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残酷的生活 心灵的净土

发布时间:2016-05-13 10:55:19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小昕

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作家协会的副主席,他的小说多次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国家图书奖;他是写实主义儿童文学的践行者,被故乡风土浸润的故事背景和细腻诗意的文学色彩令他的作品独树一帜。就在4月4日,他一举拿下IBBY(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评选的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成为首次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作家。这位实现了零的突破的人就是曹文轩。


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CFP/图

国际安徒生奖设立于1956年,以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同时奖励世界范围内的一位儿童图书作家和一位插画家,获奖者必须长期且专注地从事儿童读物创作。其中的作家奖又有“儿童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之称,除了因为它在儿童文学界的地位崇高,还因为它和诺贝尔文学奖一样,被授予者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英国的法吉恩、瑞典的林格伦、意大利的罗大里……这个获奖群体可谓星光熠熠,他们的作品都非常关注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以儿童的视角去审视生活中的幸福和苦难、富有与贫穷,同时在文学上具有独特隽永、形式丰富的艺术美。这样看来,在当今题材、体裁都如此多样的儿童文学领域,曹文轩获奖是实至名归的。

1954年,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1979年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最著名的小说有《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以及“大王书”系列和“丁丁当当”系列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如同打动了无数中国读者那样,也深深感染了国外读者。同时,曹文轩也是与外国插画家合作最多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德国插画家索尼娅·达诺夫斯基谈及自己为《草房子》创作插画的感受时说,她不止一次为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所感动,甚至产生了想为书的每一页内容都创作一幅插画的冲动。

在曹文轩的作品中,下面这样的句子俯拾皆是:

悠长的笛音,像光滑的绸子一样,在春天的田野上飘拂……(《草房子》)

城市在酣睡中。秋风好像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无人的大街上游荡着。夜真是寂寞。发蓝的灯光毫无生气,疲惫地照着光溜溜的大街。(《山羊不吃天堂草》)

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这只鸟在空阔的天空下飞翔着,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青铜葵花》)

阳光穿过树叶的空隙照下来时,犹如利箭,一支一支地直刺阴晦的空间,又仿佛是巨大的天河,千疮百孔,一股股金白色的流水正直泻而下。(《根鸟》)

这样优美如画、澎湃如水的文笔,轻盈中又有些脆弱和忧郁,用来描摹半个世纪前儿童心灵的苦痛和世事的无常变迁,用悲悯仁慈的语气探讨永恒的爱的主题,便体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美感。无论是懵懂的孩子还是历经沧桑的成年人,都能从这样的作品中感到共鸣和力量,感到苦难重压下永不泯灭的希望。就像曹文轩一直主张的那样,文学既描绘五光十色的世界,又拥有温暖情怀,读者“可以向它倾诉,向它哭泣,也可以与它默默相对”。

获得安徒生奖之后,曹文轩认为自己之所以获奖,“可能是因为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它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牵涉的主题是寓意全人类的,我讲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但它们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故事。”的确,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在曹文轩的童年岁月里,整个中国正经历着时代的磨难和自然的考验,艰难的生活像一把锤子,拷打着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需要有怎样健壮的身躯和坚强的心灵,才能够对抗这巨大的力量?而他故事里的孩子,有的有生理缺陷,有的过着贫穷的生活,有的被迫背井离乡,在城市夹缝中和大人一样挣扎求生。这些生命如此弱小,却都有敏感、善良、倔强的心灵。令人感动的是,当原本朴素的行为准则已经被当代人降低到道德底线的标准时,这些孩子牺牲了许多利益,去坚守诚信、忠诚、友谊和尊严,既不嘲笑也不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残酷的生活让他们变得格外坚强,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性之美也更真实,更有意义。

所以,曹文轩的儿童故事既是现实中残酷的生活,也是童话中心灵的净土。在他笔下,苦难总是与希望、善良、美好相伴而行,美好的事物无法被消磨掉,反而会在磨砺中越来越纯粹。尽管因为时代差异,很多小读者无法感同身受地体会到故事发生的背景,当他们长大了,也无法准确回忆起故事的情节,但想到这些书,他们的脑海总会出现如诗如画的风景,心里浮起淡淡的忧伤,也许会说“我记不清情节了,但那是个让人感动的故事”。这便足够,因为作者相信“感动是黑夜里射出的希望之光”,只要孩子们受到感动,他的使命就完成了大半。