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以小见大 探寻人保史

发布时间:2016-10-14 11:33:14    作者:姚庆海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高星
出版:中国华侨出版社
时间:2016年10月
定价:93元

初识高星,一股只有二十岁年轻人才具有的那种朝气蓬勃并带有艺术特质的气息扑面而来。但是,他却不是这个年龄的人了。

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高星就有这么一点儿精神——近三十年与保险相伴的人生旅程,勤奋耕耘,执著前行。高星把别人喝茶或咖啡的时间,用来记录并保存保险历史的宏伟历程,尤其对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简称人保)历史的搜集和研究,他付出了艰辛努力,也收获了较多成果。

高星对人保历史的情愫,可以说,从最初的兴趣和爱好,升华为责任和担当。作为人保史的守护者,他倾注心血收集了大量的人保文物和史料,并潜心揣摩考证。关于人保历史的专著和文章,其涉猎角度之广,至今可能唯他执牛耳;一提到人保的老保单、老照片、老物件、老前辈、老故事自然会想到他;采访国内人保元老最多的人也就属他了,许多保险老专家和老领导与他有着忘年交;他不购车不买房,耐得住清贫,自己的工资几乎都投入到搜集、购买和研究保险史料上;在其堆满文物难以转身的“小博物馆”所谓的家中,他静目欣赏,独自憨笑,驰骋遨游,尽情享受着自我高清的精神天地;他热爱保险、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热爱真挚……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始终燃烧着勃勃生机!

“时间的梳子”真是个恰当的比喻。是啊,头发生长得太长了,容易蓬乱或板结,认真梳理使之顺畅,面貌将焕然一新,历史也会留下印痕。

人保是新中国保险业的源头。它之诞生,开辟了中国保险业的新纪元,在保险弱国走向保险大国的进程中,人保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基因与血脉、人才与经验、变革与创新、梦想与追求,彰显着中国保险业的精神与气派。

人保史不是单纯的公司史。探寻其成长轨迹,对于总结中国保险业的经验与教训、解决中国保险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坚定从保险大国迈向保险强国的信心、实现“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意志等诸多领域,均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本书就是以小见大,透过无数个细节,多方位地展现人保的发展轨迹。一个个深入细致的考证,一个个亲临现场的事件,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书中关于人保标识的演变、文化理念的传承、形象宣传的沿革、重点业务的记述、重要人物的传记、老旧物件的考证、办公地点的变迁等,在这诸多蒙太奇的视觉冲击和轻松诙谐的观赏中,我们似乎已身临其境,真切地感悟到人保历史的伟岸和厚重。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目前,中国保险学会正按照中国保监会党委的部署,积极推进行业高端智库建设,努力服务保险业创新发展,并全力以赴开展保险史志编纂工程。

中国保险业的历史,特别是人保的历史,是中国保险业宝贵的财富。总结历史,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高星同志此书面世,对保险史志的编纂无疑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会有更多的有志之士,肩负使命,踊跃投入到保险史志资料搜集和研究的行列。

我国唐代大思想家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让我们勤奋努力,携手共进,为祖国的保险事业增光添彩!

(此文为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为《时间的梳子》所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