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汪世平:征途皆风景

发布时间:2016-06-03 10:39:23    作者:陈格欣 方磊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人物素描

汪世平,江西省新余市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1988年进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因为从事人险查勘理赔工作与摄影结缘。后担任基层公司副经理、地市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省公司办公室主任。上世纪九十年代,上百篇保险类、民生类摄影作品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金融时报》、《中国保险报》、《中国摄影报》等知名媒体发表。在中国保监会组织的书画摄影展上多次获得奖励。2001年以来,摄影作品在韩国展览,在国际、国家级摄影展获奖或入选。200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我目前在保险地市协会工作,但我经常把镜头对准我们的保险人,记录他们在保险征程上的艰辛和收获。”汪世平快人快语,笑意写在脸上。此时正在整理材料和摄影器材,准备下基层调研并拍片。

2014年,汪世平的摄影作品《相濡以沫》获《保险人的中国梦》第三届中国保险业书法、绘画、摄影大赛摄影组三等奖;2015年,他的摄影作品《晨读》获《保险人的中国梦》第四届中国保险业书法、绘画、摄影大赛摄影组一等奖。

陈格欣 记者 方磊

柳暗花明

1965年11月17日,汪世平出生在江西上饶农市万年县梓埠镇五一村。高中毕业后的1986年夏天,汪世平在帮助家人收割稻子时,接到了江西银行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专业是保险。当时的他接到通知时一愣,压根还不知道保险是啥东西。“保险就是银行里负责管理保险箱的”,他这样揣测着向父母解释道,来平复他们不安的心。

进入学校,汪世平才真正明白保险是怎么回事,深深沉醉并热爱。在学校两年,学了20多门有关保险方面的课程,内容丰富,为后来工作打下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1988年毕业后,汪世平被分配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江西万年支公司。

在人险股工作的汪世平不甘于平庸,业余时间坚持自学,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定位。1993年,汪世平通过成人高考,幸运地进入了当时号称“中国保险界黄埔”的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习财产险专业。良好的组织能力,人际协调能力,使他在学生会担任宣传部长。他不负众望,把学院的宣传工作搞得风风火火,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1995年从中国保险学院毕业的汪世平,正好赶上人保分业经营,人生又面临一次抉择。按说他可以留在财险公司,财险公司相对业务稳定,而寿险营销理念在保险业才刚刚萌芽,前途未卜,征程艰难。此时的寿险公司人员少,规模小。鉴于此分业经营时多数人都不愿去寿险公司。而汪世平却有着自己的逆向思考,似乎预见寿险营销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心中也笃定人少的公司,必定机会多,最终他选择了寿险公司,他的背影留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

起步阶段,汪世平进入的寿险公司确实很艰难,人、才、物都很缺乏,步履维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97年,中国人寿引入了个人营销机制,犹如一股春风,“吹皱一池春水”。公司的经营风生水起,公司业务发展驶入快车道。1996年到2006年,汪世平在中国人寿十年,从中国人寿上饶分公司文秘到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寿婺源支公司副经理到上饶分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人生得到了历练,心智上更加成熟。

镜头凝聚人文民俗

“自己也没有想到会与摄影结下如此深的缘!”汪世平说。

汪世平真正接触相机的时间是1989年,当时在人保基层公司从事人险查勘理赔工作。那时,他经常被派往乡镇学校拍摄学生遭受意外伤害的图片作理赔依据。为了把图片拍摄完整美观,他利用业余时间反复琢磨拍摄技巧,反复练习。有时也用多余的胶片拍些乡村风光和社会新闻投稿到报纸,一不留心发表了,这给予了汪世平巨大的精神鼓舞。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能接触到相机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汪世平老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

进入九十年代后,汪世平的摄影作品和文字稿开始在在《中国保险报》崭露头角,有的还得了奖。

1995年夏天,江西万年县连降暴雨发生山洪灾害,一些山区的农房被洪水冲垮。由于部分农房参加了保险,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快速派员查勘现场。汪世平作为查勘定损队伍中的一员,看到不少失去家园的村民在废墟边伤心地抹眼泪。汪世平看到了这揪心的一幕,他用镜头把这些情景记录下来了。后来这张《山洪袭击之后》的摄影作品投稿到《人民日报》,很快报纸登载出来了,且占据了半个版面。

“我不但领了相当于我当时近一个月工资的稿酬,而且县政府还发了奖金。我的想法很朴素,这活儿轻松来钱快,对摄影产生了浓厚而炙烈的兴趣,欲罢不能!”。汪世平说到这里,眉飞色舞,神采飞扬。

