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做你的人生合伙人

发布时间:2016-07-08 10:46:35    作者:胡艳丽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美)亚当·布莱恩特

翻译:尘间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时间:2016年2月

定价:39.8元

□胡艳丽

首先被书的名字《归属感红利》所吸引,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归属感,渴望被一个团队真心接纳、认同,与同伴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这样的过程无疑是愉悦的。此中,无论是个人的创造力还是团队的创造力都将达到巅峰状态,处于这种“心流”状态的员工将无所畏惧,在事业上一往无前。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世界中,“归属感”似乎总是在初创企业中灵光一现,而后便伴随企业的发展壮大而逐渐消逝。在很多大企业中,人们貌合神离,机械地在制度的高墙中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程序性事务取代了进取性开拓,人们以不出错、不逾界为天职,此时不仅员工的归属感为零,企业的创新力也跌至冰点以下。

在《归属感红利》中,哥伦比亚大学“领导力实践”课程教授、《纽约时报》副主编亚当·布莱恩特通过对众多创新型高管的深入访谈,从企业员工招聘、日常管理、领导艺术、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全景展示了企业打造员工归属感,激发员工创新精神,保持企业活力的方法之道。

综合书中所述,企业文化可谓万技之源。文化甚至可以“把战略当早餐”,离开企业文化,一切战略、制度、流程都将流于虚化,成为一张空有其表的皮囊。文化的种子会决定企业的未来形态。一以贯之的推行良性企业文化,保持队伍的“纯洁性”,纠偏失去航向的员工,剔除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的“天才”,在企业内部打造温暖、舒适,彼此尊重、畅所欲言的环境,为员工提供成长空间,则是企业领导者的天职,也是一个企业能够保持基业长期的秘密所在。

曾在两年时间内,打造出一间价值达2.65亿美元企业的谢家华,在“巅峰”时毫不犹豫地将企业出售,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没有建立起能够让员工快乐的文化,在企业发展到百人规模时,他早上已经没有起床上班的动力,他认为这样的企业问题重重,已无法持续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快乐。

记得马云曾在一次演讲中指出,假如能够把上下班时间分得很清,那么你应该另找一份工作。但可悲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坚守一份并不能获得快乐的工作,工作只是糊口的工具,而远远谈不上事业。假如你同当年的谢家华一样,已经没有起床上班的动力,那么是时候思考一个“哲学”问题了,是换份工作,还是改变自己的心态,抑或和自己的“战友”们一起改变企业文化?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大树生生不息的根基,那么领导者的领导力、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则是大树的树干、枝脉,他们为员工输送养分,而企业的基层员工则是树冠,企业的所有业绩,都隐藏于他们的枝叶之间,由员工亲手缔造而成。

著名咨询公司QuestBack的联合创始人伊瓦尔·克罗格鲁德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很多大企业的树状结构图表中,企业领导者高高在上,管理者如同一众金刚护法逐层排开,而那些服务客户,处于生产、营销第一线的员工,却被压在了树状图表的最底端。伊瓦尔认为这将严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没有人喜欢自己被压于最底端,如此对于一线员工而言,上面的层层架构,都是压力、都是制约,是掣肘他们在前线冲锋陷阵的阻力。于是在策划公司结构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员工在树状图的最上面,而管理者和领导者在最下面。这不仅仅是一个图表结构的翻转,而是公司理念的翻转。管理者、领导者作为支持公司高效运转的服务者,他们位于树状结构的底部,为从事具体事务性工作的员工提供支持。

当一个企业习惯了讲究行政化排场,企业管理者“进化”出官员习气,一众员工忙于文山会海,文件、程序式应付,一个企业的创新力,面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力都将被耗尽。这也恰是很多小企业反应灵动,能够小以博大,战胜大企业的原因所在。

一个企业要想留住人才,留住员工,保持企业初创时的活力与效率,不妨改变下“传统”的思维方式,改管治为疏引,化管理为服务。一方面治愈管理者身上的官僚病,一方面成为员工事业发展的合作伙伴,甚至是人生合伙人。归属感是一种红利,当员工获得这份收益之时,企业也将收益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