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艺术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6-10-14 11:19:50    作者:刘英团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法国)赖那克
翻译:李朴园
出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时间:2016年4月
定价:78元

□刘英团

“任便取一种近代艺术论或艺术史的著作,多多少少总能引用赖那克的地方。”一如著名画家、戏剧艺术家李朴园先生所言,尽管艺术的本身没有显著的实际功能,但却总能使人得到完美的知识与喜悦。对于“美”,人类也从未停止过探寻的脚步,“尤其对于想大略地知道一些西洋艺术史情形的人来说,这本书(《阿波罗艺术史》)是再合适不过的。”《阿波罗艺术史》是法国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作家赖那克(S.Reinach)于1902年至1903年在卢夫尔学会(Ecole du Louvre,今通译为“卢浮宫学院”)讲演中的讲辞,“他用很少的文字,很明白的线索,很公平的态度,给我们说明了从荒古到19世纪的世界艺术史(李朴园语)。”

“艺术家的生命多么光辉而痛苦……无论他是否知晓,无论他是否愿意,他的作品必将结合着昨日与明日艺术家的作品,他的作品是向今天的人们揭示艺术家创造的异质性,是时空的广延性成就了他今日的行为。”正如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哲学家艾黎·福尔(Elie Faure)所言,艺术被看做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活动,艺术史记录和解释艺术同人类的其他活动一起构成一种配置关系。赖那克认为,一件艺术作品其本质的特点是不同于供应直接生活之需要生产物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们的目的是为了唤起别人的情绪”,“目的并不为满足直接的生活需要,而是为唤起一种情调,一种活泼的情感——羡慕、愉快、好奇,乃至恐惧”。艺术基于它的形式,统一于“一条线性发展的逻辑,一条向静止的、非文字和非真实的艺术史发展过程已经走到了终点”。赖那克著作中最精彩的地方,往往存在于那些精微的“叙述”,以及这些叙述所构成的庞大叙事体系之中,以更深入浅出的阐述概括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非简单地串联铺陈或“罗列”。

对艺术、对历史的关注,历来也都是艺术史家的特点。在德国著名美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看来,“在那些过去时代中,不存在一个叫做艺术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一个艺术历史的镜框来看待那些东西。”或者说,在中世纪以前,“艺术”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品”。即使被尊敬,也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审美性质,充其量是实用性图像或图腾崇拜而已。“让我们就一座宫殿或是一张绘画说吧。宫殿不必造得那么考究,只要是一座颇大的房屋也尽够作为一个很惬意的住所了。在此地,艺术仅是附带于功用之外的质素。同时,在一个雕像同一张绘画上,功用的质素也并不如何显著。艺术的本质是独立的。”赖那克这样说,并不是出于情绪,或个人的好恶,而是基于丰富的历史知识赋予的他睿智的眼光——“历史上的每一种艺术现象或艺术表现形式都成为这个意志的反应”。

艺术主要基于它的形式,把它作为一个自身的历史来描述。认识艺术史的历史,就是认识艺术史,最终也就是认识艺术。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呈现,还是“一种进步的观念”。赖那克的这一假定,“意图是摆脱关于历史的历史性陈述这个既定模式”,因为“不再沿着一条单向的艺术史狭隘之路前进”,无论是谈论磨光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艺术,还是谈论爱琴海迈诺斯人与迈西尼人的艺术、非提阿斯以前的希腊艺术、亚历山大大帝之后的希腊艺术、伊特拉斯康和罗马的艺术、东方与西方的基督教艺术,以及17世纪的荷兰艺术、法国艺术和18世纪、19世纪的艺术,抑或是论述非提阿斯与帕特农神庙、罗马式与哥特式的建筑、罗马式与哥特式的雕刻、文艺复兴的建筑与现代的建筑、威尼斯人的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赖那克展现“艺术品”创作者艺术思想的“颠覆性”观点不但使艺术史界为之一震,还使文艺复兴前后的艺术史研究走向了更宽广的领域。

“实用领域的终点是艺术的起点。”一如德裔美国犹太艺术史学家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所言,中世纪的作品大多是宗教题材,建筑则多以哥特式、希腊罗马式为标准,这些作品创作的动机都是服从于时代,服从于教会的需要;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西斯廷天顶画也是为了教会修建教堂的需要。赖那克在谈到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时说:“宗教与艺术不但同时产生,并且自古以来就是紧紧地联结着的;在能够进行思想的人的心里,它们的牵合之力是仍然够明显的。”在《阿波罗艺术史》一书里,我们可以顺着历史的长河去看看艺术的源头,第四世纪的原始艺术,仔细揣摩一下光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艺术,再远观一下亚历山大大帝之后的希腊艺术,欣赏一下威尼斯人的绘画,体验一下德国的文艺复兴,跨越17世纪、18世纪的法国艺术,站在19世纪的艺术尖峰给,给“艺术”一个全新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