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成长,除了情怀更需理性

发布时间:2016-08-05 12:23:57    作者:胡艳丽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张化桥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6年8月

定价:39元

□胡艳丽

影子银行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之所以我们对它感觉很陌生,是因为还不了解它的概念、涵盖的业务范围、运作规律以及它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翻云覆雨,改变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

被誉为“最佳中国分析师”的张化桥,其著作《影子银行内幕:下一个次贷危机的源头?》,将自己两年中在小贷行业摸爬滚打的经历、左右碰壁的尴尬以及对小贷行业头上“紧箍咒”的控诉,用入世极深的笔触揭示了作为影子银行业务之一的小贷行业艰难的生存现状。作者同时还延伸到更广阔的范围,从影子行业各项业务之间的比对,到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到最后展望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走向与中国经济未来的关系。可以说,作者是带着强烈的个人体验在写这本书,在书中其所持的观点未必客观中立,但正因如此,该书才更为真实地反映了一个行业在监管与市场的夹缝中不生不死的尴尬境地。

作者在书中自称自己是为小贷企业摇旗呐喊,争取权益的旗手,但无奈他的多项政策诉求及业务拓展构想均因各种原因而夭折。尽管作者为小贷企业大声疾呼,但我们还是在书中看到了小贷企业为提高收益率兵行险招的案例。例如颇为通行的“过桥贷”便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贷款企业在向银行申请续贷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则这笔“快钱”很可能演变成一笔“问题贷”;另外,部分小贷公司内控薄弱,风险意识不足,在没有对客户做好尽职调查的情况下,便贷出大笔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管理漏洞、业务漏洞往往是致命的。

即使是作者所加入的万穗公司,其当时的内部管理同样值得商榷。在作者加入之前,公司的员工都是多面手,一个人就能处理业务的大部分环节,几乎没有内部分工,这对于一家金融企业而言,风险不言而喻。这也恰是公司之前放出两笔“大额贷”,且均出现违约的症结所在。就在作者加入公司后,因一位在一个月内能独立应对200个客户的骨干员工离职,作者用“想哭”来形容当时的心情,从这一点上,可见公司管理当时并未走上正轨。一个过度依靠骨干员工个人能力的企业,其运营的不稳定已经成为必然。这并非是万惠公司的个别问题,而是大部分小贷公司的真实现状。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贷企业与政府间玩“猫鼠”游戏,为避开政府对小贷企业杠杆率的限制,作者可谓绞尽脑汁希望“曲线救国”。例如,试图通过贷款证券化转嫁风险、通过变身村镇银行吸收存款、通过在银行承包业务或做助贷扩大自身业务范围等,只是多数构想并未实现。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万穗公司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准,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家的政策不可能仅为几家业务能力“突出”的企业而放开,监管层必须注意到行业的平均水准,甚至是拖后腿者。另外,这种软指标必须通过一些硬性标准予以衡量,而不能如作者同某银行行长对话般“我们没有硬资产来担保。你的信心应该建立在我们的风控制度和高管的可信度上面”,这确如行长所言“你开玩笑,那太虚了”。

作者的理想很丰满,但在与现实的短兵相接中,他还是少了些耐心和韧性。中国当时6000多家小贷企业业务水平、风险意识、专业水准皆参差不齐,而中国对小企业、个人的信用评级也仍在试水,政府一旦放开各项小贷企业监管闸门,难免不滋生更多的行业乱象。近几年,P2P企业在中国风生水起,而到“年关”之时又“接力”跑路,令一些放款人血本无归,这中间并非是监管过度,而是监管不足或监管不当。在一个行业的起步阶段,不论是买方、卖方、中介机构,还是监管部门,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有各种的不完美,但这也是一个行业从蹒跚学步至稳健发展的必然过程。

回到该书的标题“影子银行内幕,下一个次贷危机的源头”,作者分析了在中国低利率、高通胀的背景下,人们存入银行的资金实际处于“负增长”的尴尬状态,一个经济现象催生另一个经济现象,“是负的真实利率催生了影子银行的快速成长,催生了这6000多家小贷公司、无数的担保公司、民间借贷、地下钱庄以及信托和银行的理财产品”,也催生了一批资良莠不齐的P2P平台。中国的影子银行业务之所以如此蓬勃发展,还有另一个原因,便是商业银行的管理仍然相对僵化、效率较低,无暇顾及一部分耗费时间、精力的微型业务,小贷公司、P2P平台便是弥补银行对中小企业及个人贷款扶持不足应运而生的。

伴随着国内金融业的长足发展,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金融市场似乎也成了规避国际金融风险的一块绿洲。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用最快的速度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经济发展走过的路,金融体系在加速进化过程中,必是问题与希望同在,乱象共创新齐飞。此时我们如不提高警惕,不能吸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任“信用”泛滥,任次贷产品、金融衍生品不受约束地冲击金融市场,甚至在影子银行行业自律、市场诚信体系未建立起来之前对影子银行业务去监管化,难免会步美国金融的后尘。在中国的金融体系及投资者的投资理性远未发育成熟之前,政府部门暂时先收紧金融市场的“紧箍咒”,对于保护中国经济发展三十年建立起来的脆弱金融市场,其释放的正能量应远大于带来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