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因地制宜破解社会养老难题

发布时间:2016-06-01 13:19:22    作者:刘宝民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从媒体获知,一位独居的67岁老人,因突然发病,倒地不起,仅靠喝自来水维持生命,幸亏居委会干部在入户走访时发现,立即送至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无独有偶,津门也有一位年过九旬的独居老妪,在家中准备洗澡时不慎摔倒,造成两处骨折,当时身边无人,自己不能行动,急中生智的老妪用一把牙刷连续敲击地面,使住在楼下的一对老年夫妇听到微弱声音,跑上楼破门进屋,发现老妪发生意外事故,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将老妪送入医院救治,并及时通知了其家人,类似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

客观地看,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健康水平的提升,群众的平均寿命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当一批城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老龄化城市。这些老人中不乏年过古稀乃至耄耋之年的高龄老人,其中孤身独居的也不在少数。由于平时和儿女们不在一起居住,日常的饮食起居和家务劳动等大都靠自己,这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们来说不仅力不从心,勉为其难,而且会埋下不安全的隐患,上述例子就是佐证。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一旦独居老人发生意外,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里告知家人或其他部门救助,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这绝非危言耸听。

对此做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如今高龄老人的子女也都年过半百,有些还过了花甲之年,他们既要为独生子女分忧解难,同时自身也需要关心和帮助,根本无力再去照顾年迈的父母,加上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这种矛盾显得愈加突出,有的家庭为此产生争执和隔阂,有的心力交瘁,不堪重负。实践证明,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行社会养老的模式,化解矛盾,消除隐患,解除后忧。

笔者觉得,社会养老理应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形式多样,注重效果。既要有国家投资具备一定规模的养老院,也要有民营或股份制投资兴办的中小型养老院,还要有街道社区提供的居家入户灵活型养老方式,依据老人的年龄、身体和经济状况,分别提供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有些地区尝试由当地政府出资,推行专业化举家养老服务,成立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使数以万计的老人从中直接受益。除此之外,保险公司也要抓住这个契机,通过深入市场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百姓疾苦,更新理念,准确定位,因地制宜,量体裁衣,适时推出适合老人居家养老和提供生活保障的险种,一方面为老年人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可为创新社会管理进行大胆尝试。

人的生老病死是永恒的发展规律,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民生问题,只有把养老问题真正解决早,解决好,解决实,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为千家万户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