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立足全生命周期设计保险产品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

发布时间:2016-11-23 13:32:48    作者:王方琪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王方琪

11月6日,京医论坛·全国首届健康管理与商业保险论坛在北京医院举行。针对医疗机构如何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对商业保险公司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中国保险报记者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进行了专访。曾益新表示,北京医院非常乐见商业保险发展壮大,参与到全民健康的伟大事业中来;也非常看好与医院合作的前景,希望保险公司能站在客户角度、站在医院角度,设计出全健康概念的保险产品,适应双方合作。

中国保险报:目前北京医院会和商业医疗保险有哪些合作?北京医院会有哪些新举措?

曾益新:作为公立大型医疗机构,我们首先要按照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制定的方针,创新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尤其在是要承接政府主导的基本医保的相关服务,然后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多层次需求,比如我们的特需服务可以与商业保险对接。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北京医院擅长做保健,我们在社区、金融机构、机关开设健康管理点,目的是把区域内人群的健康管理起来。比如说,我们在金融机构开设的诊所,服务区内的人群就购买商业保险,他们可以享受比较好的健康保健服务,这是我们目前探索性的举措,也许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中国保险报:商业保险公司和北京医院已经有过合作,从医院角度您怎么看待这种合作?

曾益新:我们接触到过许多保险公司,目前有许多企业也购买了商业保险。我对保险公司有几个建议:

首先,我希望保险公司能够把险种设计得更加合理,符合老百姓的需求。目前险种的设计更多是考虑了保险公司的诉求,对被保险对象的诉求和医院的诉求考虑不够。这是出发点的问题。

其次,我认为目前保险产品的专业化不够,险种的设计应该更专业,目前产品的设计更多依赖金融专家,但医疗专家很少参与。所以,从我们的角度看,保险公司的产品的专业化程度需要加强。

再次,保险的管理、理赔、支付,包括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如何打交道,如何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如何给你的被保险人创造更轻松的就医体验,这些方面也需要加强。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目前保险公司和医院合作的空间很大,但发展还不够理想的原因。

中国保险报:商业保险公司如果经办医保,您怎么考虑?

曾益新:目前的商业保险经办大病补充保险就是一种尝试。除此之外,还可以探索一些其它形式,举例来说,某一个大型企业,有几千人,它的员工薪酬待遇比较高,员工福利也比较好,这些员工就可以到商业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保险公司可以把这些客户委托给北京医院,实行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的方式,北京医院为他们做好健康管理,预防、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定期体检,这完全可以探索。

中国保险报:从您的角度看,怎样的险种设计才算是合理?

曾益新:比如,险种应该是全覆盖。保险公司的险种设计,能否进行全健康管理,同时把重心前移,引导医疗机构去给客户做健康管理,做预防性的宣传,别只有客户得了病,才给付一笔钱。这就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观念。这样客户体验也不好。病人的追求是不得病少得病,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能改能体现客户这样的诉求。

中国保险报:目前和北京医院合作的保险公司有没有能够达到这种标准的?

曾益新:目前暂时还没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医院和保险公司的合作的空间很大,但是现实的合作并不多。我希望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理念不要完全出自经济学的理念,而应该从健康的促进的理念切入。保险公司就从客户的健康需求出发,把预防工作做到前面,体现“预防为主,重点前移”,可以把所有的这些预防工作,比如宣传教育、生活方式改变、体检等等,保险公司能想到的都列出来,测算一下,大概每年需要多少经费,这些就是你的成本投入,这些成本投入非常少,效果却是巨大的。比如做肠镜筛查,只需要1000多元,却可以有效达到肠癌早期预防、早发现的目的,所需要的费用少;但是如果没有做,这个人的早期疾病没有被发现,就有可能发展成为晚期肠癌。这时候,就是投入100万,也未必治得好。所以,这类产品的成本效益非常高,保险公司一定要从这样的角度出发。

中国保险报:保险公司如何开发出这类产品,把您说的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可是,老百姓能否接受呢?他的健康理念是否跟得上?有些人,您免费让他体检都不肯去的。

曾益新:我跟你说,太跟得上了,尤其在高端人群这个领域。有企业家跟我们说,您派个医生给我们做家庭医生,做好我们的保健工作,调整好我的生活方式,让我更健康。我愿意付一年100万元到200万元的年薪。这些人群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完成支付啊。保险公司不用收取他一年100万、200万的费用,却能让他达到他打算付给医院100万、200万的服务的效果,如果保险公司能从他健康的角度出发设计出这样的保险产品,肯定有空间。

保险公司设计产品时一定要把自身的诉求和客户的健康诉求结合起来,你的保险才能做大,否则肯定做不起来的。解决客户需求这是关键,否则靠经济手段推销,那肯定做不大的。真正把客户需求摆到第一位。

中国保险报:您怎么看待针对特定人群做的保险产品,比如针对糖尿病人群,针对高血压人群的保险产品。

曾益新:我不大赞同这类保险产品,我不希望根据病种把人群做这样的分类。慢性病的特点是一人多病,一病多因,慢性病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健康服务,你把这些拆分成糖尿病保险、高血压保险等等,这不符合医学规律。这样的产品推出来,市场上有多少人买?不符合老百姓健康的需求。我还是那句话,保险公司设计产品应该建立全健康管理的观念,别老在设计理念上盯着哪个细节赚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