲,消费者对误导销售现象非常反感,为什么屡禁不绝呢?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首先,保险机构经营理念有失偏颇,定位适当,为扩大规模,增加保费,急功近利,扔进篮里全是菜,导致误导销售屡禁不止;其次是由于保费和个人年收入直接挂钩,加上部分保险业务人员和中介代理人素质不高,道德缺失,有意夸大产品的收益率和功能,甚至投其所好,埋下隐患;三是监管力度不够大,业务规范和制度建设有待加强;还有就是一些保险消费者总是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够不断增值,在诱惑面前往往贪欲占了上风,容易忽略高风险,被个别销售人员所利用。

为治理商业养老险“销售误导”,监管部门将其列入了重点治理解决的范畴,设立全国保险投诉服务热线电话,保险消费者遇到问题可以做到投诉有门了,这是切实保证保险消费者利益的重大进步。与此同时,“多管齐下”围堵行业“害群之马”,要求保险行业加强寿险窗口服务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建立消费者风险承受能力测试制度,对60岁以上人员强制实行风险压力测试,增强销售的合理性;完善保险营销员分级分类考试培训制度;建立销售误导责任追究机制,实行新型寿险销售犹豫期以及电话回访制度,及时纠正销售瑕疵。除此之外,监管机构发挥舆论监督优势,组织媒体深入公司、代理网点、投保人中进行明查暗访,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倘若换一个层面看,对保险消费者来说,同样有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增强风险意识,摒弃从众心理,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其次要有定力,买保险的初衷是什么,不是投资理财,关键是通过合理适宜的日常投资,保证晚年生活无忧。第三,对商业养老险种要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轻信片面宣传和忽悠,坚持弄明白条款的主要内容,如果成了投保的明白人,对保险的认识就会提升到新的层次,更好地维护自身保险权益。假若在投保期间还有问题不清楚,建议通过保险热线电话或专业人士先行咨询,再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做出抉择,避免盲目投保,步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