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逝者如水 思想有光

发布时间:2017-01-20 07:50:11    作者:陈华文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周有光
出版:北京出版社
时间:2016年7月
定价:32元

□陈华文

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先生刚过完112岁生日的第二天便驾鹤西去。作为当代最高寿的学者,也是在经济学、语言文字学、文化学领域历经三次转向的学者,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主导制定《汉语拼音方案》,被一些人尊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乃笔名,其本名为周耀平,1906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书香门第,年幼时念过私塾,少年时读过新式小学和中学,年轻时分别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主修经济,兼习语言学。上世纪30年代初,他和“合肥四姐妹”之一的张允和结婚,后赴日留学。抗战爆发前夕,他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同时在沪上银行界兼职。抗战胜利后,他继续在银行业界工作,并派驻纽约、伦敦。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祖国的怀抱,在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主讲经济学,并在新华银行兼职。50岁之前,周有光的主要从事经济工作与研究,语言文字学对他而言,仅仅是一种业余爱好。1955年,周有光奉调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事语言文字研究。1958年,由周有光主导的《汉语拼音方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上世纪80年代初,他又促成国际组织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上世纪90年代后,周有光在人生晚年之时,研究学问的目光从语言文字学投向了历史与文化学领域。针对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外国文化等理论与实践问题,他出版了系列著作。《常识》这本书,主要从他的有关文化类著作中,精选出10万余字汇编成册。此书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方式,将其文化见解进行不同维度的表达。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传统文化,长期维护了中国的皇权制度,使农业和手工业得以稳步发展。在周有光看来,华夏文化具有“五大贡献”,即培育五谷、纺织丝绸、采种茶叶、制造瓷器和发明纸张。

本书“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一文中,对于什么是民族文化,他提出:每一个民族都有长期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传统文化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别,但是由于具体条件的不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各自的特色。传统文化很少是单纯的,不同的文化混合成一种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经常现象。传统文化不可能一成不变。一个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也总结了三个方面的特点:世俗性强,宗教性弱;兼容性强,排他性弱;保守性强、进取性弱。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凝练,其实目前没有唯一答案。他的表述,作为一家之言,依然具有继续探讨的价值。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文化?这恐怕难有标准划一的回答。一般来讲,人们常常把世界文化分成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对此,周有光在《世界四种传统文化略说》一文中,依据自己的研究,认为这种回答过于笼统模糊,也不符合事实。他认为,自从上古两河流域的文化和尼罗河流域的文化消亡之后,欧亚大陆的许多文化摇篮逐渐聚合成四种传统文化:东亚文化、南亚文化、西亚文化和西欧文化。东亚文化以华夏文化为基础,发源于黄河流域,传到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继而再传到越南、朝鲜和日本。在全球化时代,地区传统文化相互交流交融,其中的部分精华已经聚集成为不分地区和国界的现代文化,这是全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文化。而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周有光看来,就在于清醒地理性评价历史悠久而辉煌的自身文化价值、地位与走向,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和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周有光对于教育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常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书中,他回忆了早年接受学校教育的往事。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大一时,学校图书馆的报刊非常多,其中一位老师对周有光说,读报是有方法的,读报时要问自己:今天新闻中哪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新闻最重要?这条新闻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不知道就去查书。后来,周有光按照老师讲的方法看报,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渐养成。这种主动思考的阅读法,对他后来的影响极为深远。

周有光先生的离世,对于中国知识界而言,无疑是一种损失和遗憾。阅读本书,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无论在任何时期,都不要停止对知识、对文化的渴求和探索。唯有如此,人类的思想之光、精神之光,才能光耀这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