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打造不可消失的零售空间魔方

发布时间:2017-03-10 11:01:16    作者:胡艳丽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在新零售引力法则的引领下,门店将不再是零售业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连接消费者,为线上引流,产生销售长尾效应,促进商业经营持续繁荣的空间魔方。

 
作者:(美)大卫·贝尔
翻译:苏健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7年1月
定价:59.9元

□胡艳丽

春节前夕,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又打响了一年一度的年货战役。各地特产受到市场热捧,一些“候鸟”游子,亦不再背着大包小裹,往返两地,而是通过网上下单,让两地的特产在空中“时空大挪移”。这些能够成为“手信”的商品,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在线下都有响当当的名号,通过门店已经成为了当地的知名品牌,而触电上网,则是商家延伸销售半径,产生空间长尾效应的有效手段。

那些传统的门店,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一度失血,似乎大半江山已经风雨飘摇,神奇的是互联网的跨界打劫,并没有像数码技术对传统胶片相机的冲击那样不可逆转。伴随后电商时代线上线下的无缝融合互动,传统门店度过短暂的休眠期,又焕发新生。

由环境形塑的消费偏好

针对传统门店在21世纪要度过的“生死劫”,美国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大卫·贝尔在《不可消失的门店:后电商时代的零售法则》中,以美国零售业大数据为支撑,通过对Bonobos.com、 Diapers.com 和 WarbyParker.com三家初创企业的追踪研究,深度分析了线下门店与线上网店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率先提出了地理、阻力、相邻、近区、隔离、地形六大新零售引力法则。这些零售法则,可以很好地解释国内零售业的很多现象,同时也是指导商家重新布局线上线下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做好客户服务,提升零售业绩的有益指引。在新零售引力法则的引领下,门店将不再是零售业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连接消费者,为线上引流,产生销售长尾效应,促进商业经营持续繁荣的空间魔方。

理论上,互联网使这个世界扁平化,网络上的信息毫无差别地呈现在每个人面前,可以有效地排除人们的搜索阻力,但在现实生活中,网络的使用则受人们所处位置的影响。如果消费者生活在一个线下购物便捷方便的地区,那么线上电商对他的吸引力就会下降,反之就会上升。如果在该区域内新增一家书店,那么亚马逊在该地区的图书销售就会下滑。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在独立做出购买决策,对某些品牌有着特别的偏爱,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假象。你所处的环境、所在的位置甚至比你是谁更重要。如果你生活在麦斯威尔占据主要市场的波士顿,那么你偏好“麦斯威尔”的概率就非常高;如果你搬到旧金山小镇之后,你的偏好就会受环境的影响变成福尔杰。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众心理在其中占据了主因,而超市颇有吸引力的摆位、促销也将起到一定作用。如果你的朋友、邻居,都在喝福尔杰,那么你由偏爱麦斯威尔到转向福尔杰基本就成了定势。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动物,所谓的品位、爱好,多半由环境形塑。同时,按照“万有引力”法则,我们也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长期生活,通常在一个小区内生活的人,有着大致相当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以及大致相同的偏好。基于此,根据各个地区人口的统计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去寻求目标消费者,设立门店,选择经销的品类,便有了现实基础。

培养种子消费者的空间魔方

门店藏着很多奥秘,它深植着位置的基因,是连结第一批消费者的发力之源。它摆货的方式,摆货品的种类,每种货品占货架的空间,都是当地市场的一块晴雨表。

如果当地家庭中有很多新生婴儿,那么周边的门店则会提供丰富多样的母婴产品;假如这里的人们偏爱读书,则24小时书吧是必不可少的。在社区居民形塑门店的同时,社区气质也会吸引更多的有同好需求的人来此居住,进而形成更大的市场。但假如你是一个偏好少数派,与大多数社区居民有着完全不同的购物需求,那么在线下你可能很难找到你需求的商品,因为门店的老板考虑到经营成本,根本就不会将这些小众商品摆上货架。此时,电商的吸引力则会凸显。

有数据显示,网络店商的第一批消费者基本来自于相同的地区,而后消费者的范围逐渐向周边扩散,渐渐形成长尾。虽然销售长尾在一个地区所产生的消费者数量很少,但不同地区相加总,则会形成可观的销售收入,长尾部分的销售收入恰是支持网络店商持续经营的重要保证。

如此,即使是网络电商也需要借助相关人口统计工具,去寻找最合适的目标市场切入点,寻找第一批种子消费者,再慢慢形成口碑效应感染扩散。那么,在合适的地区开设线下门店,进行商品展示,则不失为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优化方案。经营有方的门店,将是培养第一批种子消费者的空间魔方,很多流行的风潮最初都是起于门店,而扩散后才兴于网络的。

虚拟与现实的完美整合

书中有这样一个示例,一家门店开通了BOPS(线上购买,线下取货)服务,最初人们预计该店的网络销量会提升,而线下销量会降低,结果事情正好相反。该店线上流量增加了,但是并没有增加销量,反而线下门店的销量有所增长。原来,人们在网站上浏览店内商品,确认价格和是否有货,却不会真正下单,而是还要亲自到店里体验、试用一下沙发、咖啡机等商品,有了切实的触感,闻到了咖啡机磨出咖啡的香味儿后才会购买。大卫·贝尔指出BOPS线上服务,移除了人们线下寻找商品、询价的阻力,成功增加了门店对顾客的吸引力。

随着线上线下的融合加速,用创新思维再造零售业产业链已成为共识。书中,集结了大量零售案例与数据分析,针对零售未来的实体与电商何去何从进行了大胆预测。但需要指出的是,书中的案例类型与中国略有偏差,很多已经被国内电商平台消解的难题,在书中仍作为一项网购阻碍提出。比如网购商品送达时间的不确定性,在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产业生态链不断被完善的中国,京东、天猫商城、一号店等一批网购平台的次日达服务,早已令不确定的送达时间变成了一种确定的服务承诺。

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正在消解着空间和时间的难题,当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也因大量门店的加盟助力,而冰消瓦解之时,线上与线下的距离,将在手指点击屏幕的瞬间消逝。就在2017年春节期间,京东就创下了最快12分钟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上的纪录,而他凭借的无疑是线下仓储、大数据、人员服务的鼎力支撑。

近年来风生水起的同城服务,比如美团、大众点评、滴滴打车等也为虚拟与现实的无缝融合,洞开了一扇扇全新的大门。在未来时代,线下的门店将承载新的使命:利用互联网铲除线下搜索阻力和位置阻力,利用社区效应创造社区商业,打造“空间长尾”,按需定制满足“偏好少数派”。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资源,双向吸引消费者,将线下零售空间打造成促成企业业绩长红的“空间魔方”,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