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在唐诗中看自然变迁

发布时间:2016-08-12 11:07:53    作者:陈华文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从唐诗中可以发现,当时长江中的中华鲟十分常见,甚至由于数量众多,几近成害。然而,伴随着长江生态系统的恶化,这种鱼迅速锐减,以至于到今天,中华鲟成为长江里珍贵的水生动物。

 
作者:胡淼
出版:上海书店出版社
时间:2016年3月
定价:180元

 

□陈华文

唐朝,中国诗歌鼎盛的年代,涌现出一大批灿若星河的伟大诗人。另一方面,唐诗也如一个巨大的万花筒,涵盖的内容极为繁杂和宽广。古往今来,不少学者潜心研究唐诗,然而,从科学的角度研究唐诗,还并不多见。《唐诗的博物学解读》这本著作,立足现代科学,试图从植物学、动物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的维度,揭开隐藏在唐诗内部的“文化密码”。

博物学是人类研究大自然的一门古老学问,指对自然领域所作的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与分类。而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一般是指某个自然或者技术领域的专门学问。对于普通人,系统而深入的现代科学,具有知识认知方面的门槛和壁垒,而博物学则不同,与人们生活的世界密切相关。博物学就如同现代科学领域的“博雅教育”或者“通识教育”。

《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一书作者胡淼,1961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系,虽然长期在基层从事植保工作,但对于古典文学心有独钟。胡淼花费十数年时间精心研究,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丰富的学识,配以丰富的插图,对唐诗中涉及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天文、地理、气象和水文等等,进行了科学分析,纠正了历代注释和理解上的差错。

唐诗是瑰丽的艺术殿堂,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宝藏。唐时虽然科学并不发达,但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能力,丝毫也不亚于今人。1000多年来,中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的一些植物、动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加上诗歌语言高度凝练,使不少唐诗中所涉及的动植物和自然现象,几成无解的难题。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揭开其中的一些秘密,这对于重新认识唐诗的魅力,无疑大有裨益。胡淼大胆“吃螃蟹”,这种学术精神着实令人敬佩。当然,他也并非全才和通才,并非对所有唐诗进行逐一的科学解读,本书所要表达的,仅是他的个人见解,至于这种见解对错与否,人们自有评判。

在阅读本书时,我不禁想到了台湾植物学家潘富俊教授的一本著作《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在这本著作中,他的视角是中国古典文学与植物的关系。由于该著作涉及的古典文学作品过于繁多,以至于在分析古典文学中的植物科学时,不免泛泛而谈。而《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不一样,主要的分析对象是唐诗,并且“剑指”科学领域具有争议性的名诗名句。从科学格局和文化视野两个方面来看,此书在研究的专业性方面更高一筹。

胡淼的本业是植物保护,这给他探寻唐诗中植物的隐秘世界,带来先天的便利。经过考证,他在唐诗中新发现的植物大约22种(含类群)。如,很多唐朝诗人写到“枫”,经过比照,书中得出的结论是:枫可能泛指数种植物。诗人李百药在《途中述怀》中的“江上枫”,顾况在《小孤山》中“古庙枫林江水边”的“枫”,以及杜甫《寄韩谏议》诗“青枫叶赤天雨霜”中的“枫”,都是指金缕梅科的高大乔木枫香树,这种树叶色青绿,经霜变红,树叶清香。在唐诗中,常常象征才高志大的在野人士。

对于唐诗中所提及的植物,胡淼进行专业的比较分析。比如,木棉、树棉、贝树等,在唐诗中经常出现,而很多人对此纠缠不清,存在各种误读。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诗“汉女输橦布”句中的橦布是什么?有人说是木棉,有人说是树棉,还有人说是橦树等等,总之是用以一种树木的花织成的布。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一种树木的花是可以用来纺纱织布的。胡淼认为,橦就是今天所说的属于锦葵科的棉花的一种,即海岛棉(旧时称木棉),这种植物,唐代在四川等地开始栽培了。但是张籍在《送蜀客》诗“木棉发锦江西”句中所说的“木棉”,则又是另外的植物,即现代植物学木棉科的木棉。这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先开花,后放叶,花多红色,大而艳丽,满树红花欲燃,异常壮观。国内有白色短而直的膜状绵毛,可做枕头的填充物,但是不能纺纱织布。这种树又名攀枝花,故四川西南部有攀枝花的地名。

书中还对兽类和鱼类也进行了研究。古人认为,鱼是可以成龙的动物之一,江中巨鱼如中华鲟,古代也称为鱼龙。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到胡浩《出峡》等诗句可以看出,在唐代,它们就是长江的“主人翁”,在江中兴风作浪,畅游千里,通江达海。古人认为鱼可以变成龙,也可以变成怪,杜甫在《沙苑行》一诗中,就是把安禄山描绘成巨鱼变成的妖龙精怪;而在《观打鱼歌》和《又观打鱼》中,把它们比作军阀等黑恶势力。从唐诗中可以发现,当时长江中的中华鲟十分常见,甚至由于数量众多,几近成害。然而,伴随着长江生态系统的恶化,这种鱼迅速锐减,以至于到今天,中华鲟成为长江里珍贵的水生动物。

阅读《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不仅能感受到唐诗的艺术魅力,还能感受到那个历史时期我国物产何其丰富、山河何其壮美。通常来讲,诗词是诗人情绪的表达,然而情绪的表达又有赖具体的草木虫鱼、山川河流和各种自然现象。这本书,还从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地质学等方面对唐诗进行了解读。斗转星移、岁月轮换,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自然世界对于人类世界的影响是直接的、同时也是深远的。就文学创作而言,自然世界的绚丽多姿,给文学创作带来无尽的活力和想象,而精彩的唐诗,恰好是最有力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