“摄影于我,最大感受就是‘留真’。比如,我在农村拍过很多年事已高的老人,现在很多人已离开人世,只有我给他们拍摄的影像时时被他们的亲人所供奉、所怀念。在数码泛滥的今天,我还坚持胶片拍摄,我喜欢那种老电影般的感觉,拍摄时不急躁、不功利,很安静、很淡定。影像色调也不错,很怀旧,可能与我的年龄和经历有关。”汪世平接着说。

翻阅汪世平的作品册,发现他发表的摄影作品多半是人文民俗的东西。他喜欢纪实题材和原生态的东西。他认为这些作品是若干年后,你可能再也看不到的东西。用镜头记录各色人群的生存状态,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很真实。

“有人说,我的作品里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但能触动人的软肋,触动人心最柔软的东西。拍摄人物时,我喜欢关注人的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他们会通过各种眼神告诉摄影者很多信息,也恰恰是人的眼睛会使一张图片生动起来。”汪世平说。


汪世平摄影作品《老屋》

公益拍摄 摄影的最后坚守

汪世平喜欢一个人远行和拍摄,因为这样很安静,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他觉得拍摄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因为热爱,路途上遇到的艰险或惊险,压根没觉得困难。

2003年4月,汪世平在西双版纳参加完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的活动后,返程时正遇上SARS病毒高发期,全国人民在抗“非典”。当时,他接到公司电话通知他暂时不要回去上班。“瞌睡遇上枕头”,正好他借机在贵州绕了一圈,拍了一些苗寨和古镇的照片。当时,到处都很紧张,不欢迎外人,都怕SARS病毒传染,吃住很不方便。但他毫不在乎,一切因陋就简。因为热爱,有时无所不能,常常徒步几十公里到了一些车辆进去不了的村寨。

2004年7月底,汪世平到四川大凉山参加彝族火把节。当时,考虑时间比较宽裕,他想顺便去康定看看,也是因为《康定情歌》和跑马山的诱惑。到康定后,拍了些片。偶遇当地一位藏民告诉他,“世界高城”理塘要举行赛马节,场面很精彩。他便搭车赶去。第一次进藏区,他很兴奋。途径新都桥,翻过米拉山口,高原美景扑面而来。到理塘后,高原反应不期而至,整个人处于亢奋状态,晚上无法入睡,很难受。感觉那是对他一次巨大的考验,凭借过人的意志力和较好的身体素质,他战胜了高原反应。这趟川西之行,他也收获不小。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的“彝族火把节国际摄影大赛”中两张图片获优秀奖,还有一组图片在《中国摄影报》上发表。

“摄影只是我的一个爱好。从相机的背后,我会看到很美的风景或者是很感人的故事,我的摄影签名就是‘寻找路上的风景,记录路上的故事’。摄影是脑力加体力的活,不仅能给我们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升华我们的灵魂。”汪世平话语激昂。

2004年底,汪世平在理塘拍摄的作品《沧桑岁月》在比利时国际摄影比赛上入选。当时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部组稿,全国获得入选的不到20人,江西省只有两人。同年,汪世平的一组民俗题材的图片在韩国参加了展览。2005年底,汪世平成为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一员。

在摄影创作中,汪世平也在不断探索与转型。他更着重人文拍摄,用镜头记录一些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生活百态。他还是一个助学公益组织的摄影志愿者,很多时候,放弃周末休息,深入江西一些乡村拍摄贫困家庭、贫困学生,为资助者提供一些客观真实的影像记录。拍摄回来,他把这些贫困家庭和学生的图片通过新浪微博传播出去,让更多爱心人士关注和帮扶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看到生活的希望。在传播过程中,不少爱心人士私信他要帮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使不少处于辍学边缘的孩子获得了资助,能够重新背着书包上学。例如,江西南昌市新建区李旺一家,父亲生病去世,爷爷得了癌症,母亲眼睛半瞎,弟弟眼睛也有问题。整个家庭靠几百元低保生活。汪世平含泪拍摄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回去后,他第一时间将这一组图片发到微博,再加上公益组织的传播,很快得到了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资助,使这个绝望的家庭获得了新生。

“作为一名保险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配合保险宣传拍了一些图片。在互联网+时代,我坚持把镜头对准一线的保险同仁,记录他们穿街过巷展业的身影,记录他们风雨无阻的查勘背影,记录他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为行业发展鼓与呼!”汪世平说。“公益拍摄,将是我摄影的最后坚守!身处这样一个好时代,我要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回报社会,尽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