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心灵深处的恣意流淌

发布时间:2017-07-07 09:40:30    作者:黄新东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杜连义

出版:巴黎友丰出版社

□黄新东

新获杜连义先生于七十岁出版的长篇小说《昆仑瑶池》,爱不释手,视线所及之处,拨动心弦,琴音渺渺而来。书中人物或喜或悲,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入木三分,每个人的悲欢皆源自心灵深处的恣意流淌。

杜先生学生时代就喜欢文学,但“文革”的劫难击碎了他升入高等学府的梦想。作为“老三届”的一员,他积极响应号召,打起背包,登上了西去的列车,奔赴青海,投入到地质大军,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杜先生像他的先行者、同行者一样,手执地质锤,脚踏蹬山靴,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向地母叩问宝藏。在体味探寻者艰辛而又壮丽人生的同时,他用地质锤在玄武岩的黑色粉末中分辨着字句,在六分仪的银亮镜丝间衡度着心灵。先生197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半生地质队,半生当编辑”,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文学之路。这条路,成就了他独特的西部文学、高原文学。

这部长篇小说故事来源于真实地域、真实背景。“三千驼工上昆仑”、“三万峰驼走高原”,走出了一条“情路”。这不仅是至今仍流传在西夏故地宁夏,以及青海、西藏、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省(区)民众中的口头传说,而且是一段被遗忘的真实历史,令人胆战心惊的一段雄浑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早日解放西藏,为了祖国的统一,中央要求组织几万峰骆驼,在海拔四五千米的无人地带穿越戈壁、沼泽、雪山、冰河,把几百万斤粮食运到西藏军民手中。

这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巨著,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杜先生在二十多年西部高原生活采风经历的基础上,从驼工、原住民、少数民族、一线劳动者朴实的底层视角出发,写出了一个个河西百姓家庭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小爱与大爱,深入探讨被牵扯进大时代、大事件中的底层劳动者的人性,热情讴歌了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人道主义。

历史注重整体,文学探讨人性;历史概括宏观,文学探讨微观。杜先生用采访所得的多元典型事例,运用文学艺术手法,再现这一悲怆大义、雄浑壮阔的草原历史。加之融入雪域高原、壮美景色、少数民族、多元人群、异域风光,因而极富电影画面感。此书被纳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

这部作品最成功之处,是对人性的挖掘。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与读者交流时指出:“无论媒体多么发达,文学是不会消亡的。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阅读经典,就是体验和过滤更多的人生,而经典的魅力来自对人性永恒的挖掘。”

在这部作品中,地质专家孙巾帼娇小玲珑、果断利索,叛逆性格鲜明,曾是邬大掌柜的二儿媳妇,被辱后出走求学,后成为地质工程师。孤身多年的她与负责运粮的陶政委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书中描写道:“一向严谨拘束的一个中年女人的心正在苏醒,像春天里的一棵小草,在经历了冰雪严冬的劫难之后,在石头下面欣喜地萌动着自己的生命小芽……”

全书大小人物有四五十人之多,围绕运粮这条主线,将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安排得妥妥帖帖,寻不出半点刻意雕琢的痕迹。杜先生就是顺着人性这条脉络,一层一层剥开去,对人的性格、人的性情、人的内心世界进行纵深剖析。因此,全书人物无一雷同,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有血有肉、跃然纸上,所作所为皆源自各自心灵深处的恣意流淌。

此外,这部作品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字的张力。简洁凝练的遣词,短平快的句式,比喻、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方言、俚语等通俗语言的使用,动静相间、跳跃起伏、节奏明快、韵味十足,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快感。

好文字像漂在海上的冰山,露出海面八分之一,藏在海平面下八分之七。顺着八分之一钻研下去,你会看见巨大冰山。窥一斑而见全豹,这就是杜先生所塑造文字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