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跨越贫困:中非经济学家的“路线图”

发布时间:2017-06-02 10:44:51    作者:陈华文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林毅夫(喀麦隆)塞勒斯汀·孟加

翻译:张彤晓 顾炎民 薛明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7年4月

定价:52.3元

□陈华文

跨越贫困陷阱,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治理中的头等大事,同时也是难以治愈的顽疾。由于历史传统、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差异性,全球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如何摆脱贫困,走向文明富裕,这是世界上所有经济学家们关注的核心议题。《战胜命运:跨越贫困陷阱 创造经济奇迹》立足全球视野,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对如何走出贫困的阴霾提出了正见。

中非经济学家对于贫困的关注

本书第一作者林毅夫教授,现为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曾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本书第二作者塞勒斯汀·孟加来自非洲的喀麦隆,现为非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曾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世界银行高级经济顾问。他们都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杰出经济学家,均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国际机构任职经历和为发展中世界求索繁荣之路的迫切愿望。

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分别是:陈腔滥调的言语暴行、欠发达的政治制度、机会经济学、失败缘由与成功秘诀、进取的务实主义、创造经济奇迹的艺、借力全球化等。两位作者以充满诗意的语言和富有寓意的故事,回顾了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历史,并通过扎实的研究得出结论:即使在物质和人力资本匮乏、制度基础薄弱的条件下,经济增长与转型也有可能发生。这一结论颠覆了认为成功发展总是基于一定先决条件的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他们为后发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发展指点迷津。

当今时代,是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的人们完全生活在两个并不平行的世界。虽然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趋势,然而具体地谈到经济贸易往来,富裕和贫困的现实,成为难以跨越的鸿沟,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人们在津津有味地谈论如何迎接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贫困国家的人们可没有这么多的想法,填饱肚子和拥有健康的身体,成为最大的奢望。当贫穷和富裕的距离越拉越大时,有的经济学家对于贫穷落后国家之未来,持悲观和失望的态度。于是,“失败国家”近乎成为一个热词,在网络和媒介中悄悄流行开来。坦率地讲,这是一种不负责任、也不科学的论调。倘若真的如此,和平和发展的人类共识,岂不成为空谈?

书中的两位经济学家,一个长期生活在亚洲,一个长期生活在非洲,对于贫困的理解,应该比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学家有着更加深刻和独特的体会。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事在人为”,发展经济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勇于面对现实,不竭力克服劣势,总是怨天尤人,那是于事无补的。在阅读本书中不难发现:两位经济学家对于挑战贫困的态度充满理性和正能量,本书之书名,可谓恰好点题。

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社会的不断发展,其最重要的动力来自人本身。人的处事态度和精神状态,往往决定了一切。在经济建设和摆脱贫困的方面,企业家的眼光、魄力、胸怀乃至人格魅力,往往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一个制度健全的社会里,优秀的企业家无疑是经济发展最大的推手。两位作者一致认为: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作用,某种程度上讲,企业家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最终影响和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成败。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和技术的升级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

客观上讲,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重农抑商”的思想,制约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企业家的培育。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发达地区的企业家人数之众,企业家的创造意识和行动,给经济发展带来无尽的活力。反过来看,经济落后地区,企业家是稀缺资源,企业家精神也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不管是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还是正在奋起直追的贫困的地区,都需要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企业家精神。对于现代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学者汪中求也在其畅销书《中国需要工业精神》也有过生动的阐释。

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正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要看到,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家最关注的就是通过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程度的利润。少数企业家的投机心态及其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也干扰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在这种现实面前,政府在经济中不能当“甩手掌柜”。本书中提到,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和良性发展,其先决条件是国家资源必须到位,它会成为个人和企业家的努力提供有力补充,能帮助企业家克服外部性,解决诸如金融、基础设施、员工技能和监管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背后的协调问题。比如,基础设施的缺口、员工技能的缺乏,或者为降低新生行业的交易成本所需的监管环境的不完善等等,这些并不是单个的企业家或私人企业可以完全解决的。当然,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全部的行政能力和财政资源,蜂拥而上一整套的机场、公路、铁路以及其他针对某个部门的基础设施,去满足企业家的需要。

工业园区在跨越贫困中的作用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本书中两位作者认为:很多国家的社会发展都表明,采取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集中力量和资源,可以创造良好的商业投资环境,往往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后发地区,以工业园区的“点”,能起到经济“片”的效应。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为了经济发展腾飞,纷纷成立工业园区。当时进驻工业园区的产业类型,不外乎食品制造、纺织、造纸、石化、化学制造等。这些工业园区,在改革开放初期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工业园区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之时,美国则在工业园区的理念之上,提出了科学园区的发展,硅谷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例证。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衍生出高科技产业园区、绿色生态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等。这些园区,能聚集起资本、技术、人才,在各地建设当中,起到辐射和龙头作用。然而,目前在少数后发地区,为了做大做强经济规模,盲目地占用农田、修建厂房,命名各种工业园区。这些仓促上马的工业园区,对产业发展定位不明晰,“请进”了污染严重的、粗放型的中小企业。各地若对工业园区没有清醒的认识和长远的规划,不仅影响着经济建设,还给生态环境带来挑战。

简而言之,本书从经济史、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先决条件并不占优势的贫困国家和地区,只要保持发展动力,也能创造经济繁荣的奇迹。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决战期,贫困地区惯性思维中的“等、靠、要”,显然不适合目前的形势。如何摆脱贫困,战略决策与选择固然关键,而勇敢拼搏、绝不服“穷”的骨气、豪气同样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