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经济增长能否带来幸福

发布时间:2016-11-18 11:08:26    作者:禾刀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还有什么比你自己觉得幸福更幸福的吗?

作者: 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 爱德华·斯基德尔斯基

翻译: 阮东黄 延峰

出版: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 2016年8月

定价: 65元

□禾刀

美国新一届总统选举尘埃初定,竞选双方曾围绕经济增长话题展开争辩。对于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对经济增长如此强烈期待,其他国家自不待言,这不免使人心生如此疑问:经济增长何时才是个头?增长真能为个人带来幸福吗?

这是许多年前便萦绕在人们心头的疑问,但1930年凯恩斯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如果资本设备持续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技术效率每年以1%的幅度提高,那么100年后,先进国家的生活标准将是今天的4-8倍,如果没有重大战争和人口的显著增长,人类只需要投入一小部分工作时间——一周15小时,就可以满足全部物质需求”。本书便是对凯恩斯所描绘“乌托邦”的回顾与反思。

凯恩斯的“乌托邦”从未出现

如果凯恩斯是对的,那么今天许多人就该比自己的上辈拥有的物质多得多,早就甩掉了“解决温饱”的旧帽子,理应过上养尊处优的“幸福”生活。

然而,今天回望凯恩斯的这番“宏论”,难免会让人失望。这倒不是说今天的人们就比经济大师更高明,而是近百年的经济发展经历已经以经验的形式,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大脑。远的不讲,“在过去36年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这种增长却压根儿没有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幸福”。

美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哥伦比亚大学当代艺术与理论迈耶·夏皮罗讲座教授乔纳森·克拉里曾在《24/7: 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 一书中谈到这样一些现象:今天“北美成年人平均每晚睡大约6.5个小时,上一代人睡8个小时,20世纪初的人则要睡10个小时”。换句话说,虽然人们的财富增加了,看似生活越来越方便了,但睡眠休息时间越来越少了。为此,乔纳森提出了一个“24/7”现象,即一天24小时,一星期7天,意即全天候提供服务。而全天候理念的出现,本质上是为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财源“富矿”。

凯恩斯描绘的“乌托邦”盛景其实从来没有出现过,即便在美国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虽然人们基本需求早就得到满足,但幸福值未见明显提升,工作时间也远未达到他所预期的指标,特别是一些富人工作时间反而更长。喜马拉雅山南麓小国不丹贫穷得多,但居民幸福指数最高。在发达地区,“过劳死”现象持续上升,其覆盖的人群也不再是中低阶层,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包括精英群体也加入其中。

增长,增长,还是增长,多年以来,当我们始终抱着增长的坚定信心,“为什么在他(凯恩斯)发表那篇文章的几乎100年后,我们大多数人仍在辛苦地工作呢?”

增长并不必然制造幸福

凯恩斯没有预见到,即便那些在他眼里早就很幸福的人,依然会那么“贪得无厌”。在凯恩斯的幸福逻辑里,幸福是一个定量,所以他觉得“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总会有满足的一天”,不幸福的人可以借助增长东风最终抵达幸福的彼岸。凯恩斯未能料到的是,在人类迎来机器人乃至智能时代后,但大多数人未必就能从中分享到增长成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主流价值”对幸福的阐释同凯恩斯观念一样对增长热情高涨。经济增长是所有国家直面的问题,诺贝尔奖几乎全颁给了增长学家。也因此,刺激居民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秘诀,结果过度浪费现象司空见惯,节约的优良传统则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凯恩斯的“增长幸福论”是有历史时代背景的。“文艺复兴发明了(或重新发现了)利用人类欲望管理社会的方法,而不是把它当成邪恶的想法加以矫正”。在此之前,战争是困扰人类发展的头等难题,而道德一度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紧箍咒”,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本质上是对经济发展中的道德律的一次“拨乱反正”。于是,“通过获得赚钱和积累个人财富的机会,人类危险的天性可以被引至相对无害的道路上,如果不能以这种方式得到满足,那么它们也许会找到其他更加残酷的解决途径,不顾一切地追求个人权力和权威,以及其他自我膨胀的方式”。

1974年,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在世界多个国家开展了关于幸福感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全面调查之后,他得出的答案是“可能不会”。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夸大了增长对幸福的意义。

寻找我们曾经迷失的幸福逻辑

越是深入剖析我们越发现,幸福本来就是一个变量,随着时间、地域、文化等要素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幸福感可能不尽相同。同一环境下的不同人,对于幸福的评价标准也不尽一致。

幸福其实包括两大方面,即外在的和内在的。外在的当然是物质层面的,而内在的体现在精神富足。物质当然离不开增长,精神层面则是个人理念的结果。关于幸福,先哲庄子从“知足”角度有过精辟阐释——“知足者不以利自累,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作”。民国学者林语堂则以“半半歌”来阐释了幸福哲学,说简单点,就是凡事不必苛求十全十美,遗憾也是幸福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对市场经济学家而言,本书显得有些“大逆不道”。回答什么是幸福,本书最终归纳了7项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即健康、安全、尊重、个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友谊、闲暇。作者剔除了增长的中心意义,而是将幸福落到个人内在的精神诉求层面,这并非是对增长的简单排斥,而是想让读者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是否幸福,不是来自于外在物质比他人更加丰足,不是来自于他人的羡慕乃至追捧,而是你自己的内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