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霸道总裁”孙正义

发布时间:2017-03-17 10:54:42    作者:禾刀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日)榊原康

翻译:梁蕾

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时间:2017年1月

定价:35元

□禾刀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位成功者的背后往往躺着无数的失败者。在长期负责采访报道日本通信行业的资深记者也是本书作者榊原康看来,软银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壮大,甩在背后的不只是那些竞争落败者,还有他自己经历的无数个失败,只不过舆论包括大众习惯性的“成王败寇”审美逻辑,所以很少有人将目光投向失败者包括那些数不清的失败案例。在拂掉这些案例上面曾经喧嚣的尘土后,软银“霸道总裁”孙正义的棱角便愈发清晰。

第一,还是第一

19岁时,孙正义立下豪言壮志:“20岁时打出旗号,在领域内宣告我的存在;30岁时,储备至少1000亿日元资金;40来岁决一胜负;50来岁,实现营业规模1兆亿日元。”今天,软银旗下公司已近1300家。尽管如此,孙正义仍不满足——在软银“新三十年展望”时他再抛豪言:到2040年将旗下企业扩大到5000家左右的规模。

并不否认有的富豪喜欢低调,但像孙正义这样视“狂妄自大”为自己秉性者也不少。按照他们的逻辑,一个人如果连梦都不敢做,奢谈宏大目标?无独有偶,1870年曾创立标准石油公司,并最终打造成富可敌国石油托拉斯的洛克菲勒,从小也曾立下赚100万美元的远大目标。可见,敢于想象不仅是“狂妄自大”者的创业品质,也是激励他们一路拼搏超越的原动力。

当然,孙正义不只是会说大话,他的那些大目标总会合理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目标虽小,但要求一点也不低,那就是“第一,而且是‘绝对的第一’。在与业内其他运营商的竞争中,不做到第一就决不罢休”。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谈到对孙正义的最深印象时曾说:“当我们谈论一件互相都感到很有趣的事情的时候,他会用鹰一样发亮的眼睛盯住你问,这事情,你能做到第一吗?”

永不满足,压力最终必然层层传导到每一位员工。也所以,“软银要求员工人人必须树立目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鞭策自己”。软银的目标管理体现了两大特色,一是具体到不能再具体,二是数字精确到不能再精确。显而易见,这样见血见肉的目标管理指向极为准确,可操作性自然也很强。

其实岂止软银,越是知名企业,越会要求每一位员工竭尽所能。日前,针对“网上传有(华为)员工34岁要退休,不知谁来给他们支付退休金”的疑问,华为“铁腕”老总任正非正面回应:“30多岁年轻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任正非的回应虽刺耳但也掷地有声,沉重中折射出华为满满的奋斗精神。同理,永争第一,第二就是失败,这正是孙正义视奋斗为己任的企业家精神的鲜活写照。

一线,还是一线

在一些人眼里,孙正义的决策常常“快”得有些离谱。但在知情人眼里,重视经营速度是孙正义的一贯作风。很多事情孙正义都是当场拍板、速断速决。有的是上午会上刚刚敲定的工作,下午孙正义就上门了解落实结果。

快只是表象,快速决断的背后,是孙正义对一线情况的掌握比别人更快更准。软银的会议是以工作为中心,而不是国内常见的以职务级别来圈定参会人数。只要有助于议题的,参会人员既可以是公司高管,也可以是具体实施的一线员工。软银跨越行政层级障碍的会议模式,显然更有助于一线信息及时准确地传导到决策层面。在软银,工作没有明确的一线和二线之分,所有工作都是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把问题解决在一线,这就是软银的“一线”文化。

软银内部没有专职的调查团队,但这并非表明他们对调查的不重视,而是在孙正义看来,自己能办的事绝不找他人代劳,所有调查工作均由软银员工来完成。这样的好处是,有助于员工把个人经验摆进调查工作之中,实现经验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在第一时间得出独具慧眼的结论。

1999年,孙正义只见了马云6分钟便敲定意向,但内幕并非这般简单。会谈后,曾协助孙正义一手创立软银中国的薛村禾团队,立即马不停蹄地对阿里巴巴展开了深入调查,并最终强烈建议孙正义刨掉原本有意的其他三个投资选项,“只投马云一家。”

也就是说,孙正义决策之快,并不是拍脑袋的结果,而是软银快节奏获取信息企业文化的自然流露。除了要求人人学会调查外,软银还开辟了一条专门倾听一线包括那些反对者声音的通道。即便是内部会议也总是包容各种不同意见,有时甚至连孙正义自己也插不上话,他自己“常常被驳得体无完肤”。当然,这些企业文化的形成并非朝夕之功,除了领导个人的魅力深入人心外,自然少不了一系列配套机制,以免除员工因“不尊敬领导”而被“穿小鞋”的后顾之忧。

失败才是胜利

在中国读者眼里,孙正义很成功,但实际上,软银一路发展经历太多失败。如在2004年发生了450万条以下的ADSL业务顾客信息泄露的事故,2008年5月和2009年4月先后发生过通信服务障碍,2011年5月因iphone定额套餐的夸大广告被日本总务省约谈,2013年10月发生客户信息登记错误……在中国,他曾投资博客网、8848、UT斯达康、263、美商网等,时至今日,还有几人能记起这些网站呢?

失败多多,但在孙正义看来,失败从来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找不到失败的原因,不能知“败”而后勇。据统计,在孙正义所有投资中,失败案例数以百计。孙正义对投资不轻易认输,但一旦确定失败就坚决退出,态度如壮士断腕般坚决。这也是他得以从诸多败局中抽身,迅速寻找下一个具有潜力项目的关键所在。

不仅孙正义,软银从上到下都洋溢着一种不怕失败的企业风气。软银的“失败文化”早就深入企业“骨髓”——在软银总部大楼第26层的会议室,对于这个不拘一格的总裁对座次却颇为讲究:成绩优秀的学员按成绩排名、各就各位坐在椭圆形大会议桌前,而成绩落后的则站在后面观摩。座次排序,无疑也是鞭策和激励。

不得不说的是,软银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孙正义的强烈个人魅力。孙正义一手造就了软银帝国,也尽管目前软银帝国仍旧在沿着他的目标高歌猛进,但能否实现像洛克菲勒那样“百年长青”,这是公众最关注的话题。洛克菲勒在57岁时选择退休,今年已60岁的孙正义在接班人问题上依然看不到曙光,这也许是软银未来发展的最大隐忧。换言之,如果一个企业始终无法摆脱个人色彩,那么这个企业就算曾经再如何红火,也难免随着个人的年龄变化,逐步陷入衰老。对于这一问题,“霸道总裁”孙正义不知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