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地坛意象

——《我与地坛》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02-24 10:50:04    作者:张筱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张筱

始终犹豫应该为这个标题中“我与地坛”配怎样的标点。很早以前我只是将它作为千万文海中的一篇文章而阅读,因而我只能体会那细腻优美的文藻;不久前我把它作文整本散文集著读完,因而我只能粗浅了解一个伟大作家的人生经历;如今我将它视作一种生命来与自我的心灵交流,因而我看到的是厚重的生命力量与情怀。

地坛是生命之厚重。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退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我相信世上的万物无论生于自然或是生于创造,既然存在,便是有生命与灵性的。或许有人会说,地坛只不过是一类建筑,何谈“生命”二字,可谁说建筑不是凝固的艺术,谁又能说艺术是没有生命的?

四百年来,地坛安静地伫立,作为生命,它默然见证匆匆来往的人群、变换更迭的王朝、风起云涌的变革、沧海桑田的世界;作为生命,它同样经受着风霜雨雪的洗礼、风云雷电的考验,无情时光的侵蚀、漫长岁月的雕琢。时间磨砺着这座伟大的建筑,让它遍体鳞伤、断壁残垣,甚至随着历史的推移剥夺往日的辉煌如今鲜少有人问津,可时间也一样让它成长,赋予它深厚的文化气息和渊源的历史底蕴,让它准备好承载万物生命的胸怀,无论是完美或残缺,无论是光明或阴郁,无论是高贵或低贱。当生命的厚度在地坛身上不断深化,这古老的建筑终于迎来史铁生——一个在最青春的年华失了双腿的生命;一个饱尝人生的艰难与创痛之殇的灵魂;一个在命运的风暴中经受无数煎熬历练的意志。他轻摇轮椅,进入上帝早已为他的生命、灵魂、意志准备好承受、接纳、慰抚的载体。

于是他的车辙在地坛每一米的草地上留下痕迹;他的目光在地坛每一株的苍木上停留过注视;他的身影被阳光投射在地坛每一个的边缘角落。只有在地坛,春夏秋冬才能带给他生命诞生与逝亡的喜悲;只有在地坛,蜂虫蝼蚁才能启发他对于自然细致入微的觉察;只有在地坛,风露霜雪才能给予他对于内心的涌动与思潮。两个生命的相互容纳,两个灵魂的倾心交流,两个意志的彼此渗透,地坛是生命厚度的象征,这个生命,不仅仅是属于历史长河中经过的生灵,不仅仅是属于建筑艺术的本身,更是属于一个勇敢坚强最终由青涩升华至广博的拥有厚度的生命。

生命之厚来源于苦难与思考。史铁生说:“我常以为是丑女衬托了美女,我常以为是俗众烘托了英雄,我常以为是残缺映衬了完美,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陀。”那么我也是否可以说,正是苦难积累了生命的厚度。

正如自然的风雷对于地坛的侵蚀、破坏与考验,人生的雪雨也在历练着人类的肉体与精神,而对于史铁生而言,人生的暴风雨到来的是如此猝不及防,那时他只是一个二十岁的意气青年,到来的是如此猛烈摧残,最终他永远失去行走的能力,后半生只能相伴轮椅。加缪说:“人生不在于活得最好,而在于活得最多。”如果这句话强调的是要丰富生命的经历,那么我想如同史铁生这样的创痛,是每一个人都不会希望经历的。所以这句名言对于这个坚韧的灵魂的意义,绝不是强调生命应该五彩斑斓,而是应当接纳一切的“多”,无论欢喜或是伤痛,都会成为熔铸生命的宝贵的经历,都会成为积累生命之厚度的条件。

当然历史长河漫漫,在生命之殇面前坚强的不屈的例子不少,但将生命由身体延续到精神,将内心由情感升华到情怀并震撼一代代人的心灵的,史铁生堪称是绝佳的典范。无论是生命力还是思想力,伟大的作家的生命之厚,在于对伤痛的忍耐,更在于对于人生的思考。殇之生命一旦开始思考,便是痛彻的、深刻的、非凡的,自身特殊的条件成为强大的思想力的源泉,思考存在,思考死亡,思考荒谬。每一个问题都是常人无法逃避却从不会在意的终极问题,有人也许会说这样的思考的没有意义,但这么说的人通常都是无聊的庸众,幸福的蝼蚁。就像《好运设计》里面那个完美无缺的人,他最大的缺陷,恰恰在于太过完美,而没有痛苦,没有灾难,没有支离破碎,完美有如何存在自己的定义和意义?庸俗的人会沉浸在眼前微小幸福中难以自拔,仿佛苦难永远和自己无关;无聊的人将时光打发让精神慢慢枯萎,仿佛从来不必要思考自我生命存在的价值。

而伟大灵魂的思考,是由浅入深的。从个体推演到宇宙,由身体渗透到灵魂深处,始当下社会到历史渊源;伟大灵魂的思考,是从认识到接纳。认识新生,接纳死亡;认识意识,接纳存在;认识价值,接纳荒谬。正是这样的深入,加深了思维的厚度,加深了思想的力度,也就加深了生命的厚度。

有关生命的问题,太深奥也太复杂,我稚嫩的年纪对于生命的认识着实太粗浅,不过就像史铁生先生说的那样:“要是有些事情我没说,请别以为是我已经遗忘,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情只是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